七點左右,標哥讓方德華騎摩托送他回學校,燕子死活要跟去。 他沒能蹭上賀新車大餐,隻吃到兩個煎荷包蛋。 好在晚上幾乎沒有人查車,所以很快就到達鎮一中。 標哥讓他大哥直接開到宿舍門口,這才施施然下車,大聲:“大哥拜拜!” 回到自習課後,這家夥就忍不住跟同學們炫耀起來。 最終因自習課上講話,被班主任逮住,標哥及幾個同學被罰圍著操場跑三圈! 班主任在邊上喊:看你跑得快,還是摩托車跑得快! 樂極生悲! ---------------------- 第二天,方圩有人買了摩托車的消息傳到周邊幾個村子,又引來一大批圍觀。 他們紛紛羨慕方圩出了一個能人,而且還是一個大作家。 讓方興國不得不將大黃安排在車子旁邊,看護摩托。 就連早上,都是方興國載著方德華去的宿舍。 路上方德華興致沖沖的說:“國叔,等駕照下來後,我騎摩托車上班,你騎著自行車上班。” 茶廠那邊已派人來通知,四月份正式上班。 方興國點點頭。 進了圖書館,幾位大姐看看他,又看看門外。 說好的買摩托呢? 李曉麗按耐不住心中好奇,就開口問:“德華,你的摩托車呢?特產呢?” 方德華不自然的咳嗽兩聲:“咳,摩托車放在家裡了,這不是還沒上牌嘛。” 接著振振有詞到:“大綠城的特產就是老友粉,等會請你們去吃嘗嘗。” 王娟想了想說:“好像隻要票據齊全,辦牌之前也能勉強騎。” 羅慧說:“誰稀罕吃老友粉!” 見裝不下去,他乾脆說出實情,又引來一波笑聲。 方德華隻能裝作聽不見,默默掏出稿紙開始寫《舌尖上的華夏》。 幾人笑過之後,見作家已經動筆,也就不再打擾。 思索片刻之後,他決定寫老友粉這個綠城特產。 開頭引用在聚餐上說的那段話,隻是稍加改動。 每年春天,山裡的筍農就會上山尋找製作酸筍的原材料。春雷過後,竹筍便鉆出泥土,扒開殘枝敗葉,充分吸收時節的氣息,短短幾天便長得將近一人高。 筍農們必須爭分奪秒,將這些春筍帶回家裡精心加工,將削好的筍條放入大缸醃製,直至成為酸筍…… 在綠城人的心中,酸筍和豆豉是老友粉的靈魂……街頭正在上下翻炒的老友粉帶著酸爽的味道,才是真正的綠城煙火味…… 結合多篇美食網文,根據《舌尖上的華夏》進行改變,後麵又加入對於做法近乎場景化的描述,從歷史、原材料、做法、色澤味道,甚至食客的反應,都一一寫出。 ----------------------------- 等這一篇將近2000字的美食文搞定,已經來到下午兩點,辦公室空無一人,這次李曉麗也沒有準備大肉包子。 方德華一拍腦袋,趕緊出門買兩包子、一包真龍,匆忙來到公安局。 考駕照和上牌才是頭等大事。 一進門,方德華就遞上一根香煙,笑嘻嘻的說:“雷叔,來根香煙。” 雷鳴接過點上,瞥一眼說:“喲,還是“真龍”啊。有啥事快說。” 方德華賠笑說:“是這樣的,我剛買了一輛摩托,還沒上牌,想問問在哪裡考駕照,怎麼上牌。” 雷鳴的反應如同其他人一樣,一邊嘀咕作家真賺錢,一邊又忍著古怪的笑意說:“就這事?簡單!會騎車了嗎?交規熟不熟?” “老司機了,交規當然熟。”方德華立即回答。 “那我考考你。” 雷鳴隨口說了幾條交規,見他都答對後,開始嘮家常:“最近有寫啥小說?也不知道給你雷叔送過來。” 方德華一一回答,應承送上新作,雷鳴這才滿意的招來一個手下,讓他帶其到交警大隊辦理。 等人走後,雷鳴看著桌麵上的一包香煙,臉上露出一絲滿意。 到了交警大隊,那邊立即對方德華的交規、駕駛技術進行考核。 隨後,叮囑他過幾天上牌、拿駕照! 任何時候,朝廷有人好辦事。 ------------------------------- 等回到圖書館,就看到於曉嵐那陰沉的臉色。 糟糕,中午忘記留個字條說一聲。 方德華連忙解釋說,自己是去考駕照、給摩托車上牌。 又說:“下周我就可以正式騎摩托車上班。到時候,去學校捐贈圖書就方便許多,不用再借文化局的車子。” 這話一出,於曉嵐才露出滿意的微笑。 似乎,被套路了? 看著還剩下一小時就可以下班,他乾脆又翻出一本《三俠五義》,看的津津有味。 不一會,郵遞員上門,送來一堆信件。 轉寄的有一摞,直寄的有一封,是大劉寄來的。 大劉在信中表示,收到回信非常興奮,並感謝作者與他交流。他說現在自己對未來有點迷茫,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又在信中問,若是現實中有高維文明存在,地球文明能否抵擋之類的交流。 方德華立即給他回一封信,鼓勵他繼續完善這個的想法,這是一個非常有潛質的科幻主題。並表示自己也正在寫一本關於高維文明拯救末日地球的故事,也是華夏文明拯救人類的故事。 寫完信後,打算下班之後就去將兩封信寄出:早上的文章寄給陸紹錦,一個寄給大劉。 三月份的最後一周,方德華收到的信件比以往任何一個月都多。 《讀者文摘》、《青年文摘》紛紛將他們收到的讀者來信轉寄而來。 《一碗酥肉粉》在這兩家全國性的大刊上刊登之後,“德華”這個作者名字一時間就進入全國讀者的視野之中。 同一期發布同一篇文章,不僅讓讀者驚嘆,也讓業界人士震驚。 讀者來信壓倒性的好評:感謝有這麼一篇佳作,值得與孩子們一起分享。 業界人士認為這不就是烏龍了嗎? 但是看過這篇文章之後,他們意識到薑還是老的辣,這種級別的作品,確實值得同一期刊登! 就連四大刊的編輯看了後,都在偷偷找熟人要作者的聯係方式。 更有一些老編輯斷言:此篇肯定能獲得1985年最佳短篇小說獎! 一些評論家、作家也開始上全國性的報紙上發表自己的讀後感。 “德華”這個名字,才真正被傳統作家圈所認識! 這一切,方德華並不清楚。 他正在為港港來的傳真而高興!
第六十一章 樂極生悲、好事連連(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