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百八十五小廢物回鄉嘍(1 / 1)

從隔壁上海985大學畢業,袁素文便立刻加入了“985廢物引進計劃”豆瓣小組,還給自己取了個窩囊但響亮的用戶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C9小FIVE”。   要不是外婆一通電話將自己喚回蘇州老宅,說是要讓自己繼承衣缽,袁素文現在大概還在上海的家裡,看著近百封拒絕自己的郵件不知所措,縮在被子裡悶頭大哭,被迫接受自己“0Offer”的現實。   初夏七月,遊人如織,小橋流水間傳來人們嬉笑打鬧的聲音,回蕩在悠悠小巷中。碧綠清澈的河麵時不時被幾片飄來的落葉點皺,一個拖著行李箱的瘦小身影倒映在河麵上,流花點綴她清秀的臉龐。   “吱呀”一聲,大院門被推開,庭院的老桂花樹正枝葉繁茂,風兒吹過帶起一樹青葉沙沙作響。映入眼簾的是一對年逾八十的鶴發老人,倆人正各自端著一碗鹹肉菜飯,邊吃著中飯,邊坐在主樓門口的竹編小板凳上沐浴著日光,有說有笑,被這夾雜著花香的夏日微風熏得近乎五迷三道。   聽到有人走進院子,老婦人一愣,隨手將飯碗放在青磚地上,立刻迎了上來。   素文一把將自己的行李扔在地上,像一隻金毛尋回犬一樣,熱切地向前撲去抱住了她,頭埋入了對方懷中,撒起嬌來。“外公!外婆!圓圓真的想死你們了。”   素文的外公外婆早年不願和自己的女兒一同搬去大城市居住。外婆始終堅守在蘇州小古鎮的老宅裡,同時堅守的還有祖上傳下的蘇繡技藝和產業,就地開著一家小店,平日接點小活。外公自退休後,就每日陪伴自己的老寶貝,寸步不離地黏著外婆。每年暑期,袁素文都會回到老宅,與外公外婆同住。   “圓圓,二樓房間已經給你整理好啦。快去看看新床單、新被頭喜不喜歡。”外婆將素文引入一樓的廳堂,二人沿著木質樓梯,一路來到了二樓內室。   “路上熱不熱啊,中飯吃了沒啊?”   “外婆,吃了吃了。就橋那邊那家我最愛的奧灶麵店。”   “好額好額,那你先東西理一理,在房間裡瞇特歇。”   推開木窗,老桂花樹亭亭如蓋,在庭院裡灑下一片清涼。院落左邊有間廢棄不久的小屋,方方正正不足三十平方,沿街而立,前後兩扇門相通,一麵通向庭院,一麵通向街麵,敞開沿街的門就是外婆經營的蘇繡小店,打開通向院落的門則是平日歇業時的工作室。如今因為外婆年事已高,便暫時停業謝客了,平日隻接點熟人的活。   將自己的行李整完,袁素文沖了把澡,將一天的疲憊一同沖去,換上一身輕衫,著一雙外婆親手縫製的布鞋便匆匆出門了,鉆入蜿蜒曲折的小巷裡,這邊瞅瞅,那邊瞧瞧。   盡管每年都來,小巷裡的店鋪卻一直在“更新換代”,如今不再是清一色整條街開滿小吃店、旅遊品紀念店,在昆曲館、百年老飯店等傳統店鋪屹立不倒的基礎上,咖啡店、茶室、貓咖、漢服寫真店等風格時尚、概念前衛的新店紮堆入駐,店麵裝修風格與古樸的建築融為一體,原木色的內飾、明亮通透的玻璃窗,與青磚黛瓦竟也能相映成趣,街麵的整體形象有了提升。   “下午兩點到晚上六點?周二休息。嗯......”素文隔著玻璃門,瞧著這間離老宅不遠的茶室,若有所思。一家位置不算特別顯眼的茶室,一日營業隻有四小時,讓袁素文心裡不禁好奇,老板該是如何自由灑脫,真是讓自己這個還在為生計而煩惱的“小廢物”心生羨慕。   