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你帶隊過去?這邊的實驗怎麼辦?” “劉教授走了,王強、阮偉平也走了,湯院士,你覺得實驗組沒了這三個人,還怎麼做研究?” 湯院士想了一下,認真回答道,“我們可以進行常規的實驗,測定f射線以及力場內部的物理特性,在實驗的過程中,也能讓實驗組的其他人,對f射線以及力場、設備更了解。” “有道理。” 廖建國思考著說道。 研究組走了核心人員也是可以進行實驗的,隻不過缺少最了解f射線、疊加力場技術以及設備的人員,想要進行研發改進就不太可能了。 廖建國感覺很鬱悶,他接手f射線實驗組是準備大乾一場的。 f射線,是一種可用於軍事的科技,可以對敵方目標進行直接打擊的武器,被打擊的目標甚至還包括衛星。 如果f射線技術能變得更加成熟,比如,釋放覆蓋距離更遠,打擊更精準、可控,其必定會成為戰略決定性的武器。 “未來f射線的戰略意義,可能不比核武器差!” “如果能帶領團隊取得技術上的重大突破,讓f射線能真正應用於軍事,我……可能會成為‘兩彈一星’式的功勛人物吧?” “到時候……” “唉~~” 廖建國思考著還是要麵對現實,研究才剛剛有點小發現,核心的人員就要被調走了,“早知道,就不告訴王院士……” 他說著搖了搖頭,對湯院士道,“我帶隊去那邊看看。朱誌龍、王曉翠等幾個年輕人也不錯,讓他們也過去看看。如果可以,就讓他們跟著劉教授工作,就當是鍛煉新人了。” “這也可以。” 湯院士點頭說道。 …… 湮滅力場實驗基地。 王浩、向乾生等人一起站在基地門口,等了不長時間就看到了兩輛軍車開了過來。 前麵的車門開了。 一個國字臉的中年走了出來,熱情的和王浩握手道,“王院士,第一次見麵,我是廖建國。” “廖主任,你好。” 王浩寒暄了一聲,疑惑問道,“我隻是讓劉教授幾個人過來,你怎麼……” 廖建國道,“這不是想著,多讓幾個人過來學習嗎?來這邊做實驗工作的機會,對我們來說太珍貴了!” 王浩點頭表示理解,但還是把廖建國拉到了一邊,說了下研究的保密性問題。 新研究不能讓普通技術人員接觸。 廖建國當即表示道,“他們不參與你們的實驗研究,就是來你們實驗組這邊學習交流。” 他說著問道,“王院士,我可以(參與)嗎?” “當然沒問題。” 王浩點頭笑道,“廖教授,有你這個電磁專家加入,對我們的研究肯定有很大幫助。” 兩人說著一起走了進去。 等進入了實驗基地大樓,王浩帶著廖建國參觀了實驗間,廖建國一路感嘆新的湮滅力場設備的簡化。 他確實有這個感嘆。 f射線發生設備是幾個反重力設備組合在一起,看起來非常的龐大而復雜,新的湮滅力場設備就簡單多了。 雖然比單個反重力設備復雜一些,但畢竟隻有一個設備,再復雜也是有限度的。 “什麼時候,f射線也能直接發生就很好了……” 廖建國說道。 幾個人就一起去了會議室。 王浩到了會議室以後,就把劉雲利拉到身邊,說起了新的研究,“我準備進一步研究直流反重力技術。” “直流反重力?” 劉雲利頓時反應過來。 之前他還不明白為什麼王浩非要讓自己過來,聽到研究名稱心裡頓時了然,之前直流反重力相關研究就是他負責的。 他疑惑問道,“不是說場力強度上限太低嗎?” “上限確實低,但你們最新的發現,讓我有了新的想法。”王浩朝著廖建國點點頭,對他們的新發現表示肯定,隨後道,“我準備在直流反重力場內部,放置持續性強熱反應的發生裝置,裡麵充滿強熱能量。” “同時,借助強螺旋磁場,看看是否能有發現……” 劉雲利思考著點頭。 廖建國疑惑問道,“王院士,你是想看看,這個新的反重力設備所製造的反重力場,在能量和磁場雙重壓力下,強度是否會繼續增大?” 】 “有這方麵的考慮。” 王浩說道,“場力增大,應該是必然的。隻是增大多少、增大的趨勢怎麼樣,都是要研究的。