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斯蒂文-戴維斯和塞穆斯-艾瓦特,一起確認了《超導定律與臨界常數》論文中,提到單元素超導臨界溫度計算方法的正確性。 《自然》雜誌總編瑪格達來娜-斯基珀收到消息以後,在論文是否通過上,還是稍微猶豫了一下,因為論文內容實在太震撼,隻要發表出來肯定具有非常大的影響。 這可不是一個數學理論問題,即便證明是錯誤的,也隻會影響作者以及雜誌權威。 ‘超導定律’隻要發布出來,肯定影響到整個物理領域,到時候,會有很多科學機構跟進做研究。 瑪格達來娜-斯基珀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再找一個專家進行評審,她聯係到了‘拓撲物理’領域,很有權威的查爾斯-凱恩。 在三十年以前,並沒有‘拓撲物理’的說法,拓撲學隻是做為數學學科單獨存在,鄧肯-霍爾丹和同事發表‘超導拓撲相變’理論後,拓撲學就被引入凝態物理研究中,慢慢的形成了‘拓撲物理’研究領域。 那並不是鄧肯-霍爾丹和同事一起獲得諾貝爾獎開始,而是從三十多年前發表研究成果後就開始了。 正因為近年來相關領域的研究,把拓撲學引入物理研究體係的鄧肯-霍爾丹和同事才會獲得諾貝爾獎。 ‘拓撲物理’的研究,大多是在近二十年完成的。 首先是對於絕緣體的研究,加州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一些由重元素製成的絕緣體,可以通過電子和原子核之間的內部相互作用產生自己的磁場,並使得材料表麵上的電子具有抗變換的“拓撲保護”狀態,能夠讓它們在幾乎沒有阻力的情況下流動。 之後他們證明了該效應存在於銻化鉍晶體中,它們被稱為拓撲絕緣體。 這個發現震動了物理界。 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的弦理論專家愛德華-威騰認為,“拓撲狀態遠不隻是奇異的特例,它們似乎提供了發現自然界未知效應的廣泛可能。” 後來就有很多物理學家加入研究中,也有了很多的進展,比如,愛德華-威騰的拓撲量子場理論。 在具有實際意義的物理研究中,賓夕法尼亞大學查爾斯-凱恩的團隊成果斐然,他們在拓撲材料中發現,電子和其他粒子有時會集體呈現某些狀態。 在這些狀態下,它們表現得如一個基本粒子。 查爾斯-凱恩完成研究後,介紹采訪時解釋道,“這些‘準粒子’態可能具有不存在於任何已知基本粒子中的屬性,他們甚至可以模擬物理學家尚未發現的粒子。” 現在王浩所研究的‘導體內的微觀形態’,就和查爾斯-凱恩的成果很相似。 查爾斯-凱恩並不是《自然》雜誌的特邀編輯,但瑪格達來娜-斯基珀找查爾斯-凱恩,肯定是找對了人。 當查爾斯-凱恩收到消息的時候,他正在辦公室裡喝著咖啡、查看郵件。 實際上,他對於自己的研究,也有些不確定因素。 很多人認為,他對於‘粒子特殊形態’的研究,未來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隻有查爾斯-凱恩自己清楚,他也隻是根據實驗,進行了相應的推導,而不是確定‘粒子特殊形態’真實存在。 另外,他的研究說是很有影響力,也隻是在‘拓撲物理’領域。 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還沒有得到太多的認可,因為研究涉及到大量理論推導,具體正確與否也很難驗證。 “即便是得到驗證,也隻是拓撲物理的延續性研究,獲得諾貝爾獎?” 查爾斯-凱恩自嘲的搖了搖頭,他打開了一封來自《自然》雜誌編輯部的郵件,才注意到是邀請自己進行審稿。 《自然》雜誌? 審稿? 查爾斯-凱恩下意識就想拒絕,他不太喜歡做審稿工作,因為同行業的研究都會涉及到大量的理論推導,就連他都不一定保證準確。 他正準備寫一封回絕郵件,才注意到審稿邀請特別標注-- 論文中涉及到了導體內‘粒子特殊形態’研究,和凱恩先生你的研究很相似,並且是進一步的拓展,還推導出了‘元素超導定律’。 “裡麵設計到‘粒子特殊形態’的研究?還有‘元素超導定律’?” “什麼東西?” 查爾斯-凱恩頓時來了興趣,他馬上把回絕變成了同意。 在郵件發送過去以後,隻等待了十幾分鐘時間,他就收到了具體的論文內容,標題則是《超導定律與臨界常數》。 