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研究盲點!依靠時間理論,解決光速限製?(1 / 1)

最新網址: “我早就說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你們都不相信。” “什麼幾年時間,一次實驗就夠了,王院士是什麼水平?那是正常人嗎?那是……神人!” “……” 一大堆事後諸葛亮暫且不提。 第一次實驗就製造出了強湮滅力場,確實是非常振奮人心,實驗發現的意義也很大。 他們第一次使用金屬超導材料,以直流場力的技術製造出了強湮滅力場。 包括最初始的疊加力場技術,包括後來的直流強湮滅力場技術,實驗組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高壓混合材料,也隻有在研究直流反重力技術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製造出穩定的F射線發生設備,才使用過升階金屬超導材料。 金屬超導材料製造直流強湮滅力場,是湮滅力場技術的巨大提升。 一則,會讓設備更加穩定。 二則,金屬超導材料承載的電流強度更大,可塑性也非常強,就會讓技術擁有非常廣闊的提升空間。 首先就是材料布局問題。 他們隻是做了一次實驗,即便是做了很多的設計論證,但布局肯定不是完善的,還可以繼續細化進行提升。 另外,他們還可以使用顆粒性材料技術,直接提升製造的湮滅力場強度。 後者和研究是相輔相成的。 現在實驗製造出了強湮滅力場,就可以讓合作的航空材料院,去製造CWF-018的微米級顆粒。 那麼就可以得到其外在的半拓撲構架模型。 半拓撲構架模型關聯反重力特性,也可以去分析直流強湮滅力場特性,來幫助完善材料的布局。 所以發現是非常重大的。 在實驗結束以後,實驗組很快得到了一係列檢測結果,也包括最重要的湮滅力場強度。 向乾生做了報告,“溫度193k,場力強度最高達到4.73倍率!” “以此為基礎繼續完善材料布局,再加上顆粒性材料技術,就希望能提升到10倍率以上!” 他的話音鏗鏘有力,明顯帶著激動的情緒。 很多人都歡呼起來。 現在的實驗結果再去進一步研究,就可以製造出超越10倍率的強湮滅力場,而他們之前的設備則隻能製造8倍率的力場。 這種提升幅度是難以想象的。 就像是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他們投入百億美元製造新設備,場力強度也隻提升一倍率多而已。 在任何的技術領域,技術越高端提升就越困難。 現在他們似乎打破了這一常規,製造超過十倍率的強湮滅力場,似乎也不算什麼了,因為他們並不隻是實驗一種材料。 CWF-018,隻是最初始的材料。 之所以先實驗CWF-018,隻是因為CWF-018是超導材料工業公司大批量生產的產品,生產相對更容易一些。 他們後續還要驗證很多材料,包括反重力測定表現好的025、028、035、041,等等。 王浩總結說道,“這是第一次實驗,就能製造出強湮滅力場,結果很好,但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 “現在隻是剛剛開始,我希望後續還能夠發現更好的材料。” “湮滅力場技術的提升,關係到很多的領域,這早已不是一種超前的科技,已經直接關聯到各個領域……” “接下來大家要更積極一些……” 王浩不隻是口頭上鼓勵大家,還決定給所有人頒發大額獎金。 科研人員也是正常人,也是需要生活的,直接頒發獎金的鼓勵比什麼都有效果。 …… 地球的另一邊。 阿邁瑞肯的一號決策人,正在聽取和種花家核聚變研究有關的報告,他們有特別的消息渠道,能得知一些常規保密性信息。 作報告的是情報部門主管布魯斯通。 布魯斯通非常認真的說道,“他們的核聚變項目進入到大規模材料研究和設計階段,也就是說,他們的整體設計已經完成,並在理論上已經能夠實現。” “他們在內部公開了幾個新的信息,那些都是保密信息,很可能和強湮滅力場有關。” “我們能確定的是,他們不隻是發現了一階鐵、鋰以及碳元素,還包括幾種其他元素,隻是沒公布出來。” “經過研究討論,我們認為他們的強湮滅力場技術又有提升,而且最低會超過10倍率……” 一號決策人聽的直抿嘴。 