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馬不停蹄的趕路的過程中,殷承一也沒閑著,得空就向楊佑璽請教修行的問題,也許是殷承一保全了斜月楊府眾魂魄的關係,楊佑璽竟然對他所問的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且非常耐心,像是對待自己的後輩一樣。以至於好幾次紂王帝辛都在提醒殷承一小心防範楊佑璽不軌之心。殷承一對此持反對態度,但是肯定沒敢正麵反駁,而是選擇性遺忘了帝祖的提醒,這讓紂王帝辛暴跳如雷了好幾次。 隨著楊佑璽這個稱職的老師講解,殷承一才知道,原來在修行中,不止他現在的法修一條路。 修行三係,分別是修法、修識、修體,所謂法修,自古以來,道修法,佛修識、魔修體。 所謂法修,也就是法門,以丹田為引,借天地之炁,化而為形,而所謂的形,就是現在修行對戰中用到的術,凡人因為分辨不清何為法,何為術,因此隻要見到修士使用的術,就統一稱為法術。法修境界從高到低依次為引氣,凝氣,化氣,凝丹,韻丹,破丹,元嬰,養神,分神,窺虛,洞虛,化虛,成仙,也有另外一種劃分那就是脫凡、金丹、元嬰、化神、煉虛、成仙六境; 所謂識修,以神識為引,凝天地之炁,融神識於其中,如驅臂膀,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通過神識把天地中的炁凝聚在一起,並且把神識融入凝聚的炁中,這樣就能夠像驅使自己的手臂一樣,調動炁,神識六境:靈元境、靈通境、靈海境、靈淵境、靈域境和傳說中的神元境; 體修則是修煉己身,讓自己肉身的強度在修行中不斷增強,最終以力降十會,這種修行,更多被精怪所喜好,因為它們肉身強度遠勝人類,更容易發揮自身優勢,快速提升境界實力,修身五層,銅皮、鐵骨、易筋、洗髓、金身;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完物,但皆非完整之物,因為萬物都有缺。就像人一樣,有的人出生四肢健全,已是非常幸運之事,因為還有天生殘疾之人,但這是對凡人來說,在修行界,也是相似情況,有人天生無丹田,注定無法法修,有的人天生無神識,與佛無緣,有的人天生積弱,無法修體,再者修行路茫茫,精力有限,無法兼顧,誰會選擇兩係同修或者三係兼修?須知,單修一係能夠十年一進境,兩係同修可能需要幾十年上百年,對人來說,十年脫凡方可獲得壽元的增加,但幾十年才能脫凡,哪怕雙係同進境,也是垂垂老矣。 但在漫長修行歷史長河中,確實也人做到兩係兼修,法識兼修之人如闡教十二金仙中的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懼留孫四人,在商周大戰結束之後,便先後前往西天佛研修神識。但他四位皆是同時擁有神識和丹田的千萬人中難出一位的異人,至於其他金仙,受先天條件限定,無前往西天佛都的必要。這四位分別被西天佛都尊稱為“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懼留孫古佛”。 十二金仙中還有一位玉鼎真人,也是一位千萬中無一的法修奇才,修行境界提升一日千裡,遠超同為極品的其他人,這才有精力在閑暇之餘自創《九轉玄功》,做到法體雙修。 提起玉鼎真人和他的《九轉玄功》,就不得不說到闡教三代中的另一個天才,灌口二郎真君——楊戩,外貌雋朗,善獵能戰,瀟灑不羈,頭生三目,戴黑紗巾幘,身著淡黃袍配甲胄,座下攜帶一白犬曰孝天犬,手持三尖兩刃刀,在商周大戰中無敵手。他更是身具丹田、神識於一體,並且在法識雙修的情況下,境界遠超三代其他人,更是被玉鼎真人傳授《九轉玄功》,自此法識體三係兼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並且在聖前時代就將三係修煉到極致,成聖離去了! 殷承一目瞪口呆,這天地間,竟然還真有人三係兼修!這被紂王帝辛銘記千年的人,竟然如此厲害,讓他萬萬不曾想到,這也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個剛剛踏入脫凡期的他,見到最厲害的也就是楊啟闡和楊佑璽這兩個金丹修士,而在麵對金丹期的二人對決時,他連轉動手指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想象都無法想象到三係兼修到極致的楊戩會強到何等地步。 然而,說到聖前和聖後這兩個時代的分割線,就要說到孔聖,孔聖並非三係同修,而是將法修到極致中的極致,以法生識,以識煉體,最終達到了三係同修的效果,故而能夠以一人之力獨戰十二金仙而不敗,更是在大戰之後,斬斷仙凡聯係。自此奠定了聖前時期和聖後時期的格局。孔聖算是萬古唯一之人,他的這一套三係同修之法,雖然傾囊相授於其三千弟子,但無一人修成,更有甚者傳說有人因此走火入魔,變成人不人鬼不鬼之物,很是邪異,因此逐漸被修行界列為禁術。 聖後期,當今天下三係修煉勝地,法修首推古闡教,自商周大戰以來保存下來的底蘊,並且能夠保存至今,五行老祖更是修為深不可測,但入門門檻很高,需量品丹田方可入,極其神秘,外人所知甚少;其次就是隨著孔聖崛起而誕生的曲阜聖院,其三千弟子在孔聖誕生地輪值講道,並且一直堅持孔聖教學理念‘有教無類’,所以天下眾生無論是精怪異獸,還是販夫走卒,還是修行人士都爭相前往求學,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法係另一聖地,被尊稱為‘曲阜聖院’,院長為孔聖大弟子顏回復聖擔任,無人知其修為境界如何,曲阜聖院‘十哲’,‘七十二賢’,三千老師,均以顏復聖為首。 識修聖地,西天佛都毋庸置疑,實力更是無可描述,三位古佛更是自上古商周之戰之前就存在的強者,分別為燃燈古佛、琉璃光王佛和如來佛祖據說已經超越了傳說中的神元境,八大菩薩據傳均是傳說中的神元境修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分別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更有五百羅漢各個深不可測,傳聞孔聖當年也曾拜訪西天佛都,不知所為何事。 體修聖地,首推古截教,古截教教主通天教主,有教無類,廣收天下體修之人和靈禽異獸,但在千年前古截教和古闡教便以商周大戰為基點,爆發了兩教大戰,大戰過程中,截教門徒死傷無數,被俘成為闡教修士坐騎者有之,自此兩教之間不斷沖突至今,打打殺殺數百年;其次為五嶽仙山,為體修發源地,據傳其老祖盤古生於天地之初,死後化為這五嶽仙山,仙山分五峰,頭為東嶽泰山峰,腹為中嶽嵩山峰,左臂為南嶽衡山峰,右臂為北嶽恒峰,足為西嶽華山峰,體修在當今修行界神秘程度不亞於西天佛都,所以無人知曉五嶽仙山具體實力,五嶽仙山廣收人族體修;另一個聖地就是玄月七星洞,據傳裡麵四大魔王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均是盤古開天辟地之後,產生的最厲害魔族之人,廣收天下靈禽異獸,開辟這玄月七星洞;但玄月七星洞和五嶽仙山之間不斷發生沖突,根源就在於五嶽仙山之人四處搜羅珍禽異獸為坐騎,而玄月七星洞眾魔為快速提升修為以體修之人為食,兩家之間也是沖突不斷; 除了以上勢力,還有幾大勢力不得不說,那就是四海龍族,天池鳳族,北冥鯤族和須彌玄武族,這四大族皆為上古異獸,不與外族往來,不參與天地之爭,保持最純凈血統,而且各個勢力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