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內幕!肯定有內幕!(1 / 1)

最新網址: 對麵坐電話采訪是北疆省電視臺記者王俊瑩。 王俊瑩來做采訪隻是希望王浩說一下對網絡輿論焦點的看法,也就是針對‘科研工作者出現錯誤帶來損失’的問題。 王浩是東港實驗新聞的當事人,他可以根據這個問題,來說一說自己的親身感受。 王俊瑩並沒有什麼壞心思,她代表的是北疆省電視臺。 王浩就是北疆省高校學術的明星人物,他連續完成數學基礎類研究,不隻是在國內有影響力,放在國際上依舊有很大的影響力。 北疆省並不是學術大省,對待學術明星人物還是很重視的。 就像是馬文鈞做出的判斷,科研工作者需要要樹立正麵形象,過去的汙點之類就是一帶而過,即便采訪過程中,出現一些可能引起爭議的話,做報道的時候都會剪切掉。 所以王俊瑩就是聽一下王浩怎麼說,也根據他的話對輿論焦點進行回應。 她完全沒有想到會聽到這樣一段話。 王浩的回答非常出乎意料,根本就沒有談輿論的焦點問題,而是說曾經的東港實驗事件,自己很簡單、快速的,甚至可能是沒有調查的情況下,就被東港大學解聘、開除,一切的責任都歸在了他的身上。 王俊瑩聽罷沉默了一下,深吸一口氣問道,“王浩教授,您的意思是說,東港實驗的問題,不是您的問題,和您完全沒有關係?” “我認為不是。” 王浩說了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我剛才已經說了親身經歷的過程,即便是我本人了解的都很少,而東港大學唯一給我的就是解聘書。” “我被解聘了,連材料實驗室都進不去,也沒有辦法知道問題具體出在了哪裡。” “我唯一能肯定的是,我的工作肯定沒有出錯,因為我後來對所有的數據重新進行了計算。” 他最後補充一句,“我對於自己的計算能力非常有信心。” …… 電話采訪結束。 王浩放下了電話以後,頓時感受到係主任周建春的怪異眼神。 那個眼神中透露的是“原來如此”、“大事”、“大八卦”之類,他被看著都感覺渾身不對勁。 周建春一句話也沒有說,隻是看著王浩離開了辦公室,隨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事,大了。 哪怕是在西海大學,也有很多人談論東港實驗事件,最主要就是因為王浩就在西海大學,而且連續完成很驚人的成果。 王浩是焦點,他身上發生的事情也會成為焦點。 大家不會公開去討論,但私下裡說的還是不少的。有些人認為事情肯定有問題,但大部分人隻是八卦一下,並不會去深入的探究,大概因為即便是探究也沒有結果。 現在好了。 剛才在旁邊聽了王浩和記者的話,周建春就敢確定一件事,東港實驗事件肯定和王浩無關。 事實上,這件事已經對王浩沒有任何影響。 哪怕事情是真實的,他出現了實驗失誤,給東港大學材料實驗室造成了損失,但過去就已經過去了,大家關注的都是王浩最新的成果,即便是網絡上的輿論,大部分人也認為科研工作者出現失誤很正常。 任何前沿性的研究都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正確,甚至說保證正確的概率都不大。 即便是出現一些低級的錯誤也都是很正常的,就像學生做數學題,誰也不敢說,就能百分之百正確。 如果事情真的是王浩的問題,他本人就不太可能再去說、再去討論,或者是不承認自己的問題。 那麼答案就隻剩下一個了。 不是王浩的問題,自然是材料實驗室其他人的問題,王浩當初就隻是背鍋而已。 這種事情隻要深入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周建春仔細想著知道這件事可能大了,當然事情是針對東港大學的,和西海大學完全沒有關係。 雖然不可能直接的說,但看其他大學的笑話,也許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王浩回到了辦公室都感覺渾身輕鬆,他第一次正麵兒的談起了東港實驗事件,對象還是一名省電臺的記者。 所以再回到辦公室以後,他明確的說了一句話,“東港的事情,不是我的問題。” 簡單一句話,引爆了辦公室的熱情。 之前辦公室裡的人針對輿論消息都是閉口不談,他們隻是各自刷的消息,偶爾會擔憂的看一下王浩,現在王浩主動提出來,他們就可以自由討論了,朱萍直接站起來說道,“這個事,王浩剛來我就知道和他沒關係,王浩多聰明的一個人,怎麼可能出現那種低級錯誤?” “即便是數據出錯,當時王浩隻剛博士畢業,數據的工作不可能交給他一個人。” 這句話說差了。 材料實驗室的數據工作,主要負責人就是馬文鈞和王浩,也正因為能擔負一部分的數據工作,而不像是博士生一樣,隻是負責一些邊邊角角的任務,他才會選擇加入材料實驗室。 