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湮滅力場強度和光速上限不成正比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從光子的結構角度上來分析,提供速度的是二點五維拓撲的‘光尾’,‘心核’的作用是穩定光子的結構。 湮滅力場強度增加會讓‘光尾’速度增加,但整體速度上限,並不會和力場強度呈現正比關係。 從實驗數據的角度上來講,反重力場強度無限趨近於0時,光速並不是趨近於零,而是趨近於光速的一半。 湮滅力場強度增加,自然也不可能讓光速上限翻倍。 王浩對此是有意料的。 問題就在於,要製造足夠強的光壓來推動空天母艦快速航行,就需要製造五萬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現在不可能有材料能承受五萬攝氏度的高溫,不要說五萬攝氏度,即便是一萬攝氏度都不可能,那麼就需要其他方麵來補足。 比如,讓光速上限大幅度提升。 同時,湮滅力場強度還不能大幅度增加,強度增加也就意味著達到‘能量承載極限’的需求會變高。 比如,需要持續爆發一萬攝氏度的劇烈反應,才能讓湮滅力場承載能量達到上限。 這就是矛盾之處。 王浩和保羅菲爾-瓊斯討論許久,隨後說道,“常規環境下,溫度低於五萬攝氏度,從理論上來說,也可以製造出光壓,隻不過提供的推力會呈現冪數級的下跌。” “其實,我們製造空天母艦的需求沒有那麼高。” 他繼續道,“現在我們討論製造空天母艦,討論空天母艦的動力問題,都是希望它能實現超高速的星際旅行……” “星際旅行的最低標準是,讓艦艇的速度可以無限接近於光速。” “但實際上,我們短時間內並沒有這個需求,製造的空天母艦能實現太陽係內的旅行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所以動力問題上,我們也可以補充霍爾推進器,或是其他推進方式。” 王浩在安慰保羅菲爾-瓊斯。 他說的也是事實。 如果能製造出能源自給自足的空天母艦,確實沒有必要讓艦艇實現達到星際旅行的程度,能在太陽係內旅行就很厲害了。 即便是無法製造出理想中的光壓發動機,再補充霍爾推進器或是其他推進方式也可以。 保羅菲爾-瓊斯還是有些低落,他搖頭道,“光壓推進才是最適合的,什麼霍爾推進……簡直弱爆了!” “那一點都不酷~~~” 丁誌強也跟著點頭,他很認可保羅菲爾-瓊斯的話。 那可是擁有無限能源的空天母艦,用慢如牛的霍爾推進方式,和科技感爆棚的高鐵列車,用蒸汽機推動有什麼區別? …… 光速測定結果不理想,也隻是相對‘光壓發動機’研究而已。 光學組的人還是很興奮的,他們準確測定了強湮滅力場內的光速,還期待測定其他場力強度的光速,以便能夠做出‘光速曲線’,來描述湮滅力場強度和光速的關係。 這個研究確實很重要。 王浩和徐華討論了一下,同意他們派出一個三人小組,去湮滅力場實驗組工作。 他們到那裡可以做很多實驗。 於此同時,湮滅粒子實驗也取得了一係列的進展,他們連續不斷的進行實驗,可以說中途沒有任何的停歇。 每個參與研究的人都是動力十足,也讓實驗組展現出了非常高的工作效率。 其他的實驗組,一個小型的研究都可以進行幾年時間,持續很久準備一項實驗,能有一點點的小發現,都已經算得上成功了。 湮滅粒子實驗則是一周進行兩次實驗,每一次實驗都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後續還快速完成了分析,期間還有各種各樣的小發現。 王浩的項目向來如此。 他個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帶隊做研究花費的時間很少,先期的研究都沒有多長時間,參與的人員也都很有壓力,他們後續隻是做重復性的實驗,中途變化一下數值,實驗後做數據記錄。 