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誅仙》被批判(1 / 1)

在電話室大爺的注視下,方德華給《今古傳奇》雜誌社撥打電話。   那邊一聽是方德華,隨即掛掉,不一會就回撥過來。   “德華,我是維陽,能聽到麼?”   “維陽,發生啥事了?”   電話那頭傳來一聲嘆氣:“唉,你有沒有留意這幾天的報紙?”   “呃,沒有!”方德華很實誠。   “昨天《金陵日報》突然刊登一篇評論文章,直接點名批判《今古傳奇》雜誌以及你的這部《誅仙》。”   “說雜誌內容通俗不堪,看不到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又說《誅仙》宣傳暴力、傳播迷信等等,呼籲社會抵製《今古傳奇》雜誌,停止《誅仙》的連載!”   “德華,你找找昨天的《金陵日報》看。我們雜誌社這邊也正在想辦法進行調節。”   方德華聽完,臉上露出“果然來了”的表情。   他一開始就對此做好了心理準備,不說80年代,就是90年代,甚至進入2000年之後,媒體上依舊不乏對武俠小說批判的聲音。   所以也沒多想:“維陽,你們先看著辦,我去找下報紙。回頭再聯係。”   掛完電話後,大爺丟出一個登記表,讓方德華將打電話的時間、時長記錄下來。   回到圖書館後,方德華對於曉嵐說:“館長,咱圖書館也申請一部電話吧。要不然,圖書館的工作看展多不方便?”   於曉嵐不為所動:“我看是你工作不方便吧。”   方德華撓撓頭繼續說:“咳咳,館主,哪裡能找到《金陵日報》?”   “我咋知道,你去郵局問問看。發生什麼事了?”於曉嵐敏銳的發現似乎有事情發生。   “沒啥事。我現在去問問,不算曠工啊。”   說完,一溜煙跑了,留下幾位大姐目目相覷,透露關懷的眼神。   ----------------------------   方德華先來到報刊亭問,老板並沒有進貨《金陵日報》,隻能進郵局谘詢。   才剛進入郵局,就聽到有人叫他。   “德華,又來領稿費啊?”櫃臺裡的雷秀蓮眼尖,還是一副熱情的樣子。   方德華伸手打了一個招呼:“沒有沒有。秀蓮,我過來是想問問,郵局這邊有沒有《金陵日報》,或者哪個單位訂了。”   “這樣啊,伱等會。”雷秀蓮站起來,走到一旁翻開一本冊子查看。   半響,又到一邊的報刊架上翻看,才麵帶歉意說:“德華,沒有。不過你可以去文化局看看。他們訂了。”   “謝了,明天中午請你吃粉!”   方德華又急匆匆回到文化館,找到昨天的報紙,跟熟人打個招呼,就帶回圖書館看。   “羅維陽沒說實話啊。”看完後,方德華心裡苦笑。   這評論家以自家子侄沉迷武俠小說開頭,每期《今古傳奇》發刊都買,並且熬夜看完。   這期的七月刊也是如此,導致了期末考試的慘敗。   據此引出,有很多學生沉迷《今古傳奇》上的通俗小說,尤其是《誅仙》這種沒有文化營養的小說,導致學業退步。   然後列舉它們一係列罪證:   1.過分宣傳血腥和殺戮,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他們模仿書中的暴力行為。   2.小說中的道德觀念不明確,有時候善惡不分,容易誤導讀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價值觀和道德判斷力。   3.缺乏深度和藝術性,語言和情節過於簡單,不符合文學審美標準。   4.虛構的人物及背景,容易讓青少年讀者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負麵影響。   5.小說中有很多封建迷信情節,容易讓青少年相信並模仿。   方德華看完也是倒吸一口冷氣。   這些看法與前世的媒體沒有任何區別,更是扣上影響學業的帽子!   這五點其實都無所謂,主要還是學業這個問題。   幾位大姐見方德華拿回報紙後沉思,發覺不對勁,過來一問,對這些問題也不好回答,隻好安慰:   “《精武英雄》也是一本愛國的小說,德華你不必介意。”   至於其他幾點,似乎也深得她們認同。   -----------------------------------------   果然,《金陵日報》的這篇評論發出之後,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尤其是家有學子的讀者!   家長們也發現武俠小說對於學生的吸引力,雖然自己很喜歡看,但卻堅決反對孩子看這些小說。   小學還容易管教,初中高中之後,家長們鞭長莫及,時刻擔心他們學壞、不認真學習。   家長們紛紛去信,表達自己的觀點。   《金陵日報》再接再厲,隔日又發出評論,指出國內雜誌應該多刊登傳統文學、詩歌等充滿文學屬性的作品,陶冶下一代的情操,而不應該為了銅臭味而連載“不堪”的小說。   自《金陵日報》打響第一槍之後,陸續有不少省份的報紙也對這種現象進行點評,其中90%都是批判!   文學評論家們終於得到暢所欲言的機會,逮著通俗文學、雜誌及作品,一頓批判。   最近風頭正盛的《今古傳奇》和《誅仙》成為眾人口伐的目標。   一時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通俗小說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   《今古傳奇》雜誌社。   李傳風和幾位得力手下在會議室看著收集上來的新聞苦笑。   上旬他們還為350萬的發行量而歡呼,李傳風更是受到上麵的點名表揚,沒想到這才多久,情形大變。   雜誌社也找了幾個相熟的評論家進行辯解,但淹沒在潮流之中,甚至這些評論家也被其他人點名批判。   “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想法。”   總編發話,幾個主編開始組織語言。   孟得民:“我認為還是要為“通俗文學”正名,繼續發文爭辯。”   張守芫:“我贊同,繼續找些作家、評論家為雜誌社辯解。”   舒少驊:“要不,我們公布作者的身份?”   羅維陽反對:“不妥。可能德華當年就預計了這種情況,才故意換了筆名。昨天我與德華通電話,他倒是提出一個建議。”   見眾人來了精神,他繼續道:“德華說,繼續找熟人發表評論,可以是辯解,也可以是批判,輿論鬧到越大越好,反正法律也沒有禁止通俗文學的發行。而且我們這些下裡巴人的作品,正是普通大眾所喜歡的。”   李傳風皺眉:“輿論太大了,就怕上麵頂不住。那就可惜了這麼好的成績。”   “德華還說,等到達一定熱度,再找人放出港港的新聞。”   眾人眼睛一亮,拍案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