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舊設備?高端設備?諾蘭陷入2難境地!(1 / 1)

最新網址: 最近一段時間,王浩一直在首都工作。 作為核聚變項目的負責人,他要參與很多的會議,其中還包括最高的決策會議,也要參與相關的技術性學術會議。 另外,他還需要處理核聚變項目相關的事務。 雖然大部分常規事務都是湯建軍,王燁等人負責處理,但他是項目的總負責人,也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離開首都。 當聽到徐老師的話以後,王浩直接來了科技部門,他滿是疑惑的問向徐老師,“您說合作?湮滅組織?” “上次,諾沃提尼不是來了一趟?我和他談了很多,他們的研究有可學習的地方,但應該沒有資格和我們進行合作吧?” 徐老師道,“我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又想到,核聚變項目不是有很多進口高精度設備和材料的需求?” “材料方麵還好一些,但有些高精度的設備,想解決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是不是可以以某種方式進行合作?” 王浩疑惑問道,“進行合作,不怕泄密嗎?現在我們使用的是直流湮滅力場技術,他們一看設備就能猜出很多東西了。” “所以我問你啊……” 徐老師攤開手說道,“有沒有不會造成技術泄露,還能和他們進行合作的方式?” “……” 王浩扯了扯嘴角,覺得有些強人所難。 不怕泄密? 合作? 隻要是技術合作,就肯定會存在泄密風險! 直流湮滅力場技術是絕對不能泄露,即便隻是讓他們看一眼設備,對方都可能會想到‘直流技術’,畢竟都是相關方向研究的專業人士,設備的細節會透露出很多內容了。 湮滅組織和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都走在疊加力場的研究方向上。 這個方向受到的限製很大。 即便把製造的湮滅力場強度提升到20倍率,製造的也是強湮滅力場薄層,技術隻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當然,同樣方向的研究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比如,F射線。 湮滅組織公開的實驗進展來看,他們距離發現F射線已經很接近,但也需要他們進行相關方向的研究。 如果給他們一點點靈感,或許很快就能發現f射線。 但是,隻要還在疊加力場的方向進行研究,就根本不擔心他們能夠控製f射線,一則是高壓混合材料基礎,會讓設備非常不穩定。 二則,設備太過於龐大,製造的f射線不可能走出實驗室。 最初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製造出的f射線就是如此,隻能大量的投入去激發F射線進行研究,連釋放方向都無法進行高精度控製,而強度也隻能通過材料的磁化反應去進行粗略檢測。 等等。 王浩認真思考著,忽然挑眉說道,“我記得反重力中心有一臺廢棄的疊加力場設備。” “我們用那臺設備做了很多的實驗,它最高能製造出5.8倍率的強湮滅力場薄層。” “諾沃提尼團隊來的時候,我還帶著他去參觀了一下。” “不然……” “我們用這臺廢棄的設備和他們進行交換?” 徐老師問道,“上麵會不會有什麼需要保密的技術?如果讓他們放開手去研究,會不會……” 他還是擔心技術泄露。 王浩好笑的搖頭,“既然想交換高精設備、材料,我們什麼都不拿出來,又怎麼可能呢?” “那臺設備的磁場裝置已經被拆除,就不擔心F射線信息泄露的問題。那麼剩下的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高壓混合材料,一個就是底層材料的布局。” “我們研發出的高壓混合材料,性能不一定比他們的好。但是,從公開數據來看,加上材料布局技術,我們所製造的反重力場強度,比他們高出三到五個點,所以我們的設備製造的湮滅力場強度更高。” “值得注意的就是這兩個。” “現在對我們來說,高壓混合材料已經被淘汰了,而他們還在這個方向上做研究……” 王浩隻是簡單提了一下。 徐老師聽的眼前一亮,“我們把設備賣給他們,就是幫助他們在這條路上能走的更遠?” 王浩用力抿抿嘴。 引導對手走彎路,聽起來似乎有點兒罪惡。 所以他的話隻說了一半。 而且,他們隻是想用舊設備來換取需要的設備和材料,至於其他機構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就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了。 