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這次的實驗準備比之前要復雜的多,在溫度調整以及檢測上要求更高,就必須要對實驗設計、流程,控製的更加精準。 另外,實驗使用的是一種鐵基合金超導體,激發超導溫度隻有20K(開爾文)左右,就需要製造零下250℃以下的超低溫,難度就高上了好幾倍。 “最好是有一臺精準控製溫度的大型設備。” 向乾生道,“以我們目前的設備情況來做這個實驗,實驗設計會非常復雜,並且精度也不夠。” 王浩想了想問道,“精準度差一點也能接受,我隻想看到現象,” 何毅聽著有點心疼,“這個實驗要估計要花很多錢了。” “經費不用擔心。”王浩並沒考慮經費的問題,隻要是在正常的花費範圍內都可以接受,即便花費的多一些,一個實驗幾百萬也夠了。 向乾生想了想,還是建議道,“王教授,我們以後都要做這樣的實驗嗎?如果做的比較多,我還是建議購買一臺精準控製溫度的大型設備。” 王浩問道,“買這樣一臺設備,大概要多少錢?” “錢,不是關鍵。” 向乾生道,“這種設備都是進口的,而且是找固定廠家訂購的,從訂購到製造、運輸、調試,需要花費的時間很長。這種設備一年能交付,速度就已經很快了。” 他繼續道,“如果以後用的多,我們可以從其他實驗室購買,超導實驗室就有一臺閑置的溫度控製設備,而且已經閑置兩年以上,他們的項目暫時用不上。” “大概要多少錢?”何毅馬上問道,頂尖的科研設備買二手的也挺好,主要是尖端設備價格太高,普通實驗室根本支付不起。 “要三千萬以上吧。” 向乾生想了一下說了個數字,隨後解釋道,“那臺設備引入花了六千萬,雖然已經用了好多年,但估計隻花三千萬,超導實驗室也不願意出售。” 頂尖的科研設備,可不是普通的電子產品。 這種尖端設備的市場很小,隻有大型實驗室會購買,但同樣的,想買也是很難買到的。 王浩點頭道,“我們先準備這個實驗,如果結果符合預期,再考慮購置新設備。” 等會議結束以後,實驗室上下都忙碌起來。 這是一次大型實驗。 實驗準備就花費了一個多星期,還是在不購置新設備、材料的情況下,實驗裝置每個部分都是手工搭建的,甚至裡麵的線路,都是一條條接上的。 等一切都準備好以後,所有人就集合到操作間,準備正式開始實驗了。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緊張和期待。 這是一次超大型的實驗,倒不是說規模有多麼大,而是因為實驗需求太高,相應的花費也非常高,實驗總計花費在五百萬以上。 之前他們進行的實驗,最高花費也隻有六十萬、七十萬。 另外,實驗的目標也很有意思,是希望在沒有激發超導狀態前,就檢測到交流重力場現象。 “沒有激發超導狀態,會產生交流重力場嗎?” “這是王教授說的,應該沒問題吧?我不相信誰,也相信王教授。” “可是聽起來還是不靠譜啊。” “如果能在未激發超導狀態的情況下檢測交流重力場,豈不是說有可能實現在常溫狀態,正常導電就能夠激發交流重力場?” “現在我們是製造超低溫,你想的也太遠了吧?” 好多人都在小聲討論著。 他們確實對實驗非常好奇,劉雲利三人也是一樣,他們感覺像是要見證奇跡一樣。 物理實驗室的人對王浩都無比信任,甚至都可以說是一種狂熱,他們還沒有達到這種程度,還是覺得不太可能實現非超導狀態的反重力。 王浩站在實驗設備前,抿著嘴看了好半天,隨後揮揮手,“開始吧。” 然後他走到了一邊觀看。 雖然實驗的花費很大,要求的檢測精度更高,實驗過程和原來沒什麼區別。 實驗就是通電以後,不斷的降低溫度,在降低到零下150℃以後,速度已經開始變慢了。 當降低到零下200℃以下,降低的速度就更慢,數值也在一點點的下降,實驗所用的鐵基超導體,超導溫度是零下259℃。 當溫度達到零下250℃時,所有人都認真看起了標誌——超薄氣球。 幾個超薄氣球懸浮在設備的正上方,氣球的平均密度和空氣幾乎一致,因為上方和兩側是被玻璃罩隔絕的,內部沒有空氣流動,氣球並不會向上升。 溫度還在慢慢下降。 - 251℃。 - 252℃…… 當達到了‘-253℃’時,玻璃罩中的氣球,突然慢慢向上升了起來。 雖然隻是上升了一點點,但操作還是不由得傳了一陣驚呼,因為溫度還沒有達到超導的臨界線。 溫度繼續下降。 - 253℃。 幾個氣球都已經貼在了玻璃罩的最上方,其他檢測設備也有了數值變動,檢測交流重力場數值的指針,也產生了微微的偏轉。 每個人都非常的激動,但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 實驗繼續。 