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三十的那天,吳惠珍準備帶著浩浩一起去趕集買年貨。 家裡隻有她和浩浩娘倆,讓楊浩一個人在家的話,吳惠珍總會憂心忡忡,所以平日裡吳惠珍出門買菜等事務,都會帶著楊浩一起。 今年冬日的氣溫比往年更為嚴寒,寒風呼嘯,將一切都凍得透骨。 吳惠珍佩戴著一頂深色的毛線帽,裹著一條厚厚的圍巾,手裡提著購物袋。而楊浩則被緊緊裹在一件厚實的羽絨服裡,他的小臉因為寒冷而通紅,可愛地露出點點紅暈。 吳惠珍家距離集市大約五裡地,雖然可以選擇花一塊錢坐上一輛三輪拐的,但這對於吳惠珍來說,這是一個奢侈的選擇。 她舍不得這錢,因為一塊錢足夠她在集市上購買上幾大塊烤火的蜂窩煤,足以支撐她和兒子度過一整個寒冷的夜晚。 然而,最近下了一場大雪,使得道路變得濕滑不堪。往日停靠在路邊的摩托車此時已經不見了蹤影。盡管這樣的路況讓行走變得困難,吳惠珍仍然選擇步行前往集市。 五裡地的路對她來說已經司空見慣,雖然她也心疼浩浩這麼小就得跟著她走這麼遠的路,但浩浩好像從來也不會因為這些事情哭鬧,惹人心疼的孩子。 就在吳惠珍帶著楊浩快步走向集市的時候,好巧不巧地遇到了一個熟人——村子裡的鄉親李秀菊。 李秀菊是自家村子的一位善良的鄰居,從小跟自己玩到大,自從浩浩的父親過世後,她一直給予自家很多幫助。 李秀菊看到吳惠珍和楊浩,臉上立刻露出熱情的笑容:“惠珍啊,你們來得正好!準備在集市上買點什麼呢?”她詢問著,目光裡帶著關心。 吳惠珍笑著回應:“嗯,打算買些年貨,買點肉給浩浩回頭包餃子。浩浩還小,營養得跟上才行。” 李秀菊聽了吳惠珍的話語,低頭看了眼楊浩,楊浩則是目光被不遠處的集市上掛著的紅燈籠吸引,壓根沒有理會這兩人的對話。 李秀菊見狀,走到吳惠珍身旁,低聲耳語道:“怎麼樣?上次我給你說的那事,你考慮的怎麼樣了?” 吳惠珍聞言,眉頭緊皺,瞪了李秀菊一眼:“秀菊姐,別開玩笑了,我上次不已經拒絕過你了嗎?” 李秀菊倒是沒在意吳惠珍的怒瞪,繼續說道:“惠珍啊,你跟我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姐妹,我是真不想看你現在這樣子。真的,你性子別這麼軸,聽姐一句勸,你老公也過得早,你現在也還年輕,你就跟我上次介紹那對象。。。” 她話沒說完,卻被吳惠珍打斷:“姐,你說什麼呢?浩浩還在呢!”她的語氣重了起來,夾雜著些許怒意。 “唉,惠珍啊,姐也是看你不容易,在給你想法子啊。”李秀菊明顯沒有因此而退縮,說道:“真的,你要不就處著試試吧,也是為了浩浩好啊。” “姐,你別說了,大過年的,就別說這些話了。”吳惠珍再一次向李秀菊表明自己的立場:“我今天就是想帶浩浩來逛逛集市,其他的我都不想聊了行嗎。” 李秀菊見狀,也知道此時快過年聊這些確實有些不恰當,心裡想著自己家離那吳惠珍住處不遠,以後再找個機會聊也不遲,所以也答應了下來:“行,惠珍,今天不聊這些讓你不開心的。” 隨後她從身上翻找出錢包,從中掏出了幾張麵值五元的鈔票,遞給了吳惠珍。 吳惠珍見狀,連忙擺手拒絕:“你乾什麼啊姐,你別乾這事啊姐。” 而李秀菊明顯沒有理會吳惠珍,而是蹲下來塞到楊浩的口袋中,說道:“沒說給你,是給浩浩的壓歲錢。” 言語間,她還蹲下摸了摸楊浩的腦袋,說道:“乖,咱家浩浩要快些長大哦。” 而吳惠珍則是連忙蹲下想要搶過那楊浩口袋中的錢,卻被李秀菊阻攔,隻能焦急地向楊浩喊道:“快,快把錢還給秀菊阿姨。” 楊浩漠然地站在那,既沒有搭理自己母親,也沒有回應吳惠珍的言語,仿佛這一切都跟他沒有關係一般。 楊浩倒是還看著那紅紅的燈籠,這些紅燈籠平日裡難得一見,像一大灘會發光的蚊子血,楊浩覺得挺新奇的,他壓根沒在意世界之外發生了什麼。 而李秀菊見狀,連忙說道:“行了,大人給的壓歲錢,哪裡有還回去的道理,你家浩浩就好好收好。” 還不等吳惠珍推辭,李秀菊阿姨便擺了擺手,跟吳惠珍說道:“行了,阿珍你就先買點年貨,等啥事過完年再說了。” 言語間,李秀菊阿姨便已經走進了集市之中,留下了吳惠珍與楊浩兩人站在原地。 而吳惠珍隻能嘆了一口氣,拉著楊浩往集市裡麵走。 兩人在集市裡麵逛了得有一個多小時。 吳惠珍買了二兩豬肉,一斤雞蛋,一把韭菜,幾袋土豆和一袋麵粉。 “乖寶,今年年夜飯就吃餃子了好不好?”走出集市,吳惠珍又習慣性地詢問了一遍楊浩。 雖然楊浩經常不回應,但他偶爾也會給點反應,所以吳惠珍每每都會詢問一遍。 而這一次,運氣挺不錯,楊浩給了回應:“好。” 吳惠珍見狀,臉上流露出一抹笑容,說道:“好,乖浩浩,走,咱們回家。媽給你做年夜飯。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一路通暢,回到家中,天色已經漸漸晚了下來。 時間已經臨近了傍晚,吳惠珍打開了家裡的廣播。 “歡迎收聽中央廣播電視臺。新的一年。。。”廣播聲響起,伴隨些許電流的刺啦聲。 而吳惠珍則是開始忙活起來,將從縣圖書館裡借來的《邊城》給了楊浩看,讓楊浩找個感興趣的事情做後。 她便忙活著和麵剁餡。 隻是忙活了半天,餃子都已經包好該下鍋煮餃子的時候,卻發現,屋後院子中原本還存著的半墻高的蜂窩煤都濕透了。 吳惠珍嘆了口氣,似乎之前大雪,剛好將院子瓦頂壓出一個縫,導致這雪消融後的水都紛紛往這堆煤的地方流。 吳惠珍無奈,這碳不曬乾怕是用不了了,隨後她對著楊浩說道:“浩浩,我出去借點煤哈,很快回來。你在家乖乖待著。” 言語間,吳惠珍便已經從後院走向了前門。 “戒指。”楊浩卻喊了一聲,他似乎並不想看書了,想要玩那枚戒指。 吳惠珍聞言,出門借個煤炭倒也不需多久,便將那枚戒指摘了下來,給楊浩把玩。 楊浩地抬起了頭,接過來那枚戒指,看了一眼匆匆出門的背影,便自顧自地低頭玩弄起了戒指。 幼小的楊浩不知道的東西有太多太多。 他不知道,為什麼做飯需要煤炭。 他也不知道,餃子要煮熟了才會好吃。 那時的他更不知道,這是他倒數第二次看見自己的母親。 而最後一次,是透過棺材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