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田俊乾夫隻是不相信證明的學者中的一個。 有好多學者仔細研究過王浩的證明,除了極為稀少的學者看懂了全部以外,大部分都沒有明白過來。 其中有幾處的邏輯分析,他們都感覺有些別扭,似乎是有些不合理,但具體哪裡不合理,他們也沒辦法說出來。 直白來說,就是沒有看明白。 其實也是很正常的,有一句話說得好,術業有專攻。 科學研究上更是如此。 很少有數學家能夠全麵發展,他們大多專注於一、兩個學科,其他分支學科隻是略微了解,即便是國際頂級的數學家,碰到不熟悉的學科,水平都還不如一個優秀的博士。 王浩的證明主要是參數論證,也就是把上一次的證明,常規取值的限製擴大為無限取值。 其中的核心就是邏輯論證,就牽扯到復雜性理論的內容,復雜性理論結合方程計算分析,對基礎的要求就比較高了。 沒有從事過復雜性問題研究的學者,想要自己看懂內容就會非常困難。 會議廳裡,有許多人都在討論證明過程中的邏輯問題,很有意思的是,羅大勇很快成為了焦點人物。 羅大勇對於王浩的證明理解很深入,因為其核心的內容就是對他們一起進行的研究,拓展也隻是添加一些後續方程分析計算的問題。 現在會場中好多學者,在不斷討論相關問題。 羅大勇也加入了話題,和幾個學者一起說了起來,說了幾句,後來就變成了其他人聽他說。 好幾個人都圍了過去,其中甚至還包括一個菲爾茲得主。 羅大勇很認真的講解道,“這是一個N問題的分析,N問題,並不是P問題,N隻是一個係數。” “N*1,是一個單獨的問題,可以理解為N個P問題,兩者是乘法的關係,而不是指數關係。” “王浩的證明是從方程參數的共性出發,來研究參數的變換,有一部分內容,就是對於N問題的分析……” 羅大勇說了一些內容。 有些人聽著講解似乎明白過來,但仔細想想還是有些不明白。 有些人則是完全不明白。 邏輯問題往往比計算問題復雜的多,即便是聽別人去講,想要明白過來也是不容易的。 王浩並沒有針對問題去談,因為明天就是他的報告,到時候再一起講就可以了。 他在會場裡見到了很多人,也認識了很多人。 其中有幾個很有名的數學家,包括克馬丁-海爾,偏微分方程領域的頂級大師,在隨機偏微分方程理論方麵做出了很大貢獻,他為復雜方程建立了一套可行的正則性結構理論,並以相關的研究獲得了菲爾茲獎。 王浩對於馬丁-海爾的印象就是頭型很‘酷炫’,甚至讓他不由得想到了張誌強。 馬丁-海爾有一頭極為稀疏的爆炸頭,頭發全部豎立起來,就像是觸電一樣的感覺,卻稀疏到似乎可以點清數量。 “再過上幾年,張誌強也會這樣吧?”王浩思考著摸了摸腦門,他覺得應該注意這個問題,好在自己的頭發還沒有變少的趨勢。 除了馬丁-海爾以外,他還見到了布魯斯-普利策,他們已經很熟悉了,但還是第一次見麵。 布魯斯-普利策見到王浩第一句話就是,“我就是為你而來,王浩,能提前見到你真是太開心了。” 王浩再次揉了揉頭發,“你應該是為了論文來的吧?” “哈哈~~” 普利策尷尬的笑了下,“那當然隻是附帶的,但你會在《數學新進展》上發表,對吧?” 王浩笑道,“當然,我們是老朋友。” 王浩和普利策閑聊了幾句,又遇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人。 迪迪埃-馬約爾。 馬約爾是個很有名的物理學家,也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巨頭之一,但是他來參加NS方程的報告會,就有些人搞不懂了。 “我也是專門為你而來,王浩。”馬約爾道,“但不是NS方程,我並不在意能看得見的物理。” “那你是……?” “你的湮滅理論。”馬約爾興致勃勃的說道,“我是去年看到的它,聽起來非常有意思。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而且有一定的存在可能性。” 馬約爾繼續道,“我早就想來和你談談了,我希望能知道更多有關的內容,更希望能夠驗證它的存在。” 馬約爾的說法倒是讓王浩來了興趣,“你相信我的湮滅理論?” “並不是相信,而是無法反駁。” 馬約爾道,“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物理理論,隻要不能證明是錯的,那就有可能是正確的。” “包括弦理論、宇宙論、大爆炸論,等等,我還看到過一個計算宇宙的說法,世界上有很多這種理論,但是其中能驗證的屈指可數。” “湮滅理論,我認為是可以驗證的,隻不過需要去思考方法。” “所以我才來到這裡。” 王浩笑道,“你的說法很有意思,但是我還沒有想過怎麼去驗證。” “當然,我早就知道。”