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震撼的實驗結果,看來我們可以準備搬家了!(1 / 1)

最新網址: 物理實驗室,一樓小會議室。 這次的會議和以往不同,參加的就隻有實驗室核心的幾個人。 除了王浩和阮偉平以外,其他就隻有何毅、向乾生、肖新宇,以及顏靜和趙川鑫。 前麵都是研究員,後麵都是副研究員。 顏靜和趙川鑫,都屬於那種‘可造之才’,以往的實驗貢獻很大,也是實驗室重點培養的年輕人。 之所以隻讓實驗室核心人員參加,是因為實驗設計關係到保密,內部超導材料的布局,也隻能核心成員或是244工廠的人員親自搭建。 會議的內容也和以往不同。 這次不能說是會議,隻能說是交代工作。 王浩已經設計好了實驗的超導材料布局,是采用一種向內螺旋式的復雜結構,並分出八個節點,看起來像一個倒置的圓錐。 八個節點分布在中間部位,就像是倒置圓錐不規則的托一樣。 他拿出了畫好的結構圖給每個人看了一下,並沒有再進行詳細的講解,隨後就直接分配起了工作。 肖新宇和趙川鑫是主要負責實驗的研究員,他們在實驗中的任務是比較繁重的。 向乾生和何毅,則是負責電力供應、設備、整體安排以及數據匯總,他們是實驗室的核心研究員。 顏靜隻負責數據。 等工作都分配完以後,會議也就結束了。 肖新宇、趙川鑫以及顏靜,馬上去交代其他人一起進行實驗準備。 阮偉平隻是聽了一半就提前離開了,他不會直接插手到實驗中,知道了實驗內容以後,根據實驗結果作上報就可以了。 其實,阮偉平還是有興趣參與到實驗中的,他感覺自己是‘有經驗的’,244工廠那邊的研究,已經把交流重力場的強度提升到了10%。 這是一個很高的數據,也就代表他們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 但是,他好心提出了一次意見,結果根本沒有被采納,他知道王浩是有自己想法的,自然也不會自找沒趣。 會議室裡還剩下向乾生和何毅。 向乾生問起了實驗問題,“王教授,你這個設計是根據什麼原理?是對於前幾次實驗的分析嗎?” “我已經建立好了數學模型,這就是我的分析成果。”王浩直白說道,“現在這個實驗就是做驗證。” “是交流重力場強度的驗證嗎?”向乾生已經有了猜測,因為改變的就隻有超導材料的布局,但他還想和王浩確定一下內容。 王浩點頭認可了他的疑問。 向乾生頓時好奇的問道,“有關這次調整,對結果有預期嗎?”其實他不想問這麼多問題,但因為發現自己在實驗中,主要還是參與到實驗工作,而不是做最核心的分析論證,到現在依舊對實驗的研究方式一頭霧水。 他聽了王浩對於理論的講解,但因為涉及到很復雜的數學問題,想短時間理解是很不容易的。 王浩點頭道,“我提前給你們透露一下,這次的實驗最終數值,預計超過百分之十五。” “百分之十五?” 向乾生和何毅頓時驚訝的張大了嘴。 這個數值遠超預料。 他們之前做的七次實驗,最高組織也隻有6.4%,怎麼就一下子變成了15%?簡直是不能理解啊! 王浩笑了笑,繼續道,“但是,也說不好,隻是我自己的預期,等實驗結束以後才知道結果。” 向乾生聽了預期滿是興奮,“我已經非常期待了。哪怕隻有百分之十,也相當驚人。” 雖然他並沒有參與核心的分析,但總歸是實驗重要的參與人,若是能取得重大的成果,也能算是一種成功了。 不過他對於結果還是持有保守態度,因為對於底層的理論不了解,一切都是王浩說出來的,並不是基於對於實驗的判斷得出的結果。 何毅倒是不會想這麼多,他特別給王浩做了一個小報告,“我們最近燒錢太厲害了。兩個星期又花掉了四百三十萬,從撥款到現在,已經花掉了兩千七百萬。” “好在還有提前買好的材料,否則後續實驗可能花費的更高。” “這還沒有算上勞務成本。” 勞務成本也就是實驗室上下的獎金,隻要參與實驗人員都肯定能拿到獎金,也可以理解為參與實驗的補貼。 實際上,項目經費下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發過一次獎金,差不多等於是為項目預熱了。 這是正常操作。 每一個項目經費下來的時候,項目參與人都會拿到一定的獎金,算是提前支付了科研勞務費,也就是科研人員的額外收入。 何毅還是第一次參與如此大的項目,每一筆錢花出去他都感覺很心疼,想想隻幾個月時間,就花掉了兩千七百萬,他真是滿心都是不舍。 向乾生對此沒有什麼感覺,他反倒扯了扯嘴角,說道,“我們已經很節省了,我到現在隻拿了兩萬的獎金。” 這筆錢甚至趕不上他一個月的基本收入,他到了西海大學以後,對何毅最深的印象就是摳門。 非常摳門! 