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激光武器範圍不夠?王浩:虧你還拿了諾貝爾…(1 / 1)

最新網址: 一階雷達波釋放實驗取得了巨大成功。 沈會明團隊製造了高頻短波以後,又實驗製造了各種頻度的波,都一一取得了成功,並且表現的非常穩定。 他們甚至還製造出了高頻X光波,隻不過受限於電磁脈沖技術原理,高頻X光波表現的並不穩定。 這主要是因為,電磁脈沖技術製造電磁波,注重的是增加電磁波的總能量,而不是增大電磁波的頻率。 在實驗取得成功以後,他們馬上上報了消息。 沈會明團隊的研究一直都很被軍方重視,主要就是因為國內的雷達技術一直落後於國際最先進水平。 這方麵的研究也投入了很多,但肯定比不上那些老牌國家百年的積累,國內前科技領域已經實現了遠遠超越,結果‘軟技術’雷達一直都跟不上,還是很讓人鬱悶的。 一階雷達技術研發成功,就是在雷達技術領域實現了超越。 一階電磁波,國際上連直接的檢測技術都沒有,更不用說去攔截乾擾一階電磁波信號了。 相比常規雷達來說,一階雷達信號覆蓋範圍更廣,穿透力更強,想要研發檢測技術的難度也要高的多。 如果沒有針對性的檢測、攔截技術,即便通過分析散射的常規電磁波,發現了一階雷達信號的存在,也根本無法做攔截、解析,一階雷達傳播過程中,不斷的散射常規波,強行解析隻會得到一大團的亂碼。 另外,一階雷達信號的傳播距離更遠、穿透力更強。 從理論上來說,即便是能量強度在臨界線上的一階電磁波,傳播距離也是百萬公裡級別了。 其中的原理就牽扯到《相對論》了。 《相對論》的時間理論,常規環境下是正確的,光速傳播的能量或物質,時間會變得無比緩慢。 即便理論壽命隻有幾微秒,傳播覆蓋距離也要遠比‘光速乘以存在時間’要長的多。 如果一階電磁波的能量強度很高,自然會有著非常驚人的傳播距離。 有了一階雷達技術以後,電子戰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因為對方無法攔截、乾擾己方的信號。 這就足夠了。 一階雷達技術會成為其他科技的強力補充。 比如,F射線技術。 F射線發生技術,最重要的就是打的準,常規的雷達並不能幫助F射線調整準確方向。 一階雷達就不用了。 因為有著極為驚人的穿透力和覆蓋範圍,一階雷達足以在地麵監測到太空上的衛星,也就根本不用再釋放什麼追蹤衛星,去追蹤計算目標衛星的軌跡,直接就可以在地麵進行跟蹤計算,然後就可以釋放F射線,比光速精準的命中目標。 地麵上的F射線裝置,就真正成為了‘衛星武器’。 空艦係列飛行器也一樣,一階雷達可以穿透強湮滅力場,也就能支持空艦飛行器開啟防護罩狀態下,依舊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大大增強防禦能力的同時,進攻也會變得非常犀利。 如此重要的技術,自然就有很多人關注。 沈會明上報的研究成果中,把王浩列在了研究貢獻的名單中,而且是排在第一位的,比他的位置還要靠前。 他上報消息後,和何俊磊說道,“這個研究,我們受之有愧呀。” “如果不是王院士是在這裡的一個星期,我們已經走了彎路,要達到現在的程度,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 他說著搖了搖頭,“幾年都不一定能做到。” “雖然王院士並不在乎,但我們必須要讓其他人知道,他參與了研究。” 何俊磊點頭道,“王院士是真是太了不起了,把我們所有人難住的問題,他隻是了解個基礎就解決了。” “是啊!” 沈會明嘆道,“這次真是……心服口服啊!” …… 王浩確實不在乎一階雷達技術是否署名。 那根本不重要。 對王浩個人而言,就隻是一項技術研究,是否署名也根本影響不到什麼。他更在意的是,有了一階雷達技術以後,未來的空天母艦就會更加的完善。 他的工作還是非常忙碌的。 