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忠歸順(1 / 1)

紅樓入水滸 作家FvF27B 4384 字 2024-03-17

李忠看到明永颯幫著說話,不禁心中頗為感動。   急忙放下手中物品,對明永颯行禮。   感激著說道:“多謝這位公子體諒!”   又對魯提轄見禮,苦笑道:“這實在是小人的衣飯,無計奈何。   提轄和諸位先去,小人賣了膏藥便去尋找諸位。”   接著對史進笑道:“賢弟,你和諸位先行一步。”   明永颯笑道:“近來膏藥消耗極大,你還有多少?我們都買下了吧!”   戚建輝聞言,便令護衛拿出許多銀子來。   李忠看到這些銀子,連忙對明永颯感謝道:   “多謝公子好意!若是果真需要,就再好不過了!   隻不過這些膏藥不是什麼靈丹妙藥,藥效有限。   也沒有用什麼好藥材,要不了這許多錢。”   魯達看明永颯等人你言我語的,不免有些焦躁。   把那圍著觀看的人群,推走許多,大聲嚷嚷道:   “這廝們快走開!不走的,灑家便打了!”   眾人認出魯提轄,便一哄都走了。   李忠見魯提轄將自己的客人都趕走了,心中有些怒氣。   但看到魯達如此兇猛,也不敢出言斥責。   隻得小心陪笑道:“好急性的人。”   戚建輝看出李忠心思,笑著安慰道:   “我們家中兒郎習武者甚多,就這些膏藥也未必夠用幾天的。   出門在外沒有這麼多講究,不過是將就著用吧!   還有多少存貨?一並買下。   若是你不嫌棄,不如跟著我們一起走。   別的不敢說,錢財絕對讓你滿意!”   李忠見如此說,又看幾人裝扮,知是大富大貴人家。   不是開玩笑,拿自己尋開心的,自是心中感動。   當下便要恭敬行禮,又再三感謝。   戚建輝連忙扶起李忠,讓他不要客氣。   又令護衛幫忙收拾了行頭藥囊、槍棒等物,這才拉著李忠一起走。   戚建輝路上說些閑話,當談到明永颯身邊護衛的待遇之時,李忠明顯心動了。   便是魯提轄也不由得羨慕,大贊明永颯豪奢、講義氣,對兄弟們真好!   待戚建輝問是否願意加入護衛隊時,李忠哪還忍得住!   立即行禮,說什麼“公子一言,小人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不眨一下眼”之類的話。   一路上激動的神情亢奮,走起路來也不同往日風采。   一會功夫眾人來到州橋之下,一個潘家有名的酒店。   門前挑出望竿,掛著酒旆,漾在空中飄蕩。   怎見得好座酒肆,有詩為證:   風拂煙籠錦旆揚,太平時節日初長。能添壯士英雄膽,善解佳人愁悶腸。   三尺曉垂楊柳外,一竿斜插杏花旁。男兒未遂平生誌,且樂高歌入醉鄉。   眾人上到潘家酒樓上,揀個濟楚閣兒,又拚了幾張桌子,方才圍著坐下。   明永颯、魯提轄坐了主位,戚建輝、李忠對席,史進等下首坐了。   酒保唱了喏,認得是魯提轄,便道:“提轄官人,打多少酒?”   魯達問了明永颯等人後,大聲道:“先打八角酒來。”   一麵鋪下菜蔬、果品案酒。   酒保又問道:“官人,吃甚下飯?”   魯達叫道:“問甚麼?但有,隻顧賣來,一發算錢還你。這廝隻顧來聒噪。”   戚建輝笑道:“提轄過於急躁了!”   又對酒保溫和吩咐道:“你先下去吧!有事我們再喚你過來。”   酒保下去,隨即燙酒上來,但是下口肉食,隻顧將來,擺滿了幾張桌子。   眾人酒至數杯,正說些閑話,談些槍法武藝。   說得正是精彩處,隻聽得隔壁閣子裡有人哽哽咽咽啼哭。   魯達瞬間焦躁大叫,便想把碟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   還好明永颯及時攔住了他,又對戚建輝示意。   戚建輝看到後,忙喚酒保上來。   酒保聽得,慌忙上來看時,見魯提轄氣憤憤地要掀桌子,還好有人攔著。   酒保恭敬道:“官人要甚東西,吩咐買來。”   魯達道:“灑家要甚麼?你也須認的灑家。   卻恁地教甚麼人在間壁吱吱的哭,攪俺弟兄們吃酒。灑家須不曾少了你酒錢!”   酒保道:“官人息怒,小人怎敢教人啼哭,打攪官人吃酒。   這個哭的,是綽酒座兒唱的父子兩人。   不知官人們在此吃酒,一時間自苦了啼哭。”   明永颯笑道:“你將他們喊來,我們看看怎麼回事。”   酒保去叫,不多時,隻見兩個到來:   前麵一個十八九歲的婦人,背後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兒,手裡拿串拍板,都來到麵前。   看那婦人,雖無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動人的顏色。   膨鬆雲髻,插一枝青玉簪兒;裊娜纖腰,係六幅紅羅裙子。   素白舊衫籠雪體,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淡黃軟襪襯弓鞋。   蛾眉緊蹙,汪汪淚眼落珍珠;粉麵低垂,細細香肌消玉雪。   若非雨病雲愁,定是懷憂積恨。   那婦人拭著眼淚,向前來深深的道了三個萬福。   那老兒也跟著上前見禮了。   明永颯安慰著問道:“兩位是哪裡人家?為何啼哭?”   那婦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稟,奴家是東京人氏。   因同父母來這渭州,投奔親眷,不想他們搬移南京去了。   母親在客店裡染病身故,父女二人,流落在此生受。   此間有個財主,叫做鎮關西鄭大官人。   因見奴家有些姿色,便使強媒硬保,要奴作妾。   誰想寫了三千貫文書,虛錢實契,要了奴家身體。   未及三個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將奴趕打出來。   還追要原典身錢三千貫。   父親懦弱,和他爭執不得,他又有錢有勢。   當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討錢來還他?   沒計奈何,父親自小教得奴家些小曲兒,來這裡酒樓上趕座子。   每日但得些錢來,將大半還他,留些少父女們盤纏。   這兩日酒客稀少,違了他錢限,怕他來討時,受他羞恥。   父女們想起這苦楚來,無處告訴,因此啼哭。   不想誤觸犯了官人,望乞恕罪,高抬貴手。”   明永颯看這父女二人著實淒慘,便想伸出援手。   當下便溫和問道:“兩位在哪個客店裡歇腳?那個鎮關西鄭大官人在哪裡住?”