這樣的研究再拖後就沒有辦法交代了。 壓力,就是動力。 工作效率高帶來的好處就是,實驗數據不斷的快速積累,讓湮滅粒子現象有了更多的數據支持,為後續的技術研究、應用,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基礎。 在返回西海的路上,王浩又聽到了一個好消息,湮滅力場實驗組的磁化發電技術項目研究有了突破。 然後他決定改變行程,“先不回去了,去湮滅力場實驗組。” “去實驗組?” “為什麼?” 研究組幾個人都有些疑惑。 王浩簡單解釋了一下。 保羅菲爾-瓊斯頓時表示不感興趣,“隻是一個發電技術,即便和湮滅力場有關,類似的發現太多了。” 他補充一句,“我隻關心光壓發動機。” “保羅,你可以先回去,我還是要去看看。”王浩不在意的說了一句,隨後看向丁誌強道,“小丁,你跟我一起去吧,其他人都先回去吧。” 丁誌強頓時苦了臉。 他本來想著連續工作了很久,還跟著王浩到處奔波,準備回西華大學‘修養’一段時間。 結果到半路又要‘出差’了。 王浩對丁誌強解釋道,“你也跟我一起去看看。這個全新的發電方式非常重要,我們研究湮滅粒子技術,肯定要把製造的純凈光能轉化為電能。” “普通光電轉化,比如,太陽能電池技術,轉化效率很高,但上限太低,無法承受幾百、幾千攝氏度高溫。” “蒸汽發電轉化效率也不低,但發電過程太復雜。” “如果是製造空天母艦,內部還有預留大量的空間給蒸汽發電使用,這樣的空天母艦和笨重的航空母艦有什麼區別?隻是能飛起來而已,完全失去了高效和靈活性。” 他說完,丁誌強象征性的點頭,表示自己聽到並理解了。 保羅菲爾-瓊斯則是用力舉起手,很認真的說道,“我也要去!這種研究怎麼能少的了我保羅菲爾-瓊斯副艦長!” 幾個人頓時笑出了聲。 …… 在科研部門的支持下,湮滅力場實驗組成立了‘光能磁化發電技術’研究組,參與人包括發現光能磁化電勢差現象的王善慶,實驗中裡的電力小組,還有上級派過來的十幾個電磁專家、電力專家。 ‘光能磁化發電技術’研究組,研究的是一種全新的發電技術,實驗需求也是非常高的,他們需要兩臺不同強度的強湮滅力場設備。 當金屬導體的一側磁化強度高,另一側磁化強度低,再加上強光照射的條件下,導體兩側就會形成電勢差,進行外在的連接就會產生電流。 等王浩來到了實驗基地後,王善慶就介紹起了研究進展,“我們發現每一種材料都可以產生這種電勢差,導體材料的電勢差更強、更明顯。” “另外,製造出的電流強度,則和材料的性質有關,相關條件包括吸光、吸熱性能、磁化反應強度以及導電性能。” “我們實驗了十幾種材料,發現磁化反應強度高的金屬,光能轉化效率更高,但是鐵和銅不行,我們分析原因認為,可能是鐵、銅的升階倍率低,其產生的臨界‘特異現象’,會影響到光能轉化。” “三天前,我們實驗了一種新型的材料,鈦銀合金。” “這種材料的光能轉化效率很高,實驗中的轉化率大概在15%到20%之間,不過實驗中,影響轉化率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溫度,導體的溫度上漲會導致電阻率上漲,我們必須把溫度控製在兩百攝氏度以下,才能有較高的轉化率,否則就會大大降低……” 研究組用鈦銀合金進行實驗,是找到一定規律後論證的結果。 鈦元素的磁化反應強度高、升階轉變需求的力場強度倍率高,吸熱性能也很好,而銀元素的導電性能高。 兩種元素組成的合金,自然就有不錯的光轉電效果。 王浩聽完了全部內容,先是肯定了他們的研究,隨意也提了個小建議,“你們可以擴大材料接觸光能的橫截麵積,並在外層利用冷卻劑進行持續的降溫處理,再去實驗看看效果。” “按照現在的數據,設計一套完善的裝置,光電轉化效率也許能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甚至是百分之三十以上。” “這種發電方式再配合蒸汽發電,就能大大提升光能的轉化效率。