他們並不太關心核聚變項目的進度,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核聚變項目短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 這種超大型的項目,想通過設計論證都需要幾年時間。 哪怕是研究一帆風順,能有十年時間製造出第一臺核聚變發電設備,都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第一臺核聚變設備製造出來也有很多的問題,後續要不斷的調試、修正,也會需要很長很長時間。 一號決策人對於項目進度並不在意。 不管項目進展順利還是不順利,都不可能在他的任上完成了,甚至說,到他結束生命的那天,都不太可能知道結果。 他關心的是強湮滅力場技術。 格魯姆湖計劃就是為了研究強湮滅力場技術,而格魯姆湖計劃是否順利的參照就是反重力形態研究中心。 研究,最怕的就是對比。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就比如學生們的考試,某個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錯,但對比同班優秀的天才學生,成績就相對差了很多。 在老師和家長的眼裡,‘某個學生’可能會歸在平庸行列。 科學研究也是一樣。 格魯姆湖計劃本身沒什麼問題,但總是被拿過來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做對比,就導致參與的每個人都有非常大的壓力。 現在聽到新消息的壓力就更大了。 “十倍率?不是在開玩笑嗎?” “湮滅組織第一臺設備隻有4倍率,現在不到5.5倍率,他們一下子就能從8倍率提升到超過10倍率?” “難道我們都走錯了方向?” 布魯斯通也隻能抿抿嘴,他負責情報工作,在專業性的問題上,根本沒辦法說什麼。 一號決策人長嘆了口氣。 他覺得自己的工作實在太難了,或許過去百年的歷史中,都沒有比他更關心科學研究的決策人了。 哪怕是曾經主導曼哈頓計劃的羅斯福,也根本不會有這麼大的壓力,因為當時研究原子彈的就隻有阿邁瑞肯,也根本沒有其他的機構拿來做對比。 他們就是唯一的,自然不會有壓力。 現在他們則是落後的一方,甚至不知道前進方向在哪裡,但他們必須要展開相關的研究。 湮滅力場技術,早已不隻是單純的科學研究,已經關係到方方麵麵的領域,甚至是軍事科技。 比如,空艦係列飛行器,使用的就是橫向反重力場技術。 當想到空艦係列飛行器的時候,一號決策人就感覺更加苦惱了,他們也希望能夠研究出飛碟,但超導電池技術一直在完善。 這項研究已經進行了幾年時間,製造出來的‘超導電池’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用作支持大型飛行器使用。 “還是派人去湮滅組織看看吧,他們好像正在進行核實驗……” “這個實驗很重要,據說可能製造出更強的湮滅力場。如果真的能夠完成,我們可以在格魯姆湖項目中,製造一天新設備供研究使用。” 一號決策人嘆氣的說道。 …… 不止是阿邁瑞肯關注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核試驗,組織其他的參與國也同樣非常關注。 來到實驗組的有好幾個官員,還有好多的科技機構代表。 其中職位最高的是O盟的官員杜魯普斯,他專門找到微型核反應堆團隊,討論了一下裝置的安全問題。 這方麵其實不用太擔心,就隻是個微型核反應堆而已,人類掌握核裂變控製技術已經超過七十年。 早在幾十年前,就有很多個國家建造了大型核電站。 核反應團隊的專家給出了肯定答案,“杜魯普斯先生,你放心吧,不會有任何影響。” “我們這周圍已經做了防輻射的工作。” “核反應堆在裝置內部,而內層的強湮滅力場薄層,會吸收大部分輻射,剩餘極少的部分也不可能穿透外層厚重的隔板。” “一切都很安全。” 在確定了安全性以後,杜魯普斯才穿著厚重的防輻射服,和其他官員一起進入到大型實驗間。 一個星期以前,裝置內部已經進行了小型核反應堆點火。 後續一個月時間裡,就需要不斷對核反應堆進行檢測、控製和調整,來保證核反應堆性能的穩定。 杜魯普斯進入實驗間就見到了諾沃提尼和布萊恩。 諾沃提尼的表情有些沉悶,對於官員們的到來不是很熱情,還是布萊恩接待了杜魯普斯一行人。 杜魯普斯問了很多問題。 布萊恩則對於設計進行解釋,“內部強熱源和外部磁場的作用下,就能製造更強的湮滅力場。” “內部則是極致反重力場,我們已經檢測到了,一小時前是98.3%,而且還在持續升高。” “外層強度不確定。” 