在沒有實驗發現之前,一切還隻是推斷。” 之後就正式進行會議。 所有人就一起討論最關鍵的問題--‘強熱反應’。 實驗需要在反重力場內部,放置持續性散發強熱的裝置,但裝置具體是什麼還沒有個結果。 劉雲利道,“f射線組的實驗是采用電力熱源,類似於高功率的點燈,電池供能下持續散熱。” “電池功率多大?” “60w。” “功率太低了。” 王浩評價了一句,隨後道,“我有幾個想法,大家仔細分析一下。一種是低核反應,能持續供給熱量,可控的低核反應能持續供給高熱量,隻是……太麻煩了。” 低核反應,就是微型核裂變反應堆。 核裂變反應堆能做到持續大量散熱,原材料低豐度的情況下,一切都在可控範圍內。 唯一的缺陷是…… 太麻煩! 因為核反應具有放射性,要專門的核物理團隊過來,實驗也肯定需要轉移場地。 另外,實驗過後設備就不能重復使用了。 當然好處就是核反應散發大量熱,完全符合王浩對於‘自主散發高熱’的要求。 等王浩說完以後,其他人也討論起來,“放置核反應堆,難度高、實驗也會變得復雜。” “我覺得還是從簡單開始,熱量低一些,也許也能有發現。” 劉雲利也說道,“等有了發現以後,再用這種方法進行實驗吧?核反應是確保實驗大概率能成功的選擇。” “我也是這麼想的。” 王浩認可的點頭。 廖建國聽著都有點不敢說話了,他參與過一些軍-方的科研項目,自認為見多識廣,也沒想到這群人談起核反應堆都平平澹澹。 那可是核反應堆啊! 實際上,別說是微型核反應堆了,實驗組甚至討論過,強湮滅力場內進行核爆炸實驗,收集殘留物來解決特異現象問題。 之所以能如此平澹,也是因為…… 財大氣粗、經費充足! 哪怕是核爆炸毀掉了設備,大不了再重新造幾個而已。 王浩說起核反應也就是起個開頭,讓所有人知道實驗對熱量需求非常高,之後才正式進行到討論中。 很多人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最終確定的方案依舊是‘大功率電力供能散熱’。 直流湮滅力場設備有個很大的優點是,即便外層被螺旋磁場設備包裹住,內部也不是全封閉的,能從外麵接線路進入到反重力場中,就可以直接在內部放置電熱源。 考慮到外層很可能形成強湮滅力薄層,對於連接線路的要求也很高。 現在已經有了最佳選擇--一階鐵材料。 一階鐵材料受到強湮滅力場影響,依舊會發生磁化反應從而讓電阻大大增加,但隻要對於材料溫度進行持續控製,就能夠讓電力一直維持穩定。 在確定了方案以後,研究組圍繞新實驗高效運轉起來。 其他方麵的實驗準備工作,都可以正常的進行,唯一不確定的是強螺旋磁場設備。 這方麵需要高能所配合。 高能所給湮滅力場實驗組製造了兩臺強螺旋磁場設備,其中有一個大型的直接交付給了f射線實驗組。 第二個小型設備,也快到了交付時間。 王浩已經打電話催了好幾次,高能所的回復是還需要半個月時間,這半個月正好用來準備實驗。 所有人都忙碌起來。 唯一清閑的是廖建國和f射線組的幾個新人,他帶著幾個新人過來,美其名曰是‘參觀學習’、‘鍛煉新人’,但新實驗涉及到保密問題,新人是沒資格參與其中的,隻能做一些邊角的輔助工作。 廖建國也同樣很清閑。 作為一個電磁領域的專家,他倒是也被分配了工作,是對強螺旋磁場設備進行安裝、調試,讓其能符合新實驗的要求。 但是,強螺旋磁場設備還沒運送過來。 廖建國正閑的發慌時,就接到了湯建軍老院士的電話,湯院士簡單詢問了下情況,就勸說他快一點返回實驗基地。 “你是負責人啊,這裡的工作還要你來主持!” “沒有劉雲利幾個人,但實驗還可以正常做。我們上一次的發現,連王院士都認可了……” “我覺得可以順著方向繼續增大內部散熱功率,再針對f射線檢測問題進行改善……” 湯院士連續說了一大堆。 