等確定有了一階雷達技術以後,他馬不停蹄的好去了湮滅粒子實驗基地。 湮滅粒子實驗基地正在做常規實驗,但很多工作都開始圍繞唐洪超的激光團隊進行。 比如,團隊需要某個光源數據。 實驗就會特別去做檢測,並提供足夠的光源數據支持。 唐洪超一直忙於激光設計工作,過去的20年時間裡,他都覺得自己沒有這麼興奮過。 現在的工作簡直就像處在夢中,他們研發全新的激光技術,卻根本不用考慮光源問題,就直接圍繞光源做設計。 難題,已經被解決了。 其他的設計研究相對就簡單多了。 問題在於,以此設計出來的激光,輕易遠超歷史最高的強度,並且能輕易取得很大的成功。 這就好像是研究核彈,結果說已經完成了核反應實驗,剩餘的工作就是把反應原料裝在一起,研究怎麼讓爆炸更充分,顯然,研究的難度係數直接下滑了一個次元。 現在他們的工作就是要把光源罩住,內部設計光路集中傳播通道,和‘放大鏡集中光束’類似。 然後,再進行最後的釋放。 唯一的難點在於,光源覆蓋範圍太大,內部溫度也很高,常規的材料肯定不行,好多部分的材料都要進行論證。 但是,激光武器技術本身就有高溫承載的問題,他們剛完成的研究就是用一階材料增強激光器承載溫度上限,來製造出更強的激光。 一個多星期,唐洪超團隊完成了初步設計。 王浩來到了湮滅粒子實驗基地後,唐紅超迫不及待的介紹起了設計成果,“在綜合了光源技術數據之後,我們已經完成了初步的設計。” “可以在光源外層,一口氣設計出八個以上的激光釋放口,每一個激光釋放口,發射出來的激光都能覆蓋百公裡以上範圍!” 他的話音鏗鏘有力,顯然是非常的激動。 王浩的反應可不在唐洪超的意料之中,他聽罷直接疑惑問道,“覆蓋範圍隻有一百公裡嗎?” “……是啊?” 唐洪超呆愣愣的,趕忙解釋道,“王院士,百公裡,已經非常遠了。激光是光束,空氣中消耗能量的速度太快。” 王浩聽罷點頭問道,“如果是在太空中呢?” “那可能會達到兩千公裡?” 唐洪超搖頭道,“這個我不能確定,從理論上來說,真空中的能量損耗隻有理論值,傳播距離趨近於無限,但實際上,當然不可能。” 王浩點頭評價了一句,“還不錯吧。” 他明顯還是不滿意。 唐洪超也知道王浩對於光學不太了解,他趕忙解釋道,“王院士,常規的激光武器,能覆蓋百公裡以上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主要是因為空氣和粉塵,激光釋放出去,能量損耗實在太大了。” “現在使用的最高端戰術激光武器,平均功率能夠達到一百萬瓦,射程也隻有十幾公裡而已。” “那是國際上的數據。” “我們已經掌握了最高端的激光武器,平均功率可以達到150萬瓦,射程可以超過二十公裡……” “您聽聽這些數據就知道,覆蓋百公裡以上是什麼概念了。” 王浩理解的點頭。 他其實對於數據還是了解一些,隻是覺得地麵隻能覆蓋兩百公裡,實在是有些太近了。 空天母艦所裝配的激光武器,最好是能從太空達到地麵,地麵覆蓋範圍隻有百公裡的情況下,激光釋放到地麵就已經失去了威力。 他追問了一句,“就不能再提升強度嗎?實驗中的光源不是最強的,還可以繼續增強幾倍甚至是幾十倍。” 唐洪超聽的一驚,但還是搖頭道,“王院士,這和光源沒關係,是材料的問題。” “現在的光源已經能夠充分滿足激光所需了,當把光束集中在一起,瞬時溫度實在是太高了。” “現在我們的設計中,光路通道的溫度已經達到5000攝氏度。” “這個溫度下,我們還要找適合的材料,才能讓激光更加耐用,否則用一次就可能報廢……” 王浩總結了一句,“所以一切還是材料的原因?” 他嘆道,“還是不理想啊。” 和唐洪超說了一下激光武器的設計問題,王浩也仔細思考起來,他發現自己的要求還是太高了。 想要製造理想狀態的空天母艦,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技術難題,不可能一一都能解決掉。 材料,是大問題。 