布萊恩說著搖了搖頭。 諾沃提尼則朝著他翻了個白眼。 他們確實沒有對外層強湮滅力場的強度進行檢測,但從微小材料的磁化數據已經能體現出來了。 簡單來說,提升很小。 他們討論都認為,強度不會超過5.8倍率。 這遠遠低於預估數值。 在點火內部核反應堆之前,他們甚至覺得可能製造出強度超過7倍率的強湮滅力場。 杜魯普斯並沒有聽出弦外之音,他圍著設備轉了一圈兒,發現設備就是完全密封的裝置,頓時疑惑問道,“外麵這層殼,不能打開嗎?” 布萊恩解釋道,“外層是強磁場發生裝置,依靠強磁場的擠壓效果,才能製造出更強的湮滅力場。” “如果去除強磁場,湮滅力場強度就會減低很多……” “常規隻有5倍率。” “而且,外層還有隔熱材料,去掉了外層裝置,內部核反應堆就無法完全控製了的……” 杜魯普斯繼續問道,“也就是說外層無法去掉?” “對。”布萊恩猶豫著點頭。 “如果是這樣,即便是製造出了高倍率的強湮滅力場,如何大批量的製造磁化材料呢?” 這才是官員們關心的問題。 磁化材料。 包括磁化鐵材料、磁化鋰材料,都關係到高端材料製造,關係到科研基礎和經濟利益。 問題是…… 布萊恩無法回答。 湮滅科技公司能夠大批量製造出磁化材料,他們使用的設備肯定沒有外層厚重的殼。 那麼他們是如何製造出高強度的湮滅力場的? 布萊恩和諾沃提尼對視一眼,忽然發現研究不隻是碰到了問題,可能是直接走錯了方向。 之前他們認為王浩團隊,也是應用內部激發核反應的技術,來製造高強度的湮滅力場,可問題就在於,王浩團隊的技術能用於大批量生產磁化材料,場力位置就肯定沒有外層厚重的殼。 兩者是沖突的。 杜魯普斯發現了他們沒有想到的盲點。 這也讓布萊恩非常的尷尬,最終他還是沒有說出什麼,隻能用‘我們還在研究’來搪塞。 好消息是…… 最少他們的技術有進步,他們製造出了極致反重力場。 等官員團隊全部離開以後,布萊恩和諾沃提尼坐在一起也都沉默了,好半天布萊恩才問道,“我們下一步做什麼?” 諾沃提尼也有些茫然。 現在的實驗沒有達到預期,強湮滅力場薄層的強度提升很小,隻是製造出了內部的‘極致反重力場’,似乎沒有任何意義。 諾沃提尼反問道,“王浩團隊那邊呢?他們也製造出了極致反重力場……然後,時間理論?” 布萊恩扯了扯嘴角,說道,“相關聯的也隻有這個。” “所以……” “我們去驗證時間理論?” “不然呢?還能做什麼?” 他們說著不由長嘆了一口氣。 …… 西海市。 王浩帶著激動的心情回了家。 家裡已經很熱鬧了。 一周前,蘇映雪生下了一個男寶,好幾個長輩正聚在客廳裡,聊著孩子取名的問題。 “王一航,多好,以後是個艦長!” “子俊、之俊,都挺好,映雪這麼漂亮,孩子肯定長得好……” “我跟你們說,就叫王宇,這個名字好預示著孩子將來,能帶領人類征服宇宙……” “要不找個算命大師看看?” 王浩可沒心情談什麼名字,他進了門和其他人招呼一聲,馬上就去了臥室看看老婆孩子。 蘇映雪正枕著靠墊坐著,看起來氣色還不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寶寶則躺在一邊睡著。 王浩輕輕的走過去,有些歉意的關心問道,“怎麼樣?” 蘇映雪溫柔的看了下孩子,隨後笑道,“當時有點害怕,挺過去就沒什麼了,就是有點虛,伱忙完了?” 王浩抿了抿嘴,說道,“這幾天沒什麼事,抽空就回來了。” 他說完湊近看了看寶寶。 很醜~~~ 這是第一感覺。 王浩待在房間裡和蘇映雪溫存了一下,發現自己根本幫不到什麼,就乾脆走出去招呼下幾個長輩。 他才剛走到客廳,就聽老爸王海清說道,“王浩,你覺得王宇這個名字怎麼樣?你是大科學家,以後你的孩子,那肯定要更進一步,宇,就是宇宙啊,宇宙包羅萬象,意思太多了……” “王宇,未來就能帶領人類征服宇宙……” “哇啦哇啦……” 王浩聽的直扯嘴角,反問道,“征服宇宙?怎麼征服?出太陽係都要一光年,去臨近的星係,也要5光年……” “別跟我說科技,我不懂。” 王海清道,“而且,就不能研究研究,萬一呢?距離那麼遠,速度可以更快啊!” “科技在發展,人類在進步!” “你們說,對不對?” “……” 王浩聽的有些無奈,他又沒有辦法反駁,就剛才坐在了一邊兒,仔細想想還是有道理的。 科技在進步,就不能更快嗎? 比光速更快…… 要怎麼做? 他忽然想到了時間理論,那麼利用不同湮滅力場之間存在的時間差異,是否能夠解決速度上限問題?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