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回到綜合樓辦公室,就感覺氣氛有些怪怪的。 其他人倒是稍稍好一些,隻是朝這邊看一眼,正常打個招呼之類,隻是眼神稍稍顯得有點奇怪。 朱萍則是‘憋不住’話的,有話憋著的時候,就能明顯的看出來,比如,她主動幫王浩沖了咖啡,表現出一副友善好同事的模樣。 王浩忙著連說了好幾聲‘謝’。 然後朱萍搬個凳子一屁股坐在了旁邊,說是有一些研究的問題,看到門口的人來來往往,她就隻是坐在那裡,猶猶豫豫著也不說話。 王浩問起時,又明顯顧左右而言他。 如果不是對朱萍性格有一些了解,王浩都會以為這位大姐,正準備對自己圖謀不軌。 好在過了沒多久,係主任有事把朱萍叫走了。 王浩輕呼一口氣。 朱萍離開了以後,辦公室反倒變熱鬧了,有旁邊辦公室裡,姓鄧的女老師過來‘串門’,說起了學生考試的事情,吐槽班裡有好幾個五十多分。 “這怎麼辦?要是考個58、59,就能往上提兩分,有60就及格了。” “結果,好幾個學生,都是53、4分。” 這個話題說出來,頓時引起了一眾吐槽。 顏靜也跟著說道,“我的課也是,好多學生根本不學,我都已經畫了重點,考試就考裡麵的題,結果還是有好多學生做錯,甚至還有個學生,考試的時候看小抄,被抓記了零分。” 鄧老師馬上道,“那個看小抄被記零分的,我知道,就是實驗樓的孟莉莉監考的,孟莉莉很年輕,不到三十,她真是被氣死了。” “看小抄就看小抄吧,最少也偷著看吧?那個學生,還直接放在桌上看,孟老師從旁邊過去,結果人家根本不理會,就繼續看。” “好幾年了,這麼囂張的學生,還是第一次見,估計就是看孟老師年輕。” “巴拉巴拉~~~” 鄧老師明顯是非常的八卦,其程度一點都不比朱萍差,吐槽的過程中就事情原委交代清楚。 看到其他人一起就事情展開討論,她才滿意的停下話頭,扭過頭看向了王浩,隨口問道,“王浩老師,你的課怎麼樣?你剛教三個月吧?這是在判卷?” 王浩指著桌子上的試卷,有些頭疼的說道,“還有一半兒呢。” 鄧老師走過去翻了翻,馬上驚訝道,“你教的這幾個班,可以啊,大題都做上了啊。” 王浩解釋道,“我和他們說了,大題就是平時作業題,題型都一樣,也就變個數字,隻要復習了,應該都能做上吧。” “那可不是!” 羅大勇立刻開口否定,“我的《概率論》,考試前總共給他們十個題,明確說了,試卷三個大題就在裡麵,三個大題就占了六十分,結果……” 他說著搖搖頭,“卷麵及格的,一半兒。”說完還補充一句,“估計和那場監考嚴有關。” 王浩聽了羅大勇的說法,翻翻剛判過的幾十份試卷,大題基本上全都作對了,頓時欣慰的點點頭,“或許是,我教的幾個班學生,比較愛學習吧。” 這句話又引起了新一輪話題。 鄧老師當即指出,“王浩老師管的嚴,我聽說了,那些學生都怕你,現在就應該管得嚴,學生啊,不學習,好多考試前都不學,全靠小抄,能行嗎?” “巴拉巴拉~~~” 有個老師在旁邊不斷的說,倒是讓王浩感覺挺不錯,一邊給學生判卷一邊聽評書…… 挺好! 三百多份試卷依次判過去,記下學生的分數錄入電腦,也不是個輕鬆的工作。 王浩忙了兩個多小時。 鄧老師早就已經走了,其他人忙完手頭上的事情,看看時間也準備走了。 張誌強首先站了起來,朝外麵走著到門口,順手拍了下王浩的肩膀,低聲說了句,“恭喜啊,那事我聽說了。放心,沒其他人知道。” 羅大勇跟在後麵朝著王浩豎起了大拇指,“《數學學報》,這次是真行了!” 顏靜是最後站起來的,她挪到王浩的旁邊,問道,“忙完了嗎?” “還差一點。” “嗯……就是……”她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你的論文,那事,等發表了,一起給你慶祝一下。” “……額,好。” 王浩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他終於知道為什麼進辦公室時,其他人的表情都怪怪的了。 這時候,朱萍從外麵回來,看看王浩、再看看顏靜,站在門口憋了半天,還是開口道,“王浩,伱的論文……反正顏靜也不是其他人,那我……” 王浩用力了的翻了個白眼,哭笑不得的道,“朱姐,你就別憋著了,有誰都沒關係。這個事,我們辦公室的人,除了你以外,其他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了。” “——?” 朱萍臉上差點寫上一個‘懵’字,她反復琢磨了好半天,還是沒明白其中的邏輯。 顏靜則是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 …… 《數學學報》發表論文的事情,就隻是在學校教職工群體裡傳傳,因為沒有真正發表出來,其他人也就隻是知道消息,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期末判卷工作結束,時間也就進入了假期。 