廖建國仔細想想也有道理,他是f射線實驗組負責人,留在湮滅力場實驗組跟著王浩做新實驗研究,怎麼也有點說不過去了。 他決定回去了。 說乾就乾! 當天下午的時候,廖建國就找到王浩說要離開,並歉意的表示自己組裡的工作很忙,沒辦法等強螺旋磁場設備運過來之類。 王浩理解的點頭,表示會讓高能所的人負責這項工作。 廖建國頓時更鬱悶了。 高能所的人能負責強螺旋磁場設備問題,還說讓他留下來幫忙安裝、調試乾什麼? 走! 趕緊走! …… 廖建國迅速返回了f射線實驗組。 他不是自己一個人回來的,還帶上了兩個新人,隻留下一個在湮滅力場實驗組。 當回到了實驗基地以後,廖建國就見到了湯建軍,簡單說起了新實驗的問題,“和我們一樣,他們也準備在反重力場內放置熱源,好像是希望有什麼新發現……” “不過,王院士可真行!” 廖建國感嘆道,“他竟然說起要放置核反應堆,你說說……我是想都不敢想啊!” “什麼?核反應堆?” “是啊?” 湯院士頓時來了精神,他滴咕道,“反重力場內放置核反應堆,外層螺旋磁場,試著製造強湮滅力場薄層?” “這不就是進行可控核聚變的初期實驗麼!” “不行!” “我要申請去王院士的實驗組!” 湯建軍花費十幾年時間研究托卡馬克裝置,現在所用的螺旋磁場采用的就是他的設計。 可控核聚變,都已經成為了他的執念。 現在聽到說反重力場內進行核反應,再加上外層的螺旋磁場設計,當即認為很可能是進行核聚變裝置初期實驗。 他馬上回辦公室打申請,要去湮滅力場實驗組參與新實驗。 廖建國直接懵了。 湯建軍一個電話把他叫了回來,說是要準備進行下一步實驗,結果才剛回到基地裡,湯建軍就要去湮滅力場實驗組? 這他麼……是人乾的事嗎? …… 湯建軍的申請打到了科研部門。 一個功勛老院士的申請肯定會被上級部門重視,但湮滅力場實驗組不是科研部門決定的。 他們就把申請轉給了王浩,讓王浩自己決定是否讓湯院士參與實驗。 王浩看到‘湯建軍’的名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馬上就簽字同意了。 湯建軍就是國內托卡馬克裝置的研究人,可以說國內沒人比他更懂螺旋磁場,而螺旋磁場發生設備對於新實驗研究非常重要。 有個頂尖專家參與實驗的幫助太大了。 若是對強螺旋磁場裝置進行改進,比如要調整裝置大小、強度,就可以得到最專業的建議。 另一邊。 湯建軍的報告打上去,隻等了一天時間,就知道王浩同意他加入新的實驗研究。 他頓時迫不及待的收拾東西。 廖建國知道消息直接找上了門,滿心復雜的說道,“湯院士,你走了以後,我們的實驗怎麼辦?” 湯建軍澹定說道,“沒有我也能做實驗吧,應該不會有影響。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找劉雲利,或者乾脆找王浩,他們比我們更懂f射線。” “可是……” 廖建國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湯建軍走過來拍著廖建國的肩膀,認真說道,“建國啊,我知道你的想法,是希望能在f射線研究上有成果。” “但是,科學研究不能隻有一家之言。” “不管是我們組,還是其他的組,都是為了祖國科研事業做努力,無論成果大小都是對科研事業的貢獻!” “加油!” “接下來就靠你了,我相信你一個人也可以!”湯建軍說完就迫不及待的提著行李離開了。 廖建國跟著走到門口,憋了好半天吐出一句話,“你之前可是說,f射線才是我們的研究,還非讓我回來……” “現在又這麼說?” “這老家夥……真是不乾人事啊!” 最新網址:
第406章 核聚變初期實驗?廖建國:這特麼是人乾的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