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變得更好(1 / 1)

紅樓入水滸 作家FvF27B 4616 字 2024-03-17

送銀子情有可原,送小丫頭子就讓明永颯沒想明白。   便問道:“這小丫頭現在何處?”   陳總管忙命人將那小丫頭帶過來。   隻見兩個年長的宮女領著一個留了頭的小女孩兒,怯生生的走來。   好齊整模樣的學著兩位宮女,向明永颯行禮問好。   明永颯這才想到這小丫頭不會是香菱吧!自己當日對薛蟠說過……   薛家人可能誤會了什麼?   風評再次被害,不過無所謂了,自己也不像大哥那樣在乎名聲。   明永颯見其眉心中有米粒大小的一點胭脂記,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   溫和笑道:“我那天在街上沒嚇著你吧?”   香菱被送來後就惶恐不安,心想那薛蟠如此兇惡,卻非常怕你,恐怕你更加可怕!   因此隻緊張的搖了搖頭,不敢答話,生怕自己說錯話被責罰。   也不怪她這樣。   原來她雖不是出身世家大族,但也可以說衣食無憂。   又是家中獨女,自然慣養嬌生。   但是幼年元宵節時家奴沒有照管妥當,導致她被拐子拐走,又接連被賣兩家。   先是賣給馮淵,再被賣給薛蟠。   來到薛家之後,若不是薛母護著,恐怕早就被薛蟠糟蹋了。   薛母了解自己的兒子,整天吃著鍋裡的看著碗裡的。   也因為香菱不僅模樣好,而且為人行事、性格風情又與其他女孩子不同。   就連一般大戶人家的小姐也未必比得上她呢!   因此,想準備的妥帖些,讓她過一段時間再入門。   不怕擺酒請客的費事,讓她明堂正道的給兒子做妾。   沒成想,偶然遇見明永颯。   這位殿下竟然知道香菱,還提了一句“香菱是個好姑娘”。   這怎麼不讓人多想,自家如何能得罪殿下。   便是自家哥哥王子騰如今身居高位,也絕不會輕易與皇子交惡。   因此隻能萬分小心地應對,哥哥王子騰讓自家將香菱認了乾女兒。   又帶了許多財物一起送到園林,希望求得殿下原諒。   明永颯看著香菱的神情舉止,已經猜出她八九分心思。   溫暖的笑道:   “以前的事都不會再發生了,放心吧!   把這兒當自己家一樣,要什麼吃的、用的,隻管說,不要客氣。”   接著問道:“還記得家在哪裡嗎?對父母還有印象嗎?”   香菱聽明永颯問話,有些疑惑他會問這些問題。   但還是有些害怕,不敢不回答。   搖頭小聲說道:“不記得了,我在小時便離家了。”   明永颯聽了這話,禁不住嘆息傷感好一會兒。   接著向旁邊的執事太監吩咐道:   “去找個人兒,名喚封肅,本貫大如州人氏,將他的女兒甄家娘子接來。   就說甄英蓮平安無恙,在都城等著母女團聚呢!”   那執事太監領命,當即安排人去辦這事。   香菱聽到明永颯的話,越發困惑起來。   明永颯看香菱神色,感嘆道:   “大概是你當時太小,又過了這麼多年,家人和故鄉的記憶逐漸淡了。   不要擔心,我會幫你找回來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些年你受苦了,或許是上天都看不下去了,便讓我來到這世界做些什麼。”   接著道:“我說個故事吧!   在我們大夏,有處繁華之處叫姑蘇。   這姑蘇城有處地方叫閶門,也算得上富貴風流之地。   閶門外有個十裡街,街內有個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窄狹,人們便叫稱之為葫蘆廟。   葫蘆廟旁邊住著一家鄉宦,姓甄。   嫡妻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   家中隻有一女,乳名喚作英蓮。   家中雖然算不得大富大貴,但是在當地也被推為望族了。   本來一家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卻不想飛來橫禍。   元宵節看社火花燈之時,他家奴仆看護不力。   這英蓮竟被拐子拐走了,養了一段時間。   先賣給馮淵,又被賣給薛蟠。”   聽到這裡,香菱哪還不明白呢!   淚珠早已止不住的流著,當下就行禮感謝明永颯。   明永颯命人將她扶起來,笑道: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過段時間將你的母親接來,你們母女也能團聚了。   你的本名叫甄英蓮,若是願意也可以改回原來的名字。”   這時有太監來匯報事情,明永颯又對旁邊的宮女吩咐好好照顧香菱,便去忙了。   又過了幾日,香菱與明永颯等人熟悉了起來。   這些天,她發現明永颯等人確實是真誠相待,才逐漸恢復一些性情。   天真爛漫、純潔溫和,有時又顯得些許嬌憨、惹人憐愛。   笑容,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她毫無心機的臉上,渾然天成。   明永颯看到她這幾日的變化,也不由心生感慨。   香菱這丫頭雖然經歷了諸多的苦難,依然可以重見光明。   如今笑嘻嘻的玩耍著,過上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   寶釵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重大改變。   因為街上遇上自己的變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薛家沒有入住榮國府。   寶釵自然沒有遇見寶玉,目前也不會出現金玉良緣的說辭。   而在接下來的公主、郡主陪讀選拔中,自己可以借她一縷清風。   隻要略提一句,便可以讓寶釵當選,從此直上青雲。   元春剛入宮時也是如履薄冰,整日不見笑顏。   也難怪她如此模樣,本該享受青春的年紀,卻背負了家族的重任。   來到不得見人的去處,費盡心機爭權奪利。   誰又能體會她的苦呢?   看起來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中作女史是光宗耀祖的美差。   但沒有人問她個人的意願,沒有人會在乎。   若是她不願,便是不孝。   聰明懂事的她,作為嫡長女,隻能擔起重任。   家族榮華抗在一個弱女子的肩上,誰能理解這背後的無奈呢?   自從與自己相識、相知之後,元春也變得樂觀開朗起來。   不再覺得皇宮幽深不見天日,也不會說出終究沒有什麼意趣之類的話了。   她們的命運發生著巨大變化,還是向好的轉變。   而這一切是自己所影響的。   不僅僅是她們,還有這莊園前院年老的宮女、太監,後院殘缺的少年,   收養教育的錦衣衛、西廠眾人,身邊的護衛們等等。   這所有人都因自己而脫離原來的命運軌跡,未來還會變得更好。   但是,這紅樓世界還有很多苦命人,水滸同樣如此。   自己要更加努力發展壯大,改變這一切,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