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下自認為對福寧已經足夠好了,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就比如一些美食,她會分享給明永颯,卻不願意給自己。 雖然自己不缺這點子東西,但心裡還是很不舒服。 暗自猜測是她的母妃吳貴妃對自己有偏見,因此影響了她對自己的觀感。 笑道:“福寧若是喜歡,就多吃些。今後想吃了就遣人告訴大哥。” 皇後娘娘也笑道: “一家子人不要客氣,缺了什麼吃的、用的隻管和你大哥說。 吳貴妃也是,再節儉也不能讓孩子餓著,是不是? 有什麼不滿意的,不要在心裡生氣,壞了身子就不好了,直接說出來。 若是大哥兒哪裡做的不好,咱們身為長輩應該指點他才對。 他難道還敢不聽教誨不成?還有聖上和兩位老聖人看著呢!” 大殿下、周貴人等連連稱是。 吳貴妃則有些不悅。 眾人享受了來自五湖四海的美食,宴會在表麵和和氣氣的氛圍中結束了。 福寧摟著明永颯不撒手,非要明永颯抱著。 吳貴妃有些生氣的說道:“整天不聽話,二哥兒不要慣壞了她!” 明永颯笑道:“我是她哥哥,寵她理所應當嘛!” 吳貴妃本就與明永颯的母妃關係極好,對明永颯視同己出。 在明永颯的母妃去世後,更是加倍嗬護。 日久見人心,如今已是當成真正的親人相處。 到了鳳藻宮,福寧已經睡著了。 明永颯又問吳貴妃福寧的侍讀可有心儀的人選,若是沒有的話,不如讓元春擔任。 兩人相處融洽,福寧又聽元春的話,再合適不過了。 吳貴妃自然同意,又給元春和明永颯創造獨處的機會,以解兩人相思之苦。 一個時辰過後,明永颯帶著吳總管等隨從去拜見聖上。 這次來到殿門外,便說不是請安,而是有要事。 太監進去通報,不一會便出來裘世安領著幾位小太監出來相迎。 裘世安見到明永颯連忙行禮,然後笑問道:“殿下有什麼要事?” 又輕聲提醒道:“聖上這會兒心情不好,殿下來的不是時候。” 明永颯感謝提醒,方緩緩進殿。 進入之後,行禮問安。 聖上命太監將一份秘折交給明永颯觀看,然後說道: “先不要說你所謂的要事,就這份秘折,說說看法。” 明永颯沉吟片刻道: “王統製所言難免有些誇大。他此番奉旨出都查邊。 若是說邊軍毫無問題,一切都好,父皇也不會相信。 但若是真如這秘折所言,那北邊的大汗也不是傻子,他恐怕早就南下了。” 聖上道:“依你的看法,如何回復?” 明永颯想了會道:“留中不發。命親衛查證之後再做其他打算。” 又補充道: “兒臣私下去查了上次那位密諜,發現他所言半真半假,便將驗證的部分情報傳給親衛了。” 聖上點點頭道:“說說你的要事吧!” 明永颯將秦可卿的事情仔細說了一遍,又說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聖上聽完後,來回轉了幾圈,長嘆一聲,道: “她的情況親衛一直都監管記錄著,若是……” 又道:“你先將記錄情況看一遍,再問一下大明宮那邊,這邊不要有顧慮。” 明永颯領著記錄簿告退。 一行人等又前往大明宮,拜見太上皇和皇太後。 太上皇自從當年事變後身體就不大好,明永颯怕他心情大起大落。 便沒將記錄簿內容相告,隻說了秦可卿的困境待援。 太上皇也讓明永颯不要有顧慮,隻管按照自己的辦法放手去做。 皇太後與秦可卿聯係後,希望盡快搭救。 今天看了明永颯帶來的記錄簿,方知這孫女也不是省油的燈,但還是希望明永颯盡力相幫。 此時天色已晚,明永颯本想告別,然後出宮回園林。 誰曾想,太上皇不準。 明永颯雖然沒有出宮建府,但近幾年在皇宮的時間逐漸減少。 經常出宮,去園林或者其他地方的次數有所增加。 今日太上皇強留,不能拂了他老人家的意。 無法,隻能在宮中歇息。 這一住就是幾天,明永颯整日陪著兩位老聖人消閑、解悶。 還是皇太後著急孫女的安危,才讓太上皇放明永颯出宮辦事。 明永颯出宮後讓帶上戚建輝等護衛徑直前往榮國府。 一方麵是為元春送家書,讓父母家人不要擔心。 另一方麵,秦可卿雖然是寧國府的重孫媳婦,但與榮國府有密切交流,兩府同氣連枝。 戚建輝領著護衛上門亮明自己的身份,襄陽侯之孫世襲二等男。 又拿出元春當選蘭陽公主侍讀的諭旨,榮國府的門吏急忙入府通報。 賈政驚喜交加,喜的是諭旨,驚的是戚建輝來宣告。 之前和王子騰因薛蟠的事一起去過園林,自然知道戚建輝的身份。 更知道他是當今二皇子的親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任職護衛統領。 這次不知又是什麼事,若是哪個不肖子孫得罪了二殿下,如何是好? 忙命人撤去酒席,停止戲文,又擺上香案,開啟中門,領著眾人迎接。 又遣人飛奔去往各處報信,唬的賈母等心中皆惶惶不定。 上次薛蟠冒犯殿下之事,殿下也沒派人來上門,便驚動合府上下坎坷難安。 這次似乎更為嚴重,眾人怎能不心驚膽顫! 賈政等正要上前迎接,戚建輝側身站於一旁,明永颯微笑看著眾人。 賈政一驚,立刻準備行禮,卻看見明永颯示意。 領悟後方帶著明永颯、戚建輝等入府。 戚建輝帶領護衛清退左右,警戒周圍。 此時門內隻有明永颯、賈政,幾位忠心護衛。 賈政又要行禮,明永颯讓他免禮,又扶了一下。 先拿出元春獲選侍讀的諭旨文書,說了自己舉薦元春為蘭陽公主侍讀的事情。 賈政誠惶誠恐,行禮含淚道: “臣,草莽寒門,鳩群鴉屬之中,豈意得征鳳鸞之瑞。 今殿下大恩,祖宗保佑,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遠德鐘於一人,幸及政夫婦。 且今上啟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雖肝腦塗地,臣子豈能得報於萬一! 惟朝乾夕惕,忠於厥職外,願我君萬壽千秋,乃天下蒼生之同幸也。” 明永颯又拿出元春的家書,未等賈政行禮。 便讓不用拘束,與他說些元春在宮中生活極好等寬慰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