馬約爾不在意道,“我們可以在這個問題上好好談談,不過今天並不適合,還是等你明天的報告結束以後吧。” “我希望你的證明是錯的,然後你可以放棄那些復雜的純數學研究,來走進物理的天堂吧,你這樣的數學天才,理論物理才是你最終的歸宿。” 王浩扯了扯嘴角道,“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肯定,不過謝謝你。” “不用謝,加油!” …… 第二天就是報告的日子。 早上的時候,就有一大群數學家來到了東港大學,再加上接待以及負責治安的人,讓政務樓會議報告廳附近變得非常熱鬧。 數學家們來到大學以後,就紛紛進入了會議廳等待。 東港大學的接待還是很用心的,每個學者都有單獨的座位和桌子,他們不隻準備了飲品,還準備了一些小吃,可以讓他們邊吃邊等。 王浩就沒心情注意這些了,他來到會廳以後就去了後麵的辦公室,隨後又準備了一下資料,看著時間差不多才向會議廳走去。 會議廳已經有很多人了。 國內各大頂尖高校都有學者來聽報告,有的還帶上了學生,會場內還有三分之一是來自國外的學者。 其中菲爾茲獲得者就有四個,包括馬丁-海爾、阿來西奧-菲加利、邱成文以及陶哲軒,還有一些阿爾貝、沃爾夫等獎項的獲得者,比如田俊乾夫、路易斯-尼倫伯格等人,其中每一個都可以說是偏微分方程領域的頂尖學者。 他們有的是在談笑著,有的都是默默坐著。 所有人都在等待。 報告開始的時間定為九點,時間會持續兩個半小時,剩下則是答疑時間,提問的人比較多就會延長時間。 相對於NS方程的重大問題來說,兩個多小時的報告是非常短暫的,但王浩沒有必要做太長時間的報告,因為他隻是做計算分析論證,把原來的常規取值範圍擴大到無限取值。 至於NS方程解集光滑性的證明,他早就已經完成並發表在《數學新進展》上了。 那一部分證明並不需要報告。 這場報告也不隻是學者來聽,東港大學還組織了評審會,也就是讓來聽報告的頂尖學者組成評審,針對王浩的報告給出評審意見,最終匯總決定他的論文是否通過。 評審會的成員包括邱成文、陶哲軒、馬丁-海爾、阿來西奧-菲加利、田俊乾夫等九名成員,如此多同領域的頂尖學者支撐已經足夠了。 很快,時間來到了九點。 王浩準時走進了會場中,他先是朝著臺下掃了一眼,隨後露出了很平澹的笑容,“感謝大家來到這裡聽我的報告,這個報告是NS方程光滑性論證,有關‘常規取值’的拓展證明。” “我相信在場的諸位,應該已經了解了我的另一篇論文,也就是常規取值下,NS方程解集光滑性的證明。” “現在是對限製範圍進行拓展,其中主要的內容都是有關計算邏輯的論證,這個證明的難點也在這裡。” “昨天的時候,我聽到一些人說起了難點,今天針對這些內容,我會講的詳細一些。” “如果大家有問題,可以在後續時間做提問。” 王浩的開場白很直接,隻是說了一句歡迎,就開始了有關報告的內容,而且說明會詳細講解難點。 至於一些簡單的過程,就不需要特別做講解了。 在場多數人都是偏微分方程領域的專家,他們都已經看過王浩的論文,也就不用在小問題上浪費時間。 臺上。 王浩直接進入正題,“從常規取值拓展到無限取值,最主要的影響是參數差異。” “或許有參數會放大到無窮,而有的參數還是固定數值,計算的邏輯就會有所改變。” “所以我首先要論證的是,每一個參數取值無限大的情況下,它們對方程影響的共性……” 王浩仔細說了起來。 每一個人都看著臺上,包括那些頂尖的數學家,也包括一些普通的學者。 不過多數頂尖的數學家並不需要聽的太仔細,他們至多有一兩個難點沒弄懂,沒有講到不理解的地方,自然就不需要太認真。 《踏星》 田俊乾夫是沃爾夫獲得者,自然也能稱的上一聲頂尖數學家,他或許是頂尖學者中聽的最認真的,因為他希望王浩的證明是錯誤的。 這不隻是為了麵子,也是為了自己的研究。 正所謂,同行是冤家。 偏微分方程是個大學科方向,包含了很多種類的研究。 田俊乾夫在NS方程上投入過很大精力,結果到現在卻是一無所獲,不管是出於嫉妒,還是出於其他想法,他都不希望王浩能夠完成證明。 但是,事實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田俊乾夫理解不了的地方,也慢慢被王浩展開做講解了,而且他發現自己聽的很清楚,跟著去理解似乎也容易了許多。 “他講的和昨天那個叫大勇的學者非常相似……” “為什麼昨天的時候,我根本想不明白,而現在就能輕鬆理解了?” 田俊乾夫感到很詫異,而他最不希望的就是能聽明白,因為聽明白也就代表對方的邏輯是正確的。 和田俊乾夫感受一樣的,還有好幾個其他學者,也包括馬丁-海爾,馬丁-海爾也圍著羅大勇聽了幾句,結果就是聽了一頭霧水。 現在聽到王浩的講解,邏輯上也和昨天那個人差不多,結果跟著一想就明白過來了。 為什麼呢? “可能是昨天聽了一遍,再聽一遍就理解了,這種復雜性問題就是要多思考,多聽……” 馬丁-海爾想著。 其他人也隻能得出類似的結論,理解了王浩講解的難點以後,其他就根本算不上問題了。 