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和航天局比經費?氣不氣人!(1 / 1)

最新網址: 高能所,粒子對撞機實驗基地。 對撞機所用的粒子加速器環道還在改造,有一段環道是重新修建的,還添加了很多精細的檢測設備。 好多工程人員都在忙碌著。 王浩的研究組抵達了基地以後,就在田桂林的帶領下,來到了改造環道的工程場地。 田桂林介紹道,“最主要是兩個工作,一個就是力場設備,第二個就是檢測設備。” “力場設備有你們的小組,但還是有很多的問題,包括覆蓋環道麵積,包括內部出現磁場乾擾問題。” “之前在設計的過程中,場力覆蓋就是個難題。” “裡麵一共有五臺設備,總計覆蓋了四十米左右的環道,但我們覺得還是比較少……” 他說的忍不住要求。 如果按照田桂林的想法,最好全部的環道都讓湮滅力場覆蓋,那樣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湮滅力場實驗組派出的小組負責人羅浩成,則是認真報告說道,“我們和田院士這邊溝通了一下,最終決定使用四倍率到五倍率的力場。” “幾個力場強度不完全一致,存在正負0.3倍率的偏差,但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這主要考慮的是成本。” 田桂林也跟著點頭。 四倍率到五倍率的力場,考慮到的是效果更好一些,也不會產生質子磁化現象。 同時,他們在質子束上做了文章。 實驗使用的是‘特別製造的升階質子’,才能在強湮滅力場環境下不會產生磁化現象而影響到結果。 羅浩成繼續道,“在底層的基礎材料上,我們用的是041β鐵材料,但依舊非常昂貴……” 他說的直扯嘴角,“另外,還有新修建的通道外皮,用的是特殊製造的一階材料,也很貴。” “這些材料不會受到力場影響。” 羅浩成說著技術的同時,也說著耗費的經費,實驗經費有科技部門撥款,但大部分還是湮滅力場實驗組來出。 因為…… 他們有錢! 這個實驗也是對於湮滅粒子理論的檢驗,用湮滅力場實驗組的經費也是有道理的,否則單單靠上級部門撥款,耗費以‘億’為單位經費的項目,顯然不是那麼申請到的。 王浩問道,“我沒有太注意,花了多少錢?” “二十七億了!” 羅浩成說了個數字,連田桂林都低下了頭,他在高能所工作了這麼久,都沒有進行過如此大的項目。 這麼短的時間裡耗費了27億的資金,根本就不敢想啊! 王浩不在意的說道,“沒關係,我們現在是驗證湮滅粒子理論,是製造超光速的粒子。” “如果實驗有發現,一切都值了。” 羅浩成這才輕呼了一口氣。 王浩滿是不在意的神色,也讓田桂林感到無比心驚,都知道王浩的研究組經費多…… 竟然多到這種程度? 那可是27億的經費呀,怎麼就不在乎的一揮手就結束了? 王浩當然不在意。 湮滅力場實驗組的經費實在太充足了,每個月的資金還在不斷的快速上漲,花掉一部分就花掉一部分了。 這些本來就是要用作科研投入的。 田桂林帶著一群人繼續參觀,就說起了檢測的問題,檢測超光速粒子和檢測常規粒子速度,原理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是以距離和時間差來計算出速度,但粒子的速度實在太快,更不用說超光速粒子,就肯定需要更精細的設備。 他說道,“我們現在的設備已經確定能夠檢測,當然,前提是不發生一些奇特的現象,或者數值太誇張。” 數值太誇張,指的是粒子速度‘不能太高’。 比如,十倍光速。 那種速度需要的檢測設備精度,還要高上一個數量級才行。 奇特的現象…… 這裡就非常不確定了。 現在人類還沒有製造過超越光速的粒子,到時候具體會發生什麼誰也不清楚,隻能通過一些理論進行推測。 問題在於,湮滅粒子理論和相對論是沖突的。 每當想到這一點的時候,田桂林的心情就非常復雜,站在一個高能物理學家的角度,他是百分百支持相對論的。 現在他所做的研究,目的卻是否定相對論。 當然。 