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想找出事故原因?做復刻實驗吧,再來1次爆…(1 / 1)

最新網址: 阿邁瑞肯軍方F射線實驗基地發生的爆炸事故,總計造成9人死亡,37人受傷,超過100人存在嚴重核暴露的風險。 同時,還直接造成了超過5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在死亡和受傷的名單中,有13人是格魯姆湖計劃研究團隊的人員,另外的33人則是軍方聘用的科學家,分別來自核物理研究所、費米實驗室、加州理工大學磁化物理實驗室等機構。 其中最重量級的有四人,都是公認世界最頂級的物理學家,而影響力最大的則是普利爾。 普利爾以學者的身份,能被邀請擔任項目負責人,足以見得其學術影響力有多大,他是世界最頂級的物理學家,理論物理領域也有很多的貢獻,包括湮滅理論,也在頂刊發表過十幾篇論文。 哪怕是在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中,普利爾也是科學家群體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在行政職位來說,普利爾就是第二人了。 科羅特-詹姆斯的個人影響力也很大,但主要是因為他發現了F射線,而在此之前他被庫博邀請擔任了實驗負責人。 在學術領域來說,詹姆斯比起普利爾還是要差很多的。 現在讓事故調查團隊頭疼的是,普利爾在實驗過程中當場死亡,而且還是距離爆炸最近、死的最慘的一個,其他的核心科學家要麼死亡、要麼受傷,能找到解釋是爆炸原因的,也隻是實驗外的人物了。 比如,從事核物理研究的亞伯拉罕-傑斐遜,他的團隊負責提供核反應堆技術支持。 比如,鄧佳生,費米實驗室的電磁專家,負責外層的電磁設備。 比如,亞當斯-佩裡爾,他是工程師團隊的領頭人,直接負責各項設備的調試安裝。 調查團隊當即詢問了幾人。 亞伯拉罕-傑斐遜正慶幸自己逃過一劫,當時進行實驗的時候,他本來是近距離的在觀看,研究所忽然打電話進來,他見到設備正常運轉,外麵也看不到什麼,就走出實驗室去接電話了。 現在他正無比感謝打來電話的主管費利佩。 在爆炸事故發生以後,亞伯拉罕馬上穿上了防輻射服,並到現場勘察了一下,麵對調查該的詢問,他直接搖頭道,“我不清楚爆炸的原因。” “現場的痕跡有很多核反應堆材料碎塊,我問了其他人,空氣中的輻射量隻是中檔,並不符合核爆炸的情況。” “直白來說,這不是核爆炸,我非常肯定。” “實際上,從理論上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所用的鈾豐度隻有20%,隻有材料豐度超過85%才可能發生爆炸。” 之後回答的是電磁專家鄧佳生,他說道,“我不知道原因,如果不是核爆炸,那麼爆炸似乎就是憑空產生的。” “在爆炸前的幾秒鐘,我們隻是測定到磁場設備溫度快速上升,那是內置核反應堆熱源逸出。” “但這不是爆炸的理由,磁場設備最多產生電路問題,不會發生爆炸。” 亞當斯-佩裡爾全程參與了實驗,隻不過他的參與方式是在監測室裡,不斷看著各項設備的參數。 他後怕的說道,“我現在無比慶幸是待在監測室,否則我也會……”他說著還深吸了幾口氣,“我們在實驗前進行的各種檢測都是正常的,在爆炸發生前的幾秒鐘,磁場設備出現問題。”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可能會出現核輻射泄漏的問題,完全沒想過會發生爆炸。” “這根本說不通。” 他說著又談起了實驗過程,“當時磁場設備出問題,普利爾特別湊過去查看,我不明白他是要看什麼,但我當時提醒他不要靠近……”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 亞當斯-佩裡爾用力捂住了眼睛,嘆道,“那一幕真是太慘烈了,我真希望事情沒有發生過。” “我想,(它)會永遠留在我的記憶裡。” 調查官聽著用力扯扯嘴角,他倒不是針對亞當斯-佩裡爾,而是想著實驗設備出現了問題,普利爾沒有第一時間走開,還湊近了去看設備情況? “他……真的很偉大!”調查官好半天才感嘆一句。 