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嘴炮(2)(1 / 1)

六繩護主 東方紅不敗 3338 字 2024-03-17

換在平時,吳家人的反應應該是強行把“三妮兒”提溜出去暴揍一頓,但是今天卻不同。   因為他們聽到“三妮兒”說醫者需要在衙門造冊這件事的時候就驚住了。   村裡人就知道看病得找大夫,得花錢,但從沒想過大夫需要在什麼地方去登記造冊。   隔行如隔山,他們這些土裡刨食的人,隻能看到眼下的土地和收成,沒有餘力、也沒有心思去關心其他。   所以當駱毅質疑楊半仙的行醫資格時,他們就很震驚——他們都不懂的事情,三妮兒懂,她是怎麼懂的?   “撫頂開智”啊!   他們直接就想到這個方向,越發對此深信不疑。   尤其是三妮兒後一句“若那藥吃出毛病找誰負責”的問題拋出來,更是抓住他們的利益點:家裡孩子被人欺負了,大人還得找對方討說法呢,家裡老人若吃藥吃出問題,不得找開藥的人說理?   但這個楊半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他不是本縣人氏,自己號稱經常“雲遊四海”,自打七年前給曹氏算過命後,就再未見過他。   那時他曾“算出”曹氏懷的是女孩,而曹氏也果真生下女孩,且產後健康狀況尤其不好,更是應了他“刑克屬相”的斷言,所以吳家人對他印象很深。   後來又聽村裡人說過此人本事大,名頭也不小,是“半仙之體”,吳家更是對之景仰。   這次吳老頭遇到他,自然就把他往家裡請。   眼下的狀況是,一個是“半仙之體”,一個被地府崔判官“撫頂開智”過;一方被村裡的個別成年人“證實”過名頭,一方隻是自家七歲的小丫頭片子。   那麼,該相信誰?沖到駱毅麵前的吳喜貴又停了下來。   片刻的猶豫。   吳家人不約而同在回憶三妮兒撞壞腦袋後這幾天中的表現:依舊話少,可隻要說話便是一套一套的,還常帶出些大人們聽不懂或想不到的詞;看人的目光不再畏懼和躲閃;敢於對爹娘和哥哥的要求說“不”。   甚至現在,她在曹氏又扯又打的前提下,依然頂著疼痛據理力爭。   這麼一想,平日裡愛打聽、也愛談論些神神道道事情的吳老太,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三妮兒:“楊神仙,你這藥若是我們吃好了,去哪兒感謝您呀?”   反過來說就是:吃出事兒我們上哪兒找你問責?   事關自己,吳老頭也沒再板著臉表示對自家孩子的不滿,也把目光投向楊半仙。   楊半仙愣了下,顯然是沒想到這些人竟被一個黃口小兒的話左右,但為保持住“半仙風範”,便捋了下胡子回道:“這包藥分量足夠,待吃完便可藥到病除,老夫行善積德,不求感謝。”   “嗤!”駱毅冷嗤一聲,說:“反正就是沒地方找你唄?那你這一錘子買賣做得可不值當!   既然你的藥又是自懸崖峭壁采得,又是獨家秘法炮製,賣一百文錢可虧了,這麼大一包,該拿去到達官顯貴家裡,換個千八百兩的黃金白銀!”   “無知!愚蠢!”楊半仙抑製不住心中氣憤了,怎麼騙個人就這麼費勁,還是小丫頭片子?“老夫旨在救死扶傷、積德行善……”   “那咱們就去藥堂請大夫鑒定你的藥粉!”駱毅直接打斷他的話:“我若是你,就夾著尾巴趕緊走人,免得被人把你老底兒揭穿更丟臉!”   曹氏還拽著駱毅的胳膊,此時從拽改成了扶,還稍用力捏了下,悄聲問:“你真有把握這人是騙子?可當初我懷你的時候,他可是算得很準的,說是丫頭就是丫頭!”   曹氏能如此問,顯然也是被駱毅的話動搖心思了,但依然有所希冀:“萬一他隻是看病不精,但是算命厲害呢?他是半仙,又不是神仙!”   雖是壓低聲音說話,可依然暴露出豬隊友的本質,因為不該說話的時候非說,說的還是有助對方的內容。   堂屋就這麼大,又處於被駱毅剛搶白完、正是安靜的時候,曹氏的話聲再低也被楊半仙聽個八九不離十。   “果然哪!”楊半仙說道:“原來你就是當初那個克父克母之人!”   其實楊半仙並不很清晰記得當年什麼事,是吳老頭在請他來家的路上說的,說以前楊半仙給算過命,家裡兒媳果真生的是女娃,而且從那以後身體就不好。   這就是楊半仙給三妮兒造成的影響,從三妮兒還在娘胎裡就給埋下不被愛的根由。   重男輕女的環境,誰都不愛聽“懷的是個丫頭”這種話,就算是官宦人家都如此,在農人家庭就更甚。   就算是名醫把脈,把出胎兒性別為女,人家也會托辭一句“日子尚短,暫看不出是男是女”;若把出是男胎脈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則會直接對對方說:“八成是男胎,提前給您道喜”。   這位楊半仙卻不是,他生怕別人小瞧他“神通”般,上來就告訴曹氏:我掐指一算,你懷的是女胎;然後再“掐指一算”,給下個“刑克屬相”的結論。   那簡直就等於把一個胎兒給判了死刑。   命理上所謂的“刑克”,多指較嚴重的傷病災和生離死別;“刑克屬相”,就是說生肖上刑克相沖的屬相。   屬虎的和屬蛇的,就是“刑克屬相”,所謂“虎蛇相克苦無窮”。   但通常把“刑克屬相”用於婚配問題上,很少用於生育,因為老百姓有句話叫“虎毒不食子”。   所以很少有人去算孩子是否與自身相克,反而是若有人出生時父母有病亡的,外人會說這孩子“克父克母”,實則是不安好心的嚼舌根,但凡心地善良之人,也不會說出這種話。   楊半仙當年所言,直接讓整個吳家對三妮兒不但不期盼,反而憑生惡感,“刑克”啊!   現在更甚,楊半仙因為忘記當年的話,隻憑路上吳老頭的隻言片語,現在直接說三妮兒“克父克母”,都不僅僅是與曹氏屬相不合了。   克父克母,天生不孝,都不敢出生!   可見其人品多低劣!   這還不算,楊半仙現在也發現眼前女童伶牙俐齒,而且其所言內容絕非同齡孩子可比。   都能把他這個蒙騙過不知多少成年人的“半仙”給懟得啞口,故而再加一句狠的:“這孩子怕是被邪祟附身,請問,近期你們家可有非常之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