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死星(1 / 1)

警報並不刺耳,原本顯示星空的玻璃也不過閃爍一次紅光,但其內容,卻令二人心神一震。   “滴!發現未知天體,位於太陽黃道平麵緯度南緯25°35′24″,春秋分線東經103°25′31″,距離太陽係4.6545341*10^17m,未在以觀測星圖中,特征識別為紅巨星,質量為1.27*10^32kg,直徑為3.20*10^10m。”   “這裡果然有一顆恒星。”黎風仿佛早已知曉一般,“不過,這質量......”   “咦?我這相當於和你一起發現了一顆新的恒星嘛,是不是可以用我們的名字命名。”周思宇插話到。   “這顆恒星的引力作用下,在其半光年到一光年的位置有一圈星際塵埃,而且對電磁波的吸收幾乎涵蓋了全光譜。難怪到目前為止人類都沒有發現這個恒星。”黎風操作著鼠標,屏幕上的紅巨星在忽大忽小,在黎風自己編寫的特征識別軟件上反復確認,得出了上麵的結論。“不用想了,這個天體早就被預言了,雖然電磁波頻段沒有任何發現,但這麼大的質量對附近恒星的影響早就被發現了,隻是我們這也算證實了他的存在。”   “好可惜。”周思宇嘆息一聲,玻璃投影上的視角正好是距離這個紅巨星一光年的位置,果然,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沒有任何星星的空洞。   “那這麼大的一片星際塵埃,豈不是會遮擋地球往這個方向後麵的那麼一大片星空?”   “就電磁波波段上觀察而言,是的,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引力透鏡’,對後麵的天體進行觀察。畢竟大質量天體對空間的扭曲作用,同樣會偏導附近的光線,所以我們現行的觀察中並不是對這後麵的區域一無所知。”黎風邊操作著超弦計算機,邊對周思宇解釋到,但他的語氣似乎有些擔憂。   “怎麼了?”周思宇聽出了這份擔憂,扭頭看向黎風。   “這個天體的體積,質量以及所處階段都有點危險,我得快進看看。”說罷,黎風把正視角調整至距離這個恒星23個天文單位的距離對向紅巨星,在鍵盤上輸入了模擬時間423000倍的加速,屏幕裡的時間以每秒五天的速度快進起來。   這個視角看起來,紅巨星的大小就像在地球看太陽的大小。   兩人都安靜的觀察著屏幕,但沒多久,大概隻有半分多鐘,屏幕似乎閃爍了一下,像是白屏一般,但很短,閃爍之後,那個看起來和太陽一般大小的紅巨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顆明亮的星星。黎風緊急按下了暫停鍵。   “什麼情況?那顆太陽呢?怎麼變成這個白點了?難不成和三體世界那個‘飛星’一樣?”   “我設置的是跟蹤模式,我們的視角會跟著這個紅巨星移動。”黎風低沉的聲音傳來,設定時間倒退。   在模擬中快退的畫麵又閃爍了一下白光,黎風又急忙暫停,把時間快進比例調整至每秒1小時。   “那白光是什麼?”周思宇問道   “是我所擔心的東西。”說罷,黎風按下繼續鍵。   屏幕上是紅巨星的畫麵,雖然視角是太空,但看起來就像藍星上大氣層內日出的紅光。   忽然,在每秒一小時加速下的紅巨星消失在屏幕中,沒過幾秒,一個點狀的光源出現,強烈的白光從光源中出現,充斥了整個屏幕。   白光在不到兩秒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發著白光,在周期性閃爍的星星。   “II-L型超新星,在距離地球49.2光年的位置,在48年前爆炸了。”黎風喃喃道:“45.85秒,也就是229天,在明年1月8日晚上8點。”   “就是說我們有生之年可以親眼目睹一個超新星的爆發?”