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安家費不是那麼好拿的(1 / 1)

廖振宇有一點想對了。   西海大學的論文事件以後,王浩成為了學術名人,最少在學校裡是這樣。   王浩隻有二十四歲,和好多研究生一樣的年紀,他的長相還有些麵嫩,穿著休閑、運動裝走在校園裡,很容易會被認成學生。   現在不一樣了。   當走在路上的時候,認出他的人明顯增多,其中學生還稍稍好有些,大學裡的教職工好多都知道了他。   早上,例行去跑步鍛煉,他連續被打招呼了三次。   “王浩老師,來鍛煉啊!你起的真早,來多久了?   “王浩啊,你這麼年輕,就是應該多鍛煉,否則身體慢慢就胯了,現在的年輕人,能堅持鍛煉的很少。”   “我有個閨女,長得倒是周周正正,快一米七的身高,身材倒是挺好,就是瘦的和麻桿一樣,一點力氣都沒有。我總是說,你要多鍛煉,昨天還和她說起你呢,怎麼樣?回頭我介紹你們認識……”   王浩正慢慢想前跑著,聽罷腳步踉蹌差點摔倒。   他都想說一句‘大爺,你這個說話,真是神轉折啊’,想想還是算了。   在連續跑了不到三千米,累的氣喘籲籲感覺也差不多,就快速到食堂吃個早餐,隨後就去了綜合樓辦公室。   門口,有個年輕記者等在那裡。   當看到王浩走過來以後,他立刻就認了出來,隨後滿是熱情的問道,“是王浩老師吧?能對伱進行個采訪嗎?”   “采訪啊?你問吧,說幾句就行吧?”王浩停在門口,左右看看。   年輕記者說道,“我想采訪一下你的論文內容,是你在網上發的,暫時還沒有發表的幾篇論文。”   王浩稍微來了點興趣,想了想道,“”跟我來,還是找個安靜的地方吧。”   他帶著記者去了教研室。   教研室所處的位置不太好,但關上門以後確實是很安靜,隻是稍微有一點悶,隻是做個采訪倒是沒妨礙。   “就這樣說嘛?”   “對,我有錄音筆,開始嗎?”   “好。”   王浩倒是感覺無所謂,隻是說論文的事情,不牽扯其他內容,錄音也就錄音了,就當做教學科普,“我在網上發的三篇論文,都是純數學研究論文,一篇是大論文,六十多頁,是對十三類偏微分方程求解的研究。”   “特定偏微分方程求解的研究,往往隻是個小成果,我就是把十三類求解研究總結在一起發表。”   “有一種求解很有意思,很多偏微分方程是無法求解的,也就是無法用表達式代表解,但是卻可以……”   “還有一種特例……”   王浩連續解釋了十幾分鐘,還感覺有些意猶未盡,但覺得時間有點太長了,就乾脆轉到下一個論文內容,“下一個論文很有意思。”   年輕記者頭暈目眩的聽完,聽到說‘很有意思’,又帶著期待重新打起了精神。   “是一類拋物型Kirchhoff方程解的性質研究,Kirchhoff方程解,很經典,拋物型就更是經典,應用廣泛……”   “這一類Kirchhoff方程,它的解往往很有研究價值,證明爆破性質的意義在於……”   “烏拉烏拉。”   王浩針對Kirchhoff方程的研究,連續說了有十五分鐘,感覺也差不多介紹了個大概,就轉到第三篇論文,也是最有含金量,意義最大的‘蒙日-安培方程’研究。   這時候,年輕記者終於忍不住打斷了,他趕緊說道,“王浩老師、王浩老師,今天就到這裡吧。”   “我的收獲很大,謝謝你的配合。”他說完關掉了錄音筆,拿起東西趕緊走了出去,心中無比後悔過來采訪。   年輕記者自認為是很聰明的,他發現網上有很多對於王浩之前七篇論文的分析內容,發布出來有好多人看,甚至有好多人研究著發表看法。   他就想著來采訪‘剩餘三篇’,論文都還沒有發表,就提前把內容爆料出來,關注的人肯定會更多吧?   現在年輕記者發現自己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快步走出去的時候,嘴裡忍不住嘟囔著,“怪不得,很少有人來采訪數學家,來采訪的都是那些學術媒體。”   “原來是這樣!”   “就連采訪的過程都是一種折磨,發布出來有人關注才是怪事!”   教研室。   王浩有些意猶未盡,甚至稍稍有些遺憾,被記者采訪說點專業的東西,類似的機會實在是太少了。   可惜了!   那個記者走的太快,讓他都沒能全部說出來。   蒙日-安培方程,多麼美輪美奐啊!   現在已經到了學期末,下一周的課程就是最後一堂課,再過半個月時間就到了考試周,考試試卷也要開始準備了。   這個倒是容易。   王浩拿出了全部的教案,把平時的習題全部摘抄起來,隨後思考著把每個題目,稍稍降低一些難度,都變成對基礎公式、定理的運用。   