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湮滅力場實驗組上下都忙碌起來。 初次實驗爆發性的成果,讓每個人都感到非常興奮和激動,他們發現了39種升階元素,也確實掌握的湮滅力場技術,處在‘元素升階爆發’的範圍。 “再能夠提升湮滅力場強度,必定能夠發現更多的升階元素。” “哪怕隻是提升的一倍率,都可能有幾種元素。” “20倍率以上的範圍,元素升階是最密集的,必須要把握住實驗機會。暫時我們隻有三次機會……” 現在是第二次。 何毅、向乾生,再包括劉雲利等人,則都期待提升力場強度,能夠發現一階銀元素。 那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元素即便發生了升階,實用意義也並不大,而有些元素則不同,一階銀很可能代表‘近乎常溫超導金屬’的大規模應用。 那代表科技的大爆發。 國際都認為湮滅力場方向的研究,能夠帶動人類科技迎來蓬勃發展,但至今相關研究對於普通人的影響還是很少的。 一階銀,能夠迅速改變這一切。 在有了第一次實驗經驗以後,第二次的論證速度相對就比較快了,整體上花費了不到兩個星期。 他們隻是找出第一次設計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設計改進以後,就可以拿著方案去找合作工廠製造了。 實際上,有些才剛加入研究組的研究員,對於實驗論證還是搞不太清楚,他們不明白為什麼第二次論證,就能夠知道第一次的問題。 第一次的實驗可以說相當成功了,各部分的設計最終都體現在整體製造出的湮滅力場強度上,那麼如何知道哪一部分有問題呢? 有些人私下裡討論的時候,就被‘老人們’教育道,“這方麵要自己研究。在我們的實驗組,聽王院士的就對了。” 其實他們也不知道原因。 別說是第二次實驗了,第一次實驗也是王浩來把控,設計從細節到整體都是他敲定的。 至於原因…… 很難說。 這些人也隻能帶著疑惑接受‘王院士是天才,聽他的肯定沒錯’的答案。 實際上,設計中的問題還是能夠以理論做出解釋的,與之相關的就是顆粒材料內部顆粒的形態。 顆粒的形態和直流反重力設計直接相關,和直流強湮滅力場也存在關係,隻不過其關係需要非常復雜的運算,才能夠模糊的推導出來。 那種運算之復雜,可比依照超導半拓撲理論,計算多元素組成的轉變溫度,根本不是人力簡單完成的。 所以,不如去直接設計論證。 一群人各自說出自己的觀點,反饋出正確的信息並記錄下來,再去對設計進行修正就可以了。 這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以設計最終結果,再去聯係顆粒的性態,推導與其的模糊關係,也對於未來的實驗設計很有幫助。” 王浩一邊做著記錄,一邊認真思考著。 湮滅力場實驗組一直都是他負責,但未來是說不好的,他總不能幾十年都負責實驗組。 未來還會有其他人負責實驗,也肯定希望能夠有研究成果,現在做的記錄就是珍貴的實驗資料、經驗,可以為後續的研究人員提供幫助。 在完成了第二次實驗的設計論證以後,就是等待製造好的各部分材料運送過來。 向乾生帶著遺憾離開了。 他要返回核聚變工程實驗基地,帶領核聚變工程研究組繼續進行F射線發生實驗。 核聚變工程研究組已經催促了好幾次,還有高層的決策部門特別打電話過來詢問。 王浩考慮了一下,還是放人了。 這個決定讓向乾生非常的鬱悶,比起湮滅力場實驗組不斷取得大成果的研究,核聚變工程基地的重復性F射線實驗,實在是沒有任何吸引力。 結果他隻能帶著行李離開。 在離開的時候,何毅、劉雲利等一群人嬉笑著歡送,“向教授,一路順風啊!放心吧,我們會把你那份兒工作完成的!” “不用擔心這邊,我們的研究肯定很順利!” “核聚變那邊更需要你!” “加油!” “一路走好~~~” 向乾生真是氣的想罵人,也就是他們之間太熟悉了,他隻能咬牙切齒的上了車。 何毅、劉雲利這樣做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嫉妒! 