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後,嘉佑帝留下韓章、張輔、曹耀衡等幾位中樞大臣,商議西夏遣使一事。 韓章率先開口道:“西夏就是料定我們,剛與遼國一戰後,不願擅動兵戈,所以才要趁這時遣使。” 張輔道:“西夏邊城夏州距離我京都最近,他們不從夏州入關,而是選擇從代州...臣懷疑,他們是想探我大周邊防。” 皇城司指揮使燕達作揖道:“陛下,自開春以來,西夏與遼國便派出了大量探諜前往代州。” “光是上個月,我們的人,就抓獲兩國探子近百名。” 近百名? 聽到這個數字,一眾大臣,都是麵色一變。 哪怕是在戰時,也不過如此了。 兩國,究竟要做什麼? 嘉佑帝看了一眼張輔,詢問道: “如果你是西夏或者遼軍的主帥,兩國聯盟,攻伐我大周,你會從什麼地方合兵入關?” 張輔毫不猶豫的直言道:“代州!” 嘉佑帝微微皺起眉頭,“說說你的看法。” “諾。”張輔鄭重作揖, “啟稟官家,如果是西夏獨自來犯,從夏州入侵汾州,或是從西平、西涼二府入侵蘭州、慶州,都不失為上上之策。” “畢竟,西夏的主要軍隊,都集結在興慶府一帶,此地距離西平、西涼二府都近。” “可若與遼國合盟來犯,必不會像當年一樣,采取分而攻之的策略,昔日二國兵敗,已給了他們教訓,萬不會重蹈覆轍。” “若與遼國合兵,遼國也不會冒險借道西夏,進攻我大周蘭州、慶州一帶,而代州,也與西夏接壤!” “故而,兩國合兵,當首戰代州。” 嘉佑帝剛剛登基的時候,因其年幼,皇權不穩。 當時,西夏與遼國就曾聯盟合兵。 西夏取蘭州,遼國去代州。 結果遼軍久攻代州不下,西夏孤軍深入,被大周軍隊逐個擊破。 如果再想聯盟來犯,就不可能采取此前的法子。 所以,無論是從地理位置上看,還是從戰略意義上來說,首取代州,對兩國都有益處。 聽張輔說了那麼多,韓章等人的神情,都不由得凝重起來。 如果,西夏使者,從代州入關,是想探代州虛實,就不得不防。 隻是,讓韓章擔心的,還有另外一事, “去歲與遼國一戰,遼國是借著他們幾個商賈死在代州為由兵犯。” “兩國如若真的來攻,也定會找個適當的理由。” “官家,臣思來想去,沒有比堂堂正使無端死在代州為由,起兵來犯更合適了。” 先帝周真宗時期,曾與遼國簽訂了一個盟約,史稱澶淵之盟。 大周本以為,靠著這個盟約,能維持與遼國間的百年和平。 可惜,他們想多了,自先帝駕崩以後,仁宗登基,遼國便找了個由頭,撕毀了盟約。 而在衛淵前世歷史上的宋朝,澶淵之盟,的確維持了相當長的一段和平歲月。 此刻,嘉佑帝頓時心優道:“你是說,那西夏正使,是懷著必死之心來我大周?” 韓章道:“回官家,臣正有此擔心。” “如若我國朝拒絕西夏正使前來,則無友好之意,西夏與遼國,也可借此為由來犯。” “如若西夏使臣死在代州或是我大周任何一處,也會如此。” 嘉佑帝問道:“你可有破解之法?” 韓章正色道:“有,如若西夏正使死在我大周,那麼,就給他們一個說法便是,用此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說白了,倘若死在代州,那麼負責管轄代州的官吏都要遭殃。 美名其曰,給西夏一個合適的說法。 衛淵如今正在代州擔任團練使。 張輔一聽,他懷著這個心思,哪還能淡定,當即開口道: “笑話,西夏來找麻煩,不思反抗也就罷了,還找自己人頂罪?” “你想讓後世人如何看我大周?” “官家,歷朝歷代,都沒有這樣的規矩,也不曾做過這種事,一旦做了,咱大周的脊梁,可就斷了一半了!” 韓章皺眉道:“英國公言重了,我也知此法不可為,不過既然是官家問起,我也是說一說想法而已。” “官家,其實在臣看來,說不說法並不重要,如果他們鐵了心的想要來犯,再多的說法,也是無濟於事。” 嘉佑帝擺了擺手,“都少說兩句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英國公說得對,在朕看來,如果一昧忍讓,也隻能使得他們變本加厲。” “不過,我們應該要去做的,依然要做,西夏正使既然想從代州入關,那就放關讓他進。” “擬道旨意,讓代州刺史史憲之與代州團練使衛淵,務必要將西夏正使,安全護送出代州,不得有誤。” 其實,嘉佑帝這一朝,並不怕打仗。 隻是偶爾,不管打贏還是打輸,他為了彰顯自己的仁義道德,會發些巨額錢財安撫遼國或是西夏。 偏偏那些文官,還以此歌頌他的功德。 不過好在最近這幾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沒了那樣的心氣,主要是朝廷缺錢了。 -------------- 嘉佑二年,五月中旬。 代州,雁門關,兵營。 由衛淵組織的一次全軍大比武,已經完美結束。 而他也從各個兵種當中,選出了一些值得培養的人才。 比如陳阿牛、蕭逾明、郭顥、沈青、謝武等人。 而這些人,暫且都被他收為親衛。 如果不是軍中各級將領都已經滿員了,衛淵少說也得給他們安排一個都頭的職位。 但是,擔任衛淵的親衛,他們已經足夠開心了。 那可是能夠貼身追隨衛淵的將士啊! 今後隨著衛淵升遷,他們一句衛淵親衛出身,足以抵得上許多。 剛選定了幾個可用之才,今後用心栽培。 緊接著,就見到代州刺史史憲之,急匆匆的來到軍營裡。 衛淵還正犯嘀咕,這位禦史不好好處理代州政務,怎麼會有閑情雅致來到軍營裡? 結果一聽朝廷發來的旨意,就連他心情都有些鬱悶了。 “讓我們護送西夏正使?這要是出了什麼岔子,咱們代州難辭其咎啊。” 衛淵一語道破其中關鍵。 史憲之唉聲嘆氣道:“誰說不是?衛老弟,如今咱代州的兵馬都歸伱統治,這事,還需你多上上心。” 衛淵苦笑著看了一眼身旁的徐長誌,喃喃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很快,五月底,西夏正使楊守素與西夏邊將野利旺榮前往代州。
第39章:衛淵護送西夏使臣(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