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道? 問心常問淺, 言道總言深。 人事有更迭, 陰陽復古今。 山河循四季, 日月掌晴陰。 大道終何在? 無為自在心。 這樣的詩,李白杜甫是寫不出來的。白居易常常寫道,也沒有通透到如此地步。真正的道,可玄妙莫名,也可平鋪直敘讓人明悟,中正的詩,基本上都是言道。除了四大的作者,古往今來的詩人,寫天地大道詩的並不多,大部分都是概念論,並沒有涉及核心講述,隻能算作牛皮詩,吹一吹而已。讓他們自己解釋,他恐怕解釋不出來的。我的某抖某因的名字,與筆名一樣,有興趣的以後可以去關注,聽我講道。中正的思想,是正統儒家與道家的理論之中衍生出來的,屬於百分百正能量。 釋義: 1,心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變化多端的,人心,深不可測,也許,誰也不知道自己下一刻會想什麼。紅塵就是修心,煉心,在各種艱難困苦之中磨練自己的心靈,直到突破當前的心境。要問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平常之中尋找,在大自然最基本的變化之中去尋找。 2,要悟道,通常都是在玄妙之中去尋找本真。大道雖然隨處可見,卻不是人人都能明悟,隻有在無數次辯證之中,才能發現真正的道。後麵3456句的對仗,就是在言道。 3,人與事,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朋友有時候可能成為敵人,敵人往往又變成朋友,兄弟姐妹可能反目成仇,陌生人可能對你施以援手,誰能說的清下一刻? 4,古往今來,事物有正反兩麵,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就像太極的兩麵,一陰一陽,一剛一柔,都是變化的。比如水化為氣,由有形化為無形,氣凝結成雨,由無形化為有形。 5,山川河流,都隨著四季的變化而變化,到了該充滿生機的時候,就有了生機,該死氣沉沉的時候,就景物凋零。一切都是變化的。 6,太陽升起就是晴天,就是白天,而到了夜晚,太陽就看不見了,隻能看到星星月亮。這是不變之變化,這就是天地規則的最直觀的體現。 7,那麼,大道究竟在哪裡?如何才能得道? 8,大道無處不在。但是,我們要想得道,恐怕要從心境的突破去尋找。規則可以看見而不可琢磨,可以明悟而不可抓捉,古往今來多少修道士,有幾人真正得道?或許,老子的道德經所言,離道更近一些?從無為之中去尋找,從自由自在的逍遙心之中去尋找,可能更加近於道? 其實,在中正看來,一切是道,但是,一切也非道。道究竟是實還是虛,終究要看機緣。從變化之中求得不變之理,從不變之中尋求變化之理,或許離道更近一些。 而且,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建議參禪悟道,零八年的時候,中正就因為悟道太深,得了精神之疾,九死一生,很久才恢復過來。道,不可輕言,不可輕悟。 能悟透心境之變化,看透一部分世態人情,從而更好地去生活,也是一種道,而且,這是最適合自己的道。 隻有最適合你的道,才是真道,其他一切都是虛幻。道是什麼?可以說道就是道路,你這一生,最適合你的路,就是你的道。 悟道悟道,不如行萬裡路。行走之中,就可得道。 中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