徐老師想了一下,繼續問道,“你說那臺設備能製造5.8倍率的力場,如果添加高磁乾涉,再加上內置核反應堆,能製造的場力強度有多大?” “7倍率左右。” “隻有七倍率?” “對。” 王浩解釋道,“磁場擠壓可以提升湮滅力場的強度,但提升也是非常有限的,內置高熱源也是如此。” “他們依靠那一臺設備,再加上所掌握的技術,製造七倍率的湮滅力場是有可能的,更高……” 他說著搖了搖頭。 徐老師對王浩說的數據自然是非常相信的。 在湮滅力場的研究方向上,王浩就是最專業的人士,沒有人能比他對此更了解了。 徐老師思考了一下,“我記得格魯姆湖計劃的負責人好像說過,他們製造的新設備可以製造七倍率的場力。” “我也知道,但估計就是個目標。” 王浩道,“他們用的還是湮滅組織‘第二代’設備的技術,即便做了一些完善,再加強內置的核反應強度,我估計,能達到6.5倍率已經很不錯了。” “那好吧。” 徐老師點頭道,“我和其他人再討論一下。王院士,你有空也回一下西海大學,看看那臺設備情況。” 王浩明白徐老師的意思。 徐老師是擔心設備上存在關鍵技術泄密的可能,畢竟有些不經意的設計可能會泄露信息。 王浩處理一下手頭上的工作,推掉了下一周的會議安排,馬不停蹄的返回來了西海大學。 他找到了顏靜、向乾生、劉雲利等人,組成了一個專門的小團隊,來對老設備的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 這次的分析和研究還要做一份詳細報告,來確定老舊的設備上,不會存在關鍵技術泄露的可能。 ……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 比爾-布萊恩以組織的名義聯係科技部門以後就沒有在意,他根本沒有想過科技部門會同意進行技術合作。 相比王浩團隊的技術來說,他們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合作等於是單方向的學習。 這種合作不會有人同意的。 可等到第三天的時候,專門負責處理類似事物的克羅姆-鮑勃,滿是驚訝的找到了比爾-布萊恩,“科技部門給了回復,你一定想不到他們說了什麼。” 比爾-布萊恩疑惑問道,“不會直接罵我們吧?” “當然不是。” 克羅姆-鮑勃說道,“他們說讓更高級別的官-員,也就是有資格談其他領域技術合作的人過去談。” “啊?” 比爾-布萊恩頓時也驚訝了,馬上追問道,“還有呢?” “他們的回復中,提到了一臺高端的強湮滅力場設備,常規就能製造接近6倍率的強湮滅力場。” 克羅姆-鮑勃說的非常認真。 這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非常高端的設備,因為他們的‘二代設備’常規隻能製造接近5倍率的強湮滅力場。 任誰都很清楚,設備更新換提升會越來越小。 常規接近6倍率的強湮滅力場設備,肯定會超過他們論證出的所謂‘三代設備’。 雖然科技部門的回復中,沒有具體談到怎麼合作,但是,有些話不用說的太明確。 他們就是用設備作籌碼,來進行某些方麵的合作。 比爾-布萊恩明白過來,找到尤拉伊-諾沃提尼說了起來,諾沃提尼聽到‘接近6倍率’的數值,馬上想到去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時,看到的那一臺‘高端強湮滅力場設備’。 何毅介紹的時候,就說過具體數據,“最高超過5.8倍率。” 這就是接近6倍率。 “正常來說,他們不會有兩臺性能接近的強湮滅力場發生設備。”諾沃提尼停了一下,繼續道,“他們說的設備,應該就是我見到的那一臺。” “怎麼樣?” “很厲害!” 諾沃提尼道,“我在周圍仔細看了,上麵有很多我們能學習的東西。另外,接近6倍率代表什麼,你也知道……” 布萊恩用力點頭。 如果常規湮滅力場強度就能達到6倍率,再加上內置核反應堆以及外層磁場乾涉,場力強度就可能會接近7倍率。 這就太有吸引力了! 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負責人羅納德-諾蘭聲稱,他們的新設備能製造7倍率的湮滅力場。 但實際上,可能性非常低。 他們使用的是同樣的高壓混合材料,底層材料布局也不可能做大的修改,常規能製造出5.5倍率的強湮滅力場,就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組織能夠拿到王浩團隊的高端設備,所製造第三代設備的性能,就肯定會超越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 這也就代表他們能夠獲得大量的支持。 現在他們製造第三代設備,之所以拉不到資金支持,主要還是受到格魯姆湖計劃的影響。 新設備性能不能超過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他們依舊隻是‘世界第三’,排除種花家的陣營中,也隻能屈居第二。 