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上趕著做妾的長公主(1 / 1)

“我大扶長公主要和大燕永結秦晉之好,這是兩國邦交的大事,是皇後娘娘這個深宮婦人可以決定的嗎?”   寧清染撇撇嘴,不說話。   燕敘白笑了,看起來脾氣很好,可那笑意卻不達眼底:“大扶三皇子也說了,是長公主要和大燕聯姻,既然是長公主聯姻,大燕的皇後插手此事有何不妥?”   “還是說……大扶另有打算?”   大扶自從百年前被大燕打敗,一直休養生息,向大燕俯首稱臣,他們的確是有別的打算,可他也不傻,是不會當著大燕皇帝的麵承認的。   扶野之平:“大燕皇帝,另有打算倒談不上,隻是,我長姐心慕大燕皇帝,想入宮陪伴大燕皇帝,做大燕皇帝的紅粉佳人。”   這話題,岔來岔去,又被扶野之平給繞回來了。   寧清染之所以插科打諢,就是不想讓扶娣沫進宮,她雖不想爭寵,可也不想讓麻煩找到自己身上。   這扶娣沫就是最大的麻煩之一。   寧清染:“大扶三皇子的意思是,讓你們大扶的長公主給我們大燕皇帝做妾?”   寧清染捂著嘴,一臉不可置信的模樣:“這,堂堂大扶的長公主上趕著給別人做妾,這要是傳到其他國家的耳朵裡,你們大扶的臉麵還要不要了?再者,你們大扶應該還有其他的公主吧,難道都要像長公主這樣去給人做妾室嗎?”   寧清染說到這裡還很疑惑的看著扶野之平,似乎他不解惑她就不罷休似的。   扶野之平這下被寧清染噎的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扶娣沫麵紗下的臉一陣陣燒的厲害,這個大燕皇後,嘴皮子也太厲害了,說話也不知道拐彎抹角。   這個女人,是個勁敵。   扶娣沫攥緊手掌,長長的指甲將掌心刺破了,都不覺得。   她勉強擠出一抹笑,雖然其他人根本就看不到她麵紗下的表情。   “大燕皇後剛入宮,就這麼阻撓大燕皇帝納妃,也太善妒了些。”   “嗬嗬嗬,本宮不是善妒,的確沒見過上趕著給人做妾的,又不是什麼煙花柳巷被人贖出來的,這好人家的女兒,有幾個給人做妾的。”   這話可以說將宮裡的那些妃子們也包括在一起了。   她們一個個都不高興地看著寧清染“胡說八道”卻不敢反駁。   畢竟,皇上都在那裡星星眼地看著寧清染發威呢?   “不過,我們大燕皇上的妾室例外,長公主若真是仰慕我們皇上,進宮也不是不可以……隻是,我們大燕嫡庶分明,長公主在大扶身份尊貴,可若是到了大燕後宮,可是要日日與本宮行禮問安的。”   寧清染話沒說完,就被燕敘白打斷了:“長公主聯姻的事情,還是等宴會結束之後再議吧。大扶三皇子和長公主遠道而來,總不能餓著肚子談事情吧。”   燕敘白一舉杯,扶娣沫也不好在說話了。   宴會結束後,可謂是賓主盡歡。   大臣們也見識到了寧清染的厲害,出宮的時候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著說著。   “水大人,你們家是不是也有人在宮裡,可要好好告誡一番,莫要惹了皇後娘娘不快。”   王大人不緊不慢地腳步跟著水大人。   水大人的侄女兒是宮裡的水貴人,入宮前他千叮嚀萬囑咐,要低調行事,畢竟,能被皇上選進宮裡是他們水家的福分,可他們水家也就是剛剛起步,和燕京城許多官家相比,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王大人說的是,本官定會告訴水貴人,讓她和皇後娘娘保持距離,不爭不搶就好。”   王大人點頭,他還怕水大人生氣呢。   寧清染這下子是真的出名了,不過大臣們議論的最多的是寧清染說的那幾句話,聽起來毫不講理,可句句都戳在了大扶的肺管子上,讓大扶啞口無言。   不過,這宮裡的嬪妃們對寧清染可是分成了兩個派係。   和柏靈詩關係好的幾位嬪妃,此時正在柏靈詩的梧桐苑裡,絞盡腦汁地在柏靈詩麵前說著寧清染的“好話”。   “貴妃娘娘,這皇後娘娘也太猖狂了些,怎麼能在那麼多人麵前說我們是妾室呢?”   衛貴人絞著手裡的帕子,恨不得這就是寧清染,她好用力將寧清染給纏成一個結,再也出不來。   柏靈詩冷笑:“皇後娘娘說的也不錯啊,我們,可不就是妾室嗎?”   貴妃,說得好聽是貴妃,其實,就是那上不得臺麵的妾室。   “貴妃娘娘,妾室如何?正室又如何,娘娘您如今懷著龍嗣,到時候生個皇子,就是我們皇上的第一個皇子。皇後娘娘再怎麼是正室,不也不得皇上寵愛嗎?”   江嬪笑著恭維柏靈詩:“貴妃娘娘,妾可是聽說,這皇上和皇後娘娘到現在都還沒圓房呢?”   說完自顧捂著嘴嗤嗤笑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柏靈詩也咧著嘴樂:“本宮還當皇後娘娘多特殊呢,也不過如此嗎?”   柏靈詩放鬆了身子,江嬪和衛貴人都鬆了口氣。   諂媚了這半天,柏貴妃終於放鬆了。   她放鬆了,她們倆的日子就好過一點。   水貴人和沈答應一如既往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她們也在談論在宴會上幾言驚人的皇後娘娘,可她們的想法和柏靈詩她們恰恰相反。   她們覺得,皇後娘娘太厲害了,說了她們都不敢說的話。   “姐姐,以後,我們是不是要……”   沈答應年齡比較小,人也比較單純。   水貴人一根手指豎在嘴邊“噓”了一下:“慎言!”   然後左右看了看,沒發現什麼可疑的人,才拉著沈答應加快了腳步。   “以前我們如何,以後我們還如何,你我都不是家世背景強大的人,在這宮裡,謹言慎行,謹守本分就是最大的事情了。”   水貴人和沈答應是進宮後才認識的兩人的母家都不是很強,都是新晉上的京官,皇上體恤,選繡女的時候,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她們在這宮裡每日裡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一個不察得罪了誰,影響了家人的前途。   至於自己在宮裡什麼樣,她們是連想都不會想的。   隻要不惹皇上發怒,什麼寵不寵的,都無所謂。   一旦她們在宮裡惹了事,她們的娘家人都不敢替她們求情。   不像皇後娘娘,背後是寧國公府,柏貴妃背後是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