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新方向!超級危險的實驗!(1 / 1)

最新網址: 向乾生完全沒有明白過來。 在聽到王浩的話以後,他也不是直接就回答的,而是進行了一番思考。 強湮滅力可以激發電子活躍性,會令電子設備直接短路,對物質產生磁化的作用,也能夠讓設備瞬間癱瘓。 這些都是直接影響。 另外,實驗中看到強湮滅力場表現出來的「延展性」,意義自然是非常重大的,就像是王浩所說「正對有臺無人機」,他下意識就想到加強磁場、增強疊加力場強度,就會大大增加排斥效果。 現在製造出的強湮滅力場,覆蓋區域加在一起大概有一個多立方米。 若是全部壓縮成一平方分米粗的柱形,也就能向外延展超過一百米,若是繼續進行壓縮,延展的距離肯定會更大。 比如,壓縮到一平方厘米粗,延展距離會超過一萬米。 但是,有什麼用? 一平方厘米粗,又不是什麼「爆炸光線」,也很難不斷的調整方向,還能真當防控武器使用嗎? 他說能打無人機就已經很厲害了。 向乾生重重的皺起眉頭,怎麼想都不覺得自己的回答有什麼問題,他還小心翼翼的補充了一句,「王院士,即便是打戰鬥機……也很虧啊!」 這個「虧」是發自內心的。 研究中心有三臺疊加力場設備,強度也是不一樣的,強度低自然造價就低,以金屬超導材料為基礎的設備,並不能製造出強湮滅力場。 那臺廢棄的設備,不算超導材料的價值,造價都達到幾千萬種花幣。 現在實驗中使用的二號設備,是以高壓縮混合材料為基礎,到處都是高壓管道,能夠製造出強湮滅力場,造價則超過了五個億。 另外一臺類似的設備,因為承載的管道更多,製造出的疊加力場強度更高,造價則達到了八個億。 同時,還有磁場設備,即便是實驗改裝的磁場發生設備,造價都達到兩個億。 兩者加在一起就是十個億。 如果未來要製造能把強湮滅力場壓縮到一平方厘米粗柱形性態的設備,隻需要簡單想一下就知道,最低預計造價肯定是「百億」為單位來計算的。 這種奢侈到極點的實驗設備,製造出來就為了「打-飛機」? 虧大了啊! 至於衛星…… 想都不敢想,根本是不可能的。 王浩看著向乾生則是不斷的搖頭,嘆了口氣道,「你還是沒有發現關鍵問題啊!」 他正要解釋一下,想了想還是說道,「讓大家一起來會議室吧。」 王浩說的「大家」,指的是研究中心的核心人員。 …… 王浩對於向乾生感到失望的原因在於,對方腦子裡似乎隻有實驗,根本就沒有理論內容。 實驗結果出乎意料,其實也是在王浩的預料之中的,他是以理論來進行的推斷,而有了確定的結果以後,腦子裡也馬上推出了很多東西。 針對實驗結果來說,其中蘊含了很多的理論內容,最關鍵的就是強湮滅力表現出來的性態。 他們對於強湮滅力的研究,可以說才有了個開始,但已經了解到很多基礎內容了。 在磁場排斥效應上來說,強湮滅力場會受到磁場的排斥是基礎特性。 第二就是,磁場排斥導致的湮滅力強度增加效果是存在上限的,而且上限值並不高,達到了上限以後,強湮滅力場的總覆蓋範圍就會被固定下來,再順應磁場方向改變的就隻有形狀。 第三,也就是實驗中的發現,強湮滅力場的一部分處在磁場範圍外時,就會順應原來的方向 ,繼續不斷的延展。 「這說明磁場對於強湮滅力場的排斥效果是整體的,我們並不能把強湮滅力場劃分為兩個部分。」 在實驗總結會議上,王浩站起來認真解釋道,「之前我們總是把強湮滅力看成是一個氣球,但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實際上,強湮滅力場和弱湮滅力場,也就是反重力場,存在類似的特性,現在的實驗表現就是如此。」 「弱湮滅力場,擁有統一和連續性,而且不能夠疊加,隻要是連接在一起的弱湮滅力場,哪怕是兩臺不同設備製造出來的,場力就會表現出一致性。」 「強湮滅力場也一樣,即便是有一部分處在磁場排斥效應中,另外一部分同樣會跟著受到排斥效果。」 