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湮滅力場新技術,格魯姆湖計劃受阻(1 / 1)

最新網址: “混亂,也是重大進展?” 何毅有點不明白王浩的意思,“現在的實驗結果,說明一階鐵元素的超導特性,不符合半拓撲理論。” “材料的反重力特性暫時也找不到規律。這也是進展?” “當然。” 王浩笑道,“如果新發現符合規律,那就不是新發現,也不會重要。正因為不符合規律,才重要。” “混亂,很不錯的結果。” “你想想,如果我們能在混亂中找到一點兒規律,到時候,會不會有重大意義?” “可能吧……” 何毅思考著說了一句,忽然有些不太好的預感。 他抬頭看向王浩。 王浩馬上點頭道,“繼續實驗。要驗證其他一階鐵材料的反重力特性,我們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 何毅頓時苦笑一聲。 有關一階鐵材料的反重力特性驗證早已經開始了。 在能夠批量製造一階鐵以後,超導材料實驗室是被重點照顧的機構,馬上就收到大量一階鐵材料,而後就製造出各種鐵基超導材料。 現在所使用的材料也是其中之一,製造出來專門為了做反重力特性驗證。 這種材料做反重力的驗證相對簡單,因為排除一階鐵外所對應的常規鐵基材料原本就是用於製造反重力場,還持續使用了半年以上。 做相關的驗證實驗,設備的底層設計標準化就可以。 即便如此,驗證工作還是很復雜。 復雜主要體現在牽扯的事務而不是技術,需要找超導材料實驗室製造材料,協調合作工廠製造各部門配件。 整個過程等同於製造全新的設備。 等各部門、工廠配件製造並運送過來以後,還要安裝調試並不斷的做實驗進行驗證,因為一些檢測數據非常為微弱,就需要很復雜的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等等。 這一套過程下來,負責人要花費大量的精力。 何毅的工作非常忙。 他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主任,是湮滅力場實驗組的負責人,過去一段時間裡,因為湮滅力場實驗組被拆分,就有很多相關的工作要處理。 僅僅是人員相關的事務,就已經積攢很多了。 總之,何毅很忙。 再有個‘持續驗證材料反重力特性’的工作,他都感覺自己的身體都快要垮掉了。 他同樣知道,好多工作隻能他來做。 比如,‘持續驗證材料反重力特性’的實驗,能做為負責人的就隻有他和向乾生兩個人。 現在他能留在西海大學,是因為實驗組那邊有向乾生。 向乾生肩負起了湮滅力場實驗組大部分工作,根本不可能顧忌到這邊的材料反重力特性驗證。 王浩也知道何毅非常忙,就連參加諾貝爾頒獎儀式,都是特別抽出來的時間。 他說道,“實驗也不用太著急,你還是優先處理其他工作。” 何毅有些疑惑道,“王院士,驗證這個是針對一階鐵特性嗎?或者是,對理論研究工作有幫助?” “都有吧,但隻有一方麵。” 王浩仔細想了一下,說道,“其實我一直有個想法,希望能找出一種金屬材料來製造強湮滅力場。” “那不就是我們最開始……” 何毅說著愣住了。 他們的實驗一直使用的是高壓混合材料,而最開始使用的就是金屬材料,也就是研究超導反重力技術。 現在…… 何毅頓時驚訝的喊道,“你說的是,現在的強湮滅力場?” 王浩用力點頭,“對,準確的說是,直流超導強湮滅力場。如果能找到一種鐵基材料,可以稱作是‘鐵基直流超導強湮滅力場技術’。” 現在他們掌握的技術是,‘高壓混合直流超導強湮滅力技術’。 高壓混合,指的是材料。 直流,電力方式。 超導,實現狀態。 原來以疊加力場方式製造強湮滅力場,則可以稱作是‘高壓混合交流半超導強湮滅力技術’。 兩者的區別就在於電力方式,以及實現時是否達成超導狀態。 “如果能找到一種特殊的金屬材料,就可以把高壓混合材料替換成金屬材料,到時候,強湮滅力場發生會更加簡單。” “而且,金屬材料承載的電流強度更大,場力強度也可能繼續提升,” “所以混亂是一個很好的發現,隻有混亂,才有可能找出特殊的新材料……”王浩仔細解釋說道。 