王浩不在意的說道,“何教授,你不用太在意經費,該花錢的地方就花,尤其是勞務費上。我們做科研的人都很辛苦,而且參與實驗是有危險的。” “有時候工作強度也很高,不說996了,真正做起實驗根本沒有假期。” “而且經費方麵,你不用擔心,這次實驗以後,就算再開口申請多一倍的經費,我相信都有人願意掏錢。” 他說的非常確定。 何毅聽了也有點期待,好半天才決定道,“這樣吧,如果這次實驗取得預想的效果,我就在給實驗室上下,再發一次獎金。” 王浩是不在意什麼獎金的,他是項目的負責人,隻是幾萬塊的獎金,對他來說什麼也不算。 他一直提倡有什麼能力,就拿什麼樣的薪資。 對於一個科研機構來說,更好的待遇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尤其在不缺少經費的情況下,發更多的獎金也是對人才的一種籠絡手段。 不過項目的財務問題上,王浩並不會直接插手,他不可能去事必躬親,有何毅這樣‘節儉’的人負責,一定程度上也是好事情。 另一邊。 阮偉平離開了會議室以後,就朝著自己的住所走去,路上想到剛才會議前,王浩說的問題就感覺有些好笑。 實驗的交流重力場強度超過244工廠? 這怎麼可能! 如果他沒有跟著一起做實驗,可能還會相信王浩說的內容,畢竟對方是一個頂級的數學家,而且也是對方成功復刻了交流重力實驗,並在提升場力強度上有一定的成果。 但是,他可是全程跟著實驗。 之前最成功的一次實驗,交流重力場的強度才隻有6.4%。 這個數據差太多了。 總不可能對以往的實驗進行一次總結,再去設計實驗就真能有很大的提升吧? 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同樣的,技術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 手機忽然響了。 阮偉平拿起手機發現劉雲利打來的,馬上點了接聽鍵,就聽對麵劉雲利問道,“老阮啊,你那邊怎麼樣了?我聽王強說,基礎科學中心那邊,構造出的數學模型很不錯,好像是說給予了交流重力實驗,直接性的數據支持。” “是嗎?我不知道。” 阮偉平想想道,“基礎科學中心那邊,確實要更專業一些,而且我聽說,他們找了好幾個數學教授。在凝態物理的研究上,他們也有更多的經驗。。” 劉雲利問道,“你那邊怎麼樣?” “這邊……我也不清楚。”阮偉平猶豫了一下,並沒有說出所以然,後來想想還是道,“我感覺是沒什麼進展。我跟著做了幾個實驗,強度最高的時候是六點四,就沒有再高的了。” “不過,剛才王浩教授說,他們下一個實驗,成果可能超過我們?我是不理解啊。” “有這種事?”劉雲利也同樣很驚訝。 阮偉平乾脆直白說道,“是啊,反正我是不相信,咱們做了那麼多實驗,那麼多人一起論證,他們就剛開始兩個星期,難道指望那些數學分析,通過搞不明白的復雜理論,就能用一次實驗超過我們嗎?” 他說完補充一句,“那還真就是不講道理了!” “所以,我當時就說,如果你們能超過我們,莪們就來這邊做實驗,就給你們當次項目了。” 劉雲利聽著也有點好笑,跟著說道,“他們要是能用兩個星期超過我們,那我們還做什麼研究?就真像你說的,配合他們做實驗就好了。” “也好,我本來是準備去接替你,那就早一點過去吧。” “明天就到!” 他說的忽然有些期待了,能趕上一次所謂‘超越244工廠成果’的實驗,聽起來都感覺很有意思。 …… 244工廠也在西北部地區。 劉雲利是說到做到,第二天上午就到了西海大學,他還不是自己來的,還帶了一個叫薛常的教授。 這時候,實驗還沒有開始。 王浩聽到說有其他人過來,也出門去接待了一下。 劉雲利進來以後,就說道,“王教授,終於看見你了,你的大名真是如雷貫耳。” “今年我們研究所上下都在說你又是哥德巴赫猜想,又是NS方程,數學上,無人能及啊。” “謬贊了。” 王浩客氣了一下,因為受到太多人的誇獎,他對於常規的誇獎,已經能做到免疫了。 劉雲利客套了幾句後,就說道,“這次是趕著你們的實驗來的,淩晨四點就坐車,現在才到。” “我聽阮偉平說,你們對實驗很有信心?所以我們就過來看看,一起來學習一下。” “不管結果怎麼樣,對我們的研究都是有幫助的。” 劉雲利是正常來接替阮偉平,但聽說了實驗就提前來看熱鬧,看熱鬧肯定不能說看熱鬧,肯定要把話說的更圓滑一些。 王浩沒在意劉雲利說什麼,介紹認識以後,他知道對方是244工廠的研究員,也直接參與了交流重力實驗。 他頓時開口問道,“劉教授,昨天阮教授說,如果我們這次實驗,成果超過你們,你們的研究就做我們的次項目,這個算數不算數?” 