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說服村裡(1)(1 / 1)

楊開回到家裡後,便開始忙碌了。   楊開讓兩個姐姐和父母做八寶辣子,自己則帶著禮物去村長家。   楊家莊的村長是楊民,他家就在楊開家後麵一排。   在路上,楊開遇到了村裡的人,他親切地稱呼他們為“叔”、“嬸”、“婆”、“爺”等,並熱情地打招呼。   很快,他便到了村長家。   楊開推開村長家的大門,大聲問道:“姑,屋裡有人嗎?”   連續喊了幾次後,一個身高約一米四的婦人從屋裡走出來。   她看到是楊開,笑著說:“我當是誰呢,原來是你小子啊。”   這個婦人是楊開父親的一個表姐,嫁到了楊家莊,所以楊開稱呼她為“姑”。她的丈夫楊民正是村裡的村長。   楊開看著婦人,笑著問:“姑,在家忙啥呢?我姑父在家嗎?”   婦人回答說:“現在能有啥事,在家裡閑著,你姑父在屋裡呢,你趕緊進來。”   楊開聽到姑父在家,便跟著進到房間。   進到房間後,楊開看見姑父楊民已經在那裡等著自己了。   楊開趕緊打招呼:“姑父。”   楊民對著楊開點了點頭,讓他坐下,然後笑著問:“聽你達說,你最近經常往城裡跑,都在忙啥呢?”   楊開將手中的禮物放在桌上,回答說:“在城裡認識了個朋友,幫他在村裡買一些東西。”   在楊開和楊民說話的時候,婦人提著水壺從外麵進來,給兩人各倒了一碗水。   他們一邊喝水,一邊繼續聊天。   楊民掃了眼桌上的禮物,一瓶西風酒、兩包金絲猴、一包白糖、還有一些點心。   楊民心中默默計算,好家夥,這些禮物都差不多的五元錢了,看來自己這便宜侄子掙錢了,也不知道他今天來找自己有什麼事。   楊民收回目光,平靜的問:“楊開,你找姑父有啥事?”   楊開打哈哈的說:“姑父,看您說的,沒事還不能來你家轉轉。不過姑父你這麼一問,我還真有件事情找您商量。”   楊民聽了這話,疑惑的問:“什麼事?你說說看。”   楊開便開始講起來:“姑父,我最近不是幫城裡的朋友賣東西嘛,他那裡接了個大單,需要敢訂單,想找個地方進行加工,我就想將這件事情應承下來,直接在咱們村裡加工。”   “咱們每家不是都有許多鹹菜嗎?他那裡給出兩分五厘錢,另外還會雇傭村裡的人乾活。”   “我想著現在還沒開始春耕,大家可以找點事情做。”   楊民沉思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楊開,按理說這個想法不錯,既能幫城裡朋友解決問題,又能給村裡帶來收入,不過這事兒不好辦,現在的政策你也知道,我害怕有人不同意,要是再有壞種舉報,那可就壞事了。”   楊開點頭說:“姑父說得對,我這也是想著能讓村裡人受益,也有這些顧慮,所以才來找您的。現在村裡有些人家日子不好過,隊裡又沒有辦法,鄉鎮也管不了。我的想法是,姑父您可以召集村民開個會,看看村裡有多少人願意參與這件事情,然後再看看怎麼分工,怎麼管理,確保事情能順利進行。”   楊民聽了楊開的話,再次沉思了一會,這才開口:“這樣,我現在就通知村裡的人來會,你來給大家介紹具體的情況,我會一起參加。”   楊開想了想,便點頭同意了。   很快,楊民就在村子裡通知了大家開會的事情。   村民們聞訊紛紛趕到村前的空地上,那裡有幾間土坯房,是村裡平時開會和商量事情的地方。   楊民站在最前方,等村裡的人到齊,他清了清嗓子,大家立刻安靜下來。   楊民便開口:“大家都到了,現在開會。今天請大家來,是有件事情需要和大家商量。最近村裡有許多關於楊開的閑言碎語,剛好今天楊開找我有事,我便和他聊了聊。”   “楊開有件事情和我商量,我一個人拿不定主意,隻好找大家夥一起商量,順便也讓楊開給大家說說他現在在乾嘛。”   楊民說完話,便讓楊開站在中央。   楊開第一次站在這麼多人麵前,他看著眼前百十來口人,心中充滿了激動和緊張。   楊開緩了緩情緒,便開始給大家敘說:“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早早進城,時不時還用村裡的驢車。我知道,肯定有人有意見,也有人在背後說這說那。”   楊開說到這裡停頓一下,又掃視著人群,這才繼續開口:“我說這些並不是要找某個人的麻煩,隻是想說,大家都知道我姑父是村長,但驢車是村裡的,我楊開今天要告訴大家,驢車我不會白用,每次使用我都會給村裡繳五毛錢。”   楊開說到這裡,他停下了,然後從兜裡掏錢,一邊說:“我一共使用了六次驢車,這些我都記著,現在我把錢交給村裡,這是三塊錢。”   楊開說著,將手中的錢讓大家看了看,然後交到楊民手中。   楊民接過錢,並沒有裝在自己兜裡,他把村裡的會計找來,直接把錢給了會計。   