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窮則思變。老古董的四兒,十幾歲就去城裡的熟食店當學徒,學了一身的手藝,還被店老板看中,收了他當義子,還要把女兒嫁給他。 他認了店主當乾爹,可是沒有答應這門婚事。 待學成之後,他和乾爹說,乾爺待我恩重如山,我不能在這附近和您搶生意。我家裡很窮,還有幾個弟弟吃不上飯,我出去另立山頭。乾爺不舍,再三叮囑,才讓他走了。於是他帶著自己的倆兄弟,三鵬和五弟,一起出外闖蕩了。 他們在辛店開了個小門頭,專門做熟食。後來因為手藝好,講究衛生,又講誠信,不多時間成為了當地的一個名吃店。 很快兄弟三個就都有了錢,成了大老板、合夥人,不出幾年,也都順順利利地成了家。 老家他們這大哥,180的大個,長得也好,就是因為窮,最後娶的個老婆個子140,又黑又矮嗓子還啞的,瞅著頭就得占身子四分之一,也沒什麼錢,就占著一點,是公社的會計,會算帳。即便如此,老大也很知足了。畢竟,在當時,對於這樣的家庭來說,能娶上老婆,沒打光棍兒,就算是不錯了。 二的十幾歲開始在菜市場賣菜,因為能吃苦,被菜攤老板相中,也早早地成了家,靠力氣掙錢,日子過得也不怎麼樣。好在知足長樂。 後來的這仨兄弟,娶到的女人,各個兒如花似玉。和老家那倆有質的不同,若是放在一起,一看簡直都不像是一家人。 這成事之後,混出個樣兒來了,被人看得起了,身邊來來去去的人也多了。 四的是大老板,依舊認真守業,不敢鬆懈。三鵬和五弟給他當幫手,他也沒有虧待他們,給他們一人買了一套樓,還給三鵬把隔壁的店也盤下來,讓他自己當老板。有一次我爸去給他們送料,我看到了,給三鵬的那家店,比他們自己的店麵積都大,看上去都乾凈上檔次,熟食的品種樣數也更多。 後來中午大家坐在一起吃飯,就聽得這個四的說:“鵬子年齡也到了,何況而今也成了家,要養家糊口,所以我要給他自立門戶,讓他自己當老板。都是自己家兄弟,我不照顧誰照顧?從小攤上這麼個爹,就是啥也不管,啥也不貢獻!那怎麼辦?自己家的兄弟,我擔起來!我們仨數他年齡大,我得張嘴叫他一聲哥,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落了寒酸!別人問了,都說我是老板,顯得他倆好像不行一樣,咱們出來混,尤其是個男人,混的就是個臉麵!店我給他盤,錢我給他出,貨我給他進,有啥不明白的,我整天在這兒,手把手地教!但凡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大家夥兒一口吃的。我能混到吃肉,絕對不可能讓身邊的人喝湯!” 送完貨,回家的路上,我說,這下他們仨可走上好運了,以後就都成大老板了,再也不用過以前的那種窮日子了。爸爸,你說,對不對? 爸爸說,就他家四弟這麼個幫扶法,正常人一般都能成事。自家兄弟就是他們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