其他人也都議論起來,“肯定是東港材料實驗室的問題,數據出錯,為什麼三個月都沒有找出問題?” “如果一般的數據出錯,一兩次實驗就能看出來了。” “去年不是有一個嗎?說是化工實驗室,數據都是編的。導師指導博士生編數據寫論文。” “材料實驗室是好地方呀,富的流油,科研的最頂層、貴族,一個項目就是幾千萬。” “頂尖兒的才富的流油……” 這是實話。 國內高校所屬的材料相關研發部門,經費就是成金字塔型的,最頂尖的材料實驗室,可以說是完全不缺錢,而普通實驗室就是最底層,想申請個小項目都很困難。 西海大學的納微實驗室處在中層,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想申請大項目還是不容易。 王浩跟著辦公室的人聊了幾句,同時也在手機通訊軟件上,和蘇映雪說了幾句。 他們才剛加上好友。 王浩找蘇映雪幫個忙,和企鵝的代表談判,蘇映雪相對他來說要專業的多,肯定能談下來更多的贊助,他的想法是給蘇映雪幾個點的分成,就等於是找中介做談判了。 但是,蘇映雪堅持不要分成,隻是說談好以後,讓她請吃一頓飯。 這讓王浩感覺不好意思,人情往往是最難還的。 在和蘇映雪說了幾句後,對方的一句話倒是讓王浩摸不到頭腦,“夏教授有事情找你,但他不好意思開口,我也不好說什麼。” “等和企鵝那邊談好,請我吃飯的時候,順便叫上夏教授吧。” 夏國斌有事情找我? 王浩有些摸不到頭腦,還是回了兩個字,“好的。” …… 東港大學。 沙勉之正和兩個計算機學院的教授一起走的。 他手裡拿著個手機,嘴裡一直說個不停,“我早就說過了,王浩就是絕頂天才,結果學校竟然和他解聘了,都不知道是在想什麼。” “這個是學校做的太過分,看看網上說的是什麼,科研工作者就要有更寬鬆的環境。” “科研出錯不是很正常的嗎?就算是出錯了,也應該正常看待。材料實驗室多少個大項目,損失一千萬很多嗎?” “現在好了,損失倒是損失了,天才也去其他大學了。” 沙勉之邊說著,又刷了一條繼續道,“看看這個說的,對待科研工作者就是應該更寬容,前沿探索性的工作,錯誤比正確要多的多。” “要是過科研出錯就被辭退,以後就沒有人做研究了,像咱們這種都直接辭職好了。” 旁邊的兩個教授也聽著點頭,“是啊,我昨天看了王浩接受采訪的整個視頻,那兩個函數塑造的真好,都不知道是怎麼想出來的。那到底是個什麼大腦構造,才能想出那麼詭異的判定函數?” “這種天才真是幾十年難得一見,結果就被學校解聘了。” 三個人一邊說著一邊走著,正巧路過材料實驗樓門口。 沙勉之掃了一眼,對著門口行了個嘴禮,“我呸!” “都怪材料實驗室這群人,要不是他們,王浩怎麼可能會被解聘?你說說,邀請王浩一起做研究,結果出錯了,都怪到王浩身上,還找學校把他辭退,是人乾的事兒嗎?” 沙勉之的一句話,說出了很多東港教職工的想法。 這件事傳開,好多人都知道了。 最初是材料實驗室邀請王浩加入了研究中,王浩的博士論文非常優秀,還獲得了‘鐘家慶數學獎’提名,隻是最後沒有被選中而已,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知道他的名字,而留校東港本身就代表著極為優秀。 結果研究出了問題,說是王浩責任,學校把他解聘了? 不管責任是不是王浩的,事情從頭到尾梳理一遍都感覺很怪異,就好像請人幫忙一起來做題,最後題沒有做出來,白白耽誤了時間,即便是對方的責任,也不能因此責怪對方啊? 合金材料實驗室。 馬文鈞坐在椅子上,眉頭緊皺看著新聞。 周曉龍則在一旁焦急的刷著手機新聞,焦躁的走來走去,連他也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妙。 馬文鈞找出那篇最初引導輿論的文章,“這是《新聞周刊》?怎麼突然就提到那件事了?” 周曉龍搖頭,“誰知道那個發文的家夥是怎麼想的,我最開始還以為他是想黑王浩了,結果輿論轉向有些不對勁,怎麼就變成給王浩開脫了?” “開脫不好嗎?” 馬文鈞都聽的有些惱怒了,他越發覺得周曉龍就是個豬腦子,還是耐著心思解釋道,“不管是開脫,還是其他什麼,最好就不要提這件事。” “是,我知道。”周曉龍煩躁的點頭。 馬文鈞道,“必須聯係這個記者,讓對方刪除報道。”他說著乾脆給陳建林打了電話。 這種事情,他們可沒有門路,也就是陳建林門路多,才能找到發布內容的記者。 陳建林確實門路多。 當意識到輿論不太妙的時候,他馬上找人聯係到了侯立軍,說是希望對方刪除報道,理由是……不能給有成果的‘數學之星’王浩抹黑。 過去的也就過去了,合金實驗室、東港大學都不在乎了。 侯立軍聽到電話裡說的都有些不可置信,以一個新聞媒體的直覺,他下意識的就覺得事情不對勁。 網上的輿論轉向倒是沒什麼,但東港大學找關係打電話過來,想讓他刪除報道,還說什麼不能給王浩抹黑? 