楊民知道楊開的意思,他也不想被村民誤會,這才當著眾人的麵把錢給了會計。   眾人看到楊開竟然給錢,頓時議論紛紛。   有人開始擔心了,這驢車是屬於村集體的,本來每家每戶有個急事都可以使用。   現在楊開用驢車竟然給錢,那別人以後使用驢車怎麼辦?   不給錢,別人會議論的,給錢的話,哪有啊!   有人開始不願意了,大家眾說紛紜:   “楊小子,這驢車是村集體的,大家有事都可以使用,你沒必要給錢。”   “是啊,是啊,凱娃子。”   “海爺說的對,現在是農閑時節,驢車閑著也是閑著,楊小子你用就好了。”   “話不能這樣說,大家都是偶爾用,楊開最近一直在用,給點錢也說的過去。”   “你掉進錢眼了吧,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互相幫忙,這驢車是大家的,又不是你家的。”   “說的對,大家都用驢車,不用給錢。豬娃,你這麼說,那以後你家要是使用驢車,那也得給錢。”   “這話不能這麼說,我又沒說讓給錢,是楊開自己要給的。”   “反正我覺得不用給錢,要是楊開都給錢了,那大家以後使用驢車怎麼算?”   “是啊,是啊。”   “開娃子,趕緊把你的錢要回去,那可是三塊錢呢,能買好多東西呢。”   有人同意楊開給錢,有人不讓楊開給錢,還有人沒有說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楊開聽著下方的議論和爭吵,過了一會,他咳嗽了一聲。   眾人的目光瞬間看向楊開,議論聲也小了很多。   楊開等所有人都沒了聲音,這才開口:“大家剛才說的內容我大概都聽到了,一方認為沒必要給錢,一方認為用的多了給錢也行,我說一說我的看法。”   楊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的目光輪流掃過每一個參加會議的人:“首先,我感謝大家的熱烈討論和各自的見解,每個人都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是件好事。   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大家給錢和不給錢都是為了集體的利益和發展,而不是單個人的利益。   認為應該給錢的,大家考慮的是如果一個人頻繁使用驢車,那對驢車肯定會有損壞等情況,所以適當給隊裡交錢,那是應該的。   認為不應該給錢的,大家考慮的是驢車本來就是村集體的財產,每家有事都可以使用,這是從人情等方麵考慮,也是對的。   大家都沒有錯,說的都對。我有個不成熟的建議,那就是村裡根據每家使用驢車的情況進行估算,看看大家每年使用驢車的次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然後再討論。   比如說,我們計算出來,每家可能會用到驢車五次,那我們就按每家可免費使用驢車七次,多加的這兩次,要考慮一些意外情況。   當超過七次時,我們再考慮收費,收取的費用不用按照我這次交的錢,大家一起討論,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價格就好了。   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我這個辦法,我想應該能讓大家滿意。”   說完這句話,楊開便停下來讓大家討論。   楊開的話讓大家陷入沉思,然後又開始互相議論:   “楊開說的有道理,這樣既公平又能照顧到大家的實際需求。我贊成這樣的方案。”   “開娃子說的不錯,我認為大家可以考慮一下。”   “是啊,是啊,我也同意。”   “是的,這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安排使用驢車的時間,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嗯,我也認同。楊開說的有道理,這樣大家也不用背後討論誰家用驢車的次數多,誰家用的次數少,挺好的。”   “還是開娃子有辦法,這個辦法真的不錯。”   “那是,你也不想想,人家楊開現在可是幫著城裡人做事。”   “是啊,是啊。”   “不是,我說你該不會是奶娃娃(復讀機,傳聲筒),怎麼就隻會說這兩句。”   “你怎麼能這樣說,人家楊開說的對,我同意不行嗎?”   “行,你說的有道理,我也同意。”   “是啊,是啊。”   楊開看著大家的反應,聽著大家討論的言語,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