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出門是通知其他人來開會。 過了沒有多長時間,丁誌強就一臉沒精神的走進了會議室。 這兩個星期時間,他就一直跟著兩位學姐被迫做研究,被迫跟著去不斷地思考,生活隻感覺非常的疲憊,而現在王浩老師又回來了,還確定要做新的研究,也就是說研究才剛剛開始。 想想,都很絕望啊…… 丁誌強進入會議室以後,倒是發現有個好消息,他有些驚訝的看著薛誌超和王虹,問道,“薛誌超、王虹?你們怎麼在這裡?” “丁教授!” 薛誌超和王虹一起禮貌的喊了一聲。他們的年紀和丁誌強相差不大,都是在梅森樹實驗室工作,見麵的數次還是很多的。 王虹笑嘻嘻的說道,“王院士讓我們加入理論組,跟著來學習的。” “是嗎?那太好了!” 丁誌強頓時露出了笑容,這對他來說確實是個好消息。 理論組的人數太少了。 之前就隻有王浩、保羅菲爾-瓊斯、海倫、陳蒙檬、黃振以及他自己,前麵四個都是諾貝爾得主,還都是老師、學姐之類,他這裡麵是比不上的,平日裡感覺也受到‘壓迫’。 黃振和他的關係比較好,兩人還一起到實驗組工作,隻是黃振的年紀大一些,肯定是要尊重的。 所以理論組裡,他就是‘最小’的那個。 現在好了! 薛誌超和王虹,兩人的年紀和自己差不多,履歷和他相比還是有一點差距的,學術圈的影響力更不用多說了,和他根本無法相比。 所以,他的地位提升了! 丁誌強頓時產生一種‘有了小師弟、小師妹’的感覺,想著以後端茶倒水的工作,終於有人替自己做了,他的心情頓時變好了。 他雙手放在身後,踱步走過去‘指點’道,“你們才剛進來,一定要打好基礎,多看看資料,尤其是那些新理論的資料。” “我們的課題難度很高,都是最前沿的內容,可能有些東西你們聽都沒有聽過,但是不要緊,隻要認真去看,認真去學習,一定沒有問題。” “你們慢慢也能參與進來……” “烏拉烏拉~~~” 丁誌強連續說了有十幾分鐘,就像是領導在進行演講一樣。 後來進門的黃振看了一會兒,疑惑的問向保羅菲爾-瓊斯,“小丁……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能說了?是在飛船上學的嗎?” 保羅菲爾-瓊斯抿抿嘴,不屑道,“肯定是和科羅特學的!” …… 半個小時以後,王浩重新回到了會議室。 海倫、陳蒙檬是和王浩一起來的,進入會議室以後,兩人就找位置坐好。 王浩先是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新成員,其實也不用特別去介紹,薛誌超和王虹都是梅森數實驗室的研究員,即便是不熟悉也會經常見麵。 在介紹了新成員以後,王浩特別提了一下保羅和丁誌強,他們參與遠航計劃並從木星安全返回,確實值得大家鼓個掌。 當然,都是象征性的了。 理論組內部沒什麼形式主義,大家鼓個掌以後也就結束了。 之後就進入到了正題。 王浩說起了丁誌強的‘力場關係’想法,並確定了下一步的實驗內容。 這件事隻有王浩、保羅菲爾瓊斯知道,丁誌強也隻知道王浩很滿意他的‘作業’,並不知道實驗方向也因此確定下來。 他頓時有些得意的看向了保羅菲爾-瓊斯,眼神裡仿佛寫著,“看看,我的想法被采納了,還確定為下一步的實驗方向,我有這麼好的想法,會抄襲你的東西?” 保羅菲爾-瓊斯看懂了,雙手抱胸鬱悶的冷哼一聲。 陳蒙檬和海倫則是非常驚訝了,她們完全不知道丁誌強還有這種貢獻,即便是在飛船上也在做研究,並思考實驗的內容? “這還是丁誌強嗎?” “我還覺得他是去‘旅遊’的,連續休息了一個多月……是我想錯了?” 海倫不由得高看丁誌強一眼,她發現自己可能對丁誌強存在某種誤解? 也許丁誌強也是那種喜歡做研究的人,隻不過平時故意表現出懶散的樣子? 也對啊! “可能,他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迷惑我們?如果我們也和他一樣,那麼他就會比我們的表現好。” “就像是一些學生,上課的時候不認真,下課的時候自己偷著學習,我見過這種人……” “是這樣嗎?” 