馬丁-海爾發現自己不用再聽了,他早就已經弄明白其他內容,就乾脆翹起了腿左右看著其他人,終於發現旁邊的陶哲軒,也沒有再繼續認真聽。 他頓時小聲說道,“特裡,你也弄懂了吧?真是沒想到,NS方程問題就這樣解決了,我還以為這個問題要再持續幾十年呢。” 陶哲軒笑道,“我也沒有想到。我在這個問題上也研究過,但隻是想用一種方法進行描述,而不是真正去證明它的光滑性,就像是蒙日-安倍方程,總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夠有結論。” “結果更加重大的NS方程問題,竟然會比蒙日-安倍方程更快被證明。” 馬丁-海爾笑道,“在蒙日-安倍方程問題上,臺上的年輕人也是專家,上一個有關的研究也是他做出的。” “是啊。” 陶哲軒也跟著感嘆的點頭,“他是那種難以琢磨的天才。” 他是依靠數論的研究獲得的菲爾茲獎,後來就開始從事其他領域的研究,包括調和分析、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合論等等,研究橫跨多個數學分支領域。 陶哲軒也發現一個問題,跨多領域進行研究的時候,就很難再專注於一項研究,因為單獨的思考,可能會被其他領域的思考所影響。 這也是很多數學家隻專注於單一領域研究的原因之一。 很少有數學家可以在多領域研究,都能夠取得很大的成果。 現在臺上的年輕人,卻似乎打破了這一定律,數論和偏微分方程就是兩個不同的領域,而且相關性非常低,結果對方都取得了驚人的成果。 哥德巴赫猜想。 NS方程。 這是兩個不同學科,沒有任何相關性的問題。 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對方就完成了兩項重大研究,都可以說是不可理解,陶哲軒一直認為自己是天才,外界對他的評價也是如此。 現在看著臺上的王浩,他發現自己也變得很普通。 …… 其實在做報告之前,王浩對於報告也是有些擔心的,因為他的計算邏輯太過於復雜,而臺下大多對於復雜性理論沒有涉獵。 就像是昨羅大勇遇到的情況,認真講解了好半天,很少能有人完全聽懂。 看著臺下學者們的反應,尤其是幾個頂級數學家,都開始分散注意力的小聲聊天,他就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最少頂級學者們已經理解了。 針對一項全新研究的報告來說,評審相關的學者明白就足夠了。 不過王浩還是希望更多人能理解,他繼續就計算邏輯中的難點進行分析,還針對一些小難點進行了講解。 他希望能確保最少一半的人能夠聽明白。 在講解了有兩個小時以後,王浩從頭開始做了一遍梳理,一直到了最後的邏輯分析,就進入到了計算的內容。 這個時候,很多人都知道,王浩的證明確實已經完成了。 有人甚至忍不住想提前鼓掌,因為後續內容沒有太過復雜,即便是自己去研究也能夠理解。 王浩還是講了一遍。 在所有人的注視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他認真完成了剩餘過程,最後在白板上寫了一個列式,“所以,我們能通過第七則由式,以及引理2、引理6以及引理11,得出方程的各個參數,每一項都可以取無窮,而不影響既定的證明。” “完畢!” 王浩放下了手裡的筆,轉過身麵對所有人。 會議廳也安靜了一瞬。 王浩弄了一下,乾脆重復了一遍,“我的證明已經結束了,如果有問題可以提出來,剩下都是答疑時間。” 這時,臺下才響起了掌聲。 第一個用力鼓掌的是潘衛國,後麵緊跟著是羅大勇、周清源,還有其他熟悉認識的人,再然後掌聲慢慢傳播開來,也變得越來越大。 臺下每個人的心情都不平靜,他們親眼見證了NS方程問題被證明。 在1831年,泊鬆提出可壓縮流體的運動方程,也就是NS方程的起源。後續的二十年時間裡,ns方程經歷過兩次修正,而方程的主要功能就是做應用相關的計算。 這是一個和應用直接關聯的偏微分方程。 因為NS方程應用廣泛,數學界一直希望能驗證其穩定性,也就是給予應用方麵完善的理論支持。 從問題被提出時算起,到現在已經超過百年時間,無數數學家投入很大精力去研究。 一直到現在。 這個千禧年數學難題之一,被認為是動力學領域的基石,終於成功被證明出來。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諸多的感慨,會議廳則完全被激烈的掌聲占滿。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求月票) 最新網址:
第203章 正式報告,講解的差別,歷史性的1刻!(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