田桂林可不是什麼理論的狂熱信徒,他隻是感慨實驗的重要性,不管實驗結果是怎麼樣的,實驗都有非常不一般的意義。 私下裡,他就感嘆過,“這次我們的實驗,會成為愛因斯坦和王浩時隔百年的碰撞啊!” “相對論和湮滅理論,兩種物理學最高深的理論之間的碰撞!” “不管結果怎麼樣,都會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我個人當然希望實驗有結果,也就是檢測到超光速的粒子,很簡單……因為王浩是種花人,而且,我們認識……” “愛因斯坦……” “他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但物理畢竟是要發展的,是要進步的,希望新的東西能夠擊敗舊的東西!” …… 實驗定在了三個星期以後,同時確定的有另外一件事,實驗當天會有幾個決策層的人來。 其中肯定會包括趙老師。 王浩聽到田桂林的說法,感覺有些驚訝,“趙老師來乾什麼?這隻是檢驗理論的物理實驗,應該不牽扯什麼技術吧?” “……額。” “趙老師說要關心基礎的科學研究。” 田桂林大聲說完,猶豫了一下湊過去小聲道,“或許可以這樣想,他就是來看熱鬧的?” “這個我相信。” 王浩用力扯了扯嘴角。 近些年來,高能所的粒子對撞實驗很少會外界被關注,他們可以說是足夠低調,一年也很難有什麼實驗被注意。 這也是很正常的。 其實不隻是高能所的粒子對撞實驗,歐洲核子組織的實驗也是如此,粒子對撞已經研究了幾十年,最開始的時候連續出了很多的成果,也發表了很多的研究論文,粒子標準模型不斷被完善。 近些年來,尤其是上帝粒子被發現以後,相對就非常少了。 這主要是因為研究陷入了瓶頸。 那些容易從實驗中發現的內容,早就已經被挖掘出來,而不容易發現的內容,即便是增加了粒子對撞的強度,也很難有所發現。 這就是瓶頸。 參與實驗的物理學家們是希望有新發現的,但在粒子的研究領域哪有那麼容易?即便偶爾會發現一些微弱的信號,也很難說明什麼問題。 國際幾個高能粒子研究的機構都是如此。 現在的實驗被決策層關注,田桂林還是感到有點激動的,但想到了實驗內容,又感覺沒什麼大不了。 這次實驗可是引入了強湮滅力場。 湮滅理論認為,強湮滅力場中的粒子最高速度會超越光速,但一直以來都隻是一個理論,並沒有真正做實驗進行驗證。 另外,湮滅粒子理論認為,粒子在常規力場中的速度,也可以達到或超越光速。 現在實驗針對的就是這一點。 如果把實驗內容公開發布出去,估計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會非常感興趣,都想過來參與研究。 隻不過實驗進行的很隱秘,主要是因為牽扯到了強湮滅力場技術。 那些不參與實驗的人員,即便是高能所的研究員,也沒有接近實驗基地的權限。 當然決策層是知道實驗的。 所以趙老師準備過來看看,他還希望叫上徐老師一起,畢竟徐老師是科研部門的負責人,隻不過徐老師實在太忙了,時間安排上有沖突,就把事情直接推掉了。 朱老師知道消息以後,倒是決定主動過來看看。 他主要是來見王浩。 至於是否在實驗當天過來,朱老師倒是不在乎,他抽時間就來了一趟實驗基地。 這次的目的就是和王浩來談談。 航天局的內部會議上,陳佳禾說應該把目標定得更大一些,準備研究建造大型的飛船,可以算是航天飛機的高配升級版。 但是,技術在哪裡? 如果沒有具體的技術,一切依舊是紙上談兵。 朱老師就準備和王浩當麵談一下新技術問題,新技術自然說的是兩點——一個是湮滅粒子技術,另一個是光壓發動機技術。 前者已有了,後者暫時還是理論。 朱老師是在實驗前一個星期來的,他見到王浩以後,先是談到了實驗問題,“你們這個實驗室要製造超光速粒子,如果能製造出來,就否定了相對論,確實是很重要的研究啊。” “王院士,你對實驗有信心嗎?” 王浩平淡的說道,“我希望能製造出來,這也是對於理論的檢驗,我們整個研究組都非常期待。” “希望你們能成功!” 朱老師關心了兩句以後,話題就轉到了兩項新技術上,“聽說你們在研究光壓發動機?