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楊-米爾斯方程無法覆蓋所有質量,是因為湮滅力的影響?” “湮滅力,乾預了楊-米爾斯理論?” ”一切都是因為湮滅力?” 王浩感覺自己得出的結論很荒謬,但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楊-米爾斯理論,針對的是統一強力、弱力以及電磁力,來描述微觀粒子的漸進自由性,理論已經成為粒子標準模型構建基礎,而完善的前提是微觀隻存在強力、弱力以及電磁力三種力的作用。 現在其中增加了一種湮滅力,楊鎮寧、米爾斯做研究的時候,肯定不知道存在湮滅力,他們所研究的楊-米爾斯理論,自然就存在一定的缺失。 具體表現就是楊-米爾斯方程的質量間隙問題。 王浩很確定湮滅力是存在的,既然如此,湮滅力導致楊-米爾斯方程的問題,一定程度上也就能理解了。 現在的結論隻是一種基於微觀力學發展的思考。 湮滅理論體係還遠稱不上完善,王浩無法去做出有關楊-米爾斯方程問題的詳細論證,至多隻能以湮滅理論的數學基礎,做出一定的數學邏輯解析。 “想完成這個研究,重心還是要放在量子物理上。” 王浩輕抿了一口咖啡,認真思考著,“就像是陳蒙檬說的,研究量子物理的那些奇點問題,找出湮滅力在微觀領域的體現。” “隻要能找出幾個位置,並以此完善湮滅理論的數學構造,一定程度上,就能以數學邏輯結合實驗來說明問題了。” “所以,還是要研究量子物理……” “或者說,理論物理!” 王浩感覺這方麵的研究很棘手。 量子物理是一個很大的方向,而他要做的研究有很多,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再去做一個全新方向的研究。 量子物理包含的內容太廣泛了,就更不用說廣義的理論物理。 術業有專攻。 他不可能精通所有領域的知識,到那個時候,或許大腦都可能承受不住,而且時間是有限的,他想要在量子物理、理論物理領域,趕上國際頂尖的學者,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也許是兩年、三年? 或許,更長時間? 王浩心裡有些不確定,他肯定是有一定基礎的,但要達到精通的程度,需要了解的知識太多了,“如果能有個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一起做研究就好了。” 他思考著默默搖頭。 國際最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 國內最缺少的就是理論物理領域的人才。 國內的代數幾何學者,就已經足夠“稀缺“了,和理論物理領域相比,代數幾何的學者人數都能算的上是‘多,了。 那還真是小巫見大巫。 比如,整個西海大學都找不出一個純粹的理論物理學家。 學校的物理教授們,大部分都是做材料、力學、電磁學等方麵的研究,各項研究都是和實驗相關的,可以歸在“應用物理學家“或“實驗物理學家“行列中,以數學為基礎,發揮想象來研究物理的學者,可以說是一個都沒有。 一個都沒有,還找頂尖? 王浩很鬱悶的想著,覺得還是要靠自己才行,或者找其他高校、機構的優秀學者一起進行研究。 這時候,辦公室的門開了。 欒海平帶著個金發年輕人走了進來,他進門以後就喊著,“王浩,來,我給你介紹一個天才,保羅,來自阿邁瑞肯加州理工大學。” “————?“ 王浩震驚的抬起了頭,和走在後麵的保羅菲爾-瓊斯對視一眼。 保羅菲爾-瓊斯麵無表情,隻是平淡的伸出了手,“王先生,以後我們就是同事了。“ “……你好!” 王浩還沒有從 驚訝中回過神來,他和保羅菲爾-瓊斯握了下手,就想拉著欒海平到一邊去說。 欒海平不在意道,“他不會說中文,沒關係。” 王浩看了保羅菲爾瓊斯一眼,還是問道,“他怎麼會來我們學校了?” “我也不知道。” 欒海平道,“是我麵試的,看了他的簡歷,我就覺得沒有什麼反對的理由,哪怕他不會中文。” “那倒是。” 王浩也認可這一點。 