陳蒙檬都聽的迷惑了。 她感覺海倫的理解是錯誤的,可丁誌強竟然在飛船上,還能去思考實驗問題…… 確實和她們認識的丁誌強不一樣! 王浩對丁誌強表示肯定,並說明了下一步實驗方向以後,馬上說起了他自己的想法,“從小丁的思考方向出發,我認為下一步理論研究,可以去探討空間和湮滅力之間的關係。” 他認真說了起來。 中途保羅菲爾-瓊斯也補充了自己的想法,他一直都和江金翠在一起,但有時候還是忍不住思考去研究問題,針對空間和湮滅之間的關係,也想到了好幾種理論和實驗研究的突破點。 等兩人說完以後,大家簡單的討論了一下。 薛誌超和王虹坐在一邊都不敢說話,剛才短短不到半個小時時間,他們感覺自己聽到的內容,已經完全顛覆了對科技的理解。 “強S波薄層?帶方向的強湮滅力場?” “黑球?” “能量傳送?我們還有這種技術嗎?理論研究是空間和湮滅力的關係……” “研究空間?” “呼~~~” 薛誌超和王虹對視了一眼,忽然覺得自己是對丁誌強有所誤解。 之前丁誌強喋喋不休的時候,他們還對丁誌強有些反感,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被說教,而丁誌強的說教非常明顯,好像就是要過一把‘領導癮’。 現在看來,丁誌強是誠心誠意的啊! 會議上所說的科技實驗,他們連聽都沒聽說過,即便聽說也認為是假的,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更別說什麼研究理論了。 “看來我們確實要多學習……” “還是要先適應啊,怪不得理論組就這幾個人,研究聽起來都很高深。” “這確實是不可多得的機會,參與這種研究,不可想象啊……” 兩人正小聲說著的時候,就見到了更令人驚訝的一幕。 陳蒙檬舉手站起來,直接說道,“王老師,我們不想參與這個研究。” 別說是薛誌超和王虹,黃振、保羅再加上王浩都被驚住了。 王浩疑惑問道,“為什麼?” “我們有不同的看法,希望能從另一個方向進行研究。” “仔細說說!” 陳蒙檬點頭道,“剛才您說的研究方向偏重於保羅提出的‘空間波動化’理論,但是,我和海倫以‘粒子邊界理論’解析強S波相關實驗現象,並且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 “我們都認為,實驗現象不一定理解為能量傳送,也可以理解為‘反S波’形成的空間吸收效應,讓兩個存在空間距離的位置,在一瞬間合並在一起。” “我們的研究重點在於黑區和強S波薄層的區別,毫無疑問,黑球具有一種持續時間短暫、並無法永遠持續的特性--空間穿透性。 陳蒙檬認真解釋起來。 王浩等人認真聽著,也跟著不斷的點頭,他們越聽就越驚訝,後來都忍不住問道,“是你和海倫想到的?” “對。” “很棒!” 王浩深吸了一口氣,臉上得的露出了贊嘆,在,發現能量傳送現象以後,他幾乎下意識就想到了空間波動化理論,因為隻有波動才更容易解釋‘傳送’,而粒子跳躍就沒有基礎了。 但是,陳蒙檬和海倫卻從空間變化的角度思考,直接提出了‘反S波’的概念,來解釋帶方向的湮滅力場對空間的吸收。 按照她們的想法,能量並沒有發生傳送,黑球和強S波之間的路徑,空間被瞬間‘抽空’了。 王浩不能確定陳蒙檬和海倫的想法是否正確,但他聽了以後都覺得非常感興趣。 他輕點頭說道,“好吧,這樣我們就分成兩個組,陳蒙檬和海倫就按照你們的想法繼續研究,其他人……” “丁誌強歸我們!” 海倫立刻說道,“實際上,我們已經一起兩個星期了。” 王浩還沒有說什麼,保羅頓時看向了丁誌強,狠狠的用力問道,“丁誌強,你會加入我們的組,對吧?” 所有人分成了兩個組,並以不同的方向進行研究,雙方就存在了競爭關係。 保羅更是對競爭關係非常敏感,因為研究涉及到‘空間粒子論和空間波動論’的分歧。 理論組最初研究空間的時候,保羅和海倫分別完成了各自看待空間的理論,海倫更傾向於空間粒子論,而保羅正好截然相反,他塑造了更完善的空間波動論,隻是後來出現了‘能量素數化’理論,對湮滅粒子現象的解析,則是用‘空間粒子論’基礎完成的。 