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錦城那邊傳來消息。 錦城暴雨,河流決堤。 錦城百姓怨聲載道,有家不能回。 早朝上,燕敘白聽到後大為震驚。 因為錦城是大燕的江南水鄉,本身河道就稍微多一些。 而錦城也比較富庶,朝廷一半以上的賦稅是由錦城承擔的。 錦城受災,大燕的國庫就要縮減一半了。 寧國公聽了心裡慶幸,幸好聽了女兒的話,讓穆家第一時間就開挖渠道,囤積糧食。 要不然,這洪水泛濫,穆家身為錦城首富,大燕第一皇商,要是不拿出點糧食來救濟,就算朝廷不怪罪,當地的百姓也會有怨言。 在錦城一開始下雨的時候,寧墨染留給寧國公送了書信,說出了錦城的情況。 因為時間比較短,準備不是很充分。 再加上,這一場雨,要比寧清染說的時間整整提前了半個多月。 所以,糧食是囤的不少,畢竟,有錢什麼買不來啊。 但是,開挖渠道進程就緩慢的多。 因為,全靠人力。 這一個來月的時間,渠道也就挖了寧清染所說的不到一半。 可就是這不到一半的渠道,就緩解了很大的洪水壓力。 一開始,錦城的官府還不想這樣大動乾戈,可直到穆家說,所有的費用都由他們除了,官府才蓋章定論。 要不然,錦城的災情還要嚴重。 錦城知府冒著雨站在洪水肆虐的地方看著,慶幸挖了幾條通衢的同時,也懊悔為什麼要攔著穆家那幾日。 早知道,他就讓官差們也脫了官服去挖通衢了。 官差們的賣力程度,一點兒也不比老百姓差。 關鍵是,還有錢拿。 可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暴雨下了七天七夜,直到河水快要決堤的時候,錦城的知府才打了折子上報朝廷。 “大人,穆家開棚施粥了,在山上。” 一名衙役過來喊知府。 知府看著暴雨下的山,迷迷蒙蒙的看不清楚。 隻能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子在那裡忙來忙去的。 那些老百姓排著隊,有秩序的領粥。 穆家,不愧是錦城首富啊。 “讓手下人都去幫忙維持一下秩序,等老百姓都吃完了,我們在吃。” 錦城知府是個好官。 穆家的祖宅在山上,祖宅很大,院子很空,房間也很多。 在穆氏從宮裡回來後,寧墨染就快馬加鞭到了錦城,沿途跑死了三匹馬,硬是將十天的路程縮短了三天。 寧墨染將寧清染的話帶給穆家時,穆家的人多多少少是有些猶豫的。 寧墨染告訴穆家的老家主,也就是自己的外祖父:“外祖父,清染說的話,十有八九會成真的。” 接著,寧墨染說了大扶公主的事情。 “這件事,清染事先也不知道,可就是說準了。墨染才能免了一場災禍。” 寧國公府將大扶公主的青睞稱為“災禍”。 這要是被大扶知道了,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最終,在寧清染外祖父和幾個舅舅商議下,還是決定聽取寧清染的意見。 畢竟,穆家有的是錢。 多買點糧食,多找點人挖渠道。 不都是錢可以解決的嗎。 隻是,洪水和暴雨的事情,一開始誰都沒有當回事。 可記不住寧墨染三天兩頭問:“糧食夠不夠整個錦城的人吃一個月的?” “穆家的生意都停了嗎?” “穆家的人,都搬到山上住了嗎?” 等等等等。 穆老爺子一看寧墨染這麼上心,心裡也多了幾分重視。 他又一次將兒子們,孫子們叫到一起,說了自己的打算。 這才堪堪在暴雨之前,將穆家所有的家當,店鋪裡的東西,掌櫃,夥計等都帶到了山上去住。 期間,穆老爺子去了知府衙門,隱晦地說了錦城可能會有山洪暴雨的情形。 可奈何,知府大人不相信啊。 和穆家關係好的,他也有讓人通知,就說是,孩子在外聽遊方道人說的,不確切準不準,但是有備無患。 結果呢,相信的人是少之又少。 穆家的掌櫃,夥計,也曾在大街小巷提過,也是沒有幾個相信的。 有些受過穆家恩惠的老百姓,可能是見不得穆家“顏麵掃地”,將家裡值錢的東西搬到了半山腰,簡單搭了一個茅草屋。 和穆家比鄰而居。 穆老爺子又讓人將他們的茅草棚加固了,最起碼能頂的起暴雨的襲擊。 當第一天下雨的時候,沒有人上趕著到山上避雨。 可穆家已經做好了施粥的準備。 穆老爺子還讓下人冒著雨去山下喊人上山避雨。 第二天,第三天…… 山上的人漸漸多了。 曾經被穆家關照過的人家,看到穆家人一個個都羞愧難當。 知府大人更是如此。 寧墨染站在暴雨裡,身上的長衫都被雨水澆透了。 可他依然站在穆家的隊伍裡,給那些避難的老百姓盛粥。 哪裡還有半點寧國公府世子的姿態。 現在,暴雨還在繼續。 山下都是汪洋。 施粥的地方,除了山上,還有幾處山下的棚子,蓋在地勢稍微高點的地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穆老爺子看著依舊如柱的大雨,心情異常沉重。 寧墨染在穆家開始施粥的第一天,就將穆家準備的一切都寫在了書信裡。 現在,應該已經到了父親手裡了吧。 寧墨染擦了擦臉上的雨水,繼續施粥。 穆家的粥很厚,很實在,盛的很多。 穆家的青壯年家丁,都在大少爺穆玄霆的帶領下,用木頭,木筏和大桶之類的工具,下山去救人了。 用寧墨染的話說,能救一個是一個。 雖然寧清染的目的是讓穆家和寧國公府有一個足以保命的功勞做護身符。 可穆家也實實在在去做了這件事情。 不管一開始的目的如何,錦城的人,多多少少受了點恩惠。 不對,不是一點兒,是很多恩惠。 寧墨染也想跟著去救人的,穆老爺子和他的幾個舅舅不同意。 寧家隻有這一個兒子,若是在錦城出了什麼事,他們又該怎麼向寧國公府交代。 怎麼向自己的女兒(妹妹)交代。 知府大人腳步沉重:“穆老爺子,是本官糊塗了。” 寧墨染遞給知府大人一碗粥:“大人,先喝點粥暖暖吧。” 如今是八月,還是夏季。 可這暴雨如注,將身上的衣服都打濕了,穿在身上,涼嗖嗖的。 有些體弱的人,已經有了輕微的發燒癥狀。 幸好,穆家的產業也包括藥鋪,藥鋪裡的坐堂大夫和藥材,都挪到山上來了。 不至於手忙腳亂。
五十九 錦城 暴雨 山洪(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