能設計出來嗎?” 他說完不等王浩開口,就繼續問道,“還有那種湮滅粒子製造能量的技術,能用於航天嗎?” 這才是最關心的問題。 “當然可以。” 王浩確定道,“湮滅粒子設備占據的體積很小。我相信它會成為未來大型航天器的主要能量來源。” 朱老師沉默了一下,開口道,“王院士,你們有沒有想過和航天局合作,我們一起製造大型航天器?” 王浩當即說道,“如果你們研究大型航天器,需要湮滅粒子技術,我們肯定會給出技術上的支持,至於合作……”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未來的事情說不好,不過我的研究組準備研究光壓發動機,如果能有成果,我們準備利用全新的技術,設計製造一臺大型的航天器。” 朱老師驚訝問道,“你們自己製造?多大型?” “最少也能裝幾十個人吧?就像是海上的艦艇,或者可以理解為大型的空艦飛碟,又或者更大型……” “這方麵,我們暫時隻是有想法,並沒有確定下來。” 朱老師繼續追問道,“你們研究組準備單獨製造,也需要航天局吧?” “確實需要航天局的技術和經驗。”王浩點頭道,“畢竟,大型航天器需要對外太空進行探索,這方麵,你們有豐富的經驗。” 朱老師搖頭道,“這種研究還是要航天局來主導啊。” 王浩疑惑道,“我們倒不是非要主導,但如果是你們主導……有足夠的經費嗎?像這樣大型的航天器,采用的還是全新的技術,可能會一口氣耗費幾百、上千億資金!” “我不知道你們具體的經費,但是公開信息顯示,你們每一年也就這些經費吧?不可能全部用於製造一臺大型航天器……” “……” 朱老師聽到王浩的話,直接就愣在了原地,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這時候,就聽王浩繼續道,“我們實驗組的經費多啊,幾百上千億還是拿的出來的。” “另外,我們準備製造大型航天器,一方麵兒是能為航天事業做貢獻,另一方麵也是要實驗新的技術。” “不管是粒子湮滅技術,還是未來光壓發動機,都是新技術,都需要實驗才能確定下來。” “……” 朱老師已經無話可說了。 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某個單獨的科研機構竟然能和航天局比經費,關鍵是航天局還真的是比不過。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講不講道理了? 航天局的經費確實是個問題,他們已經完成了登月計劃,即便是有新計劃出來,經費也是需要向上申請的,不可能就給多撥款幾百上千億。 但是,湮滅力場實驗組,主導大型航天器的研究,怎麼想都感覺怪怪的。 到時候,航天局成了‘配合’單位? 那就很沒麵子了! 王浩自然不在乎什麼麵子問題,之所以不想參與航天局主導的研究,主要考慮的還是設計、技術等問題。 一個大型項目來說,哪個部門主導,自然是哪個部門說了算。 如果讓航天局來主導研究,他的研究組就隻是配合的一方,自然沒有權利要求什麼,而自己一方主導研究,想做什麼設計就可以做什麼樣的設計,想運用什麼樣的技術,就可以運用什麼樣的技術。 這才是關鍵。 比如,隻存在於理論中的光壓發動機。 即便是真正設計製造出來,也很難被航天局主導的研究運用,隻談新技術‘風險’就是個問題。 到時候,航天器肯定還是要用霍爾推進器。 王浩是希望研究能一步到位的。 他個人主導的研究,安全是有保證的,不需要一步步的慢慢來,而製造一臺大型航天器必定需要很長時間。 如果技術應用沒有能夠一步到位,再想等下一次機會,很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 那是根本沒有必要的。 所以能自己一方主導還是要自己一方主導,同時,他個人也對於設計一臺大型航天器非常感興趣。 “那肯定很有意思!”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