他的助手則是補充說道,“或許用‘愚蠢’來形容也是對的。” “總之,他已經死了。” “我們不能批評一個死去的人,而且是一個著名科學家,隻能說他很偉大……” 在一番詢問以後,調查團隊還是沒有能找出爆炸事故發生的原因。 他們也隻能暫時記錄下來,等回去做報告以後,就申請讓幾個專業的科學家加入團隊,否則他們根本調查不出什麼。 …… 如此重大的事故,消息根本是捂不住的。 一則是因為F射線研發基地周邊十幾公裡就是一個小鎮,小鎮的人都聽到了爆炸聲。 二則,死亡人數太多,而且都是頂尖的科學家。 媒體很快就知道了消息。 雖然軍方盡努力減少相關新聞的傳播,但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作用,好多媒體記者都趕過來做采訪,網絡上也充斥了大量相關的消息,即便是記者采訪不到,也有了各種各樣的報道。 “F射線”、“爆炸”、“強湮滅力場”、“死亡很多人”、“F射線很危險”等成為了網絡熱詞。 當大量報道出現以後,國際輿論也跟著沸騰了。 “F射線的研究竟然會發生大爆炸!” “據說是核爆炸,研究團隊在內部放置了原子彈,結果控製不住現場發生了爆炸。” “也有消息說不是核爆炸,好像是和湮滅力場有關。” “不管是不是核爆炸,研究都非常危險。” “我們應該進行抗議,抵製這種可能毀滅世界的研究,這一次隻是死了十幾個人,下一次就沒這麼幸運了。” “……” 這些輿論給F射線研究組以及上級部門帶來了壓力。 有官員站出來表示說,“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中。” “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爆炸原因和核爆炸無關。但因為事故涉及到高端的研究,大家還需要安心的等待……” 這個說法並沒有什麼意義。 接下來就是一大堆的抗議,好多人進行自發的遊-行,並呼籲抵製F射線、強湮滅力場相關的研究。 有一些理智的人,則希望能公開事故原因。 問題在於,調查團隊根本找不到原因,軍方負責人已經讓好幾個頂尖的科學家加入團隊,結果怎麼調查也沒有結果。 其實就和最初的問詢一樣,事故能確定的隻是‘並非核爆炸’,但隻是設備問題,為什麼會引起如此強烈的爆炸? 他們根本找不出爆炸原因。 一群學者討論來討論去,也隻能得出一個結論,“爆炸是能量逸出造成的,但其原理很可能和強湮滅力場有關。” 能量逸出,正常就隻是讓設備損壞。 即便是設備本身發生了爆炸,也不可能劇烈到如此程度,就像是一臺計算機,發生了爆炸威力也是可控的。 現在的爆炸根本無法解釋。 當學者們得出結論以後,好多人都覺得應該去詢問種花家,隻有種花家才有最完善的理論和技術。 這方麵,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才是最專業的。 阿邁瑞肯也清楚調查不會有結果,但他們首先不是正常詢問,而是有政-客站出來表示,“爆炸事故和種花家直接相關。” “這是他們的陰謀!” “其中有些技術就來自種花家,顯然,他們隱瞞了一些關係到安全問題的內容……” 麵對潑過來的大量臟水,種花家自然會反駁,“阿邁瑞肯境內進行的實驗,發生事故說是我們的原因……” “這真是天大的玩笑!” “很可惜,愚人節還要等上幾個月。” “針對爆炸事故來說,我們從公開的信息得知,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內置核反應堆熱源逸出,而我們給定的技術說明中,明確的標注了內置熱源的最高上限。” “顯然,阿邁瑞肯相關研究團隊,根本不在意這一點。” 種花家不隻是進行了反駁,還拿出了證據,他們公開的是一張圖片,圖片上就是給阿邁瑞肯提供技術的文件,文件上有一行內容,正是‘安全範圍內置熱源強度上限’。 這下,阿邁瑞肯尷尬了。 他們的強湮滅力場技術來自種花家,但並沒有對全世界公開出來,也隻有國際最頂尖的圈子,才知道他們利用材料技術合作,交換到了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 現在一切公開了。 當然,在巨大的爆炸事故麵前,麵子上的尷尬也不算什麼了。 阿邁瑞肯必須麵對的問題是,他們找不到爆炸事故的深層原因,隻要找不到深層原因,他們就沒辦法繼續研究。 