雖然西海大學也是國內的重點高校,但和長期霸占世界前十的加州理工大學,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更不用說,保羅菲爾-瓊斯還是加州理工大學的正教授。 更甚至,他的主研究方向還是弦理論。 倒不是說弦理論有什麼特殊的,但世界頂級名校擔任正教授,也就是終身教授,,前提是一定有國際頂尖的研究成果。 理論物理的方向,有國際頂尖的研究成果實在太難了。 保羅菲爾瓊斯還非常的年輕,隻有三十出頭的年紀,這個年紀的學者,放在任何領域能擔任正教授都非常了不起。 這種天才來到“默默無聞“的西海大學? 怎麼拒絕? 欒海平道,“管他呢,反正都來了,就算是腦抽過來的,我們也沒什麼損失。” “……好吧。” 王浩仔細想想也是。 保羅菲爾-瓊斯無疑是個天才,他正巧需要和理論物理學家一起做研究。 如果保羅菲爾-瓊斯沒什麼其他目的、能夠信任,一起做量子物理相關的研究,似乎也沒什麼問題。 “歡迎你!” 王浩重新走到保羅菲爾-瓊斯麵前,和他握手很認真的說道。 保羅菲爾-瓊斯用怪異音調的中文說道,“王先生,我很期待新的工作。” 然後他在欒海平的愣神中,扭頭特別強調了一句,“雖然你們剛才說的話,我大部分都聽不懂,但還有一部分能聽懂。我最近有在認真學習中文。” “呃!” 欒海平頓時尷尬了。 …… 保羅菲爾-瓊斯來到了西海大學,但他隻是剛剛辦理了入職手續,正式工作還要等到下個學期。 王浩也並沒有著急和保羅菲爾瓊斯一起做研究。 他們相互之間還不熟悉,而且也知道對方性格好像有些怪異,另外,他的研究也並不著急。 這天有個好消息。 超導材料研究基地那邊,製作出了一種新的鐵基超導材料,超導臨界溫度高達79k。 鄧煥山來到王浩的辦公室,帶著興奮說起了他們的新成果,“我們是用CVD法製備出的薄膜,鐵基,經過詳細的測試,超導臨界溫度為79k。” “之前國內製備的鐵基超導材料,最高是氟攙雜砷氧鐵砷化合物,轉變溫度也隻有55k!” 79k的鐵基超導材料,絕對值得慶祝的大成果。 之前科學院超導實驗室,研究出了52k的鐵基超導材料,打破了國外在鐵基超導技術領域的壟斷,就已經獲得了自然科學一等獎,後來繼續深入研究,才製備出氟摻雜砷氧鐵砷化合物,也隻把轉變溫度向上提高3K。 可想而知,鐵基超導材料超過50k,再想提升究竟有多難。 現在鄧煥山帶領實驗組製備出了79k的鐵基超導材料,把轉變溫度一下子提升了24k,都可以說是質的飛躍了。 鄧煥山的興奮可想而知,但他知道並不是自己做的有多好,而是王浩給的那份資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他們隻是進行了幾次實驗,就完成了如此重大的成果。 王浩聽到消息倒是很淡然,已經有了那麼詳細的資料,研究也朝著正確的方向在走,能夠製備出更高轉變 溫度的鐵基超導材料是理所當然的。 他第一反應的問話甚至是,“隻有79K嗎沒有再高的了” “……沒了。“ 鄧煥山聽的愣住了,他滿心都是鬱悶。 本來覺得79k已經很高了,結果到王浩這裡似乎完全不在意。 王浩思考著點了點頭,評價了一句道,“79k也不差了。” 隨後繼續道,“79k也是一個很好的開端,這樣吧,這幾天,你們先進行一下總結,然後我會參與到實驗中。” 鄧煥山再次愣了一下,“王教授,你要參與實驗?” “怎麼了?” “……沒什麼。“ 鄧煥山想不出來為什麼王浩要參與實驗,但他也沒有反對,而是帶著好奇問道,“王教授,我想問一下,我們這個研究,最終目標是……?“ 王浩道,“就是一直進步,最好是能研發出常溫超導材料。” “這是長期目標。” “短期來說,我覺得依照現有資料,最高能製備出150K以上鐵基超導材料。” “我們就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鄧煥山愣在原地好半天,他還是第一次聽到王浩說起目標,不得用力咧開了嘴,“150K?鐵基?短期目標?“ “對啊?” 王浩理所當然的道,“不然你以為,為什麼上級大力支持要在這裡建造高溫超導材料研究中心” 鄧煥山深吸一口氣,努力消化著聽到的信息,他忽然覺得79k的成果,確實沒什麼大不了了。 