「所以,當場力中的一部分脫離磁場範圍後,仍舊是不斷的向外延展,而不是消失,或者是原地堆積擴大。」 這一下,其他人都明白過來。 有了新的實驗發現以後,他們隻是覺得發現了強湮滅力新的特性,但並沒有想的這麼深入。 王浩則是解釋了,為什麼脫離磁場區域強湮滅力場,依舊會不斷向外延展,而不像是氣球一樣「原地堆積」。 磁場的排斥性,是作用於整體的,而不是一部分受到排斥,一部分不受到排斥。 好多人順著思考起來。 向乾生則是很直白的問道,「這又說明什麼呢?」他還小聲都囔一句,「和打無人機也沒關係啊……」 王浩聽罷隻是笑笑,說道,「我們需要做一次實驗才能確定。」 「什麼實驗?」 「製造一個特殊的環狀磁場,覆蓋到整個疊加力場空間。」 王浩簡單做了說明。 強湮滅力場受到磁場排斥是整體性的,也就是內外全部受到排斥作用,再加上強湮滅力場被排斥增強存在上限。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製造個環狀的磁場,讓強湮滅力場內外受到的排斥方向,都處在圓球的切線上,也就是各部分受排斥,朝向也都是強湮滅力所在區域。 到時候,會發生什麼? 如果是一個小球,肯定會圍繞著不斷做圓周運動,而且還會不斷的加速。 可強湮滅力場是個場力,並不是實際存在的物質,而被排斥增強也存在上限,也就是「不能像是小球一樣不斷被加速」,到時候會怎麼樣呢? 「或者,可以理解為能量堆積?」王浩皺眉思考著。 他非常實驗肯定會發現新的現象,隻是不確定具體是什麼現象。 「應該和噴發有關,但是,場力會噴發出什麼,噴發出的東西肯定會帶有強湮滅力場的特性。」 這是問題所在。 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問向乾生那個問題,提醒對方強湮滅力場的延展性,其中蘊含著新的實驗方向,新的科學道理,甚至可能會成為新的科技。 結果…… 對方還真以為,他會用強湮滅力場延展來打無人機? 這家夥真是完全不考慮理論啊! …… 其實也怪不到向乾生,因為研究中心的絕大部分核心理論,都是王浩直接負責的,其他人的能力水平有限,想研究什麼的時候,王浩都已經有結論了。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當身邊有個超級天才的時候,自己還研究個什麼呢?隻是做實驗就好了,研究交給超級天才就可以了。 等實驗總結會議結束以後,何毅、向乾生等人,就一起給科技部提交了下一次實驗的申請報告。 之所以還要打申請報告,主要是因為下一 次實驗可能會出現危險。 即便王浩沒有明確的說,他們也很清楚,研究新的物理可能會存在非常大的風險。 當強湮滅力堆積排斥能量,又不能繼續提升場力,到底會發生什麼呢? 「也許會有爆炸?」 「其中肯定有物質啊,我們並不是在真空下做的實驗,而且宇宙中也沒有絕對的真空。」 「也許會製造出特殊的粒子?」 「或許……是黑洞?」 何毅、向乾生、劉雲利,再包括顏靜等人,都是研究中心的核心人員,他們都會參加總結會議,也知道實驗具體內容,私下討論的時候,感到期待的同時也有些擔憂。 這是一次有風險的、未知的研究。 之前製造出強湮滅力場的時候,外界輿論就有人提出可能是製造出了黑洞,他們當時隻感覺很好笑。 現在麵對完全未知的研究,再加上其中可能會堆積「莫名能量」,竟然也產生可能會製造出黑洞的想法。 這時候,他們理解那些人為什麼會說製造黑洞了。 當麵對未知的時候,腦子裡什麼想法都會有。 當然他們也沒有耽誤工作。 實驗上報信息很快就被提交到了科技部。 這種有很大風險的實驗,肯定要上級部門審批才能進行。 上報信息第一時間被交到了徐保功手裡,本來覺得隻是一次研究實驗,看到裡麵的內容以後,他頓時被驚住了,「會堆積「未知能量」?」 