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子美可知我的誌向(1 / 1)

李豬兒帶領的杜甫不過片刻便到了安祿山的馬車旁,李豬兒朝著安祿山稟報道。   “郎主,杜公已經到了。”   安祿山此時正在馬車內閉目養神,聽到李豬兒匯報杜甫到來後於是他睜開眼睛,然後回道。   “請子美進來。”   說完,李豬兒便走到了杜甫的身旁,然後對著杜甫說道。   “杜公,郎主請您上馬車。”   杜甫聽聞後心情稍有些忐忑,安祿山的這種重視真的是讓他受寵若驚。   他朝著李豬兒點了點頭,然後走向了馬車。   此時站在馬車旁的正是羅?,他現在貼身護衛在安祿山的身旁,另一邊則是章玉成在護衛。   除了他們兩人外還有其餘的護衛,一個個都是異常魁梧,並且渾身散發著危險的氣息。   隻不過這些人看見杜甫到來並沒有阻攔,因為他們都知道杜甫乃是安祿山的貴客。   就這樣,杜甫登上了馬車,然後進入車廂之中。   安祿山的馬車極為奢華,其內部空間極為寬廣,中間擺放著一張長桌,四周是用毛皮包裹著的座椅,坐起來尤為溫暖。   杜甫進入車廂便看見安祿山剛剛醒來,他急忙躬身行禮道。   “拜見節帥!”   安祿山虛扶杜甫說道:“子美不必如此,且先坐下。”   杜甫卻是有些拘謹的說道:“下官不敢。”   安祿山擺擺手不在意的說道:“子美不必如此,隻需當我是朋友便可以了。”   安祿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杜甫於是也不好再拒絕安祿山,他隻得再次躬身一禮說道。   “謝節帥!”   說完,他才小心翼翼的坐到了安祿山的對麵。   “子美可知我叫你前來是有何事?”安祿山盯著杜甫說道。   杜甫搖搖頭回道:“下官不知。”   “路途漫長,一個人豈不是無聊,故請子美前來閑聊罷了。”   說完,安祿山便又再次開口問道。   “聽聞子美曾做過不少的流傳千古的詩句,不知道此時可有詩興作詩一首?”   杜甫聞言回道:“回節帥,此時我並沒有詩興,若是節帥想要一首詩可否給下官幾天時間?”   杜甫以為安祿山是想要自己為他寫一首詩,於是對著安祿山解釋道。   可是安祿山並不是這個意思,他隻是想要同杜甫聊聊罷了。   安祿山笑了笑作罷:“非也,詩句本天生,妙手偶得之。我不強求也。”   杜甫聽聞安祿山所念的這句話眼前一亮,對於安祿山能夠說出這麼有水平話刮目相看。   他誇贊道:“節帥所言當真是佳句,詩句卻是妙手偶得。”   安祿山卻是先微微愣住,隨即便釋然了,原來是自己不小心將後來寫出的詩句說出來了。   不過說出來就說出來了吧,反正他是不介意的。   “正如我所言,這也妙手偶得的,哈哈哈。”   安祿山拿起桌上的茶水,然後為自己倒了一杯後,又為杜甫倒了一杯說道。   “我聽聞過子美所寫的《望嶽》一詩,寫得極好。尤其是那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當真意氣勃發。”   杜甫聽到安祿山知道自己的詩句,心中先是有些激動,不過隨即而來的便是有些尷尬。   因為這首詩寫的確實是雄心壯誌,那個時候的他還是一個小年輕,家道還未曾中落,以為可以憑借自己的本事闖出一片天地。   可是那個時候的他涉世未深,還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毒打。   如今,經歷過仕途的失意,社會的種種挫折後,杜甫不再是從前那個少年了。   但是,他依舊沒有丟失掉自己的雄心壯誌。   杜甫笑著回道:“節帥謬贊了,在下年少所寫,讓節帥見笑了。”   安祿山搖搖頭,他認真的看著杜甫說道。   “非也,從子美的此詩中我仿佛看見了從前的自己。”   說完,安祿山的眼眸逐漸散開,仿佛陷入了自己的回憶之中。   安祿山好像又回到了那個草原上,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過了良久,安祿山終於回過神來,他不好意思的笑道。   “讓子美見笑了,哈哈哈。”   杜甫哪裡敢笑,於是急忙連稱不敢。   安祿山突然問道:“子美的誌向是什麼?”   杜甫被安祿山這一問有點懵,但是他還是說道。   “下官的誌向就是為百姓做事,能夠為天下做事。”   “好好好,當真是一個好的誌向。可是子美知道我的誌向是什麼嘛?”   說完,安祿山看向對麵的杜甫。   杜甫自然知道安祿山的誌向是不簡單的,但是想到外麵的傳聞,他的心中卻是有些糾結。   安祿山待他極好,他是相信安祿山的。可是天下的悠悠眾口卻是......   安祿山見到杜甫如此糾結的樣子大抵是猜到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畢竟很早之前都在說他的野心。   不論是張九齡,還是王忠嗣,這些人都想要除掉他。   可是他那個時候真沒有反叛的想法啊!真是冤枉至極。   安祿山突然開口,打斷還在與糾結的杜甫說道。   “子美可相信我的誌向?”   “我的誌向很大,無非就是四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安祿山的聲音很平淡,但是落在杜甫的耳中卻是如同驚雷一般。   杜甫此時簡直都是要懷疑麵前的人是不是安祿山了,真的安祿山當真能夠說出這種話來嗎?   安祿山所念出的這首詩無疑是給杜甫帶來了極大的震撼的,因為這首詩足以流傳千古!   不!甚至是流傳萬世!!   因為這首詩簡直可以成為全天下讀書人的終極目標!!   這是他們,也是杜甫自己畢生都想要達到的目標。   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想有如此的成就。   杜甫被安祿山的話震住了,他呆愣在那裡,如同失魂了一般。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杜甫口中不斷的低聲朗誦這句話,他這一刻真的相信了,天下人當真是誤會安節帥了。   能夠寫出如此詩的人怎麼會是天下人所認為的反賊,這一定是朝堂上的那些奸賊想要以此毀掉安節帥的名聲。   當真歹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