之前向乾生跟著王浩一起加入了核聚變工程實驗基地,所有參與研究的人都知道,他是核聚變研究的重量級人物,而且直接負責指揮實驗。 如果不論職位的話,向乾生都可以說是‘核聚變實驗的二號人物’。 這個工作當然令人羨慕。 何毅和劉雲利都覺得,自己去肯定也可以,甚至能夠完成的更好,而現在就是風水輪流轉。 麵對馬上要有大成果的研究,向乾生隻能孤零零的返回核聚變工程實驗基地。 所以,幸災樂禍還是很有必要的。 …… 半個月後,新的實驗設備製造完成。 好多研究員都是加班加點的工作,每天就隻有八個小時固定的休息時間,他們趕著時間把設備安裝好。 各部分檢測結束的當天,他們早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了實驗。 這次沒有領導組到來,實驗也就相對隨意了很多,設備開啟的時間定在晚上八點。 王浩站在實驗間邊側的安全室,聽著各個小組上報檢測數據,確定一切都沒有問題以後,快速下達了指令,“開始吧!” “檢查防護裝置。” “何毅,通電準備!” “劉雲利,準備運送材料!” “王善慶,準備檢測……” 一係列的指令下達以後,何毅做了‘通電申請’,王浩一聲令下電源就被接通了。 強湮滅力場被製造出來。 之後就是基礎場力檢測、材料運送,計時達到五分鐘以後,王浩就即時宣布,“斷電!” 實驗結束。 實驗設備旁邊好幾個人,都朝著設備中心的材料看了過去。 錫鉑鉛合金被快速運到了臨時檢測室,材料表麵的質量強度也快速被確定,隨後輸入計算機就得出了結果。 “21.2~24.7!” 王浩才出了安全室,就聽到了場力強度的報告,他不由得皺了下眉頭,“這麼少?” 何毅卻帶著興奮湊過來,“場力強度確實不理想,但是我們已經達成了目標!” 王浩馬上看過去。 何毅用力道,“我剛才湊近了,看了一下磁化材料,銀放在了最邊上,和送進去的時候差不多,好像就是亮了一點,重要的是……” “它沒有變成黑色!” “——!!” 王浩用力一瞪眼,頓時明白過來,“一階銀?” “肯定是!” “磁化材料呢?”他馬上追問道,也想湊過去看上一眼,哪怕遠遠的看上一眼,都能確定結果。 何毅道,“已經送去了材料檢測中心。” “走!” “去檢測中心!” 王浩轉身拉著何毅就朝著檢測中心而去。 …… 材料檢測中心,汪輝實驗室。 汪輝和周青已經拿到了一部分磁化材料,能送進往回實驗室的都是最重要的材料。 銀,就是其中一種。 汪輝知道一階銀的重要性,自然就會首先查看銀的變化,隻看一下顏色,他就忍不住激動起來,“沒有變成黑色,表麵顏色變得更亮……這個應該是一階銀吧?” 周青也激動的點頭,“肯定是一階銀。” 他們迫不及待的開始了檢測。 銀材料就隻是顏色變得更亮,但其實性態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隻是用工具輕輕的一敲,就發現被敲的部分變成了粉末狀。 他們用高溫槍把粉末融化,隨後再凝固在一起,才重新得到了‘銀塊’。 “體積縮小了很多。”汪輝說道,“密度也肯定增大了不少,剛才記錄了嗎?熔點是多少?” 周青道,“1250攝氏度左右。” 汪輝用鑷子夾住一個銀塊,稍稍用力感受一下,“硬度也有所提升啊,而且不是提升一點,做一下洛氏硬度實驗。” 在完成了硬度實驗以後,他們又檢測了常規的物理特性,包括用精密設備檢測熔點、密度以及化學特性等等。 常規檢測花費了一個小時。 周青還想繼續做‘導電性能實驗’,結果就聽到敲擊玻璃窗的聲音,一轉頭就看見王浩和何毅站在外麵。 他隻能暫停實驗,走了出去,“王院士、何院士,等多久了?” 旁邊有個研究員說的,“王院士和何院士都來了一個小時了,他們一開始是等在外麵,才剛進來。” 王浩搖頭道,“怕影響你們實驗,結果怎麼樣?” “是一階銀!” 周青很確定的說道,“我們剛才做了幾個實驗,能確定幾點,首先,密度14.49,比常規銀提升了40%。” “熔點1239攝氏度,也提升了很多。” “洛氏硬度70到105HRB,很驚人啊!” 