何毅頓時精神了。 湮滅力場實驗組的研究陷入了瓶頸,主要是因為混合材料製造的強湮滅力場是存在上限的。 場力強度方麵想要繼續突破,一個方法是改進設計,但即便改進到完美狀態,按照計算評估來說,最高強度也隻在‘10倍’左右。 另一個方法就是更換材料。 如果一階鐵反重力特性的測定實驗,能夠幫助研究出全新的材料,讓湮滅力場技術繼續提升,就實在太有吸引力了。 王浩也思考著。 實驗結果混亂,也有不好的地方,就在於想找出規律非常困難,必須要進行大量的實驗。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很多理論性為主的研究工作,可以通過建立任務獲得靈感值來完成,但偏重於實驗為主的研究,就必須有足夠多的數據支持。 現在連方向都找不到,自然先要進行大量的實驗,找出一定的規律,之後才能根據規律去做研究。 第一步的實驗工作很重要。 正因為如此,科技部門召開會議的時候,他才會特別建議建立一個‘湮滅力場實驗的材料組’。 如果有專門的材料實驗組,專門負責材料湮滅力場特性驗證,相關的工作就容易太多了。 現在還隻是‘反重力特性’驗證,以後可能會有‘強湮滅力場特性驗證’,相關的實驗驗證工作就會變得更加復雜。 王浩拍著何毅的肩膀道,“這段時間,你先忙一下。再過兩個月,相關的工作就可以交給其他組了。” “其他組?”何毅並不知道新實驗組的消息。 王浩道,“也不能說其他組,提前和你說一下,科技部門已經同意建一個新組,專門做材料特性驗證工作,到時候,這個新組會掛在研究中心名下,是湮滅力場實驗組的分支。” “應該叫……湮滅力場實驗材料組?” “你手下多一個大型實驗組。何主任,恭喜你,你要升官了!” 王浩笑嘻嘻的說道。 何毅苦笑道,“我對這個已經不感冒了,升官不升官的都沒關係。” “是嗎?” “當然了。” “要不這樣。”王浩好笑的商量道,“到時候,你額外增加的工資和獎金都打到我卡裡?你不在乎,我在乎……” 何毅扯了扯嘴角,奚落道,“王院士啊,您都大富豪了,還算計我們窮苦打工人這點工資?” “哈哈。” …… 另一邊。 阿邁瑞肯也正努力推進強湮滅力場技術的研究,高層會議一致通過草擬了《格魯姆湖計劃》。 《格魯姆湖計劃》,最初一切都非常順利。 每個人都知道湮滅力場技術有多重要,幾個做決策的高層認為計劃推進會非常輕鬆。 很快,他們就發現想的有點多。 當《格魯姆湖計劃》被送到參議院,就受到了一大堆參議員的質疑,參議員們質疑的不是研究本身,而是投入的經費、資源太多。 經費,是個大問題。 過去的幾年時間裡,科研領域大手筆支持超導以及湮滅力場相關的理論和科技研發。 其中反重力方向就投入了大量的經費,尤其是橫向反重力技術以及科技,‘空艦係列’飛行器的出現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製空權的重大問題上,他們自然要努力實現趕超。 阿邁瑞肯軍方和相關企業借助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不斷測試橫向反重力飛行器,花費了不計可數的經費。 國家還支持了好幾個科研項目,希望能在橫向反重力上趕超種花家。 這項研究還牽扯到超導電池技術。 橫向反重力技術相對還好一些,投入大量經費後還是有成果的,也論證可以用於製造飛行器。 超導電池技術進展就很慢了。 他們原本掌握著超導儲電技術,可從儲電縮小到電池,技術難度根本是以指數級別提升。 其中的技術差距就像是建造核電站和核動力航母。 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可以建造核電站,但就隻有阿邁瑞肯掌握完善的核動力航母技術。 伴隨著強湮滅力場技術的出現,科研經費的投入就更大了。 