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腦子被驢踢,越踢越聰明!(1 / 1)

最新網址: 年底的商務會議結束,蘇映雪就乘坐飛機來到了西海,見到王浩自然是一番纏綿不談。 初嘗愛情滋味的男女,真可謂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他們都沒忘了‘投資,問題。 蘇映雪的動作很快,花了幾天時間,注冊了一家投資公司,隨後以公司的名義和王浩簽署協議。 接下來就是和漢實工業的接洽了。 之所以做的這麼復雜,主要是因為王浩的資金太多,幾個億的資金都足夠上市公司發布公開消息了,而他又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和漢實工業聯係在一起,盡量減少自己的名氣帶來的影響。 這就不能夠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投資。 漢實工業方麵,對於合作也是非常重視的,最主要是因為王浩掛名技術顧問,就肯定會關注技術上的工作,而且王浩還確定會投入軸承技術的研究中,希望能改進軸承技術,以便製造出承壓能力更強、精度更高、更穩定的主軸。 這對於漢實工業是百利無一害的。 又是一周。 漢實工業對外發布消息,披露公司以定向增發的方式,發行市值近八點五億的股份,給創微集團旗下的一家新的投資公司。 這則股票定向增發的消息,發布顯得有些突兀。 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還以為隻是創微集團對於漢實工業的投資。 漢實力工業沒有受到影響,反倒好多人討論起創維集團,結果創維集團的股價迎來一波逆市小漲,當天快速拉升了五個點。 於此同時。 漢實工業的技術組已經來到了西海大學。 技術組負責人韓琛,帶著組員、帶著資料,還帶著一個小型的高精度軸承。 前來的每個人都感到非常的興奮,他們得到的消息是,王浩對於軸承技術感興趣,就讓他們送來資料和軸承,並對於其中的關鍵技術作講解。 雖然隻是說王浩‘感興趣,,但能見到王浩,都足夠讓一些人興奮了。 那可是鼎鼎大名的王浩啊! 王浩就是學術科研領域最頂尖的明星人物,他的名氣響徹整個世界,也是公認世界第一的數學家、科學家。 現在能給王浩送資料,並講解軸承相關的技術,他們都感覺很榮耀。 王浩對於軸承技術是非常重視的,因為現在反重力飛行器,最關鍵沒有攻克的難題,就是軸承。 如果不能解決主軸的問題,王浩甚至在想是否要重新做設計,利用一些設計的因素,來減小主軸所承受的壓力。 梅森數科學實驗室的主任辦公室。 王浩見到了韓琛帶領的小組,一共有四個人,韓琛就是小組組長,他親手把資料交給了王浩,隨後也展示了一下帶來的小軸承。 那是日國納池公司生產的高端軸承,是從一架新引入車床上拆卸下來的配件。 這個小軸承外觀看起來就非常有科技感,轉動的夾縫完全看不到空隙,旋轉起來完全沒有阻塞感,拿在手裡也非常的沉重。 王浩拿過來仔細的研究了一下,外表上也看不出什麼,他問道,「你們這些資料都包括什麼?」 韓琛介紹道,「其中有一部分是最近的實驗資料,包括一些設計和工藝研究數據的內容。」 「還有一部分是過去的實驗匯總,還有一套完整的軸承生產過程資料。」 他說完強調了一句,「都是保密資料。」 王浩聽著點點頭,漢實工業的軸承技術,放在高端市場上沒什麼競爭力,但他們生產的軸承,在低端市場上還是有競爭力的。 一整套軸承生產製造的詳細 資料,肯定是非常機密的,絕對不能流傳出去。 王浩大致掃了一眼資料,隨後就和起來的幾個人討論起軸承製造以及關鍵技術的問題。 他之前已經有過一些了解,但肯定比不上軸承研發技術組,他們麵對麵進行講解,也讓王浩對於軸承技術有了更多的了解。 現在國際上的軸承製造領域,德國和日國是位列前列的,世界十大軸承功能上的排名中,有三家是德國公司,有四家是日國公司。 「我們的差距,主要是在三點上,一個就是材料。」 韓琛說道,「我們公司的軸承鋼是武鋼生產的,但武鋼提供不了最高端的軸承鋼,有一種最新的軸承鋼,含氧量相比也要差一些。」 「第二就是設計問題,尤其是大型軸承的設計,我們去德國考察的時候,見過他們的大型軸承,但是具體裡麵的設計……」 韓琛說著搖了搖頭。 高端的大型軸承,能夠用在軍事武器,比如坦克、戰機,甚至導彈上,對於國內是禁售的,即便隻是設計都是絕對保密的。 國外的公司自然不可能讓國內的技術人員,去看高端大型軸承的內部構造。 「第三,就是製造工藝和流程,當然,王院士,你也知道,這方麵必須要自己研究。」 韓琛一口氣說了三個方麵,隨後又補充道,「高端軸承技術,還牽扯很多其他的技術,比如疲勞與破壞的研究,直接關係到軸承的使用壽命,潤滑學也很重要,等等。」 王浩認真的聽著。 當聽了韓琛以及其他人的講解以後,他對於軸承技術就更加了解了。 