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豬兒將杜甫帶入了堂中,隨後便轉身離開了。 此時的廳堂中隻剩下了杜甫與安祿山兩個人,杜甫站在了安祿山的麵前,然後十分恭敬的行禮道。 “下官見過郡王!” 安祿山聽見聲音抬頭望去,隻看見一位滿臉滄桑的中年男子站在前方,他的眉宇之間有著淡淡的憂愁隱藏在其中。 這便是真實的杜甫,後來那個被譽為“詩聖”的男人。 隻不過此時的杜甫才將近40歲,還沒有經歷過後來的風風雨雨。 所以,此時的他盡管臉龐上有著愁容,但是並不是後來那個兩鬢斑白的老朽模樣。 如今的他雖然在長安十年間經歷了很多的挫折,但是這些並沒有將他打倒,而是磨礪了他,使得杜甫的臉上還有著年少的一些朝氣。 安祿山揮揮手,示意杜甫不必多禮,然後他緩緩開口問道。 “子美何故先行離去?” 杜甫聽到安祿山竟然知道他的字,心中有些疑惑,不過念及以安祿山的身份地位知道自己的字倒也不是什麼難事,於是他也就釋然了,然後開口回道。 “回郡王,下官在府門前等候了許久,以為郡王或許難以有空,於是便想著先行離去了。” “怎會如此?我若是知道子美前來拜訪,就算再忙碌也定會抽出時間來見子美的。” 杜甫被安祿山的這些回答有些弄得有些懵逼,他實在不知道安祿山為何會自己如此的熱情。 他如今隻是一個小小的翰林學士,在這長安城中不過是區區一個小官。 除了有幾分詩才以外,他倒是真的沒有別的本事了。 若不是郡王想要我為其做事? 杜甫如今倒也隻是想到這麼一個還算合理的理由,隻是他不知道的是安祿山其實想要將他拐走! 杜甫誠惶誠恐的再次行禮道:“下官豈能如此勞煩郡王?” 安祿山見到如此惶恐的杜甫大笑著站起身,然後走到了杜甫的身旁親昵的將杜甫的手拉起,之後拍了拍說道。 “子美,我早就仰望你多時了。你的大名即使我在河北都曾聽聞過,如今一見當真所言不虛。” 杜甫見到安祿山如此,心中頓時驚訝不已。 因為他今天看見安祿山的表現與傳聞中的安祿山大為不同,可以說外麵那些傳言都是對安祿山的汙蔑。 郡王如此禮遇自己,怎麼可能會是傳聞中那般粗魯不堪的武夫。 哎!天下誤會郡王深矣。 安祿山見到杜甫久久愣在原地,於是再次拍拍他的手問道。 “子美,可是有何不適?我府上有醫者,可讓其前來為子美治療一番。” 杜甫急忙回過神來,然後連連擺手拒絕道。 “郡王,我無事,隻是先前在想一些事情。” “若是有需要,子美可不要與我客氣。” “定然不會,下官多謝郡王。” 安祿山見到杜甫確實無事,於是也不再強求,他轉而問起了杜甫今日前來拜訪自己的目的。 “子美,你今日前來可是有什麼事?” 杜甫聞言,急忙作揖行禮道。 “下官聽聞郡王被聖人委以重任,即將統領河北三鎮兵馬出塞外討伐契丹。我雖然是一階文人,但是也想為大唐建功立業,攜三尺劍攻伐異族。” 說完,杜甫便站在了原地忐忑不安。 他的心中其實還是很害怕的,他害怕安祿山也拒絕他,那樣的話他又隻能去做他的翰林學士了。 這並不是杜甫想要的,他想要永遠都是建功立業,想要在仕途上更進一步。 安祿山並沒有拒絕的意思,相反他和杜甫有著相同的想法。 “子美的意思是?” 杜甫沉聲說道:“下官願隨郡王北上討伐契丹!” 安祿山盯著眼前堅定的杜甫,他出口問道。 “子美可知大軍征伐可是極為危險的!” “下官雖為文人,但是依舊有一顆為大唐馬革裹屍的決心。” 安祿山盯著杜甫,這一次他沒有再次開口,就這樣沉默了良久。 杜甫見到安祿山良久不再言語,心中也是越發的忐忑起來。 果然,郡王還是拒絕我了嗎? 杜甫此時的心中已經是有些絕望了,心中也是越發的悲涼。 杜甫以為安祿山拒絕了自己,他覺得自己再留在這裡也是沒有作用了,於是他出口準備告辭道。 “下官對郡王多有叨擾,這便告辭了。” 他雖然想要建功立業,但是身為文人的傲骨還是有的,眼見安祿山不願意,杜甫也就不想留在這裡了。 說完,杜甫便掙脫了安祿山的雙手,然後準備朝著門口走去。 安祿山眼見如此,急忙拉住杜甫說道。 “子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是為何?” 杜甫回道:“下官實在是不願再多打擾郡王。” 安祿山知道杜甫多半是以為自己不願帶他建功立業,眼見杜甫誤會了,於是出口解釋道。 “子美莫不是以為我不願帶你一同?” 杜甫沒有說話,但是他不說話就足以證明了,他就是這樣的懷疑的。 安祿山繼續解釋道:“我剛才隻是在想給子美安排一個怎麼樣的職位方才合適,可是思來想去也沒有適合的職位給子美。” “不知子美可願意擔任我的幕僚一職?且擔任掌書記一職。” 杜甫聽到後心中一顫,原本想要離去的樣子頓時沒有了。 他轉過身看向安祿山,眼神之中滿是不可思議。 不是,自己這就成為安祿山幕僚了?這就擔任掌書記了。 要知道,節度使的幕僚可不是一個低的官職。 杜甫的朋友中唯有岑參達到了這個地步,擔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幕僚。 看著杜甫久久不回答,安祿山問道。 “子美可是有何不滿?” 杜甫急忙回道:“並非如此,下官隻是覺得郡王如此厚愛,下官實在是...是惶恐。” 安祿山笑道:“我是相信子美的能力足以勝任,子美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杜甫最後鄭重的朝著安祿山躬身一拜,然後嚴肅的拜謝道。 “下官多謝郡王提拔,下官一定不負郡王的信任。” 杜甫此時的心情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些日子的不暢快都在此時此刻通通消失不見了。
第四十九章正合我意(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