最終溫度還是達到了零下259℃,當激活超導狀態時,檢測指針頓時有了大幅度的偏轉。 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可以了!” 王浩的話音也稍稍有些激動,他所研究的理論再次得到驗證,就說明他的研究方向和結論是正確的。 參與實驗的人還在認真記錄著數據。 其他人則忍不住興奮的討論起來,“這是全新的發現吧?” “原來激發交流重力場,不一定要在超導狀態下,普通導電狀態也是可以的……” “也可能是,普通導電狀態,交流重力場微小到檢查不出來?完全被電磁場掩蓋了?” “交流重力場,也可能和電磁場有關聯?” “不管怎麼說,這絕對是個大發現!超級大發現!” 劉雲利、阮偉平以及薛常也感到非常的震驚,他們也知道眼前絕對是個大發現。 他們隻是在技術上研究交流重力場,但技術上即便再怎麼研究,也不可能有這種發現。 三人一起沉默。 薛常道,“所以我一直都覺得,我們研究沒什麼意義。” “還是快點搬過來吧!” “借助王教授的理論研究,我們才能在技術上找到提升方向……” 阮偉平抿了抿嘴,道,“搬過來的事情,可以先打申請看看,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去研究王浩的湮滅、拓撲理論了。” “如果不理解這個,我們就永遠趕不上。” 劉雲利和薛常一起點了點頭,他們之前沒在意‘湮滅拓撲理論’,而現在終於發現,王浩說的這種‘很難理解’的理論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能弄明白基礎的理論,他們就隻能跟在後麵看著,根本不可能真正參與到研究中。 …… 在有了新的發現以後,實驗室還是做數據匯總、實驗總結。 王浩則開始做近一步的研究,他對於導體內微觀形態的拓撲研究遇到了瓶頸。 但很快,好消息來了。 林伯涵正式離職來到了西海大學,簽訂協議成為了梅森數實驗室的副研究員,也加入了物理實驗室的交流重力研究項目。 林伯涵的離職並不容易,主要還是數學科學中心對他非常重視。 數學科學中心有很多在職博士後,林伯涵不是其中最優秀的,卻是非常被看好的。 一則是因為他是水木大學的留校博士。 二則因為他的領域是幾何拓撲,並且還發表過一篇頂刊論文。 這很了不起。 一篇頂刊論文似乎算不了什麼,實際上,也要分發表的內容是什麼,拓撲學是數學的小學科,從事幾何拓撲研究的學者很少,研究的門檻也非常高。 在三十左右的年紀,就發表過一篇相關領域的頂刊論文,都可以歸在‘稀有人才’的行列中。 邱成文都很重視林伯涵,他知道林伯涵準備去西海大學,一聲針對王浩的怒罵差點噴出來。 本來他的脾氣就有些執拗,知道消息氣的呼呼直喘。 最後還找來林伯涵當麵談了談。 林伯涵說想和王浩一起做研究,而且西海大學的待遇很好,直接能參與到大項目,並且不用經費發愁,他連拒絕的理由都找不到。 他想讓邱成文幫自己想個理由,結果邱成文也想不到。 水木大學的條件確實不錯,但因為人才實在太多了,能給林伯涵的待遇肯定趕不上西海大學,甚至連直接聘任副研究員都做不到,經費上就更不用多說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好的高校經費確實多,但高經費也和底層無關,普通學者還是要靠自己申請,最多能拿到一點補貼。 即便是數學科學中心的學者,也要自己去申請優青、傑青項目。 這些項目的經費非常激烈,補助率長期在十個點以下,純數學的研究想要申請通過很難。 如果是數學大類,比如偏微分方程領域,申請經費還相對容易一些,拓撲學研究則是經費申請最難的領域之一,甚至很多人都認為,代數幾何、拓撲學的研究,和現實沒有任何關係,研究也就沒有實際意義。 邱成文也隻能帶著鬱悶說道,“去王浩那裡也好。王浩是最優秀的數學家,很有想法、很有能力,已經超過我了。” “他指名道姓的讓你去,待遇肯定不用擔心。” “西海大學缺少人才,你到那裡也會更受重視……” 然後林伯涵來了。 王浩對林伯涵確實非常重視。 林伯涵正式入職以後,他馬上拉著對方一起做研究,“林博士,伱來的正好!” “我正在為研究頭疼。” 他拉著林伯涵說了起來,“我正在研究一種,類似於微觀形態的幾何問題,這種微觀形態,經過拓撲相變以後,就會形成二維無限延展的形狀……” 王浩仔細說了起來。 他對於導體內微觀形態的想象,就像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球體的兩側是打通的。 