或者說,倒數第一。 技術都已經是倒數第一了,自然不在乎是否能繼續提升。 若是‘第三代設備’能超越格魯姆湖計劃,他們依舊是排除種花家的世界第一,自然能吸引更多的支持和關注。 到時候,籌集資金就不再是問題。 ……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向上提交了信息。 組織相關的參與國家、機構也非常重視,他們就特別成立了一個團隊奔赴種花家進行談判。 這次談判名義上是進行商務談判,團隊裡也有一些相關的官員,但核心還是希望能購買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高端設備’。 在王浩的眼裡,舊設備就是淘汰了好幾代的東西,以後根本不可能再繼續使用,留下來也隻能放在角落積灰。 直到有一天確定廢棄,就會被當做是垃圾處理。 但是,湮滅組織方麵不這麼看。 相關的談判代表也不這麼看,他們認為科技部門拿出來的是‘前一代設備’,直接證據就是湮滅力場強度。 現在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掌握的技術,最高能製造超過8倍率的強湮滅力場,而他們拿出的設備,常規就能製造接近6倍率的力場,添加磁場乾涉以及內置核反應堆後,甚至能製造7倍率的力場。 相比‘8倍率’,‘7倍率’不就是前一代設備嗎? “如果能拿到這一臺設備,我們就能掌握更高端的技術,7倍率已經超過鐵元素升階的臨界值。” “另外,我們還能從設備中,研究出一些關鍵信息,比如,王浩團隊的新一代設備相關的技術……” “這是非常重要的!” 談判團隊有著必須拿下設備的決心,他們也被賦予了很高的權限,也確實很有誠意進行技術合作商談。 雙方談判進行了兩個星期,就已經在基礎合作上達成了一致。 合作的大體內容就是,種花家用疊加力場的‘高端設備’,交換幾種禁售的高精度設備,還包括兩臺非常先進的高級車床。 同時,還有一些禁售的高端材料。 等等。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內部也有了動作,他們可不想爭取來的‘高端設備’,被完全沒有底線的庫博等人剽竊走。 但他們沒有辦法直接踢開阿邁瑞肯,畢竟阿邁瑞肯名義上是組織的重要參與國。 比爾-布萊恩和其他組織負責人,就決定不讓庫博等人參與相關的工作,甚至是日常的實驗、設備維護工作。 庫博等人被‘閑置’了。 同時,一些參與國家和機構代表,也呼籲要把‘不交錢’的阿邁瑞肯踢出組織。 這些聲音有很多,甚至已經蔓延到媒體輿論。 布萊恩都公開站出來,接受采訪表示說,“他們要麼繼續履行合約,補足支持組織的資金,要麼就開放格魯姆湖計劃。” “否則,就離開!” 其實布萊恩也隻是口頭上呼籲一下,想把阿邁瑞肯踢出組織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必須大部分參與國家和機構同意,並召開相關的會議才可以。 但是,影響還是有的。 阿邁瑞肯已經把強湮滅力場技術相關研究,都劃給了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即便是對湮滅組織的支持,使用的也是格魯姆湖計劃的儲備資金。 這樣的輿論氛圍下,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就變得非常尷尬和被動,他們肯定是不願意繼續投入的。 那可是最低40億美元的大手筆。 他們的重心在自己的項目上,40億美元花在新設備上不心疼,但花在支持湮滅組織就不一樣了。 湮滅組織就隻是備選而已。 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在乎的不是輿論,而是接下來的選擇,他們當然知道湮滅組織的動向,知道他們成功談下了和種花家的合作,甚至知道買下的‘高端設備’的具體性能信息。 常規製造5.8倍率強湮滅力場! 這就讓相關的決策層陷入兩難的境地,因為他們要製造的新設備,理論上常規場力隻有5.5倍率左右。 新設備的製造已經投入了超過60億美元,後續還要繼續投入,預估最低也會達到80億美元。 這樣製造出來的新設備,趕不上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第三代’設備。 到時候,他們就又成了‘倒數第一’。 如果暫停新設備的製造,支持湮滅組織一起進行研究,時間又不知道拖延到什麼時候,而且支持湮滅組織要投入超過40億美元。 格魯姆湖計劃的資金是有限的。 “到底要怎麼做?”羅納德-諾蘭想著頭都大了。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