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通文館中,約法3章(1 / 1)

人的名,樹的影!   比起稀裡糊塗被看一眼就死透了的壯漢,楊猛當然曉得寧海禪的厲害。   教頭兩個字,何解?   傳武授藝,為“教”!   萬人從之,為“頭”!   武行裡頭,絕沒有隨便亂叫的名字。   能以一己之力,壓服有魚欄、柴市、火窯撐腰的熊鷹虎豹。   寧海禪的威勢之重,可見一斑!   莫說二練大成,汞血銀髓的好手。   便讓三練圓滿,水火仙衣的高手前來。   也未必敢對教頭說個“不”字。   “很識相。我寧海禪教徒弟,大家都知道規矩。   同層次之內,若有沖突相爭,死活不管。   同輩分當中,若有仇怨梁子,死生自負。”   寧海禪伸出兩根手指,目光冷然:   “誰要以大欺小,我不介意踩他腦袋,讓他也嘗一下被碾的滋味。”   楊猛眼皮狠狠跳動。   都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可黑河縣為什麼都認教頭穩坐頭把交椅?   原因很簡單。   早在五年之前,寧海禪就已踏入四練大關,開始圓滿周天采氣!   有人猜測,他很可能完成蛻凡,沖擊道境之門!   “我兒之死,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請教頭放心,自今日起,楊某見到您的高徒,退避三舍,絕不碰麵。”   楊猛深吸一口氣,顫動的麵皮平靜下來,將腦袋埋得極低,幾乎跪倒磕頭。   “阿七,過去上柱香。   冤家宜解不宜結,出門在外交朋友好過樹仇敵。   我平生最不好鬥,卻善解鬥,你往後多學學為師的為人處世,保準行走江湖無往不利。”   寧海禪自覺這樁事辦得不錯,雙臂環抱等待徒弟送上誇獎。   我這師傅真是深諳啥叫以力服人……   白啟慢慢摸索出教頭的性子,知道一味的吹捧容易膩味,而且顯得諂媚做作,必須有技巧的提供情緒價值,才能討得歡心。   “師傅說的對!不過徒兒以為,我身份低,本事差,沒有師傅你這樣的縱橫逸氣,雄闊胸襟。   未必能夠讓那些豪傑心折,甘願相交……徒兒還需要再磨練!   多多跟在師傅身邊,才能繼續上進!”   “你這孩子,怎麼凈說大實話。”   寧海禪坦然受下,頗為滿意,這可比帶著阿成舒心多了。   白啟象征性上完一炷香,轉頭退回新認的師傅身後,眼睛餘光瞥見腰身佝僂的楊猛,不禁暗自感嘆:   “這就是有靠山的感覺啊?真是爽快!   難怪梁老頭費這麼大的勁,都想讓我拜進大武館,爭取親傳名分。”   即便沒入教頭的法眼,換成斷刀門的穆春、神手門的韓揚之流,今天多半也是一樣的結果。   無非過程麻煩一些,更講究人情世故,比如辦幾桌和頭酒化解之類。   這便是拜入大武館,成為親傳的好處。   認下有頭有臉的師傅,有一幫師兄弟搖旗助陣,誰也不敢小瞧,更不可能隨便拿捏生死。   “出來混,除了能打之外,還是要講勢力講背景。”   隨著寧海禪離開靈棚,白啟心中格外輕快。   沒了楊猛這頭攔路虎時刻盯著,做啥事都能少去幾分後顧之憂。   “你要早些一練大成,打死楊猛。”   寧海禪走在前頭,突然開口道:   “為師再教你第二課,惹了仇人,千萬不要存有化解乾戈的念頭。   若是打得過,就直接上門捶死他。”   一練大成?   然後捶死二練的楊猛?   教頭你也忒不把對方當人了!   白啟愣了一下,仔細咀嚼教頭這番話:   “師傅你剛動了殺心?”   寧海禪雙手負後,行在長街,莫名有種鶴立雞群,不與凡俗相同的獨特氣質:   “沒錯,適才靈棚裡,楊猛但凡頂撞一句,我就會當場打殺他。   可惜這老狗聰明,知道裝孫子,我便不好再以大欺小了。   隻能將他留給你了。”   白啟麵皮一抽,心頭震動。   