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長生軍(1 / 1)

泰希姐妹花 世彩雛鷹 2867 字 2024-03-17

侯賽因哈裡發帶著長生軍在奧帕廷神諭所附近的海灘上登陸,他看到愛麗絲、伊蓮娜和海倫娜在海岸的巖石上出現。愛麗絲金發碧眼,長得一點也不像貝萊丁人;伊蓮娜一頭白發,海倫娜一頭紅發,也不是貝萊丁人的特征,此外這兩人的五官、體型、外貌倒有點像貝萊丁人。   “來者何人?”侯賽因問。   “我是愛麗絲,這兩個是我妹妹伊蓮娜和海倫娜。這位軍官,我看你像是從貝萊丁斯坦來的。”   “沒想到伊本西拿師伯的女兒長得不像貝萊丁人。”侯賽因道。   “啊,你說我父親是你師伯,你叫什麼名字?”伊蓮娜問。   “在下是貝萊丁斯坦的哈裡發,名叫侯賽因,是伊本納蘇大師的學生。我奉蘇丹之命,率長生軍前來相助師伯的女兒。”   “既是如此,請哈裡發到我們的基地坐坐。”愛麗絲道。   侯賽因哈裡發和兩位埃米爾,還有貼身護衛跟著愛麗絲三姐妹走進神諭所遺址。愛麗絲介紹德魯伊和長生軍軍官互相認識後,愛麗絲告訴侯賽因,他們已經在這裡堅守了7個月了,已經積攢了一些對付神靈、寧芙和怪物的經驗。   愛麗絲在眾德魯伊和侯賽因麵前布置對付舊神族的方案:“各位,長生軍已經來到我們身邊,這是一支永不會被擊敗的軍隊。有了長生軍相助,我們就可以戰勝舊神族。   “遇到馬人或牛頭人,各位德魯伊就可以和長生軍一起戰鬥;遇到神靈或寧芙,長生軍就要把他們引開,讓他們落單後交給我們姐妹對付。此外,對付卡呂冬野豬,一定讓長生軍圍攻它;對付蛇發女妖,一定不能去看她;對於鷹身女妖,我相信德魯伊們能擊敗她;還有格賴埃,它們隻有一隻眼睛和一顆牙齒,想辦法奪走它們的眼睛和牙齒就行了。”   愛麗絲的這一番部署讓侯賽因產生崇敬之意,要是女性可以做蘇丹的話,她一定比易卜拉欣做得好。   愛麗絲問侯賽因:“哈裡發先生,我這樣安排可好?”   侯賽因道:“舊神族是泰希洲的,我是通羅洲的。對於我們的敵人,當然是你們更了解。我隻要讓長生軍配合你們戰鬥就行了。”   愛麗絲等人對舊神族的反攻開始了。德魯伊們做前鋒,後麵跟隨著長生軍。侯賽因將3000名長生軍戰士全部派上場,留下兩位埃米爾和備用軍留在他們登陸的海灘營地上。   愛麗絲問侯賽因為何這樣安排。侯賽因答道:“這是長生軍的秘密。”   馬人一邊奔跑,一邊射箭。長生軍用盾牌保護身體,等馬人接近了,就跳過去用長矛刺向馬人。   牛頭人怒氣沖沖地過來,一下把一位長生軍戰士推開好幾米,但是其他長生軍戰士一同上前,用長矛刺傷牛頭人。德魯伊過去補刀,殺死了不少牛頭人。   神靈和寧芙較難對付,長生軍就把他們分開。愛麗絲借著琥珀和瑪瑙寶石的法力,將他們消滅。或者,他們被四種元素和眾德魯伊圍攻而被消滅。   卡呂冬野豬被近千名長生軍戰士圍攻,身上密密麻麻插滿了長矛,數百名長生軍戰士被卡呂冬野豬拱到飛起。經過十多天的戰鬥,卡呂冬野豬終於因流血過多、過於疲勞而被耗死。   恩吉、克勞、奧爾、畢比四位德魯伊圍攻鷹身女妖,埋伏在地麵的長生軍戰士在鷹身女妖快接近地麵的時候,擲出長矛,將鷹身女妖擊落。然後其他德魯伊上前把鷹身女妖殺了。   長生軍圍捕蛇發女妖,當聽到蛇發女妖的頭發發出“嘶嘶”的聲音的時候,他們舉起盾牌,擋住視線,組成人墻,不斷靠近蛇發女妖,最後從盾牌之間刺出長矛,將蛇發女妖殺死。   眾德魯伊圍攻格賴埃,他們搶走格賴埃的眼睛和牙齒後,格賴埃就失去了戰鬥力,被德魯伊所殺。   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舊神族勢力被消滅得七七八八。愛麗絲這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一共有上千名長生軍戰士戰死,侯賽因哈裡發在給他們舉行火葬。   火葬後,愛麗絲特意過來找侯賽因閑聊。“沒想到長生軍戰士也會死。”   侯賽因道:“隻要是人就會死。”   “那我聽說長生軍永遠保持3000人規模,我還以為長生軍的人不會死,不然怎麼叫做‘長生’呢?”愛麗絲道。   “這是長生軍的秘密。”侯賽因道。   愛麗絲給侯賽因一個媚眼,問:“我能知道這個秘密嗎?”   侯賽因回了一個鬼臉,道:“如果你願意嫁給我,我就把長生軍的秘密告訴你。”   侯賽因說完,回到火葬場上,好像是檢查火葬得是否徹底,不時在撿一些東西。   愛麗絲望著侯賽因,心想,要是能知道長生軍的秘密,控製長生軍,嫁給你這個哈裡發也值得。   第二天,侯賽因哈裡發帶著3000名長生軍戰士等待愛麗絲的安排。愛麗絲大驚,問侯賽因:“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死去的長生軍戰士又復活了!”   “這是長生軍的秘密。”侯賽因還是這麼回答。   不知道秘密就摸不透長生軍,愛麗絲安排接下來的戰鬥任務,暗自下決心要和侯賽因結婚。   三天後,愛麗絲和侯賽因就向大家公布,他們要在奪得翡翠寶石後結婚。伊蓮娜、海倫娜和德魯伊們被這突然的決定搞懵,過了好一會才開始祝賀。   晚上,愛麗絲單獨找到侯賽因,問:“現在可以把長生軍的秘密告訴我了吧?”   不知長生軍有什麼秘密呢?請看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