150k? 要是真能研究出來,別說是自然科學獎了。 到時候,肯定會轟動世界吧? …… 於此同時,超導半拓撲理論的影響力,已經逐步的顯現出來。 在最開始的時候,成果也隻是獲得了大量的報道,學術界對於研究內容很關心,媒體行業則不斷展望理論帶來的影響,也包括超導技術將會迎來騰飛。 現在則是有大量的機構,都宣布要投入到高溫超導材料的研究中。 隨著時間慢慢的過去,很多研究的論證已經結束,自然就有很多項目正式啟動了。 國際上有好幾家大型企業,都宣布建立超導材料研究中心,或者是成立超導材料實驗組,專門做超導材料有關的研究。 類似的消息每天都能看到,一時間仿佛全世界都投入到了超導材料的研究中。 這些都是頂尖國家的新聞消息。 高新科技的研究,也隻能是頂尖國家才能夠去競爭,而落後的國家即便要投入研究,就連最基本的人才都找不到。 國際的科技大環境,都圍繞著超導材料的研究進行著。 新聞上很容易找到一些信息。 比如,日國媒體爆料出,日國的機構已經擁有製備63k鐵基超導材料的技術。 德國官方宣布投入二十億歐元經費,支持各機構對於超導的理論和材料研究。 最大手筆的還是阿邁瑞肯。 阿邁瑞肯擬定了一份科研支持計劃,宣布要撥款1300億美元,來支持未來五年的超導材料研發。 布克海文國家實驗室是最高調的。 他們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綜合性科學研究基地,也同樣在全世界鼎鼎大名,研究基地擁有大量各領域科學家。 布克海文實驗室宣布了一條很震撼的消息,他們號稱聯合了阿邁瑞肯43所高校,組織上千名代數幾何學者,一起針對半拓撲理論進行研究。 第一個目標就是完善雙元素組成對應超導臨界溫度的數據庫。 “我們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完成理論的研究。” “在第一階段實現的過程中,我們將會投入超過20億美元的經費,用 於高溫超導材料的研究。” “超導材料技術會是未來科技競爭的主要方向。我們將會加大這個領域的投入,並希望能夠在三年之內,研究出轉變溫度超過120k,可用於工業製造的超導材料。“ 布克海文實驗室的發言人,還針對記者的提問做出了回答,“雖然超導技術已經有了理論支持,但想研究出可用於工業的超導材料還是非常困難。” “中國的一些機構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他們先一步提出了理論,但在材料製造上,我們擁有最高端的技術和經驗,也擁有最多的人才。” “我相信,我們會以最快的速度,研究出可用於工業使用的超導材料。“ “120K是個重要的分界線,我們的目標是在三年內完成……“ 實驗室的發言人說了很多。包括技術難度、人才儲備、材料製造技術和經驗,還包括科技競爭以及展望未來,等等。 他做出高調發言也是有目的的,一個是對外展露信心,才能吸引更多企業的經費贊助。 阿邁瑞肯新的科研贊助計劃,可是擬定了1300億美元的大額經費,高調一些也就能分到更多的經費。 另外,他們確實很有信心。 43所高校的上千名代數幾何學者,可不是開玩笑的,基本沒有上千名那麼多,五百以上還是有的。 這麼多代數幾何專家一起工作,自然是能夠把理論研究透徹。 最少雙元素的計算上,他們能最快的速度完成大部分組合,有了足夠多的數據支持,再加上材料研究的技術和經驗,還有用不完的經費支持,他們確實有信心,能夠先一步製造出工業使用的超導材料。 布克海文實驗室發布的消息令人震撼。 新聞發言人一說就是上千個代數幾何的專家,在包括其他的科研人員,人數肯定能達到幾千人。 幾千的科研人員,單單是薪水就可以發出去幾億美元,再加上實驗的耗費,一年輕鬆消耗幾十億美元。 這絕對是超導大手筆了。 由此,一些媒體也發出感嘆,“世界已經進入到超導技術的競爭時代!” 國內也感到了競爭壓力。 之前國內在超導理論的研究上是絕對領先的,即便是到現在,他們也不認為自己落後,因為他們有更詳細的研究資料。 