茶室內裡亮堂,不如一般的那樣昏暗,一側沿街,三塊大玻璃窗,室內景象一覽無餘,而另一側靠近小河,飄窗設計讓人有種臨水而息、與自然親近之感。   梅雨季天氣陰晴不定,每至午後,烏雲便遮去太陽,壓得很低。離打烊還有半小時,素文推開麵前的玻璃門。   “歡迎光臨。”年輕的男人正擦拭著茶具,聽到開門處鈴鐺作響,看向來人。   “如夢令、清平樂、畫堂春......這些茶飲的名字居然都是詞牌名?有意思。”素文細細過了遍菜單,十幾款茶飲和點心一下讓她選擇不定,於是抬頭問老板,“第一次來,您有推薦麼?或者店裡哪款茶最熱銷?”   “給您推薦這款,漁歌子,冬瓜荷葉茶,配以山楂、橘皮、茯苓、梔子等,最適合現在這個季節。”茶館老板銀框銀鏡後的雙眼噙著笑,拿出一小隻玻璃罐,裡麵是皮肉鮮明、大小均勻的冬瓜和荷葉乾粒和其他草本料。   “行,您就給我來一壺。再給我來三隻小甜粽,紅豆餡的,其中兩隻打包。謝謝。”   袁素文挑選了一個飄窗的座位,盤團坐在草編蒲團上。窗外不知何時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要是還在城市裡,素文指不定又要發牢騷,這該死的午後雨總讓實習路上擠著公交車的她渾身黏膩。   刷著手機,發現同班同學要不在出國留學,曬著當地的旅遊照,要不就是成功入職大企業,開啟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個個生活無比充實。“而我呢?C9小廢物。”一想到這兒,一股失落感、挫敗感、焦躁不安的感覺混雜著湧上心頭。   剛畢業時,她不是完全沒有入職機會,隻是她一直在等這家實習了一年半的外企給她轉正的機會,卻左等右等最後落了一場空,期間去年秋招收到的入職通知書全被她拒絕了。而今年春招企業的招聘熱情不高,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直至結束,她都沒有再尋到滿意的工作。素文的媽媽不禁抱怨她,“眼高手低”。   “您好,茶來了。”   柿子造型的琉璃茶壺蘊含“柿柿如意”的好寓意,尤其是盛滿金色的茶水後,活脫脫就是一隻汁水豐富甜美的柿子。配套的小茶盞,也是圓潤可愛的柿子造型,袁素文端起茶壺,給自己滿上了一杯。   茶水的溫度通過茶盞傳到指尖,再順著嘴唇、舌尖直達身體中心,一股暖意反而驅散了身上的薄汗,像是給袁素文喝了劑安神湯,熨帖了本來躁動的心神。   “長久待在古鎮裡,也不是個辦法。好羨慕姚姚他們呀。”畢竟哪個年輕人不是在剛畢業時還未經受社會毒打,躊躇滿誌、一腔熱血呢?此時的素文對大城市依舊充滿向往,打算一邊先在古鎮裡為外婆重新打點蘇繡小鋪,一邊準備著再尋找機會,做回一名都市白領。   窗外的雨下個不停,由小漸大,又由大轉小。將茶壺內最後一口水倒出,一飲而盡,素文抄起打包好的紅豆粽子,向茶館老板道別,又鉆入了小巷中。   此時天色尚未暗去,小雨下個不停,沒帶傘的袁素文冒冒失失地一路向前奔去,她每跑一步,腳邊濺起大小不一的水花,弄濕了褲管。這坑坑窪窪的石板路,可不好走,更別說跑了。   她差點一腳踏進青磚縫隙崴傷自己,幸好一隻有力的手將她拽住,才避免了她和大地進行“零距離接觸”。來人撐著一把傘,壓得稍低,他戴著墨鏡,卻絲毫遮掩不住他的清秀帥氣,嘴角揚起一抹微笑。【終於讓我找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