現在發現了能量傳送現象,空間波動論終於能起到作用,結果…… 空間粒子論又出來競爭? 而且還是海倫和陳蒙檬一起,甚至還要加上丁誌強? 所有人都看向了丁誌強。 丁誌強驟然感覺到了壓力,他看了一眼保羅菲爾-瓊斯,又朝著王浩點了下頭,隨後道,“當然,我加入……粒子組!” “為什麼?” “這不公平!” “小丁,你拒絕我也就罷了,怎麼能拒絕王浩呢?” “而且,不管是波動也好,粒子也好,都和你無關……” 丁誌強嚴肅認真的說道,“保羅,是這樣,沒錯,但我和海倫、陳蒙檬一起研究了兩個星期,我對‘反S波’的解析更感興趣!” “No!” “你會後悔的!” 保羅菲爾-瓊斯不甘心的說道,最後也隻能鬱悶的坐了下來。 黃振則是小聲問道,“小丁,真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丁誌強坦然道,“我隻是不喜歡和保羅一起工作,你知道的,到時候除了睡覺就沒有休息時間了。” “……也對。” 之後王虹則是被分配到了王浩、保羅的組,薛誌超和海倫等人一組。 薛誌超和王虹都是剛加入的新人,他們還遠遠沒有打好基礎,進入到研究組確實隻能學習,或是幫著做一些基礎的工作。 所有人都確定了組別,會議就結束了。 王浩率先走出了房門,他叫上了薛誌超和王虹,給他們找一些基礎資料。 保羅則是跟著走出了會議室。 海倫、陳蒙檬高興的拉著丁誌強回了辦公室,還一遍憧憬著他們的研究超過王浩和保羅。 黃振看著空曠的會議室,一時間腦子有點兒發懵。 好像有點兒不對勁? 我……是哪個組? …… 黃振並沒有被遺忘,他是要繼續強S波實驗組的工作,不能留下來研究理論問題。 後續的實驗肯定需要理論指導,黃振就是溝通理論組和實驗組的關鍵人物。 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理論研究方向上,黃振極少能做出貢獻,一直到現在,他做的大部分都是基礎工作。 這天開始,兩個組就開啟了‘科研競賽’。 保羅希望能證明‘空間波動論’的正確性,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指導實驗,而不隻是被放進角落裡長期用不到。 陳蒙檬、海倫以及丁誌強,則是希望研究能有突破,他們的競爭對手可是保羅。 他們都沒有把王浩算在內。 在空間波動論和空間粒子論的爭議上,王浩從來沒有固定的傾向,也不會和學生競爭什麼。 雖然分成了兩個組做研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萬千大道、殊途同歸,實際上都是要對力場穿透、能量傳送問題進行解析,隻不過對空間的理解,研究方向不同。 王浩和保羅的研究,進展非常穩定,他們認為湮滅力和空間密不可分,就像是電力、磁力的關係一樣,有一種出現,另一種就會出現。 他們以此確定了一個問題-- 帶方向的強湮滅力場和空間吸收有關聯,而帶方向的弱湮滅力場,則和空間製造有關聯。 強S波是吸收空間,弱S波是創造空間。 “引力場,是一種常規湮滅力場環境下的弱力場,弱力場會被常規力場環境同化。” “如果能製造出帶方向的弱湮滅力場(反重力場),其作用一定是製造空間,會讓兩個相鄰的位置變得很遠……” 陳蒙檬小組的研究進展也很快。 他們已經找到了明確的方向,利用粒子邊界理論解析‘反S波’問題。 兩個星期後,陳蒙檬小組找到了王浩。 她們提出了‘空子’的概念,隻是知道該怎麼去聯係空子和空間穿透問題。 “或許,可以塑造一種特殊空子的概念?” “比如,‘反空子’,反空子會和空子中和,那麼就能夠讓空間瞬間消失。” “你們卡住的位置是數學框架吧?” 王浩仔細一思考,就知道他們碰到的問題了,想象‘反空子’是很容易的,但塑造其中的數學基礎確實非常困難。 他仔細想了想,說道,“我覺得,可以塑造一個特殊的框架,可以參考弦理論對於高維時空的解析……”
第664章 2個小組、2個方向,薛誌超、王虹:我們還…(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