查爾斯-凱恩下載好了論文,打開以後朝著助手喊了一句,“給我去買一份漢堡,再來一杯黑咖啡。” 很快漢堡和咖啡就送到了手裡。 查爾斯-凱恩一邊吃著東西,一邊仔細看起了論文內容。 在看了半頁內容以後,他就吃不下去東西了,滿嘴的漢堡都忘記了吞咽,就瞪大了眼睛盯著屏幕上的內容。 新型幾何! 半拓撲! 一種直接決定元素超導臨界溫度的特殊微觀形態! 這哪裡是什麼‘粒子特殊形態’的進一步拓展? 這是超越‘粒子特殊形態’研究成果幾十倍,甚至是幾百倍,能夠率領‘拓撲物理’走向輝煌,並再次掀起全球性超導研究熱潮的重磅成果! …… 西海大學。 交流重力項目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的研究,實驗室上下都在做總結、匯報、寫論文等等。 王浩把理論研究投稿給了《自然》雜誌,其他人也要寫一些相關論文,244工廠那邊則要針對交流重力的進展,寫出詳細的實驗報告。 這次的一係列實驗,是以理論研究為目的,中途也有交流重力方向的提升,更換低溫超導材料,直接提升了交流重力場強度,最高超過了百分之二十四,絕對是個了不起的成果。 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發現‘奇特’現象。 王浩希望發現‘超導臨界溫度前的交流重力場強高於超導狀態’的特殊現象,隻是最終還是沒有能達成。 所謂的特殊現象就像是用力捏橘子的過程,在橘子沒有被捏爆前,單側噴出的汁水‘強度’也許會高於捏爆後的全部。 隻要能夠產生特殊現象,就會對於後續的研究起到很大作用,可以直接找到後續的研發方向,並大大強化理論內容,以此來探索更進一步分子級,甚至是復雜有機分子的超導奧秘。 “不過沒有特殊現象,也是一種結果,說明單元素的超導,很可能不存在這種現象。”王浩想著。 在項目完成一個階段以後,他倒是相對清閑了一些,還有時間和其他人一起‘搬家’。 梅森數實驗室搬到了新蓋的樓裡,他和其他人一起忙碌了一整天,就是收拾自己的東西,並搬到新樓的辦公室裡。 之後梅森數實驗室特別舉辦了儀式,就是慶祝新的實驗樓正式啟用。 在忙碌了有三天後,實驗室才漸漸平靜下來,實驗室的人也全都換到了新樓裡工作,隨後就是進行實驗室啟用的第一次內部會議。 第一次的會議還是談發展、談項目、談工作。 所有研究員都要參加。 會議廳也是第一次用,每個人都有新鮮感,很早就已經進去等待。 張誌強和祁曉、鄭堯軍以及羅大勇湊在一起,他就是幾個人的中心,“實驗室搬到這裡,我感覺才是正式開始。” “今天的會議談項目,要真說起項目來,還是要靠我!”張誌強拍著胸脯說道,“我和祁教授一起寫了報告,申請了科學基金會的項目,估計能申請到百萬以上經費。” “那邊已經有消息了,說讓我們去參加評審會。” “我說真的,實驗室靠的是王浩,但是跑前跑後的都是我,有了這個百萬以上經費的項目,最少今年、明年是沒有問題的。” “實驗室的項目上,還是要靠我!” 祁曉和鄭堯軍聽的點頭。 張誌強的工作都被看在眼裡,不管是實驗室上下的工作,還是項目申請的問題,他都是非常積極的。 羅大勇用力撇撇嘴。 朱萍也撇撇嘴。 他們對張誌強愛出風頭、愛顯擺的臭毛病的早就習慣了。 朱萍是被王浩邀請過來的,她不是梅森數實驗室的研究員,隻是說邀請她參與到項目中,也不懂具體要乾什麼。 七點五十,王浩到了。 他是做了個早鍛煉,隨後到餐廳吃個早餐,看著時間差不多就過來了,沒想到會議室這麼多人。 “大家都這麼早?” 王浩稍稍感到有些驚訝,看到人都已經到齊,也正式說了起來,“我們第一次開會,大家也不用這麼正式。” “我是說一下新的項目。” “基金會的項目?”張誌強頓時來了精神。 “不是。” 王浩給出了否定的答桉,隨後說了一句,“基金會那邊申請的項目,還是張教授你跟進一下。” “好!” 張誌強頓時挺直腰板,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重視。 王浩繼續道,“我今天說了一個新項目,還是和航天局係統工程司那邊對接。這個項目的經費大概在一千萬左右,具體還要和係統工程司那邊談一下。” 其他人聽了頓時打起了精神。 一千萬經費,絕對是數學計算機領域的超級大項目。 王浩直接分配起工作,他掃視了一下眾人,說道,“鄭教授,還是你負責和係統工程師那邊去談、去對接項目。” “好!” 上次的項目就是鄭堯軍負責對接的。 