不管是任何技術方麵,都會受到材料性能的限製。 “除非是能夠製造出更進一步的二級材料,否則很多領域的科技,都不可能再進行提升……” “激光武器,地麵覆蓋百公裡,實際上也足夠了。” “如果不考慮從太空釋放地麵,就隻是在太空中使用,太空環境下,傳播距離最少也能超過兩千公裡,甚至是上萬公裡。” “其實也夠了……” 王浩思考著輕輕搖頭,就讓唐洪超團隊繼續完善設計,爭取能早一點進入到製造實驗階段。 …… 何毅來了。 何毅是例行來湮滅粒子實驗基地查看一下實驗進度,他是實驗的主要負責人,但要關心的工作實在太多了。 他太忙了。 在見到王浩以後,何毅立刻說起了最新成果,“我們最新製造的031,材料的所有元素都使用升階元素。” “實驗證明,其反重力特性最少增強了30%以上。” 他說完搖了搖頭,繼續道,“最近太忙了,空艦團隊正在研究第三代的飛碟,希望能改進橫向湮滅力場技術,還需要一些新的升階材料。” “我們要提供技術和人員配合他們的研究。” “還有,知道了我們的新031後,F射線組那邊,竟然申請製造新的實驗設備,希望能繼續增加F射線強度……” “我總覺得這個研究沒有什麼意義。” “即便是強度提升到20倍率以上,不還是低於我們製造的強湮滅力場?隻不過覆蓋距離會更遠,但也不可能得到上千公裡。” 他連續吐槽了好幾句。 王浩忽然皺起眉頭,他打斷問道,“你剛才說什麼?” “啊?” “F射線,對吧?” “是啊?是廖家國,我還尊敬他,總是叫他廖主任……下次我就叫名字,這家夥真是……知道我們有新材料,就申請新設備,又不是他們的研究……” 何毅連續吐槽了一大堆。 王浩的心裡則忽然有了個主意,他馬上喊了一聲,“把趙金華、鄧凱之、唐洪超都叫過來……” “還有其他各個組長、負責人,都來!” “怎麼了?” 何毅有點不明白。 王浩道,“我隻是有了個小想法,和激光技術有關。” …… 很快。 湮滅粒子實驗基地的組長、負責人,都集中到了辦公室裡。 等所有人都來了以後,王浩先是說了一句,“大家對激光團隊的最新設計,都有了解吧?” 趙金華、鄧凱之馬上點頭。 其他的幾個組長、負責人也跟著點頭,唐洪超團隊的設計才剛剛完成,但設計研究的過程中,還進行了兩次實驗,他們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 王浩思考了一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開口道,“那你們覺得,在新設計的基礎上,外圍添加個螺旋磁場,會怎麼樣?” 這個問題把所有人問懵了。 這裡好多人並不了解F射線技術,有了解的則乾脆驚訝的說道,“那會很不穩定吧?” “本來外層就已經封住了,實驗隻能進行持續很短的時間,否則熱量就傳不出去,再加上螺旋力場……” “會爆炸?” 何毅則是疑惑問道,“王院士,你不是準備和激光一起釋放F射線吧?但是,不可能啊!” 他繼續道,“從理論上來說,強湮滅力場的範圍太大,根本無法通過磁場擠壓製造出F射線。” “這樣做,除了增加風險,毫無意義……” 他說著還搖了搖頭,再看向王浩的目光有些期待,眼神裡散發的意思是,‘我也了解理論,能說出一點東西’。 王浩則滿心不理解的看向何毅,恨鐵不成鋼的點評了一句,“虧你還拿了諾貝爾!” “啊?” 何毅滿是不解。 王浩提醒了一句,“湮滅粒子實驗,製造的是能量承載強度達到極限的湮滅力場!” 他說完沒理會何毅,環顧了一下辦公室所有人。 然後突然覺得自己很傻。 這一群人都是專門做實驗研究的,談起湮滅理論相關的問題,連何毅都能排名前三。 和他們討論高深理論問題…… 不是自找沒趣嗎? “算了!大家解散吧!” 他輕輕搖頭,對何毅交代道,“讓保羅、海倫、丁誌強、陳蒙蒙還有黃振來這裡,我們要研究一個和實驗相關的理論問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