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帝王之道(1 / 1)

紅樓入水滸 作家FvF27B 4963 字 2024-03-20

明永颯笑道:   “父皇放心吧!我就是想要天天陪著家人吃飯,也不太現實。   平常我還是頗為注意養生呢!加上自幼就練武健身,如今恐怕比牛還壯呢!”   接著又勸道:   “父皇也要多注意身子,按時用膳、睡足時辰,才有充足的精力治理天下啊!”   接著對旁邊的太監吩咐道:   “聖上忙時難免忘了時辰,你們要時時提醒才是!”   又對執事太監斥責道:   “裘總管不在,你們也不能偷懶耍滑!不然仔細你的腦袋!”   執事太監連忙請罪陪笑,雖然被罵心裡卻開心。   聖上聽了殿下的勸告,自己以後的工作也好做一些。   明永颯又吩咐隨行的陳總管等人,轉交高麗正使提供的密信和證物。   這大殿內的執事太監命人按照程序,送到聖上麵前。   聖上看了一會,笑問道:   “二哥兒以為這人可信嗎?怎樣處置比較妥當呢?”   明永颯笑道:   “知人知麵不知心,何況不知人,又未曾謀麵呢!   還是先讓親衛去查證之後,再做決定吧!   隻是要快些才好,他已經表現了誠意,咱們也不能讓他寒心。”   聖上笑道:   “二哥兒的意思是派親衛過去查清,若是他真的還心向大夏,就安排接應讓他回來嗎?”   明永颯一愣,想了一會兒,低聲道:   “他留在北元或許對大夏更好!”   聖上點頭笑道:   “咱們大夏軍中如同他一般的將士不計其數,甚至超越他的也不少。   但從沒有人可以順利打入北元,獲得高位的同時掌握實權。   他若是真心回來,朕向來包容四海,不會計較他身上的一些小問題,軍中也容得下他。   可是若是留在那邊,他將發揮出難以想象的作用。   當然,風險也是有的。”   明永颯笑道:   “父皇深謀遠慮,可是他……”   話還未說完,便被聖上嚴厲打斷,斥責道:   “二哥兒雖然從小就有善心,但遇到事情也不乏決斷。   如今這是怎麼了?和誰學了婦人之仁!”   明永颯連忙住口,隻聽聖上繼續訓斥道:   “不要和你大哥學一些無用的東西!如今天下乃大爭之世,大夏需要的不是守成之君!   這件事朕本來想要交給你來辦,現在看來並不合適。   你還是多去大明宮陪陪兩位老聖人吧!”   說罷,揮了揮手。   明永颯行禮後轉身離去。   執事太監送到大殿之外,輕聲安慰道:   “殿下不要往心裡去,聖上時常念叨著呢!”   明永颯笑道:   “哪敢往心裡去啊!再說從小就挨罵,已經習慣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接著笑道:   “你回去吧!讓父皇不要生氣了,就說我知道錯了。”   執事太監答應了,又安排人將明永颯好生送到大明宮,   明永颯本想借此機會辦些事情,可是沒等說出口,便被堵了回來。   聖上雖然經常考較一些軍政大事,但並沒有讓他掌握很多實權。   這次本是很好的機會,可惜錯過了。   馬上要見兩位老聖人,或許可以從這邊想一點辦法呢?   太上皇雖然退了位,但依然有著影響力,隻是越來越少使用了。   自己若是開口,他老人家可以幫忙,隻是可能讓聖上不喜。   聖上或許也會聽從太上皇的建議,但心裡會怎麼想呢?   他不能對太上皇不孝順,卻可以收拾自己出氣啊!   還要思考一下才好,一時間又想了許多。   想著想著便來到了大明宮,太監們一邊上來迎接,一邊讓人去通報。   沒過多久,就聽到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笑著說道:   “盼星星、盼月亮的,今兒可算把殿下盼來了!   若是再不來,兩位老聖人可要生氣了啊!”   隻見一群太監出來,領頭的戴權小步快走上前拉住明永颯的手,又笑道:   “殿下可要常來才是啊!快些進去吧!別讓兩位老聖人等急了!”   明永颯隨他進去,然後行禮問安。   說了一會話兒,皇太後便去歇息去了。   太上皇笑道:   “二哥兒陪我下棋吧!”   戴權忙讓人準備,一會兒便開始了。   明永颯執黑,太上皇執白,兩人你來我往的下了起來。   還沒下多大會兒,太上皇笑罵道:   “這是從哪兒受了委屈,剛剛進門就發現有些不同以往的神色。   雖然和平常一樣有說有笑的,但也可以感到興致不高。   我讓你陪著下棋,是想讓你靜下心來。   你這臭小子可好!竟然絲毫不領情,這是下棋嗎?瘋了不是?   如你這般,這棋還有勝算嗎?”   說罷,便落下一子。   明永颯深吸了一口氣,笑道:   “我能受什麼委屈啊!就是心裡不舒服也不能擾了皇祖父的興趣。   皇祖父棋藝高超,我本來就難有勝算。   不如搏上一搏,興許還有些機會,亦未可知?”   又過了一會兒,勝負已定。   明永颯大加誇贊一番太上皇的棋藝。   但這些誇獎的話似乎沒有什麼用處,太上皇笑罵道:   “二哥兒的機會呢?平日裡便是輸了,也不會這麼慘吧!   說說吧!究竟有什麼委屈就這樣亂了你的心!”   明永颯猶豫了一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便將先前的事情說了出來。   太上皇笑罵道:   “這又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也值得讓你這樣。”   接著嚴肅起來說道:   “孩子!你從小就很聰明,我也一直看好你。   今天明白的告訴你,如果真的想走上這條路,就不能有這種婦人之仁!   像你父皇多學著點,他或許不是一個好的親人,卻是個好皇帝。”   喝了口茶,休息了一會兒,又淡淡的說道:   “你大伯是被逼的,背後有他推波助瀾。”   明永颯了解過當年的事情,有些懷疑,但沒敢查下去。   太上皇當年身在局中,或許一時察覺不到問題,但過了這麼久,也該回過味來了。   但此事就算查到實證,估計也會帶進墳墓中去。   明永颯此時聽到這話,當然有些驚訝。   倒不是驚訝於太上皇查到了什麼,而是他怎麼會突然這麼淡定的直接對自己說出來。   明永颯的反應,太上皇看在眼裡,安慰說道:   “放心吧!他知道我知道了,我也知道他知道我知道了。   他比你大伯、二伯更適合那個位子,便是我看起來也比不過他。   這一切我們都放下了。”   明永颯認真聽著,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   也許什麼都不說隻是聽著就好,太上皇的這些話一直憋在心裡,估計也不好受。   但也不能輕易說出口,不然後果難以想象。   自己恐怕是最合適的聆聽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