「可能出現很大風險?」 「這個風險包括爆炸、噴發出莫名能量,以及其他……」 徐保功都有點不敢看下去,也不知道是否該簽字批準。 這個實驗確定是非常重要的,直接關係到對於強湮滅力研究,很可能蘊含著理論方向以及全新的科技。 任何研究都是有風險的,但是這麼大的風險還是要仔細考慮一下。 徐保功仔細想了好半天,覺得自己不能夠做決定,還是要麵對麵和王浩溝通一下,聽一下王浩具體怎麼說。 他很清楚,隻要是王浩的實驗申請,不管有沒有風險,產生風險損失會有多麼大,都肯定會批準的。 但是,走出批準之前還是要有個心裡準備。 …… 瑞仕邊境的小鎮,奧托維克。 國際湮滅理論研究組織的實驗基地,就被定在這裡進行。 奧托維克的一個廢棄幾十年的煤礦場,已經被大幅度的改建,好多設備都被運送過來,各種車輛以及工人的忙碌,組成了一片繁忙的景象。 湮滅理論研究組織的成員們,都表現的非常積極,因為強湮滅力場的研究,不止牽扯到理論,而且可能會帶來新的科技。 新科技的吸引力要比純理論研究強太多了。 這也導致各個參與國都非常積極,而僅僅是學術機構、組織。 現在國際上最重大的方向,就是超導相關的科技,而最重要的理論方向,則是強湮滅力的研究。 因為強湮滅力研究的特殊性,再加上隻有王浩團隊製造出來,他們就和湮滅理論研究組織,直接成為了競爭對手。 當然,是湮滅理論研究組織單方麵認為的競爭。 王浩團隊已經製造出了強湮滅力場,研究上自然是遙遙領先,甚至都沒有在即國際上的研究進展。 湮滅理論研究組織確實要差很多,他們隻是剛剛組建,並且準備建設備進行實驗,隻有製造出強湮滅力場,他們才有參與研究的資格。 否則,連資格都沒有。 但想要 製造強湮滅力場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奧托維克一直都有新設備運送過來,工人們也在進行各種建造,可組織內部的學者仍舊在進行爭論。 其爭論主要圍繞著方向展開,有學者提議先研究混合高壓超導材料。 現在他們準備使用的是一種特殊的混合材料,能夠在高壓環境下,臨界超導溫度製造出百分之二十四的疊加立場。 這個數值相對有些低了。 如果以此為材料,就必須製造五重疊加力場才可能製造出強湮滅力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有學者就認為「得不償失」,「種花家並沒有公開相關技術,即便我們的理論方向是正確的,製造出的強湮滅力場,效果也是很微弱的,而且耗時很長。」 「或許我們應該先要做的,是找到更好的材料。」 有的學者,甚至是官員,則還有其他想法,他們覺得根本沒必須一起研究,就直接讓王浩的團隊,帶領他們做研究就好了。 如果組織是以王浩的團隊為首,那麼他們就可以直接研究強湮滅力場,減少了很多前期的投入和麻煩。 某些大國當然不這麼想。 他們不止是要研究強湮滅力場,還需要了解其中牽扯的高端技術,若是跟著種花家一起研究,別說什麼「麵子」和「影響」問題,關鍵是,肯定拿不到相關的技術,隻是為了研究純理論,有什麼意義? 即便對強湮滅力場了解的再多,製造不出來也沒有絲毫價值! 這就是矛盾的地方。 像是一些小國、純學術機構,對於強湮滅力本身更感興趣,想的就是直接跟著種花家研究強湮滅力場,因為他們了解技術也根本沒意義。 一些大國則是希望得到技術。 不管怎麼說,組織已經成立了,他們就必須順著繼續下去。 隻是,不知道…… 等他們真正製造出強湮滅力場,王浩團隊的研究,已經深入到什麼程度了? 「可能到時候,我們努力很久得到的新發現,早已經被王浩的團隊,發表在了學術期刊上了啊?」 「理論方向,我們什麼收獲都不會有。」 「那真是太悲哀了……」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