在想象中,微觀形態是個特殊球體,但它的真正結構並非如此,必須要滿足幾點要求。 一個是經過擠壓以後,會逸散出內部包裹的‘特殊力場’,或者是影響到中心通道內的微觀運用,近而形成交流重力作用。 二是它的拓撲形態,是無限延伸的二維圓筒式平麵,二維圓筒也不是完善的,中間會出現一些孔洞,圓筒本身不會影響到微觀運動。 三是特殊球體表麵任意兩條直線都會相交,同時它的拓撲形態,任何兩條直線都是平行不想交的。 最後一點才是最難滿足的,研究也牽扯到復雜幾何分析。 這種特殊的幾何要求,和導體內微觀形態的性質直接相關。 王浩認為導體內的微觀形態和電磁力直接相關,或者說的,微觀形態決定了電磁受力。 在超導的特殊狀態下,微觀形態拓撲化,就導致了超導狀態的導體,不會再受到電磁力的影響(這是已經證實的)。 另外,微觀形態和交流重力場存在直接關係,有些微觀形態更完善,拓撲化的難度更高,也就表示激活超導狀態的要求(溫度)更高。 反之,則是高溫超導材料。 林伯涵聽了王浩的說法,頓時感覺有些不能理解,“拓撲的概念裡,不存在大小的概念,無限延伸的二維筒狀平麵,應該以幾何方向去討論。” “或許也可以理解為‘定向拓撲’?” “如果是研究拓撲的原形態,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全新的幾何空間……” 林伯涵說了起來,他的主方向是幾何拓撲,但對於歐氏幾何、黎曼幾何都有一定的涉獵,“如果是創造一個全新的幾何空間,定義上就要更嚴謹一些。” 王浩問道,“一個特定的三維幾何空間,任何兩條直線都相交,要怎麼去理解?” “這個簡單!” 林伯涵寫下定義做了個圖形,隨後兩人就一起討論起來。 …… 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去定義一個新的幾何空間,確實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 幾何,並不是固定的。 中小學教材上的幾何定理,也隻是基礎中的基礎而已,真正進入到幾何學的領域,一切常規定義和公理,就都成了一項普通的基礎定義。 比如,著名的黎曼幾何。 黎曼幾何的一個基礎定義是,在同一平麵內任何兩條直線都有公共點(交點)。 在黎曼幾何學中不承認平行線的存在,它的另一條公設說的是,直線可以無限延長,但總的長度是有限的。 這些定義顯然違背常理。 但黎曼幾何卻是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基礎,同時,黎曼幾何也是數學中很重要的工具,它不僅是微分幾何的基礎,也應用在微分方程、變分法和復變函數論等方麵。 現在林伯涵和王浩所做的工作,則是試著去定義一個新的幾何空間,以便讓它滿足研究需求。 為此王浩還建了一個‘導體內部微觀形態研究’的任務—— 【任務一】 【研究項目名稱:導體內部微觀形態研究(難度:S)。】 【靈感值:17。】 …… 當真正投入到一項非常感興趣的研究中時,時間似乎變成了最不重要的東西。 很快又是兩個星期過去了。 這個時間節點已經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奧國舉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馬上要開始了。 國內學術圈都很關注這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 很多人關注的是頒獎。 雖然都說王浩肯定會獲得菲爾茲獎,但具體是否會給頒發給王浩,也沒有百分百確定的說法,而王浩的獲獎顯然意義重大。 一則他會成為第一個獲得菲爾茲獎的國內學者。 二則他會成為菲爾茲歷史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 以上兩點都非常重要。 西海大學方麵並不擔心獲獎問題,尤其是了解詳情的幾個人,包括欒海平、陳慶華,以及學校的其他高層領導,他們都很清楚王浩一定會獲獎。 因為…… 獎牌和證書已經提前送到了西海大學。 菲爾茲評獎委員會非常重視王浩的頒獎。 他們似乎生怕王浩不接受獎項,就提前派出工作人員來到了西海大學,一方麵是把獎章和證書送到,另一方麵,則是想通過視頻通訊的手段,來一次簡單的頒獎儀式。 前來的工作人員有兩個。 一個叫金熙年,另一個叫布朗-布羅德貝克。 他們來了以後,就受到了西海大學的熱情接待,哪怕隻是普通的工作人員,但特別來一趟送菲爾茲獎牌,受到的待遇肯定是不一樣的。 