王浩繼續道,“祁教授,你負責輔助計算工作,這次的輔助計算比較復雜,你和實驗室其他人,一起做這一塊工作。” “沒問題。”祁曉點頭表態。 王浩看向了朱萍,道,“朱姐,今天讓你來確實是有工作。以我們實驗室的實力,想做這個項目還是很有難度,所以你負責人員方麵的工作,我給你一個任務。” “什麼任務?”朱萍頓時滿臉振奮,她還沒從參加過這麼大的項目。 一千萬的項目啊! 即便是做邊邊角角的工作,也能多拿不少獎金。 王浩道,“是這樣的,首都大學有個叫田虹的教授,可能有意來我們實驗室工作,你就負責給她做工作,盡量把她挖到我們實驗室……” “沒問題!” 朱萍頓時聽笑了,她還以為是什麼困難工作,沒想到是挖角? 對方還是個女教授? 這不就是專業對口麼……咳咳,她思考著臉上忽然變得很復雜,但心裡還是輕呼了一口氣,主要不是專業工作就好。 “還有。”王浩道,“你也注意一下理學院,有沒有那種更優秀的數學博士,比如,孫健就可以。” “這次主要就是數學工作。” “交給我吧!”朱萍頓時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有多麼重要。 這不就是人事總監嗎? 王浩把一些的工作交代下去,會議就可以結束了。 其他人都興奮的談著新項目。 張誌強則坐在原地愣愣的,終於忍不住指著自己問道,“我呢?我呢?” 王浩疑惑問道,“你不是負責跟進那個百萬的科學基金會項目嗎?” “額~~” 如果能參加千萬級的項目,誰願意跟進什麼百萬級的項目啊! 張誌強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隻是滿臉幽怨,就像是被拋棄的小媳婦。 …… 王浩倒不是特別針對張誌強,隻是因為張誌強手下沒有博士生,而且工作經驗上肯定趕不上祁曉教授。 另外,項目主要還是以數學為主,張誌強的數學水平差一點,加入項目中也很難有什麼作為。 所以讓張誌強負責其他項目才是最適合的。 在分配了新項目的工作以後,王浩的生活又變得清閑起來,他也有時間關心一下自己手下的研究生。 首先就是邱會安。 王浩特別關心了一下邱會安的研究進度,發現邱會安對於勒讓德猜想的研究,可以說已經到了最後階段。 “隻要再進一步,就能完成了!” 以王浩的數學水平,隻需要聽一下內容就知道進展了。 他對於邱會安的進度也很滿意。 但是,隻差一步,還是要差很多的,好多研究都是差最後一步,就是遲遲的邁不過去,甚至最後隻能放棄掉。 “如果你能靠自己邁過這一步,對你個人的發展,還有以後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義的。”王浩很認真的說道。 邱會安聽的精神振奮,他也非常期待自己能夠完成研究。 之後王浩又關注了丁誌強。 他把丁誌強叫到了辦公室,問起了最近的學習進度,隨後很驚訝的發現,丁誌強竟然自學了代數幾何? 他不動聲色的問了一下,就發現丁誌強學的還很穩固。 王浩的眼中頓時滿是贊賞,同時也不由得得意於自己的眼光。 丁誌強,確實是個天才啊! 天才,又很努力,就已經具備了成功的基礎! 另一邊。 研究生的工作間裡,海倫、陳蒙檬、許傑以及邱會安湊在了一起。 海倫正給其他三人做著復雜的數學講解,“你們來看這幾個基礎數據。” “這是實驗過程中提取到的數據,我們來根據每一項數據構建圖表。” 她在白板上花了幾個圖表,“通過這幾個圖表,對於每一個參數進行分別的運算……” 她開始了計算。 在完成一係列計算後,才繼續道,“來看這幾個數值,進行對比,再綜合取平均數……” “最終得到的數字是81。” 許傑驚訝的咧咧嘴,“所以你分析出丁誌強的智商是81?” “81,不及格吧?他是傻子嗎?” 海倫很認真的說道,“這是一個及格的數字,而且可以評價為‘優秀’。” “優秀?” “那你覺得我……” 許傑剛想指自己,後來乾脆就指著邱會安問道,“丁誌強才81,邱會安多少?” “高於87。” 海倫很確定的給出一個數字。 “陳蒙檬呢?” “79。” “比丁誌強還低?”許傑小聲對陳蒙檬說道,“我覺得海倫是在罵你,但我不敢說。” 陳蒙檬揉了揉眼睛,覺得在許傑和海倫之間,還是要選擇站海倫。 畢竟,她們都是女生。 但是海倫說她智商隻有79,確實很讓人不爽,她還是問道,“海倫,你是什麼判斷標準?那你自己多少?” “一百。” “隻有一百?” 海倫點頭認真道,“一百是最高數值。