但是,阿邁瑞肯宣布的經費支持,布克海文實驗室發布的研究信息,確實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科技處以及科學基金會,迅速聯合召開了會議,決定對於超導理論和材料的研究,進行大筆的經費支持。 相對來說,他們更關注的是超導材料的研究,尤其是擬定好建立的西海市超導材料研究中心。 科技處馬上決定加快建造進度,他們還召集了很多學者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們,最終決定讓六十三歲的科學院院士、超導材料專家嚴士清,擔任西海市超導材料研發中心的主任。 超導材料研發中心才剛開始建造,就提前確定了研發中心的主任,等同於是希望實驗研究先一步進行,而不是等待研發中心建造好再進行研究。 嚴士清的履歷非常豐富。 他是凝態物理的專家,國內超導材料研發領域的頂尖人物,在鐵基超導材料、有機超導材料的研究上,都有非常卓越的成果。 研究中心主任工作已經確定下來。 嚴士清並不著急去就職,他還是要先把手頭上的工作收尾,才能夠去西海市工作。 會議結束後,吳暉和嚴士清一起走著,談著超導材料的研究,詢問他具體的工作計劃安排。 嚴士清道,“最快也要下個月底,我手頭的項目還沒完成,要安排其他人接手。” 他說著笑道,“這個研究其實也不著急,阿麥瑞肯那邊,說的也是先要做理 論的研究,而不是直接就研究材料。“ “我過去,還是首先要組建團隊,號召一些學者加入,一起做理論的研究。” 吳暉道,“你可以多和王浩教授交流,半拓撲就是他的理論,他在這方麵理解的最深入。” 嚴士清聽著點了點頭。 吳暉繼續道,“材料研究還是要靠你啊,嚴院士,你在這方麵是國內最頂尖的專家,放在國際上都是頂尖的。” “我們先一步研究出了理論。如果在超導材料的研究上落後一步,放在國際上都很沒麵子,而且,牽扯到未來的競爭,你的工作實在太重要了。” 嚴士清笑道,“放心吧,我對半拓撲理論很了解了,而且在這方麵很有經驗,再有了王浩教授的支持,我很看好這項研究。“ 吳暉問道,“你覺得大概多久能出成果?”他說了個對象,“就像是阿邁瑞肯那邊說的,製造出轉變溫度超過120K,工業能夠使用的超導材料?” “這個……“ 嚴士清猶豫了一下,想想道,“三年,應該夠了吧?” 吳暉笑道,“三年就能做出來,就太厲害了!” “我覺得阿邁瑞肯那邊也隻是說說,他們的目的是說大話、拉資金,我們就是安心做研究,三年啊,真的很期待。” 嚴士清笑著點了點頭。 實際上,他心裡還是有些擔心的,因為新的超導材料研究,是以半拓撲理論為基礎的,已經超出了他的領域範疇,就感覺有些把握不住。 但想想,每個人都是做新的研究,心態倒是也好了許多。 …… 西海超導材料實驗基地。 參與研究的主要人員,圍坐在了辦公樓的會議室,一起討論著接下來的方向。 這是總結會議,也是確定實驗方向的會議。 王浩坐在了主位上,他已經看了實驗相關的資料,同時,實驗資料也讓任務靈感值增加了一些。 他找到了主要方向。 現在都是根據實驗資料,去確定下一步的實驗,他參與到會議中主要還是旁聽,因為沒有從事過超導材料的研究,他並不清楚具體的研究方法。 這方麵,鄧煥山就專業太多了。 鄧煥山組織進行了實驗方麵的討論。 各小組的組長做了工作匯報,然後重新梳理一下製備材料的方法和過程。 超導材料的製備方法有很多,他們所使用的方法叫做“CVD法“,就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氣態原材料導入到一個反應室內,然後他們相互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一種新的材料,並沉積到晶片表麵上。 這樣就可以輕鬆形成一層材料薄膜。 反應室內的氣體是很復雜的,就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包括應晶片的溫度、室內的壓力、氣體的流動速率以及通過晶片的路程、氣體的化學成份、一種氣體相對於另一種氣體的比率,等等。 