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庭大仙隻是輕輕嘆了一聲,便將水部猖神拆解開來,跟著地部猖神往各縣去了。
除了郡城,各縣之中,也要建立五通的廟宇,依樣畫葫蘆,除非有人阻撓,否則不會出什麼問題。
金庭大仙也不管事,具體的事情都是地甲和水部將軍在做。
不過很快,就傳來了一個不算好的消息。
因為五通神的活動和近來妖邪鬼魅之說盛行,人心不定,人人自危,總害怕城外那萬人坑當中的死去的冤魂會索命,於是新任的郡守要請廣教寺的僧眾來辦度亡法會。
金庭大仙已經盡力避免與廣教寺產生沖突,還特意令猖神巡遊宣州城。
但可惜的是,猖神本身也是鬼神,百姓並不能區分什麼是邪鬼,什麼是鬼神。
更何況猖神本來也沒有正神的規矩,巡遊之時,隨手盜取精氣,甚至做些出格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金庭大仙不統兵,更做不到令行禁止。
郡守沒有走五通神的渠道,而是去請了廣教寺。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金庭大仙關注的信號——吳王和五通神聯合了,但又沒有那麼聯合。
至少吳王麾下的臣子並不會求諸五通邪祀,而是求諸佛寺僧眾。
地甲和水部將軍得了信便來稟報金庭大仙,語氣相當忌憚。
水部將軍慫恿道:“統領,那廣教寺也沒什麼高手,我們未必不能對付,不如先下手為強,直接破了他們山門,殺光這群禿驢。”
地甲卻持相反的意見,道:“我倒覺得應當避其鋒芒,不要與他們起沖突。”
金庭大仙直接忽視了水部將軍的話,看向地甲,道:“說一說你的道理。”
地甲道:“我等五通神廣建廟宇、收攏香火、下放陰債,卻始終不出事,就是因為不和那些僧道起沖突。”
“他們喜歡名山大川,風水寶地,就把這些地方讓給他們,我們隻需要市井便足夠了。他們有達官顯貴信奉,有富貴之人追隨,也隨他們去,那些心有所求的人最終會到我們身邊。”
“宣州城隻有廣教寺一家,倒也還好說,若是別的地方,僧道繁多,我們處處得罪,隻怕難以幸存。”
“廣教寺要辦法會就辦法會便是,他做他的生意,我們做我們的生意,兩家相安,才是和氣生財。”
水部將軍不以為然道:“今時不同往日,往日我們要避諱,是因為人手不足,法力不高。但如今五位大王跟著吳王打江山,封王封侯在即,哪裡還需要處處忍讓?更何況有統領在,滅了廣教寺,整個宣州郡都是我們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豈不快哉?”
地甲猶豫了一下,道:“也不無道理,廣教寺我們能對付,倒也不是不可行。”
他們兩個都將目光看向金庭大仙,地甲目光還在猶豫,水部將軍已經把心裡話寫在臉上,隻希望金庭統領足夠上道。
何為上道?
因為不打仗,不殺人,如何顯得出彩來?
打仗、殺人,奪了魂魄、滅了教門便是功勞,天大的功勞。
有功勞就能升遷,有功勞就能領賞。
否則出來一遭,豈不是白費力氣?地部猖神建了廟宇,他們隻是輔佐有功,卻不不算主力。
不算主力,回去如何討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