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方為道 天道三千無有邊, 夢長心大盡隨緣。 萬千迷霧遮前路, 日月明光照九天。 呂在寒窯賦說過,人的命運有不同,出身有不同,成就有不同。 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至上,處於中間的莫過於多金,底層,就隻能沉浮。 人的性情是復雜的,變化多端的,人的需求卻是無極無量的。 所以,空門所講的“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五蘊織盛苦”,就讓人迷茫,痛苦,甚至絕望。 這裡不過多解釋空門的理念,因為需要大量文字來說明,而且,延伸太廣,以後中正在小說中,會加以講解。 有興趣看小說的朋友,可以看看。 空門的八苦,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需求”不得的苦,“需求”不滿足的苦,如果能悟透“知足常樂”四個字,這八苦就不存在了。 道家的逍遙境,就是知足常樂的最直觀的表現。 本詩釋義: 1,道,指物質世界的運行規則,傳說大道的運行規則有三千,無邊無比,無極無量。 2,夢想無限,人的想法無限,但是,夢想的結局如何,想法最終的歸處在哪裡,都隻有隨緣,順其自然,幾乎不可改變。 3,也許人生之中會有千萬條迷路,像霧霾籠罩的大地,讓人看不清前麵的路在哪裡。 4,但是,天上有日月騰空,霧霾終究會消散,我們不要迷茫,要充滿希望,等待時機。 這是一首勸世的詩,給一些迷茫之人指引方向的詩。 時代變遷,中西方思想相互影響以後,人們對現實、情感、思想,有了迷茫和未解,甚至,很多人都迷失了。 就像有些天天刷鬥鬥,刷塊塊做夢的人,就迷茫到極點了。 甚至,連自我都沒有了。成天聽一些情感博博瞎吹“男人如何”“女人如何”“男人應該如何”“女人應該如何”,其實,聽著聽著,喜歡刷刷的人,漸漸地變成了傻子,聾子。 他們已經不知道,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 什麼屬於自己,什麼不屬於自己,很多人心裡都已經沒有了數。 數千年文明,有各種學說,大的有諸子百家,小的有各朝各代的一些名人的學說,還有各種教派的思想,還有一些當代神吹家的理論,那麼,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 你的腳有多大,就穿多大的鞋子。 你的腰有多大,就穿多大腰的褲。 合身才好。 大了要掉,小了勒的太緊。 隻有傻子,才會穿不合身的衣服,吃不適合自己的飯菜。 假如你的胃不好,你還能胡吃海喝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不懂的,篇幅有限,也不再解釋。 對於喜歡學習的人,也說幾句:一切有序的規則,都在按照既定軌跡運行,沒有邊際。 隻有脫離原有的思維模式,才能看見新的天地。 不管前麵是什麼,荊棘坎坷也罷,身在局中也罷,終究會有走出的一天。 隻要堅持,必定日月明光照九天。 中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