王浩旁聽的是實驗的工作匯報。 在所有的匯報全部結束以後,他就開始問起下一步實驗的想法。 整個實驗組分為了很多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的內容,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可以說經驗很豐富。 當談及有關下一步研究的方法,每個人都能夠說出很多的意見。 王浩就不斷聽著這些意見,碰到不懂的地方還很詳細的進行詢問。 這時候,實驗組的人就發現王浩確實不懂超導材料的研究,一些很基礎的東西都不清楚。 他們也沒有小看王浩。 術業有專攻。 王浩是最頂級的數學家,也負責超導理論機製的研究,他研究出了半拓撲理論,已經獲得全世界的認可。 現在的超導材料研究,也是圍繞他的理論進行的。 所以當王浩問起的時候,每個人都很認真的做講解,他們也感覺給王浩講東西是很有麵子的事情。 王浩是誰? 那可是世界上最頂級的數學家,而且還研究出了半拓撲理論。 如此著名的學者,向他們提問也算是不恥下問了。 王浩很耐心的在問,很耐心的在聽,過程中也不斷讓專業的人發表意見,有時候不隻是詢問一個意見,也會讓其他領域的人發表一下看法。 這個研究確實和以往,不同。 王浩參與過合金材料的研究,但合金材料是把很多種元素混合在一起,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理解為物理性質的研究,而不是說讓元素發生化學反應。 現在的研究則是讓元素發生化學反應,是讓元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物質,而不是形成混合的材料。 當牽扯到化學反應的時候,研究似乎也變得復雜了許多,就不隻是工藝、製備方法的問題了。 實驗組的會議進行了三個多小時。 王浩第二天又去了實驗組,再繼續進行會議,還是讓其他人發表意見,但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 之後在很多人驚訝的目光下,他就拿出了一份實驗計劃,直接交給了鄧煥山道,“你們就按照這份計劃,製備新材料。” “裡麵有我在幾個步驟上的想法,不止是參考,要作為實驗基礎。” ”等製備出了新的材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第一時間告訴我。” 王浩說完就離開了實驗組。 鄧煥山看著手裡的文件有些發愣,他沒有想到王浩能直接拿出一份實驗計劃書? 王浩不是研究理論的嗎 “隻是旁聽了一下會議,就指導該怎麼做實驗了”鄧煥山用力扯了扯嘴角,感覺很不靠譜。 在超導材料的研究領域,他才是真正的專家。 王浩則是外行。 現在就是外行來指導內行,他忽然感覺前途渺茫,但也隻能按照王浩說的去做,因為王浩是研究中心的副主任。 即便不考慮王浩的職位,王浩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即便他做出了錯誤指揮,也必須要決定聽從。 在確定擔任實驗組負責人的時候,鄧煥山就被特別提醒-- “一切以王浩為主。“ “無論什麼事情,生活上、實驗研究上,要對王浩絕對服從。” 這就是上級的命令。 鄧煥山心理上是抵觸的,但還是不得不去看實驗計劃書,並按照上麵說的去做。 他有點期待“研究中心主任“到來了。 如果能多一個研究中心主任,他當然還是要聽王浩的,但最少有“主任“頂在前麵,王浩做出什麼錯誤的指揮,主任的職位比他高,也肯定可以提一些不同意見。 “研究中心主任,要年底才來了吧?” “現在還是按照王浩教授說的做吧。至於實驗沒進展……反正也已經製備出了73K的鐵基超導材料。” “這一項成果就夠交代了!” 鄧煥山思考著長嘆了口氣,就開始認真看起了實驗計劃書。 最新網址:
第245章 科技競爭!超導材料新突破!外行指導內行?(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