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裡的麥子黃了,我們家種了一畝三分地的麥子,麥子還是種在三個地方。我們村是在山區,三麵環山,一麵鄰水。山地不適合種細糧,可以種果樹,花生,地瓜。隻有河道兩邊的平地最適合種糧食,河道兩邊的平地路好走,天旱時離水近.用水方便。但是河道兩邊平地麵積少,所以每家每戶能分到的好地就小。 我們分到了三塊好地,一塊地在河北麵叫五畝地,一塊地在河南麵叫十畝地,一塊地也在河南麵叫上河涯。農村人給地取名字很簡單直接,五畝地,十畝地,那是因為那一整塊地有那麼大,上河涯,那是因為那塊地是我們村在河道邊上的最裡麵的地,在向河道上麵去就是鄰村的地了,所以叫上河涯。 我們家一年的白麵都是種麥得來的,麥子熟了割回自家場裡,把麥子鋪在場上,人垃著石頭郭子來回轉著圈壓,把麥粒從麥穗的壓出來,壓完的麥粒在曬乾,曬乾的麥粒用袋子裝上拉回家,放到房子裡儲存起來。 想吃白麵的時侯,媽媽就把麥粒倒到大盆裡,大盆裡麵有水,帶著外殼的麥粒,就會浮在水麵上。浮在水麵上的麥粒媽媽會用罩裡澇出來給雞吃,我們改善生活,家裡的雞也跟著享福。 沉到水裡的麥粒不能一下倒出來,要一罩裡一罩裡的澇出來,因為麥粒裡麵有很多小石子,石子比麥粒重.會沉在最下麵,一盆麥粒澇完,水下麵會有很多小石子。如果不把麥粒裡麵的小石子挑出來,磨出來的麵粉,吃的時侯會牙沉。 這一畝三分地產出的麥子交完公糧剩下的,就是我們家一年白麵的來源。所以我們也不能天天吃白麵,地瓜乾和玉米粒磨出來的麵粉也是主要的麵食。當然白麵做的煎餅,饅頭是最好吃的。 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有種的小麥,不種也不行,因為還要交公糧。你可以不種,可以不吃,但是你不能不交公糧。 爸爸去大連打工好長時間了,沒有朝家裡寫過信。媽媽總是擔心爸爸在大連乾活累不累,吃的好不吃,睡的好不好。 我們育紅班裡放署假了,我不用每天早起去上課了。媽媽上山乾活的時侯,會把家裡的鑰匙留給我,讓我在家裡看家。 我蹲在大門口玩的時候,我的小夥伴開龍,跑來告訴我,我爸爸回來了。 他說:他在大街上看到我爸爸了,他先跑來告訴我。 我說:不可能,我爸爸去大連打工了,他要在那裡待一年才能回來呢。 開龍說:真的,我沒騙你,真是你爸爸。 我說:誰騙我誰是狗。 開龍說:行,我真沒騙你。 我們兩個人就朝大街上跑。我們剛跑到我家屋後麵鄰居家的墻角。 我就看到一個上身穿著藍色舊中山裝,下身穿著一條黑色的褲子,腳上穿著黃膠鞋的人,扛著一個大袋子。正朝我們走來,我仔細一看,真的是我爸爸。 我看到爸爸就跑到他跟前,抱住了他的腿,喊爸爸,你怎麼回來了? 爸爸把大袋子從肩上放在地上,把我抱了起來,說:我想你們了,就回來了。 爸爸把我放下來說,咱們先回家,你媽媽在家裡嗎。 我說:媽媽上山去乾活了,讓我在家裡看家呢。 我和爸爸一起回到家,我拿出鑰匙把門打開,爸爸把袋子放到屋裡。 爸爸問我,你知道你媽媽上那個山上的地裡乾活了嗎? 我說:媽媽沒告訴我。 爸爸拿起暖瓶朝桌子上茶壺裡沖上熱水,做在沙發上休息。 中午媽媽回來了,進到屋裡看到爸爸回來了,佷驚訝的問,你怎麼回來了? 爸爸說:在那裡扛大豆,扛的越多掙的越多。我想多掙錢,反而把腳給崴了。臨時是乾不了了,我就回來啦。 媽媽說:你掙錢不要命,拚什麼,錢又不是一下子就能掙來的,你崴的腳好了嗎。 爸爸說:快好了,扛麻袋還不行。但是乾地裡的活兒還可以。 聽見爸爸的腳崴了,媽媽心疼壞了。說你腳好了也別去乾了,在家裡好好種地吧。 爸爸回來最高興的就是我啦,可以天天看見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