大學教師也和學生一起放暑假。 有的科研壓力大的年輕教職工,還是會經常來學校、去實驗室,但因為不需要進行教學工作,自然就變得輕鬆太多了。 王浩則是輕鬆不下來,馬上要去參加STACS,提交申請的簽證下來,他還是要準備各種材料,找學校出具報告等等。 機票、酒店倒是不用費心了。 計算機學院的陳慶華院長找了過來,說起參加STACS會議的事情,幫他介紹了個一起參加會議的學者,聯係了以後,約定一起從首都出發,對方就直接定了機票和酒店。 會議的前兩天,王浩乘坐飛機去了首都,到機場大廳裡見到了一起去的人。 阮海龍,三十六歲,西京交通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教授,他的身材偏瘦,穿著牛仔褲、灰襯衫,略卷的頭發看起來有些淩亂。 王浩看過阮海龍的照片,一眼就認了出來,揮手高聲喊了一句,“阮教授,這裡!” 阮海龍拽著行李箱,走過來上下打量王浩,表情有些驚異,“我看過你的照片,還以為是幾年前拍的,沒想到,真是這麼年輕!” 王浩笑笑,“你也很年輕。” “比不了啊!”阮海龍苦笑的搖頭,他三十六歲的年紀,走到哪裡都能稱得上是‘年輕學者’,可是和王浩走在一起,就隻能說‘年紀大’了。 兩人一起去取了機票、托運了行李,隨後忙碌著進了國際航班通道。 等到了裡麵找了小餐館坐下,才有時間安靜的聊上幾句,阮海龍談到了前一段時間的新聞,說起王浩的十篇論文。 然後話題就轉到了新內容,“我聽陳教授說,你是去做報告,對吧?什麼內容?” 王浩點頭道,“大數相乘算法。” 阮海龍驚訝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是進行改善,還是用個新的計算方式?” 前者是少量增加計算速度,後者則可能會讓算法迎來質的飛躍。 兩者的成果不是同一級別。 王浩想了想,解釋道,“應該是改善加創新吧。我依舊用的傅裡葉變換輔助計算,但算法的裡麵有一些創新計算方式。” 阮海龍聽著點了點頭,兩人就著話題吃了一頓飯,隨後差不多時間就去了候機大廳。 檢票、上機。 當坐在了飛機的座位上,王浩輕呼了一口氣,但長途旅行也隻是剛剛開始。 阮海龍就坐在旁邊,忽然開啟新話題問道,“我聽陳教授說,你那篇蒙日-安培方程的論文,通過《數學學報》的審核,確定發表了?” “……” 王浩的表情頓時僵住了,腦子裡不由得想到兩個人,一個叫李明,一個叫朱建榮。 他們可是說了‘絕對不傳出去’。 結果不止是本校的教職工,連千裡之外的西京交通大學教授都知道了? …… 長途乘機就是希望能睡覺休息,但不可能一直睡下去,好在有個阮教授同行,不止是能相互照應,還能找話題聊上幾句。 阮海龍是個非常優秀的信息學博士,參與過好幾個大項目。 他說起了其中一個經歷,“我去了超算中心。超算中心的電腦很厲害,我和同事一起編了個破解魔方的代碼,隻要把魔方的狀態錄入進去,一眨眼,就能知道怎麼做能還原到原始狀態。” “最快的方式?” “一般不是。” 阮海龍解釋道,“我們設計的代碼很簡單,會用窮舉法去計算,隻要打出一條通路,程序就會停下來。我用普通的電腦試過,有時候,幾秒鐘也能破解,有時候,需要的時間長一些。” 王浩思考著說道,“不能找到最佳通路嗎?我記得好像有個阿邁瑞肯的團隊研究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上帝之數是二十。” 阮海龍不在意的說道,“他們也是用窮舉法找出最少步驟,隻不過是用的超算服務器更好,畢竟計算量太大了。” “有減少計算量的方法嗎?” “很難,幾乎不可能。” 阮海龍肯定的說道,“這個,我感覺,應該是數學問題,有好多人研究過,也有好多種計算方式,但想要找出魔方的最少還原步驟,幾乎隻能用窮舉法。” “我也仔細思考過……”他說著搖了搖頭。 兩人隻是就問題談了一下,就像是聊八卦、家常一樣。 王浩卻想到了更多,參加會議作報告是個不錯的機會,肯定要建立個任務來獲得靈感值。 他一直沒想好建立什麼任務。 如果是數學,就會很容易,計算機領域,好多研究都需要團隊來做,而不是個人去做什麼。 阮海龍說的內容倒是給他帶來了靈感。 對啊! “如果找到一種方式,計算出還原魔方的最小步驟,或者說,證明上帝之數,絕對是個突破級的成果。” “那不隻是魔方問題,科研、應用領域,有很多類似牽扯到窮舉計算的問題……” 他思考著馬上建立個任務。 【任務二】 【研發項目名稱:破解三階魔方的上帝之數(難度:A)。】 【靈感值:0。】 【完成A級難度研究,額外獲取教學幣數量:1000。】 【任務結算,獲得教學幣獎勵。】
第49章 A級難度任務(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