布朗-布羅德貝克更專注於工作,他來了以後就想找王浩談一下領獎的問題。 “請問王博士在哪裡?” “我們要談一談領獎流程,或者說通訊流程。” 金熙年解釋道,“我們的工作不隻是送獎牌,也是要保障通訊順暢,一直等王博士做完報告再離開。” 學校派人去找了王浩。 王浩在和林伯涵一起做研究,足不出戶都可以說是謙虛,他們的研究瘋狂到無視了時間。 當聽到數學會派人來送獎牌,他隻是揮了下手道,“我注意了時間,不是要明天嗎?” 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開幕式確實是明天進行。 布朗-布羅德貝克和金熙年見不到王浩,就隻能鬱悶的去酒店住了一晚,可等到第二天早上,他們依舊沒有能見到王浩。 不止是他們著急了,連學校的人都跟著著急了。 這可是菲爾茲頒獎儀式。 即便已經肯定拿到獎項,頒獎的過程也是很重要的,因為王浩很可能獲獎,現場可是有媒體做直播的,也會有很多人觀看直播。 上午八點的時候,欒海平打通了王浩的電話,和陳慶華、周清源等人一起,迅速的沖向了餐廳裡,幾乎是把他拽到了政務樓。 政務樓的一間辦公室,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 王浩有點鬱悶的站在中間,扭過頭看到‘一大堆數學符號’的背景,看起來確實是很不錯的。 但是也太刻意了吧! “其實你們不用擔心,我有注意時間,九點多才開始,我還打算去一趟辦公室……” “現在已經八點半了!”周清源趕緊用力強調一句。 其他人和王浩說話還是要注意口氣的,周清源卻沒有這個顧忌,“還有半個小時就開始了,我們都替你擔心,要是錯過了怎麼辦?” “不會的……” 王浩弱弱的說了句,他的腦子裡還想著幾何問題,確實沒有太在意頒獎,反正也肯定獲獎了,到時候過來一趟,鏡頭上露個臉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焦躁的等待。 其他人看起來比王浩還要激動,而王浩則感覺像是要結婚的新郎,就站在臺上靜靜的等著‘典禮’。 好在等待時間並不長。 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開幕式就是頒獎儀式,而第一個頒發的獎項就是菲爾茲獎,可以說,一下子就到了高-潮。 辦公室旁邊的屏幕上,顯示了現場的及時情況,,隻聽主持人喊道,“接下來公布菲爾茲獲獎名單。” “首先是洛爾西斯科……” “他在發展隨機共形映射、布朗運動二維空間的幾何學……” “埃爾德-巴爾加瓦……” “阿裡克斯……” 主持人連續說了三個名字,喊到名字的數學家分別走上了臺,並領走了屬於自己的獎牌和證書,也順帶說了簡短的感嘆。 接下來主持人公布了最後一個名字,“我想大家都已經提前知道了。” “最後一個獲獎者,王浩!” “王浩博士在數論以及偏微分方程領域有著非常卓越的貢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他證明了世紀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他解決了和應用直接相關的NS方程問題。” “同時,他還完成了包括角穀猜想、無窮列式劃歸、蒙日安培方程等方麵的研究……” “這一屆的菲爾茲獎,理所當然要頒發給他。” 現場傳來了劇烈的掌聲。 主持人繼續道,“王浩博士並沒有來到現場,但我們可以視頻通話的手段和他聯係。” 大屏幕畫麵切換到了西海大學政務樓的辦公室。 王浩穿著一身休閑裝,身後是一片符號背景,站在鏡頭前,他揮手打了個招呼,“大家好。” 布朗-布羅德貝克和金熙年一起出現,分別遞上了獎牌和證書,也幫著王浩把獎牌掛在脖子上。 王浩再麵對鏡頭的時候,也知道自己應該說點什麼,他想了一下,表情平淡的說道,“現在,我感覺非常激動。” “菲爾茲獎,是國際數學界的最高獎項,非常有意義。” “之前每個人都知道我會獲獎,但其實就連我自己都不知道。” “今天早上我去吃早餐,結果就被拉到這裡來領獎,這還真是個意外的驚喜!” “感謝國際數學會,感謝西海大學,同時也感謝你們所有人……” 他說完轉頭看向了其他人,眼神裡透露出的意思是,“這樣可以了吧?” 一群人集體沉默。 他們看過來的眼神和表情,似乎都在描述幾個大字,“你還能再假一點嗎?” (求月票) (本章完) 最新網址:
第209章 菲爾茲頒獎,你還能再假1點嗎?(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