當然……也沒什麼……” 王浩說著搖了搖頭。 在擁有了湮滅粒子技術以後,他們考慮發電問題優先級高的是‘發電方式簡單’、‘發電上限高’,而不是‘發電效率高’了。 因為可以製造大量的光能,‘發電上限高’就顯得非常重要。 比如,可以在幾千攝氏度高溫下實現發電,或者是小範圍高強度光能下,依舊可以實現光電轉化。 等等。 這些才最重要。 如果湮滅粒子技術隻用於常規的發現,研究組發現的鈦銀合金就足夠了,但用於空天母艦的電力轉化依舊有些不現實。 問題在於,鈦銀合金材料需要放置在湮滅粒子場力內部,那麼材料的溫度就不可能持續維持兩百攝氏度以下。 如果是大量的製造光能,溫度很輕鬆超過一千攝氏度。 這種發電技術就瞬間失去了意義。 王浩了解了一下研究進展後,和其他人討論了一下,製定了接下來的實驗目標,“爭取能找到一種,可以在一千攝氏度實驗光電轉化的材料。” “效率不需要太高,哪怕轉化率隻有5個點都可以接受,我們需要的是溫度適應能力強、光電轉化上限高。” 隨後,他們就離開了實驗基地。 在返回西海的路上,保羅菲爾-瓊斯聳拉著腦袋,明顯是非常鬱悶,他對王浩道,“這種技術聽起來確實很厲害,但也隻是增加一種發電手段而已。” “已經有了核聚變,用湮滅粒子技術發電……太浪費了。” 其他人也有同感。 現階段來說,湮滅粒子技術可以稱作是‘未來科技’,感覺像是超越現有科技幾百年的技術。 如果圍繞湮滅粒子技術建造一個大型發電站,就有種拿著核武器來捕魚的感覺,聽起來甚至有些可笑。 王浩則是笑道,“即便是研究出來,並且技術完善了,短時間也不可能用來建造發電站,現階段隻是作為一種高端技術儲備,主方向還是以此研究更高端的技術。” 保羅菲爾-瓊斯搖頭道,“總之,這個技術暫時用不到。” 王浩道,“暫時用不到,但如果技術再有突破呢?比如,能實現一千攝氏度以上高溫環境的發電,那樣就有意義了。” “也對……” 一群人討論了幾句,話題又轉到了空天母艦上。 保羅菲爾-瓊斯和海倫談起了空天母艦的命名問題,陳蒙檬表示了對王浩的支持,認為應該叫做‘王浩號’。 這個名字迅速被王浩否定了。 “太難聽了!” “這一點都不酷……” “我人生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名字很難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王浩扯著嘴角點評一句,隨後對陳蒙檬道,“如果你以後有孩子,請務必把命名權交給其他人。” 陳蒙檬尷尬的笑笑。 “王老師!” 一直坐在角落裡丁誌強,忽然舉起手機開口大聲說道,“我剛看了一篇論文,相信你們一定會非常感興趣。” 丁誌強的話頓時吸引了所有人注意。 “什麼內容?” “說說看。” 所有人都看向了丁誌強。 丁誌強麵帶興奮的說道,“來自阿邁瑞肯的Caltech光學研究中心,他們利用復雜的技術,使用一階鐵和一階銅以及……什麼其他材料,製造出了一階光波。” “準確的說,是一階紅光!” “他們對於一階紅光進行了詳細的測定,其中還包括光壓測試。並發現一階紅波比常規光波的光壓高出1.69到1.83倍!” “換句話說,我們的光壓發動機研究……” “——有希望了!” 丁誌強說完以後,其他人頓時滿臉驚訝,緊接著就是激動和興奮。 王浩和保羅菲爾-瓊斯也是如此。 之前他們考慮光壓問題,直接注意的就是光速數據,根本沒有考慮到一階光波、常規光波的問題。 光速提升,光壓就會提升。 強湮滅力場內部製造出的是一階光波,一階光波和常規光波也存在不同,而一階光波常態環境也隻是常規光速。 如果Caltech光學的研究成果是正確的,也就意味著製造強光壓的條件,又可以下降1.69到1.83倍…… (本章完) 最新網址:
第546章 我們的光壓發動機有希望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