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盡然醒得有些晚,起來透過窗戶看到吳同揚正在院子裡的榆樹上安裝秋千。盡然微微一笑,起身走到屋門口看著他,吳同揚看到了她,趕緊過來緊緊抱住她,輕輕親了一下兒她的額頭,問:“盡然,餓了吧?我們吃早飯吧?今天我們就在咱自己院子裡麵吃早飯吧。” 盡然點點頭,踮起腳尖在吳同揚臉頰上也親了一下兒。 兩個人吃過早飯,吳同揚帶劉盡然試試那個秋千,秋千很大很結實,吳同揚和劉盡然兩個人一起坐在上麵,榆樹樹枝都穩穩的。 兩個人依偎在一起悠閑的蕩著,都感覺世間從未如此美好。 吳同揚撫摸著她的肩膀說:“盡然,今天不要練功了吧,休息一天吧,我今天帶你去我們的葡萄園轉轉玩兒,我知道你喜歡吃葡萄,我們園裡的第一批葡萄已經成熟了,我帶你去嘗嘗鮮。外麵太曬了,我們坐馬車去吧。” 吳同揚戴著草帽,束起馬車的簾子,親自趕馬車帶盡然出發了,一路上吹著夏日的風,倒是很舒適。 葡萄園並不遠,很快就到了,以前劉盡然還從來沒有太注意吳家的產業有哪些,隻是有時在書房看書時,吳同揚也在書房整理賬目之類,知道了擁有農場,至於具體是什麼,倒不太清楚。 葡萄園的涼棚裡麵,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井水冰鎮的葡萄,吳同揚扶著盡然在涼棚裡麵坐下,撈起來葡萄給劉盡然吃,劉盡然覺得葡萄味道特別濃鬱,特別美味,又都冰鎮過,在這樣的盛夏時節,比吃冰淇淋還要清爽美味。 兩個人就在涼棚休息,在夏日的陽光下,看著一望無際的一串串飽滿的快要陸陸續續成熟的葡萄,有一種豐收的喜悅。 吳同揚拉著劉盡然的手看著前方的土地,說同萍渴望去朝廷,為皇上效力。但是自己喜歡田園生活,他深愛著這片土地。土地是我們所有人賴以生存的根本,他沒什麼事兒時,就會來地裡到處逛逛,這裡摸摸,那裡看看,檢查一下農作物的生長狀態。吳同揚覺得這不是一份工作,而是是一種享受。 劉盡然看著他專注的樣子,很是觸動,輕輕地摸了摸他的手。 吳同揚看著她,打趣道:“最近都忙著討你歡心了,好久沒有時間過來看看啦。” 劉盡然笑著道:“現在就不用討我歡心了,是嗎?” 吳同揚笑著摟著她說:“當然要討你歡心了,我一輩子都會討你歡心的。”繼而深情地望著她,一本正經的說:“現在我們擁有彼此了,我可以安心的出來看看我們的土地啦。但是如果不能擁有你,就算擁有再多的土地,我也沒法幸福的。” 劉盡然依靠著他,心裡很是甜蜜。 到了中午時分,吳同揚變戲法似的拿出野餐籃,取出食物,並從井裡撈出一壺葡萄酒,對劉盡然說:“我們中午就在這裡野餐嘍,這壺葡萄酒是我在我們的葡萄酒作坊裡親自釀的,你嘗嘗吧。” 劉盡然沒想到吳同揚還有這個手藝呢,開心的品嘗著,清涼的葡萄酒在夏日裡特別解暑,冰涼爽口,盡然稱贊不已。吳同揚很是得意,說唐太宗李世民就以會釀造葡萄酒為榮呢。 (據史書記載: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和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都非常喜歡葡萄酒,他們不僅自己飲用,還推廣葡萄酒的製作工藝。唐太宗李世民甚至親自參與葡萄酒的釀製,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唐朝的文人墨客也對葡萄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的作品中多次提到了葡萄酒,使其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風格。 唐朝的葡萄酒文化還擴展到了民間,葡萄酒逐漸普及,成為了一種流行的飲品。例如,唐玄宗時期的大臣魏征就是一位擅長釀酒的專家,他的葡萄酒被譽為“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變”,成為唐朝葡萄酒釀造方麵的標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葡萄酒不僅在唐朝繁衍壯大形成規模,還成為唐朝詩人的靈感來源,借著唐詩徹底融入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隨著葡萄酒在唐朝的大肆風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嗜好葡萄酒。但這樣一來,葡萄酒的需求就越來越大,僅僅靠絲綢之路的貿易很難滿足唐朝人的需求。而西域各國上貢的葡萄酒又隻供給皇室子弟,根本不可能流入民間。民間人士就越來越難以獲得葡萄酒了。 這種情況下,抓住商機的大商人們立刻發動了資本的力量,在唐帝國境內甄選合適的葡萄種植園。很快,唐帝國境內就建立起來大量的葡萄種植基地。 洛陽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的歷史由來已久。洛陽在三國時期是魏國的首都,當時魏文帝曹丕極其喜愛葡萄,所以在洛陽當地大力推廣種植葡萄,並以葡萄酒宴請群臣,以此提高葡萄酒的名氣。在魏文帝的不斷努力下,洛陽的葡萄產業自然迎來了大發展。 葡萄產業基地的大規模落成不僅改變了唐朝農作物的經濟格局,也對唐朝詩詞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吃過午飯,兩人休息了一會兒,吳同揚扶著劉盡然到涼棚裡的涼席上躺下午休。現在天地間,仿佛隻有吳同揚,劉盡然,還有一望無際的葡萄園。夏天的陽光穿過棚頂小小的縫隙照著他倆兒,劉盡然感到時空都模糊了,自己也沉淪了。 下午天氣慢慢涼爽了,吳同揚帶著劉盡然在葡萄園裡麵散步,空氣中彌漫著葡萄的果香,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照在身上,像金色的絲綢一樣撫摸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