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盯著眼前朝著自己恭敬行禮的吉溫,他瞇起雙眼,然後似笑非笑的回道。 “郎中可知我若是將此言告知李相公會如何?” 吉溫一聽頓時慌了神,整個人呆愣在了原地。 啊,不是。這怎麼沒有按照套路出牌啊? 他抬頭看向了安祿山那張似笑非笑的臉龐,心中頓時了然,然後吉溫鄭重的說道。 “兄長何出此言,我待兄長一片赤誠。” 吉溫本就長相猥瑣,如今在露出這一幕委屈的模樣,實在是讓人難以言語。 安祿山實在是不願盯著吉溫這一副模樣,於是他急忙出聲打斷。 “郎中,且不要如此。” “兄長莫不是不信我?” “並非如此,隻是我這有一件事困擾著我。” 吉溫聞言眼前一亮,這不是又到了他表現的機會。 “兄長,有事但說無妨。若是我能幫上忙的,小弟在所不辭。” 安祿山聽到吉溫如此說,很是高興的回道。 “郎中有所不知,聖人先前說讓戶部率先將糧草運往河北,可戶部侍郎乃是李相公的人,我恐...” 安祿山沒有繼續再說下去,而是轉而看向吉溫。 吉溫自然是一個聰明人,他明白了安祿山的意思,於是他拍拍胸膛表示。 “兄長且寬心,有我在一定確保糧草運輸無虞。” “哈哈哈,好。若是郎中能幫我辦妥此事,我定會向聖人為郎中請功,到時候或許就該稱呼郎中為侍郎了。” 吉溫聞言也是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隻不過他還是佯裝惶恐的說道。 “豈敢勞煩兄長,能為兄長做事是我的榮幸。” 說完,安祿山與吉溫兩人又是閑聊一會,之後吉溫便告辭離開了。 而在吉溫走後,安祿山卻是收到了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的拜帖。 “你說那人叫什麼?!” 安祿山都差點懷疑自己聽錯了,可是當家仆再次確定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是先呆愣住,然後才反應過來吩咐道。 “豬兒,你親自去去請他進來。” “唯!” 李豬兒快速的朝著府門口而去,因為安祿山都叫請了,此人的身份一定不簡單。 隻是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府門口。 一位穿著樸素,與府門前其餘人格格不入的中年男子正拘謹的站在門口等候。 府門口的家仆看見他寒酸的門口,眼神之中都是不屑,甚至都沒有正眼看他一眼。 而府門口的其餘人也是對著穿著寒酸的中年男子指指點點,甚至有人出口嘲諷道。 “這可是東平郡王府,你區區一個翰林,怎麼可能會受到郡王的召見。” “簡直是來自取其辱,要我說還不如快點離去,省的被趕出去丟臉。” “對對對...” 杜甫已經不知道聽到過多少人的指指點點了,他早已經對這些不在乎了。 他在長安已經待了接近十年,受盡了各種白眼,甚至為了討得權貴們的歡心寫下一些自己不願寫的詩句。 而他所做一切都是為了當官,然後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隻是理想是骨感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十年的時間,當初那個能夠寫出“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氣風發的少年已經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窮困潦倒,仕途上到處碰壁不得寸進的中年人。 這是十年,對於杜甫而言是煎熬的,因為他在荒廢這些時光。 他做不到像李白那樣的瀟灑,可以不顧一切的罷官而去,去追尋大好的河山與巡山問道。 而至於杜甫,他沒有這個本事,因為他的誌向在朝堂而不像李白那樣。 至於最為重要的原因大抵是因為李白可以千金散去還復來,而他如今還得靠著微薄的俸祿養活一大家子。 杜甫對身後那一眾嘲笑自己的權貴們視若無睹,他就隻是站在那裡,靜靜地等待著結果。 他的心中其實也沒有什麼把握,因為他先前已經拜訪過無數的權貴了,就連剛回長安不久的高仙芝他都曾送上過拜帖。 可是,高仙芝根本就沒有接見他這一個小小的翰林。 而至於拜訪安祿山,是因為他聽聞了契丹在河東所犯下的罪行,這使得他的心中義憤填膺。 恰好又聽說聖人派遣安祿山領軍出塞外攻打契丹,作為一個有心建立功勛的人,杜甫也想試著能不能一同前往。 隻是等待了良久,始終沒有人出來,這使得杜甫的心中對於此次的拜訪又沒有了希望。 他轉過身離開,然後朝著自己的一個方向而去,那是他的家所在的方向。 其餘的一眾權貴們看見杜甫打算放棄了,於是都是唏噓不已的起哄道。 “早該如此了,我等都不能被郡王接見,更何況是你一個區區翰林學士。” 在這些權貴們的嘲諷下,杜甫的背影愈發的蕭索了。 他邊走邊呢喃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安能使我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太白兄,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我始終做不到你這般瀟灑啊!” 杜甫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然後朝著遠處走去。 而這個時候,府中沖出來了一人,正是安祿山身邊的李豬兒。 一眾在外等候著的權貴們看見李豬兒出來,都是紛紛迎了上去,他們都以為李豬兒下一個會讓自己進去。 隻是李豬兒出來後在人群之中掃了一圈,並沒有發現杜甫的身影,於是他喊道。 “何人是杜甫?何人是杜甫?我家郎主有請!!” 李豬兒的呼喊聲剛落下,一眾圍上來的權貴們便麵麵相覷,他們多是認識對方的,可不記得有誰叫杜甫的。 李豬兒見到沒有人回應,於是又再次喊道。 “杜甫是何人?!我家郎主有請!” 可是聲音落下,還是沒有叫杜甫的站出來。 李豬兒此刻當真是心急如焚,安祿山可是讓他將人請進去的,可是如今怎麼人不見了? 他急忙轉頭問門口的家仆:“你們可曾看見了杜甫?” 這些家仆哪裡知道誰是杜甫,都是連連搖頭。 “總管,剛有一人朝著那邊離去了。” 有一家仆出口說道,然後指向了一個方向。 “當真?!” “回總管的話,我親眼所見!” “好,若是真的,我記你一大功。” 說完,李豬兒便推開了門前堵著的一眾人,然後朝著杜甫離去的方向快速追上去。 而一眾權貴此時卻是摸不著頭腦了,那人是何來頭?竟然能讓安祿山請進來?
第四十七章杜甫?(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