周思宇激動的說道。   “然後痛苦的死去。”黎風補充到。   “怎麼會??大劉小說裡那個不是八光年外才會導致12歲以上的人類死去嘛?這接近6倍,得稀釋多少能量。”   “你也說了,大劉的‘小說’裡麵。”黎風無奈的說道:“如果真有這麼個天體在八光年外超新星爆炸,地球上一切大概都會被蒸發掉,直接氣化。”   “那這個距離是輻射致死嗎?”   “嗯,差不多吧,你能想象整個藍星都沐浴在堪比切爾諾貝利剛爆炸時,三號反應堆附近的輻射值嗎?”黎風一邊操作著超弦計算機一邊說道“當然,這個輻射不是中子輻射,超新星爆發發出的主要是中微子、高能粒子射線和電磁輻射,不過依舊會對生命體產生嚴重的影響。”   黎風把時間進度直接快進至現實時間的半小時前,也就是5月26日下午兩點整。而視角也在快速變換,然後慢了下來。   “我用特征分析儀鎖定了這第一波輻射,現在與藍星的時間是同步的,電磁強度值也在極速衰減。”   “嘟嘟嘟嘟嘟”暢連語音獨有的鈴聲響起,黎風接起電話。   “是,這個強度值我還需要進行估算。”   “對,他還在這裡。”   “好,我知道了。”   黎風掛斷電話,對沙發上呆若木雞的周思宇說道:“你恐怕走不了了,抱歉,把你卷進來了。”   門外的兩個大漢似乎接到了什麼命令,徑直走進房間,而在他們走進房間的同時,投影就關閉了。二人收走了周思宇那本來就沒有信號的手機。   周思宇沒有反抗,他依舊沒有能從這巨大的震驚中緩過來。   “你先進房間休息一下,裡麵有,不過沒有網絡,委屈一下你了。”失神周思宇被兩個大漢攙扶進了內間。整個房間不算小,但隻有一張床,一個書桌,一個椅子,一臺空調以及放在桌子上的兩個遙控器和一臺座機電話。窗戶似乎與外麵是一樣的設計。   把周思宇攙扶到床上坐下,兩個大漢離開了房間,當入口關上的時候,整個房間似乎沒有門一般。   。。。。。。。。。。。。   這部分劇情很不科幻。如上一章所寫,筆者在高中確實寫了一個短篇,叫時間之熵,大致內容與番外一致,不過結局不一樣。那個時候雖然想寫超新星紀元,但並沒有設計“鏡子”。到現在我發現,我並不具備創作一部優秀科幻小說的能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所以我給自己開了一個外掛,就是“鏡子”,或者說宇宙模擬器,而且是番外裡麵那個完整版本的宇宙模擬器,這在正文中會是一個伏筆,會在不久的將來揭示出來。   我發現我並不太寫得來社交劇情,所以在“鏡子”的作用下,後續的劇情更像是主角在旁邊觀察記錄歷史,和大事件的幕後推手。應該會有人從第1章引子中發現這樣的傾向。   我的真名當然不叫周思宇,雖然和我的名字很像。周思宇是一個我所向往的身份,而這個名字在後續的劇情也許會有人猜出來我設計的用意。   現在已經登場的角色大部分在我的現實生活中都有原型,包括普朗克常數。但我已經沒有能夠給我的小說進行科學理論的提供者了,所以涉及到一些科學知識的概念,我隻能采用很早以前討論的結果,以及生搬原著的劇情進行、自己的理解進行描述,並不代表著現實中真實的物理規律。我的構思核心就是建立於會有超新星爆炸,以及鏡子上,就像三體故事成立的一個大前提就是四光年外的恒星係有外星人、流浪地球的前提就是太陽馬上要爆炸了、星際穿越的前提就是地球附近有一個可以讓人肉身穿越進去的黑洞等等,乃至於存在一個隻存在鬥氣不存在魔法的大陸。這是小說的基本設定,也許我給這個設定編得不太合理,但是你們可以默認他就是真實存在的。   最近開始寫的時候忽然有個腦洞,就是關於鏡子的,也許可以通過鏡子去模擬其他宇宙不同的內容,我也許會把它在其他作品中寫出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