實際上,我自己研究的一種新的定義,我認為國際通用的智商定義沒有任何意義,那隻是一種虛假的測定方法。” “所以我給出了新的定義方法,也就是對比的方法。” “在這個方法中,我和王老師就是對比對象,我們的智商設定都是一百點滿值。” “……” “……” 其他三個人都聽的愣住了。 他們對於海倫把自己定義成一百,還是感覺非常的怪異,但想到王浩老師也隻有一百,而他們能達到八十上下,確實已經不低了。 這樣一想就舒服多了。 許傑也來了興趣,他指著自己問道,“我呢?我是多少?你說了陳蒙檬,說了邱會安,還沒說我啊?” “你……?” 海倫支著下巴盯著許傑,明顯是陷入一種深度思考。 等了好半天,才見她說了一句,“這是個問題。” 她忽然走到自己的寫字桌,從裡麵拿出一份論文,遞給許傑說道,“要不這樣,我們重新測一下?” 許傑有點想揍人了。 他深吸了一口氣,嘴裡不斷念叨著‘不生氣’、‘不生氣’、‘不和小女計較’、‘我的智商也是一百’。 …… 在實驗室輕鬆的氣氛下,王浩度過了平靜的一個月。 他隻是指導一下學生,抽時間講一下課,偶爾去物理實驗室,也隻是過去關心一下其他人對實驗的總結。 很快。 時間來到了十一月初,《自然-物理》雜誌刊登了一篇十三頁的論文,論文隻是一個標題,就吸引了物理界的所有眼球-- 《超導定律與臨界常數》。 “超導定律?” “臨界常數?” 大部分物理界外的人士,看到論文標題也覺得不感冒,但物理業內就不一樣了,他們意識到肯定是個重磅研究,馬上就翻看了論文,然後就看到了論文第一作者。 西海大學,物理實驗室,王浩。 最年輕的菲爾茲得主? 在打開了論文之後,第一頁就看到了評審查爾斯-凱恩的點評,“這是超導現象發現百年來的最大進展! 它會讓‘拓撲物理’走向輝煌,並掀起全球性超導研究的熱潮!” 兩句帶有感嘆號的點評,吸引了無數物理人士的注意,隨後馬上看起了論文,然後他們就知道為什麼查爾斯-凱恩會那樣說了。 超導定律,計算元素超導臨界溫度! 這是什麼樣的成果? 百年前,超導現象發現以來,超導的理論機製研究和超導應用技術研究,一直處在似乎無關的分割狀態。 從五十年代的bcs理論,到八十年代的超導拓撲相變理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超導理論研究,都無法給予超導應用技術直接支持。 超導應用技術的研究,依靠的還是‘實驗測試’,而不是依靠基礎理論研究支持。 比如,金屬鈮。 鈮的超導臨界溫度為9.25k,達到了單質金屬臨界溫度最高點。 在發現鈮的高臨界溫度後,物理學家們就開始不斷測定含有鈮的化合物,就得到了一係列臨界溫度更高的材料。 整個過程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沒有任何理論支持的參與,完全是通過‘碰運氣’實驗進行的。 這就是理論和應用的分離。 在超導理論上投入大量的研究,結果理論發展跟不上應用,做研究還是要‘靠運氣’,也是超導技術難以有突破進展的重要原因。 現在的‘超導定律’,則是把理論和應用直接聯係在一起。 依靠理論,計算元素超導臨界溫度。 那麼以此就能展開後續研究,去以理論計算其他化合物、有機分子的臨界溫度,而不是碰運氣式的做實驗,就會給應用技術的研究,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持。 這是第一個理論聯係應用的研究,是‘從0到1’的重大突破! 在《自然物理》雜誌發布新一期後,論文很快被全世界凝態物理團隊注意到,同時也都投入到了研究驗證中。 他們和論文評審做的工作一樣。 按照上麵所說的方法做計算,而且不是簡單做一項計算,而是很快把超導單質金屬驗證了個遍。 最終得到的結論都是一樣的。 偏差值,百分之一以內。 差異極小。 這說明研究論文中提到的方法是正確的,偏差隻是因為‘臨界常數’的不準確而已,而‘臨界常數’的測定肯定和實驗相關。 沒有任何的超導團隊,可以保證對‘臨界常數’測定精準。 那需要海量的實驗次數。 在好幾家大型團隊、機構確定了結果以後,很快相關研究就跳出了‘學術圈’,並登上了各大科技媒體的版麵報道。 一時間,全世界仿佛都跟著震動起來! 最新網址:
第216章 論文發表,物理界的震撼、全世界的震動!(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