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講講喜桃,這個可憐的女人。 1920年秋,喜桃出生。 父母皆是老農民,母親體弱,乾不了重活,父親在地主手裡租了六畝地,本想著生個帶把的勞動力,等兒子有力氣能乾活了再多租一些地,多一些收成。 願望落空,父親很是憤怒。 埋怨老天爺的不公,怨老天爺為什麼把自己安排到貧苦家庭,一輩子就隻能在幾畝黃土裡刨生活。 埋怨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祖宗,為什麼就隻會窮著過生活。 埋怨自己的妻子,生得體弱多病,嫁給自己如給自己扔了個累贅,害得他每天累死累活。 埋怨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偏偏就是個閨女,每天多了一張嘴等吃飯不說,養成人以後就要嫁人,賠了糧食又絕了後。 …… 日子就那麼一天天過去,喜桃爭氣,三歲便能幫母親生火,拖著竹簍給在地裡勞動的父親送飯。自己父親雖說還是會嫌棄,相較以前的態度也算有些許改觀。 五歲,母親生了弟弟。 父親臉上的笑意三天都沒下去,父母希望兒子以後能有富貴的生活,所以給孩子取名貴生,忽然想起自己平時對女兒也隻是“嘿”“那個誰”“妮兒”諸如此類沒有固定的稱呼,看著自己兒子那紅潤的臉蛋,希望閨女能好好的待自己的兒子,愛自己的兒子,便起名為“喜桃”。 喜桃八歲,牽著弟弟送走了因病離世的母親,除了生活做飯這些家務活,喜桃開始背著弟弟幫父親做一些相對簡單的農活,這種生活持續到喜桃十四歲。 彼時的喜桃也算得上是大姑娘了,雖然整日跟著父親風吹日曬的乾活,但是出落眉清目秀的。 同年,父親暈倒在田裡,扶回家沒多久便斷了氣,留下了喜桃貴生姐弟倆。 開頭說過,喜桃因為家庭自己環境因素的影響,性格屬於獨立且暴躁的那種,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好好的把貴生養大。 十七歲,喜桃嫁給了村裡一個父母早逝的孤兒,帶著貴生,由姐姐姐夫和弟弟組成的一家三口過起了生活。 1938年,小日本侵入中原,犯下了累累罪行,喜桃連同村裡一些年輕女性被日本鬼子拉走,受盡了欺辱,她的丈夫在阻攔的過程中被一槍打死,貴生被拉去牽馬喂馬,回家之後的喜桃一度想自盡,可想起自己一手帶大的弟弟,終是隻有哭一場,無任何辦法。 1942年,河南大災,喜桃帶著貴生逃災去往陜西,幾經波折,勉強存活了下來,路上遇見了已經沒了家人的香梅,同是命苦之人,便一起生活了,在喜桃一個勁的攛掇下,成為了共患難的夫妻。 1943年年底,未去成陜西的喜桃和貴生兩口子返回了家。 1945年4月16日,王敬出生。喜桃將院子留給貴生夫婦,搬去了自己丈夫留下的院子裡。 1947年,幾個男人摸黑進了喜桃院子裡,欲行不軌,喜桃大聲呼救,奮力反抗,最後幾個畜牲打斷了喜桃一條腿後倉皇逃走,事出後,貴生曾讓喜桃搬回去同住,喜桃拒絕,沒幾日,還是夜裡,那幾個畜牲蓄意報復。 我們不知道那個夜裡具體發生了什麼,不知道喜桃經歷了怎樣的惡夢,一直到那一夜過後,喜桃就成了半個傻子。 喜桃的一生都是不幸的,也許傻了才能讓她忘記痛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