總結來說,高端軸承的製造不單單隻是一項技術,而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 在王浩看來,最重要的、很難解決的還是兩方麵,一個就是材料軸承鋼。 材料,是基礎中的基礎。 如果能有高端的軸承鋼,技術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兒。 另一個問題就是製造工藝和流程,自然牽扯也是非常復雜的。 其他問題都是能夠解決的,比如說,設計。 這方麵,王浩根本不擔心,他最擅長的就是做設計,做一些理論性的研究,確定某一種設計方案,隻要有更多的人參與研究,肯定能拿出最好的設計。 王浩仔細思考了一下,乾脆決定一步步來。 他先是打電話給了武鋼研究院,找到了院長王基銘,說自己要去研究院轉轉。 王基銘已經是老朋友了。 當聽到王浩說要來武鋼研究院,他也知道無事不登三寶殿的道理,但還是非常的期待,因為王浩的能力水平,隻要針對某個問題說上幾句,也許就能解決一些技術難題。 這已經是被驗證的事情了。 王浩說了要去武鋼研究院,正巧最近沒什麼事情可做,也就直接買機票過去了。 他不是自己去的,還帶上韓琛,有個軸承技術研究人員在身邊,對於軸承鋼問題也會有幫助。 …… 武鋼研究院。 好多人站在門口迎接王浩,王基銘甚至還搞了一個歡迎儀式,弄了塊紅布染上了白字寫著-- 歡迎王浩院士來武鋼研究院指導工作! 王浩看到那一行字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他可不是來指導工作的,而是詢問有關軸承鋼製造技術的問題。 如果能夠提升軸承鋼技術,肯定能夠給武鋼帶來巨大好處,被如此歡迎也是理所當然的。 王浩並不是太在意他和王基銘握了握手,又和其他人介紹寒暄一番,隨後進門的路上,就直接說明來來意,「軸承鋼。」 「我想知道,你們能製造出的最好的軸承鋼,和國際最頂尖的軸承鋼有什麼差別。」 王基銘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了丁宗權,「老丁,就是軸承鋼的專家。」 丁宗權聽著頓時有些自得,他最開始見到王浩是沒有任何好感的,後來雙方也都不在意,也就能正常溝通交流了。 但是他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在專業問題上回答王浩。 丁宗權確實是軸承鋼的專家,因為現在武鋼所製造的軸承鋼,就是他的研究成果。 他也馬上說了起來,「我帶領團隊做的研究,把高端軸承鋼中的含氧量,控製在5pp百萬分比濃度)左右。」 「這就讓鋼材的硬度和韌性大大提升。」 他繼續道,「針對軸承剛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去除雜質以及控製含氧量。」 「一般來說含氧量越低,雜質越少,鋼材就越好。」 「還有一點,現在我們所製造的軸承鋼,添加了一些稀土元素,也會提升軸承鋼的質量。」 「這方麵就需要仔細研究了,我們和科學院有合作,參與了高端軸承製造的專項研究,也製造出了高端的稀土鋼。」 王浩耐心的聽著,他倒是知道科學院的高端軸承專項研究,但針對的是地鐵線路,應用場景不一樣,軸承鋼材的需求也不同。 從丁宗權的講解中,王浩倒是知道了軸承鋼研究的關鍵,一個就是降低含氧量,一個就是添加純凈稀土元素。 在王基銘和丁宗權帶領下,王浩參觀了武鋼研究院,重點看了一下和高端鋼材研究有關的設備、實驗流程,他還看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資料。 之後王基銘也說起了目前武鋼研究院針對軸承鋼的研究。 在軸承鋼的研究方向上,武鋼研究院的投入還是比較大的,他們專注於兩點,一點就是提純稀土,另一點就是希望改善製造工藝和流程,製備含氧量更低的鋼材。 前者是非常重要的。 稀土隻有足夠的純凈,才能用在高端鋼材製造,否則鋼材的雜質就會增多,另一方麵,稀土也會和氧發生發生,再繼續增加雜質,甚至導致鋼材很容易斷裂。 丁宗權還說起了他們在這一領域的合作研究,「西京交通大學,彭輝!」 「他的團隊正在做改善工藝流程的研究,希望能再減小鋼材的含氧量。」 「現在預期目標是,把含氧量穩定減低到4pp下。」 「如果能達到這個目標,再配合我們已有的技術,就能夠製造出更高端的軸承鋼。」 「但是……」 丁宗權的話沒說完,就不斷的搖頭,「我是不看好他們的研究,彭輝那個人,王院士您應該清楚,水平還是差一些。」 王浩思考著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 彭輝的能力還是有一些的,但要說他能夠完成最頂尖的研究,尤其像是這種達到甚至超越國際水平的研究…… 很難! 