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已經開始擔心了。 他們的實驗中心就有一直運轉的強湮滅力場設備,內部也同樣有高熱源的核反應堆。 萬一,也發生爆炸呢? 這一點是誰也無法肯定的,結果就是沒有研究員再去實驗中心。 恩波利-庫博自然是很鬱悶的,他也有同樣的擔心,也根本不再去實驗中心,相關的實驗計劃也停了下來。 現在他隻能坐在辦公室裡,偶爾和科羅特-詹姆斯聊上幾句,“你還真是運氣好,當時第一個被邀請的可是你。” “這不是幸運。” 詹姆斯無所謂的說道,“隻是普利爾響應了上帝的召喚,而我……你知道的,無神論者。” “為什麼?” “什麼?” “為什麼你沒有信仰?”庫博疑惑的問道,他對於沒有信仰有些不理解,而即便沒有信仰,也不能這麼隨意的編排上帝。 詹姆斯理所當然的說道,“恩波利,你覺得像我這樣的人,會受到上帝的眷顧嗎?” 他認真繼續道,“所以我不信。” “……有道理。” 庫博發現自己被說服了,他換了個話題,繼續問道,“現在怎麼辦?我們什麼也做不了,甚至實驗中心都沒人了。” “我真擔心某一天,那臺設備會突然爆炸。” 詹姆斯不在意的說道,“其實我希望一直這樣下去,研究不研究根本不重要,反正我有工資可拿。” 庫博用力扶了下額頭,他覺得和詹姆斯待在一起,也許有一天就會被氣死,他深吸一口氣,問道,“你覺得(爆炸)是什麼原因呢?” “不知道。” 詹姆斯直白道,“有調查官問過我,我說,也許和強湮滅力場有關,但也隻是猜測,裡麵可能蘊含著我們不知道的物理原理。” “不管怎麼樣,反正在確保安全之前,我是不會再去設備那邊了。” “我不相信軍方,更不相信他們的核反應堆,也許他們提供的原料有問題,忽然一個能量爆發,就會讓熱源穿透強湮滅力場……” “到時候就可能是爆炸!” 庫博聽著詹姆斯的話,不得不承認確實很有道理,他想著自己以後也盡量不要過去。 這時候,電話響了起來。 庫博拿起了電話說了幾句,隨後驚訝的看向詹姆斯,“你馬上要夢想成真了,至少提前二十年。” “什麼?” “去種花家啊!” 庫博帶著驚訝說道,“我和你一起去種花家。他們已經達成了協議,讓我們當麵和王浩交流,詢問事故原因。” “他們下定決心,一定要查清楚。” “當然,這是必須的,隻是沒有想到決心這麼大……” 詹姆斯頓時也驚訝了,他仔細想了一下,點頭道,“也正常。這個事故必須要了解原因,否則我們的研究根本無法繼續。” “現在是最明智的選擇。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 “爆炸原因也隻有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也隻有王浩才能解釋了。” …… 在一番交流談判後,阿邁瑞肯和種花家在調查事故原因上達成了一致。 一方麵,阿邁瑞肯必須知道事故原因,否則現在的研究根本進行不下去;另一方麵,種花家也有同樣的擔心。 阿邁瑞肯軍方所製造的強湮滅力場設備,采用的就是他們的技術,即便已經升級到直流反重力技術,但製造出來的場力本質還是一樣的。 外層強湮滅力場、內層反重力場,中心位置內置熱源,同樣的設計可是用在了核聚變控製設備上。 同時,種花家還準備製造十幾臺F射線發生設備。 如果不知道阿邁瑞肯方麵爆炸事故的原因,就不能排除核聚變裝置以及其他F射線設備的安全風險。 這實在是太重要了。 現在阿邁瑞肯方麵爆炸事故已經影響到了種花家,比如,湮滅力場實驗組、F射線實驗組,再包括核聚變工程組,好多學者都在研究爆炸披露信息,希望能從其中找出‘可能的原因’。 結果,根本找不到。 高層領導直接來詢問王浩,王浩也同樣無法判斷原因,他的回復是這樣的,“從公開信息上來看,爆炸的直接原因是熱源逸出。” “並非是核爆炸,極有可能和強湮滅力場薄層有關。” “想找出更深層的原因,挖掘其中蘊含的物理規律,或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復刻實驗……” “看著爆炸發生,過程中檢測各項數據,到時候,就能直接研究了。”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