給好幾個科研機構更多支持不說,單單支持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就已經確定支出近百億美元。 阿邁瑞肯對於科技研發一直都很支持,可即便是現在,預計明年的科研經費增長都超過二十五個百分點。 “如果再支持格魯姆湖計劃,明年的科研經費預算,會增加三十五個百分點以上。” “這根本不可能!” 即便是財大氣粗的阿邁瑞肯,科研經費投入也是極為有限的。 現在科研投入已經占用了其他方麵的資金,再增加一個預算過千億美元的科研計劃,好多領域的經費就要緊衣縮食。 誰會願意緊衣縮食呢? 參議員們反對的第二個理由,就是‘種花家的強湮滅力場研究,不可能拿出那麼多經費投入’。 即便是沒有這方麵的準確的數據,他們也知道種花家的強湮滅力場研究,投入規模遠遠達不到‘千億美元’的程度。 這麼大的投入不可能沒有任何消息。 ‘千億美元’級別的龐大經費,想要隱秘的花掉都是不可能的,比如,肯定要大規模的采購,也會集合數量龐大的科學家團隊。 兩者加在一起,就肯定會留下痕跡。 參議院直接把《格魯姆湖計劃》駁回,幾個高層和專家們認真討論一番,得出的結論是,“想要讓計劃通過,經費不能超過600億美元。” 這就很鬱悶了。 在商議《格魯姆湖計劃》的時候,他們製定了三個研究方向,一個研究方向是底層高壓混合材料的標準化設計。 這個研究方向參照的是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給出的建議。 利用底層材料布局的標準化製造,就像是製造出一大堆樂高零部件,就可以不斷的修改設計,來提升所製造的強湮滅力場。 標準化設計的好處在於,研究方向非常的明確,但同樣有很大的缺陷——需求的經費太高。 他們計劃用七百億美元支持標準化設計。 第二個方向是常規路線,製造出‘下一代’設備,就能直接提升強湮滅力場強度。 正常情況下,‘下一代’強度在5倍左右,需求的經費在百億美元左右。 如果有了一定的成果,就可以再支持建造‘下下一代’,就能慢慢的提升技術強度。 常規路線的好處在於可以穩步提升,而且需求的經費在可接受範圍內,同時壞處就是技術提升速度太慢。 最後就是新科技方向了。 這方麵的研究很難說,好多專家學者提出了新科技方法,比如說,實驗用金屬材料研究疊加力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再結合高磁場乾預,近而研究強湮滅力場技術。 類似的說法非常不靠譜,但萬一能行呢? 金屬材料承載的電流強度高,所製造出的反重力場強度高,疊加所製造的強湮滅力場強度自然也就更高。 他們為新科技方向計劃投入三百億美元。 三個方向的研究加在一起,總計預算就是1200億美元。 這還是‘先期預算’。 現在…… 600億美元? 連一個標準化方向都不夠用! 幾個高層感到很頭疼。 種花家有句話說的好,‘貧賤夫妻百事哀’,經費不夠也同樣帶來很多問題。 當確定能通過的經費不超過600億美元,邀請來的專家們先是吵了起來,之所以能有‘三個方向’,就是因為專家們的意見不同。 之前說的是,三個方向都支持,大家自然是一團和氣。 現在明顯就隻能支持一個或兩個方向,被砍掉的方向怎麼辦?當然要用口水來爭取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隻要是《格魯姆湖計劃》的討論會議,就會聽到好多專家吵個不停。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 參會的高層都感覺很頭疼,但他們又沒有辦法簡單做決定…… 這時候,他們非常羨慕種花家。 種花家的相關研究隻有王浩一個聲音,其他人的成果、威望根本無法相比,自然不會出現一大堆爭吵的情況。 問題就在於,王浩帶領團隊做研究,還能有那麼多成果。 再看向這群專家…… 傷心! 難受啊!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