現在國內最高端的技術也隻能把鋼材含氧量控製在5pp下,隻是能做到穩定控製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5pp濃度就已經相當低了,再往前走一步都非常困難。 現在國際最高端的技術,也隻能把鋼材含氧量降低到4pp還不一定能做到穩定,也就是生產出幾批鋼材,就會有一定比例的鋼材不符合標準。 「那我再就找彭教授問問。」王浩思考著說道,「如果彭教授的研究能成功,你們是不是就能製造出更高端的軸承鋼。」 「對,完全可以!」 丁宗權很確定的說道,「如果能繼續 降低含氧量,加上我們現有的技術,製造出的軸承鋼,肯定不差於比國際最高水平。」 這下王浩放心了。 什麼提純稀土之類的研究,相對來說都是次要的,因為武鋼已經有了足夠的技術,隻是希望在已有技術的基礎上再繼續提升。 但是,他們已有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 依靠實驗研究來降低鋼材含氧量才是關鍵。 這項關鍵的研究之所以找其他團隊合作,就是因為研究相當的繁瑣,也很難有什麼成果可言,找其他團隊合作,有成果是最好的,沒有成果也沒關係。 在武鋼研究院待了一天後,王浩了解到足夠多的信息,就乾脆返回了西海大學。 他隨後就打電話給了萬益明,同時也說了一下報價問題。 雖然也是為了反重力飛行器的研究,但畢竟是做軸承鋼技術的研究,免費幫忙還是感覺很別扭。 勞動,就要有報酬! 所以他很乾脆的報了個價,就是讓彭輝團隊花錢,自己幫忙做一下數據分析以及相關研究。 這方麵,找萬益明就可以了。萬益明就專門做材料研究的數據分析工作。 …… 萬益明接到了王浩的電話,當即就決定同意合作。 至於報價,完全沒有提問,他直接代替彭輝同意了,還順手開了個申請單,內容主要是申請把研究資料交給王浩。 研究資料都是保密性質的,交給其他人肯定要打申請。 萬益明把申請單打印好,就讓手下的博士張治交到彭輝的辦公室,讓彭輝在上麵簽個字。 彭輝才剛從操作間回到了辦公室。 他準備坐下來休息一下,思考著手裡的研究忍不住搖了搖頭,降低高端鋼材含氧量的研究,屬於那種不管投入多少努力,都很難有成果的項目。 他是真心希望能帶領團隊做出成果,但趕超國際最先進水平,哪有那麼容易? 一直到現在有半年時間了,研究都有任何的進展。 好在武鋼那邊也沒有報太大希望,但相應的提供的經費也減少了很多。 彭輝還是想抓緊多做幾個實驗,希望能在實驗中看到進展,可經費相應的減少,讓他做實驗都縮手縮腳。 這種感覺太難受了。 這時候,房門被敲向了,彭輝抬起頭喊了一聲,「進!」 張治把文件交給了彭輝,一邊說道,「彭教授,萬老師讓我把這個申請交給你簽字。」 「什麼東西?」彭輝接過來隨口問道。 「說是申請文件。」張治說道, 「我也不太清楚。萬老師接了個電話,然後就打了個申請文件,說是要把資料給一個專家,那個專家幫忙分析。」 「然後,申請五十萬的專家費。」 彭輝聽的愣了一下,隨後不可思議道,「小張,你不是玩笑吧?」 張治愣了一下,「不是啊,我知道的就這些。」 「專家?幫忙分析?五十萬費用?五十萬啊!我們的經費一共才多少?哪有錢請什麼狗-屁專家,還五十萬?萬益明真是昏頭了!」 彭輝想想‘五十萬,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很生氣,他還在為經費發愁,沒想到萬益明竟然找外人做數據分析工作,還特別申請五十萬的經費。 如果要拿出那麼多錢做數據分析,還要萬益明做什麼? 養著吃閑飯! 「你那個萬老師,真是腦子被驢踢了!」彭輝咬牙切齒的說道。 他低頭看了一眼申請單,打開第二頁突然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王浩 ? 他頓時就愣住了,隨後才終於明白過來,為什麼自己對這件事兒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原來是王浩啊! 彭輝頓時恍然大悟,也怪不得,萬益明直接就同意了,也怪不得一口氣要五十萬的費用。 原來是王浩! 彭輝的臉上重新露出笑容,他再掃了一眼申請單上的內容,拿起筆刷刷的把名字簽了下來,表情甚至都有些激動了。 張治都看愣了,他半張的嘴問道,「您……您不是說不行嗎?」 「我什麼時候說過不行?」 「剛才……」 彭輝輕咳了兩聲,隨後道,「你萬老師的腦袋是被驢踢過,但正因為如此,他才變聰明了啊。」 「看看!」 「現在碰到這種事,直接就決定了,做事乾凈利索,比以前強多了,你跟著萬老師也多學習一下。」 「……」 張治接過申請單走出了辦公室,站在樓道口不由得想著,「萬老師的腦袋被驢踢過,然後變聰明了?」 「我怎麼沒聽說過?」 「難道是早以前的事?我不知道?回頭問問史桂芳學姐,到底有沒有這個事!」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