劉雲利沒想到王浩會這麼問,還是很肯定的說道,“當然算數。” “你放心吧,阮偉平和我,都是項目主要負責人,還有這位,薛常,我們三個就能決定了。” 薛常一直沒有說話,性格似乎有些沉默寡言。 他聽到劉雲利的說法猶豫了一下,想了想,最終還是點頭道,“我們能決定。” 王浩笑道,“那就好。” 他對於次項目還是很期待的,有個項目組專門配合實驗,一些復雜的實驗就可以交過去,他們隻需要核心實驗就可以了。 這樣就能減少很多工作量,實驗周期也會大大縮短。 其實一定程度上,就等於擴充了實驗室、擴大了經費,同時還增加了參與實驗的人手。 因為實驗馬上就要開始了,劉雲利和薛常直接去了實驗中心。 現在實驗中心並不是在大廳裡,而是在實驗室後麵的一片空地,那裡已經改造成了實驗場地,環境能夠滿足實驗的需求。 王浩來到實驗場地以後,實驗就就開始做最後的準備。 一群人圍著中心裝置忙碌著。 244工廠的幾個研究員都站在一旁看著,他們進行過二十幾次實驗,一切都已經輕車駕熟,甚至還感覺物理實驗室有些不專業。 不過整體也挑不出問題,因為最核心的還是內部超導材料的構造,表麵上是看不出來的。 “相對來說,物理實驗室的專業性還是差一些。”劉雲利說道,“我更看好基礎科學中心的研究,他們是沒有申請經費的,但是聽王強說很專業。” 阮偉平道,“那是專業的大機構,物理實驗室隻是個小機構,能有這個水平已經很意外了。” 他補充道,“向教授的水平還是不錯的。” 薛常忽然問道,“劉雲利,你剛才說的那麼肯定,如果他們的成果真的超過了我們,我們真是來這邊配合實驗?” “那不可能。” “不可能。” 劉雲利和阮偉平一起說道。 劉雲利繼續道,“我們可是做了幾十次實驗,而且那麼多人參與論證,如果這樣都能被超過,我們的研究就沒有意義了。” “是啊!” 阮偉平道,“我也是這麼想的。” “但是,你們想過一個問題沒有。”薛常道,“全世界有很多數學家都研究過哥德巴赫猜想,最後是被王浩證明出來了。” 劉雲利和阮偉平一起沉默了一下。 劉雲利還是堅持道,“數學是數學,物理是物理,根本不相關。” 薛常還是搖了搖頭。 阮偉平道,“薛常啊,你就是總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有什麼好擔心的,我們都是做研究做了一輩子,連這點信心都沒有嗎?”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實驗最後準備已經結束了。 王浩穿著一身實驗服,站在旁邊揮了下手,“開始吧!” 電力接通。 幾個參與實驗的人員馬上就開始朝著設備輸送冷卻用的液氮,裡麵的溫度指數迅速下降。 當達到一個臨界溫度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上麵的指示標不斷的上升,也就代表交流重力場已經形成了。 因為已經做過很多次實驗,這種情況已經不讓人激動了。 每個人都盯著最上方儀表的檢測指針,指針是幾種儀器數據的匯總,電腦計算後控製轉向,專門用來測定交流重力場強度的。 指針顯示的數值並不精準,偏差值在百分之一左右,最高甚至能達到百分之二。 最終的精準數據,還是要通過數據匯總進行統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是指針的數據也有一定代表性,向乾生、何毅等幾個人,都不斷盯著指針的數據。 王浩可是說了,預計會超過百分之十五。 那是個很大的數字。 如果實驗能夠取得成功,指針顯示的強度肯定超過百分之十。 此時,指針一點點的偏轉。 劃過3%…… 5%…… 繼續上升。 7%…… 10%。 “超過了!超過了!”何毅驚喜的高呼一聲。 阮偉平、劉雲利以及薛常三人,最開始是遠遠的看,隨著指針不斷的偏轉,也忍不住走近看過去。 他們臉上的表情,充滿了不可思議。 指針還是繼續偏轉。 13%…… 15%…… “還在繼續!還在繼續!”何毅喊著提醒了一句,“別愣神,繼續降溫!繼續降溫!” 其他人反應過來,趕緊忍住激動情緒,繼續手頭上的工作。 指針在15%的數值上,掙紮了好一段時間,隨後繼續向上揚,最後越過了17%,就再沒有更高了。 17%! 當實驗停下了以後,其他人在忍不住驚呼,“百分之十七啊!” “真有十七個點?我的老天!比上次提升了十幾個點!” “我以為最多七個點呢!” “這太高了吧!” 在眾人的驚呼聲中,阮偉平和劉雲利滿心震撼的對視一眼,好半天都說不出一個字。 薛常扭頭看向兩人,淡淡說了句,“全靠你們,我們可以搬家了。” “……” “……” (求月票)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