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 風摧枝上絮, 雨打水中萍。 起落無聲響, 歡歌鬧九庭。 修道人講財侶法地,意思是,修煉所需要的錢財,一起討論修道心得的朋友,修道的地方,修道的方法。 對於普通人來說,應該叫需、親、法、地。 需,是我們的需要,吃穿用度,而吃穿用度,都需要錢去買。 親,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人陪伴,這裡指的是家人。 法,生存的方法,生活的方式。 地,就是住房。 要活著,首先要有錢。而人有不同命運,世人也分了不同的等級。 常聽說的,就有三教九流二十七種人。 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有興趣一看的朋友,不妨百度,此處篇幅有限,不另加說明。 數千年以來,貧富差距就是不可避免,不可調和,不可改變的。 畢竟,有的人聰明,有的人單純,有的人善於算計,善於經營,有的人則太保守,或者能力不足。 所以,人與人所獲得的,就不對等,因為智力與能力的不同,這種差距變得更大了。 有的人缺吃少穿,有的人錦衣玉食,有的人隻能騎單車,有的人可能豪車飛機一大堆。 有的人可能住茅屋,有的人住別墅住高樓。有的人可能身居萬人之上,有的人可能身居最底層。 談到這些,就談到了命運。 呂蒙正說過一句話,馬無騎不能自往,人無運不能自通。 時運命三個字,就掌控了一切。所以,人世間,有了許多悲哀。 釋義: 1,很多人都見過柳樹上的柳絮,柳絮很輕,風一吹,就無影無蹤了。沒有能力的人,像不像樹上的柳絮? 2,飄在水上的萍,沒有根,隨著水流隨波而去,不知道飄向哪裡。像不像沒有能力的人? 3,柳絮和飄萍,不管飛刀哪裡去,都是無聲無息。那些沒有能力生存的人,來去是不是也是無聲無息? 4,九代表高處。那些居住在金字塔巔峰的存在,日夜歡歌笑語,與無聲無息的柳絮和漂萍相比,是不是能產生一種鮮明的情感? 古人寫過一首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到了當今時代,雖然未必有那麼誇張,卻也不能說就完全不存在某些現象。 不說別的,就說看病難這一項,許多人生了病,就隻能等死,因為藥貴吃不起,院貴住不起。 上學的各種費用,是不是導致有些人沒有機會上學? 金庸筆下有洪七公,現在還有沒有乞兒幫?可能還有不少吧。當然,乞兒幫的真與假,無從考究。 這首詩第一二句為平行對仗,兩種情景相近,第三句為意向合並和轉折點,最後一句與前三句再次對仗,一正一反,兩個極端,突出了人世間的真正含義。 儒家有一句話,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意思是,貧窮而沒有能力的人,他隻能顧自己,富有而有能力的人,就有能力救濟天下,幫助天下,治理天下。 如果有能力的人都願意兼濟天下,人世間,是不是會多一些和諧和美好麼呢? 中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