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足球賽! 吳亦凡上半場45分鐘踢得華麗精美,點燃億萬觀眾激情,引發無數山呼海嘯,卻在傷停補時之際,馬失前蹄,前功盡棄。他人生的上半場至此結束,下半場怎麼踢還是未知數。 吳亦凡的粉絲們也在人生中遭受了空前的打擊,是不是絕後? 當然不是,因為每名粉絲刨除“吳亦凡粉絲”這個身份後,都是單獨的個體,都有自己的人生。 而每個人承受打擊、變故的能力不一樣。 同一個打擊對每個人產生的後果也不一樣。 有的人會影響一生,有的人隻是青春期的一個經歷。 粉絲把偶像當成毫無瑕疵的神,不能接受偶像“被構陷”,感同身受般的反擊,隻要在法律許可範圍內還是可以接受的。 誰在青春期時沒崇拜過什麼人呢? 崇拜是建立個人三觀的一個途徑! 而“崇拜”絕不僅僅是當下“這一個”、“這一次”! 人生少說70餘年,從崇拜父母,到崇拜偶像,再到崇拜什麼什麼……每個人這一生都將會有很多次調整、改變,完全不需要糾結在此時此刻。即便當下無法理智冷靜,也不要跟法律過不去。 粉絲的底線是法律!! ——這是常識! 對於粉絲我還是欣賞這樣的故事。 某粉絲崇拜某偶像,為了靠近對方,努力,甚至拚命的充實自己,直到某一天以實力平等的站在偶像身邊,激動的說,你是我的偶像! 貓咪7個月左右就從兒童進入青春期,類同於人類的12-18歲。這期間,貓咪跟人類一樣性意識逐漸顯現。貓咪的顯著表現就是發情。但發情不一定就得讓它們繁殖後代。這點跟同齡的人類一樣。如果家長有讓自家毛小孩生育的計劃,最好等一歲或一歲半之後,等它發育成熟,也就是人類的適婚年齡。 我姑娘不是我養的第一隻貓,第一次養貓是初中的時候。且正確來說,不是我養,是我們全家養。那之前我們全家人都沒有養貓經驗,連基本常識都沒有,於是乎鬧得雞飛狗跳,人仰馬翻。 那是隻公貓,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它的名字叫飛飛。 飛飛是兩個月左右時到我家的,是父親同事送的。飛飛活潑可愛,非常健康,將近半年後就在家裡待不住了。它夜裡時常從未封閉的陽臺上溜出去,直到第二天被我們找回來。我家可是四樓啊! 同期,飛飛在家裡到處拉屎撒尿。整個單元房都會時不時的飄著一股動物特有的屎尿味兒。經過一番追根溯源後,大家翻出了床底下的一大罐黃豆。那罐黃豆的蓋子沒了,裡麵的黃豆被飛飛的尿液浸泡出各種顏色,驚悚戰栗…… 至此,飛飛“禍害”得人人厭棄,父親隻得把它帶到單位食堂,很快成為當地一方霸主,來無影去無蹤。我後來去看它,十次有九次看不到影子,偶爾驚鴻一瞥,它都是警覺陌生的眼神,再後來就不知所蹤了。 長大後,當我自己養了我的喵姑娘之後,我才終於明白:飛飛當年的禍害鬧騰是因為什麼。它隻是長大了,進入了青春期,所作所為實屬正常的生理反應,根本不是存心出幺蛾子,隻要一個小小的絕育手術就可以完美解決。而把它送走,盡管自以為是找了個安置它的好地方,但實際上是棄養了。它成了流浪貓,野貓!!! 常識很重要,不管是養貓,還是做粉絲!! (本節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