他這師傅做事確實很接近“無拘亦無束”,突出一個乾脆爽利,絕不拖泥帶水。   感覺“教頭”威名如此之重,極可能是當年為黑河縣武行立規矩,給那些三練高手留下太深的心理陰影。   否則楊猛這種老登,豈會果斷認慫。   “武行結下的梁子,往往因為師門牽扯,關係復雜,最後形成盤根錯節,世代積累的血仇,煩得很。   照我看,遠不如用生死了結,省得後輩遭罪。   所以,你心裡頭要有一筆賬,把仇家名字個個記清楚。   等武功高了,挨個打死,免得留禍患。   這才算斬斷塵根枷鎖,落得一身自在。”   寧海禪這話殺機十足,卻又佛意深厚。   好似殺生的和尚,斬業的高僧。   “徒弟記住了。”   依照教頭的說法,白啟認真地在心裡想了一本“無常簿”。   上頭排在首位的兩個,應該是楊猛和林老六。   前者是紮在皮肉的一根刺,必須要除;   後者惦記自家阿弟,也非什麼好人。   “咦,你心裡頭的殺性不小,平時藏得挺深。   好好好,我這番話跟你大師兄也講過,但他太重是非黑白,不夠冷硬。”   寧海禪眉毛挑起,好似能夠覺察他人心緒波動。   “並非說明辨是非,厘清黑白不對。   隻不過我等凡夫俗子,沒聖賢那樣的本事,無法在紅塵大染缸裡,看明白一條條對錯。   在意這些,就容易被規矩困住,難有蛻凡之機。   心若有藩籬,如何能超脫?”   白啟低頭深思,張口而出一句:   “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天。”   “嘖嘖,這話有境界!是你想的?”   寧海禪摸了摸下巴,額外多瞧一眼他剛收下的徒弟。   “書上看的。”   白啟緊守心神。   “沒來歷?”   寧海禪好像很在意。   “出自不知名的半篇雜文,應該沒啥由來。”   白啟答道。   “那好,下次與人論道,這句話,便是我寧海禪所作,你覺得怎麼樣?”   “……師傅能識得此句精妙,等於從泥沙瓦礫當中發覺真金玉石,令它重見天日,雖非原作,卻也沒差了。”   白啟滿臉真誠,伺候師傅老頭這方麵,自個兒可是專業的。   “嘖嘖,為師當真有點與你相見恨晚了,下回你大師兄回來,我跟他商量下,拔擢你為師兄,讓他做師弟去。”   寧海禪快意感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沒成想在黑河縣,竟能收到這麼一個與自己性情投契的好徒弟。   兩人邊走邊聊,很快穿過千廝門,回到依舊冷清的通文館。   頭戴貂皮帽的老刀見到白啟,笑得很親切:   “老梁頭那雙昏眼,竟能挑出阿七你這樣內秀的好苗子,著實不易。”   白啟很懂禮數,對著老刀拱手:   “小子出身寒微賤戶,幸得梁伯賞識,才有現在的日子。   而今又拜寧師門下,真如白日發夢一樣。”   老刀眼神柔和幾分,窮苦家熬出頭的孩子,總是讓人心疼憐惜。   尤其白啟跟老梁頭有舊,論起來猶如自個兒的子侄輩,而今再拜入通文館,更是情分不淺。   “老刀,讓他去沐浴,換身衣物。”   寧海禪背著雙手,立於正廳那塊金字黑匾下方,兩肩如山張開,腰背似嶽挺立,氣概甚為雄渾。   “等你啥時候一練大成,把楊猛打死了,我再帶你進祖師堂,他是你的第一塊磨刀石。   剛才與楊猛講過,我寧海禪對外人有兩條規矩。   如今當你麵,再說一聲,做我的徒弟,需要謹記三條。   此非為師之約束,而是通文館的章法——   一,凡通文館門下,當寄骸髓於修練之途,夙夜不懈,生死無念,以臻世之極巔!   二,如遇阻道或求戰者,須懷無怖無情之心,即其為神佛魔魅,必盡死力斬殺之,以證此身修為!   三,眼不見名位財帛之誘,耳不聞威權情麵相逼,一無牽絆,自求道於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