這件事情太詭異了。 如果換做是西海大學,或者是王浩本人才是正常的。 “這件事有問題啊!”侯立軍立刻意識到了,但同時,他覺得自己根本什麼都不用做,直接就回復對方說,“我發的內容已經不重要了,你們仔細看看新聞,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侯立軍放下電話以後,就看到了北疆電視臺發布的最新消息,“王浩正麵回應東港實驗事件。” 裡麵就是一段電話采訪錄音,意思可以總結為,“王浩確定自己的工作,並沒有出現過數據錯誤。” 這條新聞立刻引起了輿論新一輪熱議。 許多人都認為王浩肯定會針對事情做出回應,完全沒有想到王浩的回應是這樣的,他根本沒有提及什麼‘科研工作者是否應該有更寬鬆的環境’,而是明確表態說東港實驗事件中,他沒有出現數據錯誤。 這說明什麼? “王浩教授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他就是背鍋俠!” “想想也是,當時王浩教授才剛博士畢業,怎麼就能在一個幾千萬的項目中擔負完全責任呢?” “有內幕、肯定有內幕!” “深挖!這就是迫害科研工作者啊,明明是其他人的責任,卻讓一個不相乾的人背鍋!” “原來是這樣。我就一直很奇怪,王浩教授在東港大學的時候,做數據都會出現低級錯誤,怎麼到了西海大學,就一路完成各種成果了?” “這件事應該仔細調查。我找了以前的新聞,確實沒有詳細說具體情況,怎麼個數據錯誤,根本沒有報道,就是把責任直接安在了王浩教授頭上。” “太黑暗!簡直太黑暗了!堂堂東港大學呀,堂堂合金材料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啊!” “……” 當消息放出來以後,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的。 大概有些人是唯恐天下不亂,而類似的事情總是出現,幾乎下意識的就站在了王浩的地方。 另外,也有人仔細分析了事情前後,和王俊瑩做出同樣的判定,覺得王浩沒有道理平白,平白去談起這件事,說和自己沒有關係。 因為事情本身已經對他沒有影響了。 一時間,輿論沸騰! 材料實驗室裡,陳建林、馬文鈞、周曉龍,實驗室‘三巨頭’湊在一起,每個人臉上都寫著凝重。 陳建林看完了一條新聞報道,緊皺著眉頭問道,“現在怎麼辦?你們都說說。” 周曉龍直接開口道,“找學校,壓一下新聞吧,不能讓輿論再繼續下去了,對,必須要壓住,沒人討論熱度過去就沒問題了。” 陳建林盯著周曉龍看了好半天,讓後者都渾身不對勁,他才道,“我真是不知道你這個腦子是怎麼長的,要是事情這麼簡單能夠解決,我還用問你嗎?” “蠢-貨!” 陳建林怒罵一句,說道,“別說輿論能不能壓得下去,你怎麼堵住一個不在本校,而且有一定學術地位的學者的嘴巴?周大教授,你當自己是誰啊?你有這麼大本事?” 周曉龍頓時不說話了。 陳建林扭頭看向了馬文鈞,周曉龍斥責兩句也就罷了,但周曉龍是‘自己人’,和他完全是一條心的,馬文鈞才真是‘外人’。 可當真遇到問題的時候,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馬文鈞的腦子比周曉龍有用太多了。 馬文鈞沉默了好一會兒,嘆了口氣道,“讓他們公開查吧。” “啊?” 周曉龍頓時急了,“怎麼能讓查!這怎麼能查!” “隻針對那個項目。” 馬文鈞道,“其他的項目,我們可以以‘研發機密’為由,不讓查,那個項目可以查。數據沒問題,其實也查不出什麼,我們就是要表達這個態度。” “到了這個時候,越是藏著掖著,就越讓人懷疑,我們要表達出問心無愧的態度,你們想查就讓你們查,最後什麼也查不出來,又能怎麼樣?” 陳建林思考著點了點頭,覺得馬文鈞說的不錯。 這個時候,上級一定會關注到項目,再不讓查都不可能了,索性就放開了讓他們查,真正查起來沒什麼問題,又能怎麼樣呢? “就這樣吧。” 陳建林道,“馬教授說的不錯,外麵輿論沸騰,他們想查就讓他們查,我們問心無愧!” 他說的話音都變得鏗鏘有力。 若是不知道還以為真是問心無愧,什麼問題都沒有。 然後陳建林看了周曉龍一眼,皺著眉頭說道,“曉龍,這幾天,你就不要在實驗室了,就說生病了,請假,要麼乾脆離開東港,等事情平息下去你再回來。” “啊?”周曉龍滿是意外,“為什麼?” 陳建林皺眉道,“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哦、哦!” 周曉龍可不敢和陳建林對著乾,他被罵的縮了縮脖子,趕忙去收拾東西了。 (求月票)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