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提升,太平清領書(2 / 2)

鎮龍廷 魚兒小小 9879 字 2024-03-17

這位和趙雲一樣,可以說,也是常勝將軍。

又穩又狠,戰陣之上難逢敵手。

而且,這位是難得的後勁十足的選手,75歲還能騎馬沖陣殺敵,足以讓天下所有名將都為之汗顏。

“頭通鼓,戰飯造;二通鼓,緊戰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

張坤揮退趙雲之後,坐在營帳裡,輕輕放下信紙,嘴裡哼了幾句《定軍山》,笑著閉上眼睛,內視自己的屬性欄。

他終於決定,這筆龍氣,暫時不提升至丹元境中期……

而是提升《太平經》。

在皖城之時,於吉老道來襲,手段之詭奇淩厲,實在是可圈可點。

如果不是張坤突破至凝丹境,能牽引天地元氣,氣血化為破法真元,還真的拿他沒有半點辦法。

不說對方呼風喚雨,以人心改變天象,代天行罰的召雷本事;

就說那種調動人心七情,並且,紊亂對手五臟五神的秘法,就能讓天下大多數諸侯愁懷了腦子。

反倒是他練出來的九尊太平力士,對張坤來說,沒有太大的價值。

那是護道法兵,最強也就到換血的武力層次,他已然不需要。

當斬殺於吉之後,從他身上得到《太平清領手記補完〉之後,張坤隻能感嘆自己洪福齊天,是磕睡就遇到了枕頭。

他拿到書後,誰也沒說。

每日晚間,一人獨眠之時,暗暗參詳研習……

前不久,總算是入了門。

這門功法,在張坤看來,雖然遠遠比不上《黃庭內景玉經》的博大精深,能直指大道。

卻也有著優勝之處。

黃庭內景玉經,張坤隻得了經文,沒得到運用之法……

如今的用處,就是日夜誦讀,增長精神。

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自己的靈魂本質。

這當然很好,但是,效率卻未免有些差了。

平定吳地至今,張坤的精神力,也隻是提升到81點,就已經緩慢得像是蝸牛在爬。

往往需要七八天的時間,才能提升一點。

而太平清領書呢?

張坤發現裡麵有著一種冥思鍛神的法門,一神內守,感悟天心,是為天心訣。

不用多說,這道法訣,其實就是增長精神力量,鍛練靈魂強度的法訣,也是於吉當初運用種種術法的根基。

戰敗孫策,奪得揚州之後,張坤得了183點龍氣;全取東吳,經過大半年時間的經營,攻下豫州和南陽,又得了53點龍氣。

再加上劉備奪取江夏郡,改變戰局,牽製劉表,此事影響巨大,張坤又得了24點龍氣。

他如今已經足足305點龍氣值。

龍氣值雖然看起來很多了,但隻要提升丹元境界至中境,就立即會消耗掉256點,花費太多,也十分不經用。

有鑒於此,張坤就有些猶豫。

猶豫著自己到底是繼續提升氣血丹元,還是轉而修持太平清領書。

對此,他並不是十分確定。

三日前在北坡之上,遇到左慈以術法威懾一事,讓張坤終於下定了決心。

武力方麵,自己其實已經夠用了。

就算是左慈,如果是正麵交鋒,在自己手上,也擋不了三招,就得授首。

問題是,對方的手段十分玄奇,自己竟然看不懂。

就好像身具千斤之力,也不斷水流,力量再大,也沒法派上用場。

他可沒忘記,左慈名震天下的,除了遁法和變化之術之外,還有一項能讓人深深畏懼的本事,那就是操馭鬼神之術。

這門法術,左慈很少展露……不過,傳聞中有幾個得罪他的人,死得不明不白,臨死前還感受到巨大的恐懼……因此,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張坤不得不考慮這一點。

必須要找到對付左慈的辦法。

那麼,同為漢末三仙之一的於吉的法術,就可以派上大用場。

於吉雖敗,死得憋屈。

並不是因為他真的很弱。

而是他的所有術法,都對張坤無用,正好被克製住了。

真說起來,太平清領書裡練出來的本事,其實很強。

有呼風喚雨之術,有七情迷心之術,還有五臟五神強化神通之術。

迷亂心誌,擾亂氣血平衡的招數,麵對張坤這種凝血成丹,混元如一兼之有著黃庭內景玉經護住心神的對手,就如老鼠拉龜,無從下手。

就算用出肝神神通,把張坤的無明怒火調動起來,也是隻增殺伐之力,一刀都沒擋住,就被瞬殺。

隻能說,於吉能調動對手的情緒,讓對手迷亂,卻擋不住反撲之力。

算是攻強防弱的脆皮。

死得有些草率了。

而那位左慈仙師呢,他的所有法術,都偏向於小巧變化,護身保命,打起來就很是惱火。

張坤的氣血武道,對付於吉,有些輕鬆,對付左慈就顯然不夠了。

這兩人不是同一種法師。

想要對付左慈,唯有以法對法,一方麵提升精神力,另一方麵,要懂得克製他的法術。

如此,才能具有與他正麵放對的資格。

“學著老曹一樣,或許可以一輩子不登帝位,把獻帝供在頭頂,這條路我不取也。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誰還願意退後。”

張坤眼中閃過一絲冷光。

全取天下,名正言順,以帝王之尊,行帝王之事,讓天下太平,使百姓富足。

然後民心歸附,龍氣如百川歸海,盡聚己身……

這才是最好的做法。

但有阻礙,一腳踢開就是。

哪裡能夠妥協?

妥協得不到真正的和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像曹操一樣,後半輩子,都與漢室帝黨在做著鬥爭,一旦透露出想要稱帝的本質,立即招來重重反對和打擊,把他的發展拖慢。

這其實是贏在最初,輸在最後。

總的來說,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一步妙棋,也算是一步臭棋,他自己把自己的手腳給綁住了。

到底是虧是賺,也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張坤絕不願意采取這個方法。

那是給自己找麻煩呢。

“提升,太平清領書。”

一念及此,龍氣點飛速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