當說起洛氏硬度數據的時候,周青非常用力的點頭,抿住的嘴角表達了驚訝,“比常規提升了一倍!” “有這麼高?” “確實很高,我們做了兩次實驗,得出的數據是一致的。”周青繼續道,“化學性質方麵,和常規銀沒什麼區別,比較穩定。” “導電性呢?”王浩問道。 周青道,“我剛才正準備測試一下導電性能,但是……還是讓胡秀全的組來做吧。” “也對……” 如果一階銀的導電性能和推斷的一樣,就必須要專業的團隊用最精密的設備來做檢測。 這裡做實驗根本沒有意義。 王浩迫不及待的說道,“聯係胡秀全,讓他的組拿材料去做檢測。” …… 汪輝和周青做一階銀的常規性質檢測,最大的發現是洛氏硬度的提升,洛氏硬度達到70-105HRB,可以說是‘質地堅硬’了。 在金屬硬度的檢測上,有好幾種相關的檢測方法,包括布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等。 其中洛氏硬度是最容易的方法之一。 洛氏硬度試驗是壓痕試驗方法,是測量壓痕的深度,就是將壓頭(金鋼廠圓錐體或鋼球)壓入試樣表麵,經過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主試驗力並用測量的殘餘壓痕深度增量計算硬度值。 洛氏硬度之所以容易進行,是因為有‘硬度機’存在,隻要進行了實驗就可以從硬度機讀出硬度數據。 作為一種單質金屬,70-105HRB已經很高了。 金、銀、銅、鋁等幾種性質穩定的金屬中,銅的洛氏硬度是最高的,通常的硬度範圍是45-90HRB。 鋁的洛氏硬度其次,範圍在20-60HRB。 銅和鋁製造的工具、器具,都已經可以用‘堅固耐用’來形容,一階銀70-105HRB範圍的硬度,最低標準也超過了鋁。 當然,比起接近超導特性來說,硬度高的特性不算什麼,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 比如,硬度高就不容易塑形。 但某一方麵特性突出,也代表具有一定的‘應用探索性’,可以針對其做單方向的研究,就可能實現更多的應用。 當前重要的還是導電性能。 即便已經是晚上十一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王浩還是帶著何毅一起去了胡秀全的實驗室,想要第一時間知道大致數據。 在確定一階銀不具輻射性後,兩人甚至直接參與了實驗。 很快。 第一次實驗結束了。 “2.78x10^(-14)Ω.m?” 根據各個檢測儀器上的數據,王浩親自動手做了計算,最後得出了一個瞠目結舌的結果。 “確定嗎?” 胡秀全也愣住了,他繼續做著計算,也很快得出結果,“2.78x10^(-14)?還真是……” “這個數據……” 他一時間不知該怎麼形容,激動的臉色通紅、青筋暴起,馬上用力喊道,“再來下一個實驗,今天晚上就要確定結果!” 實驗室的所有人也都激動起來。 他們對於實驗結果是有預期的,因為之前做一階金的電阻率檢測,得出的結果是1.91x10^(-13)Ω.m。 那已經是非常驚人的數據。 每個人的形容都是,“幾乎就是超導”,放在很多的應用領域上,‘10^(-13)’數據級別的電阻率都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是一個更加驚人的數據,電阻率又低上了一個數量級,也就代表‘電阻更加可以忽略不計’。 這實在太驚人了。 即便不用深入的去思考,他們都知道自己正在參與一個‘重大成果’的見證實驗。 重大到什麼程度呢? “這可能是會促進科技大爆發!” “可能會讓各個領域,全麵完成跨時代的性能升級,可能會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 最新網址:
第506章 1階銀,洛氏硬度和驚人的電阻率!(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