這樣放在一起,就是幾個大題內容了。   其他題目還要仔細的斟酌一下,因為他隻是教了後麵的課程,前麵一部分課程,並沒有相應的教案,他也沒有相應的教學經驗,對於內容的把控並不清晰。   “就按照教材上的內容,出幾個基本知識點運用好了。”   王浩思考著做出了決定。   其實他對於學生上課要求嚴厲,目的也隻是讓大家聽課,讓大家認真學習而已,並不是有意去針對學生。   到了學期末的考試,適當降低些難度,讓更多的學生能通過,認真學習的學生能有個高分,也算是有個交代了。   然後,他仔細想了想,又做出了一個決定,在教材上把試卷裡的題目運用到的知識範圍劃出來。   這樣學生就知道該怎麼重點復習。   “仁至義盡了吧!”   王浩邊畫著教材上的知識範圍,感嘆的想著,“自從成為大學講師以後,我對學生真是越來越心慈手軟了。”   換做是中學的考試,根本不可能出作業題當考試題目,也根本不可能給畫試題知識範圍。   所有的知識都在考試範圍內!   大學……   “咚、咚、咚……”   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欒海平和周清源正站在門口,問了一句,“王浩,忙呢?”   王浩扭頭站了起來,不由得皺了皺眉,他就知道不應該待在教研室。   這地方風水太差!   院長、教授的總是能輕易的站在門口,感覺要多別扭就有多別扭。   “欒院長、周老師,有事嗎?”王浩還是迎了過去,然後就聽到了好消息。   欒院長滿臉喜悅的說道,“是這樣的。經過我們的商議,決定在學期末,給你提升副教授的時候,特別附帶給予一百二十萬元,作為安家費。”   他拍著王浩的肩膀道,“這是學校留住人才的政策,一百二十萬,這樣你就不用生活開銷煩惱了。”   一百二十萬,確實不少。   西海市就是個三線、四線城市,西海大學周邊的房價,每平米也就在八千到一萬左右,一百二十萬,絕對是一大筆錢。   王浩頓時把剛才的鬱悶拋之腦後,覺得滿臉皺紋、有些嚴肅的欒海平,也突然變得和藹可親。   欒海平說了消息以後,就繼續說著學校的福利,包括會幫王浩進行推薦,以便能申請到更好、更適合的基金項目,也包括有基礎的情況下,申請科研補助之類。   在說了一大通福利後,欒海平感覺也差不多,看了下時間就走了。   周教授留了下來,他似乎沒有欒海平的好心情,還稍稍有些擔心。   他朝著走廊看了一眼,隨後關上了教研室的門,把王浩拉到裡麵,認真說道,“你要好好考慮一下啊。”   “什麼?”王浩有些不明所以。   “安家費,不是那麼好拿的!”周教授說的很認真,“學校確實有安家費的政策,是為了吸引高質量的博士人才,但我認為,並不適合你。”   王浩馬上反應過來,“有限製?”   “對。”   周清源說的很肯定,“你想想,一百多萬啊,直接給錢,世界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情?拿這筆錢,可以,但你以後,最少十年,就必須留在西海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而且,拿安家費的協議,會有一些學術成果要求,這個要求可都不低,如果達不到,一輩子也別想離開了。”   王浩聽罷點了點頭。   想想也是。   學校簽下一個博士教職工,直接給一百多萬的政策,可能會沒有附帶要求嗎?   十年?   這還是說少了的!   一般簽了就肯定是一輩子,成家立業、結婚生子,都再離不開西海大學,以後想跳槽都不可能了。   “我再想想,最少還要一個多月以後,對吧?”王浩猶豫著說道。   “那也是。”   周清源點了點頭,笑道,“如果不是欒院長說起,我還真是不知道,你要去參加STACS?好像是算法的成果報告?”   “有個成果,就申請了一下,沒想到通過了。”王浩簡單解釋了一下。   “你真是……想象不到啊!”   周清源搖頭笑道,“怪不得網上會質疑你的論文,你完成論文的速度也太快了,幸好陳院長不知道,否則那個小老頭,肯定又要鬧開了,不過,你真不考慮去計算機學院吧?”   “不考慮。”   王浩搖頭,“就算是算法成果,基礎還是數學,算法隻是應用而已,而且,當教研員挺好的,我喜歡教學。”   周清源有些不能理解,他和其他人一樣,都認為王浩應該專注科研,他還是搖搖頭,說道,“那好吧,我也不勸你了。你馬上要參加STACS,好好做準備吧,我可是很期待你的學術報告。”   “您就等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